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 吡唑醚菌酯使用禁忌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是什么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能阻止病原细胞内细胞色素B和C1之间的电子传递,抑制线粒体呼吸,具有保护、治疗和叶片渗透传导功能。

用途:

1.防治葡萄白粉病、霜霉病、黑腐病、褐斑病和枝枯病。

2.对柑橘疮痂病、树脂病、黑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如果与其他化学物质交替使用,可以提高柑橘的品质。

3.防治大花蕙兰、蝴蝶兰、菠萝等病害,康乃馨、大花蕙兰、蝴蝶兰等根腐病,海棠、吊兰、菠萝等炭疽病、叶斑病,玫瑰、康乃馨等锈病,玫瑰、百合、郁金香、康乃馨等枯萎病。

扩展信息:

使用注意事项

1.注意不要与碱性杀菌剂混用,与其他化学品混用时注意浓度,做好试验。

2.吡唑醚菌酯与叶面肥混合时,需要先将叶面肥溶解,然后倒入吡唑醚菌酯,最后再倒入其他东西。

3.吡唑醚菌酯本身渗透性较高,不建议添加硅酮。

4.吡唑醚菌酯可以和芸苔素混用,但最好稀释2倍再混合。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 吡唑醚菌酯使用禁忌

吡唑醚菌酯的用途,具有的作用

吡唑醚菌酯的抑菌活性最强,具有较强的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的能力,对子囊菌、担子菌、真菌、卵菌等植物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并具有潜在的治疗活性,可用于防治多种病害。吡唑醚菌酯在植物体内具有很强的传导活性,可以改善作物的生理功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它已在中国的23种作物上注册,用于防治25种病害,并已在玉米上注册为植物保健功能。登记的主要防治对象为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白菜、西瓜、茶树、芒果和香蕉的炭疽病,香蕉黑星病,叶斑病和轴腐病,草坪褐斑病,玉米叶斑病和植物保健功能。

以防治白菜炭疽病为例: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每亩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有效成分7.5-12.5克)水喷雾,每隔7-10天施药一次,安全间隔14天,每季最多3次。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是什么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可以通过叶面喷施、茎秆喷施、水面施药、种子处理等方式对植物进行保护和处理。,具有良好的渗透和全身作用。可防治霜霉病、疫病、锈病、白粉病、黑星病、褐斑病、立枯病、炭疽病、叶斑病、早疫病、叶枯病、霜霉病等植物病害。它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几乎所有的真菌性疾病都显示出良好的活性。

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渗透和全身作用。可通过喷洒茎叶、水面施药、种子处理等方式使用。对作物、人、畜、有益生物具有高度选择性和安全性,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扩展内容:

1.吡唑醚菌酯应注意不要与碱性杀菌剂、乳油和硅酮混用。与其他化学品混合时注意浓度,并做好试验。

2.需要注意吡唑和叶面肥的混合。先溶解叶面肥,再倒吡唑,再倒其他东西。一般来说,在吡唑醚菌酯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3.吡唑醚菌酯本身渗透性较高,不建议添加硅酮。

4.吡唑醚菌酯可以和芸苔素混用,但最好稀释2倍再混合。

5.吡唑醚菌酯可能不建议与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和氯溴化物等强氧化性农药混合。

以上内容请参考百度百科-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的使用和作用。谁能说谢谢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流行的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吡唑醚菌酯对炭疽病、白粉病、黑斑病、褐斑病、霜霉病、叶斑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吡唑醚菌酯能调节生长,对真菌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尽量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