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环菌有什么作用,是给什么人用的
1。蜜环菌的作用:蜜环菌对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的头晕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对四肢麻木、失眠、耳鸣、中风后遗症等也有疗效。
2.这是什么?蜜环菌(学名:蜜环菌(Vahl) P. Kumm。):属于蜜环菌属,蜜环菌属,子实体一般中等大小。鸭舌帽直径4-14厘米,浅卡其色和蜂蜜色到浅黄棕色。老褐色,中间有平的或直立的鳞片,有时边缘近乎光滑并有条纹。蘑菇肉是白色的。菌褶为白色或略肉粉色,老了常出现深褐色斑点。柄细长,圆柱形,稍弯曲,与帽同色,纤维状,内部柔软中空,基部稍膨大。菌环白色,有柄的上部,幼时常双层柔软,后期呈奶油状。夏秋季节,群集于许多针叶树或阔叶树的树干基部、根部或倒木上。可食用,晒干后有香味,但略苦,食用前必须处理,在针叶林中产量较大。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
3.人群:有相应疾病的人群。
蜜环菌有什么特点
(岳德超,冉艳珠)
蜜环菌)oué l.]又称蜜环菌、土榛子。它属于担子菌、海带、子囊菌、蘑菇、口蘑科、蜜环菌。子实体是一年生真菌,用于食品和药物,也是危害森林的根腐病的病原体。它分布在世界各地。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甘肃、陕西、青海、新疆、四川、安徽、浙江、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内蒙古、西藏和台湾省。子实体、珠柄和菌丝体都可以入药。性温味甜。子实体含有甘露醇、卵磷脂、麦角固醇、维生素A(含量较高)、B1、B2、C、PP及多种氨基酸,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含量最高(菌种、发酵菌丝体、天麻含量也最高,见表21-9)。具有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腰腿痛、癫痫等。还能预防视力下降、夜盲症和皮肤干燥。目前在贵州省科学院植物园和山东省栖霞县人工栽培已获成功。鉴于蜜环菌与天麻的特殊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理研究所于1976年在临床上成功地用蜜环菌代替天麻,并通过了成果鉴定。现在中国有几家药厂。发酵蜜环菌在该剂量下具有与天麻相同的生物活性,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和冠状动脉血流量。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眩晕症状(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阴虚阳亢患者)的疗效与天麻相似,对神经衰弱、失眠、耳鸣、肢体麻木、癫痫、脑动脉硬化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甘露醇、蜜环菌甲、蜜环菌乙、尿嘧啶、尿苷、赤藓糖醇、阿拉伯糖醇、腺嘌呤、腺苷、蔗糖、羟甲基糠醛、十八酸甲酯等。从天麻发酵产物中提取并分离出与天麻相同的成分。
表21-9蜜环菌和天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分析结果:谷氨酸最高,其次是天冬氨酸和亮氨酸,蛋氨酸最低。
分析仪器:835-5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1.形态特征
(1)子实体
夏秋季多群集于老树桩或枯树基部,也可寄生于活树上。叶状体高约10-15厘米,菌盖肉质。半球形后变扁,有时略呈脐状,直径5-12cm,蜜黄色或浅土黄色。中心略暗,表面覆有小鳞片或簇状毛鳞片或完全光滑,边缘波状,有放射状条纹。柄长10-15厘米,厚6-18毫米。圆柱体略呈弧形,有时底部略加大。浅棕色,白色的珠柄。菌柄上部不明显或不柔软。菌柄基部与假根索相连。珠柄附着于延伸部,近白色,孢子白色,无色光滑,卵圆形,8-9.5 × 5.5-6.5 μ m。
(2)菌丝体
以菌丝体、菌球、分叉菌和菌绳的形式存在。
1.菌丝
显微镜下,菌丝无色透明,有带隔膜的细丝,不形成锁状联合体。在纯培养中,开始是白色地毯状,后来逐渐变成锈黄色和棕红色,老化时变成深褐色。此时的细菌脆而薄,表面有皱纹,有时细菌上还生长着骆驼色卷曲蓬松的菌丝。从菌丝的生长到老化,在黑暗中都能看到荧光,白色菌丝的荧光最强。菌丝体经常侵入根或老树干的组织,导致树木腐烂。
2.在摇瓶培养中,菌丝体多为带刺的球或不规则分叉的菌球,菌球大小约3-7 mm,中空,浅棕色。菌球和分叉菌在黑暗中都有荧光,4-5天后亮度最强,7天后逐渐减弱。
3.脐带
是一种有组织的菌丝体,是由无数白色或白黄色平行细长菌丝形成的根状结构。外层面包有鞘,嫩时为白色,后逐渐变为褐色,尖端生长点为白色或白黄色,成熟时变为深褐色,长达数米,分叉。在纯培养中,伸入基质内的珠柄不变色或变色慢,而基质外的珠柄变色快。幼时白而脆,黑暗中可见荧光。陈化后,坚韧,呈深褐色。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珠柄表面有短菌丝,有横隔膜,菌丝周围有时可见无色棒状晶体(图21-15)。
