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铜绿
铜绿,学名碱式碳酸铜。
碱式碳酸铜是孔雀石绿,所以又叫孔雀石,是一种珍贵的矿物宝石。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产生的物质,也叫铜绿,呈绿色。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溶于酸并生成相应的铜盐。它在自然界中以孔雀石的形式存在。
铜绿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生成铜氨络合离子。当加热到220℃时,它会分解。组成为2∶1的碱式碳酸铜为天蓝色粉末晶体。如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分,释放出部分二氧化碳,逐渐变成1∶1的碱式碳酸铜,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形成铜氨络合离子。
扩展信息:
铜管被腐蚀后会产生过量的铜绿,每天早晨第一次水样中的铜含量大大超过人们的饮用水标准,有的达到10mg以上。
人们称这种现象为绿水或蓝水。对人体来说,饮用水中的铜要小于2mg/L,超过3mg/L的水就会有异味。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为25 ~ 42℃。由于其营养要求低,广泛应用于水、土壤、食品和医院。
同时对消毒剂、干燥、紫外线等理化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所以对抵抗力弱的人有很大的健康风险。
参考:百度百科-碱式碳酸铜
铜绿在物质分类中属于什么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也称碱式碳酸铜。在结构上属于一种化合物(既有氢氧化物又有碳酸盐),在物质分类上可以归为碳酸盐。
铜绿属于哪种物质
是铜和氯或氧形成的绿色化合物。它主要是氯化铜和氧化铜的化学产物,这些化合物中的铜原子赋予了它独特的绿色。桐庐在化学和艺术领域有一定的应用,桐庐是一种化学试剂、催化剂和用于制备化合物的中间体。
铜绿的化学名是什么
化学式是Cu2(OH)2CO3,也叫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不纯)。它是一种珍贵的矿物宝石,属于碱性碳酸盐,也是一种盐。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的物质,也称为铜锈(铜锈)。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包浆(铜绿)也是碱式碳酸铜(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不纯)。(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