图21-15蜜环菌形态图
1.子实体2。子实体3的纵切面。孢子
2.生物学特性
蜜环菌多见于夏秋季,多在老树桩和枯树基部丛生或寄生在活树上。可侵染200多种树木,常见的有松树、云杉、冷杉、落叶松等阔叶树,蜜环菌的寄生或腐生也见于凤仙花、芍药、西洋参、食用大黄、甘蔗、草莓、马铃薯等。
(1)温度
根据Roitsma(1932)的研究,蜜环菌的菌丝体在一定的培养基中保持散光,在18-22℃下3-4个月后可形成子实体。李良生等(1987)报道在我国12-20℃即可形成子实体,最适温度为15-18℃。
菌丝可在5-30℃生长,但最适温度为24-27℃。所有菌株均可在15-28℃下形成,25℃较为适宜。蜜环菌菌丝体能在10-30℃发光,24-28℃发光最强。超过37℃,就会失去发光能力。
(2)空气
蜜环菌是一种好氧菌,通风良好才能生长良好。在深层发酵培养的过程中,也需要通风和适当的空气搅拌。
(3)湿度
蜜环菌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当基质含水量为50-60%,空气相对湿度为80%时,菌丝生长最好。形成子实体需要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
(4)酸碱度
蜜环菌在pH 4-7都能生长,但pH6比较合适。
(5)照明
光照抑制蜜环菌的生长。菌丝体和珠柄生长时不需要光照,但形成子实体需要散射光。李良生等人报道,人工栽培过程中不需要光照直射,一般100-500 LX即可生长良好,形成子实体。
(6)营养
蜜环菌是兼性寄生真菌,能腐生于倒下的树木或树桩上,寄生于活树上。棉籽壳、玉米芯、锯末、麦麸、米糠等都可以因地制宜地用来培养子实体。菌丝体液体培养,葡萄糖是最佳碳源,蚕蛹粉和蛋白胨是最佳氮源。
三。栽培技术
蜜环菌子实体栽培技术的文献报道很少。目前只有山东李良生等人(1988)报道蜜环菌人工栽培获得成功,但未推广。20世纪70年代发酵生产蜜环菌菌丝体获得成功,并已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用菌砖栽培蜜环菌子实体
1.培养基的制备
将新鲜棉籽壳暴晒2-3天,取100公斤棉籽壳,加入20公斤玉米粉渣、1公斤石膏、1公斤磷肥、0.15公斤多菌灵,混合后用手控制含水量。PH值为6.5。
2.准备
播种前用58×45×12厘米的活动模具和100厘米2的塑料布。用pH值在12以上的生石灰水冲洗养殖的室内和室外区域,所有器具和塑料布都要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5分钟。
3.播种
将塑料衬放入活动模具中,将混合好的棉籽壳堆在塑料布上,约6cm高,撒一层菌种,再加一层料,撒一层菌种,共撒三层菌种,将大菌种埋在培养料的四角和中心,表面撒一层碎菌种,适当压实。
4.菌丝生长期的管理
所有菌丝均可在22-28℃生长,但以25℃为宜,所以这一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24-26℃之间。播种后24小时,它就发芽了,播种后48小时,它好像吃了一块料。7天后,白色菌丝可以覆盖在材料表面。这个时候每天早晚都要揭膜通风。25天后可以穿透,即转入分化阶段。
5.子实体生长期的管理
实验中发现,蜜环菌在2-20℃能产生子实体,但在15-18℃生长最快。空气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5%-95%之间,禁止光照直射,在100-500 LX的光照下生长良好。3-5天即可收获。
采收一批子实体后,将菇砖风干2-3天,表面干燥内部湿润,含水量在50%左右。然后喷洒营养液,直到菇砖含水量达到70%左右,盖上塑料布。3-5天后可形成菇蕾,可收获五批。
营养液的配制:葡萄糖250克,酵母300片,维生素B1100片,溶于适量水中,加水至50公斤,温度25-30℃。
按照上述制作方法,从15块块菌砖中收获蜜环菌子实体37.25kg。
蜜环菌的子实体可以在春秋两季产生。从种植到采集5批只需要45-50天。
6.收获和加工
当瓶盖打开80%的时候,就应该收割了。先在阳光下翻面,待子实体稍干后,在60-65℃下烘烤,并经常翻面,直至梗干、盖干后装入塑料袋,再装入纸箱(或木箱)中,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此外,还有一种利用栽培2-4年的废弃菇料栽培子实体的方法。
(二)发酵生产蜜环菌菌丝体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成功地发酵生产了蜜环菌制剂。发酵生产蜜环菌的方法可分为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
1.液体发酵
(1)液体发酵的生产过程
(2)培养基的制备
①斜面培养基:可用PDA培养基。(2)将种子培养基S麦麸50g煮汁、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0.75g、维生素B110mg(或不加)溶解,然后加入自来水至1000ml,pH自然(6-6.2)。500毫升三角瓶,每瓶加入0.5克蚕蛹粉,100毫升上述培养基为一级种子培养基或1000毫升5000毫升三角瓶,5克蚕蛹粉为二级种子培养基。③发酵培养基:1%葡萄糖、2%蔗糖、1%豆饼粉、1%蚕蛹粉、0.15%磷酸二氢钾、0.075%硫酸镁、自来水和自然pH,上述培养基均经121℃蒸汽灭菌30分钟。
(3)培养①斜面培养:新转管斜面在25-26℃培养15-20天后即可生长待用。此时的菌丝体呈棕红色,有白边,在黑暗中有荧光,表面有皱纹,有时还生长出略卷曲的骆驼色气生菌丝团。背面可见生长在培养基内的白色和黄色的菌索,生长在培养基外的菌索老化后呈深褐色。(2)种子培养:一级种子培养,斜面菌种接一瓶种子培养基,25-26℃摇瓶培养5-6天。二级种子培养:将一瓶一级种子接种到二级种子培养基中,振荡培养3-4天。三级种子是种子罐中的扩大种子培养物。一般25-30L放入40l罐中,121℃灭菌半小时,冷却,接种5-10%,26-28℃搅拌通气,搅拌速度150-180R /min,通气量1: 0.3-1: 0.5 (v/v/min),培养96-10分钟。③发酵培养:在发酵罐中通气搅拌培养。接种量为10%,发酵条件与种子罐种子培养相同。培养7-9天,发酵液变成褐色,菌丝致密,即可出罐。(4)收获:发酵结束后,用离心机或板框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膏状,与菌种混合,65-75℃干燥,粉碎,质检,压片。
(4)菌种保存
蜜环菌可低温保存,4-5℃可保存8个月至1年。但是用的时候需要重新转。
2.固体发酵培养
其斜面培养、种子培养等方法和条件与液体发酵相同。
(1)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
将20克玉米粉、20克麦麸和90毫升自来水放入500毫升凯氏定氮瓶(或广口瓶)中,摇匀,以1kg/cm2灭菌30分钟,然后趁热摊开待用。
(2)固体发酵培养
用二级种子接种固体培养基,每瓶接种量10-20 ml,视表面积而定。摇匀后在25-27℃培养3天左右,蜜环菌就会开始生长,8-10天,15-20天菌丝就会长满培养基表面。
(3)收获
把它从瓶子里拿出来,在烘烤前晾干。干燥温度和其他程序与液体发酵生产方法相同。
目前国内有10家药厂,最小的发酵罐是3t,最大的是20t,还有两家药厂从事固体发酵。除了片剂,它还生产颗粒剂和口服液。除了满足国内需求,还有一部分出口。
什么是蜜环菌浓缩液
蜜环菌浓缩液是一种提取的真菌物质,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是肠道益生菌。
蜜环菌是一种中和糖份和多种酸碱糖份,发现其中一种中和糖份是葡聚糖,不含蛋白质,含有糖苷键。对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有关键的缓冲作用,可以用蜜环菌制作各种药物,对身体疾病引起的疾病有很强的作用,提取提取物比较常见。
蜜环菌浓缩液注意事项及要点:
蜜环菌浓缩液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经常食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益气。蜜环菌本身含有大量油脂中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容易被人吸收。对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的头晕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所以对一些身体虚弱或者病后容易饿的人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此外,它还具有很好的抗癌和治疗癌症的作用,因为它含有一种紫杉醇,可以治疗女性的卵巢癌和乳腺癌,对其他一些癌症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如结直肠癌和胃癌。
蜜环菌本身有一种天然的香味,有健脾开胃的作用,所以对厌食的人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此外,蜜环菌本身富含纤维素,对肠道引起的便秘有促进作用,可作为便秘的辅助用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蜜环菌
蜜环菌预示什么疾病?有人用过吗?
蜜环菌是一种自然生长的植物真菌,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大最长寿的菌株,可以存活数百年。它是一种叫做平榛的固体。榛蘑主要分布在长白山林区,被称为东北美味和第四宝。它是为数不多的不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所以人们通常在七八月份的时候在山上采收,除去泥土晒干后食用或入药,所以最好的蜜环菌自然是采摘的。
水蜜环菌是从东北长白山林区野生榛蘑中提取的一种菌粉,该菌已获得国家多项发明专利。所以蜜环菌也被称为药用价值最丰富的真菌。
科学研究证实,蜜环菌对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的头晕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对四肢麻木、失眠、耳鸣、中风后遗症等也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