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盆里种秋葵需要多少颗种子
在直径30-50 cm的花盆里种一颗秋葵就可以了。秋葵植株高大,根系发达。田间种植黄秋葵的行距和株距分别为50-60 cm和40-50 cm,所以花盆只能种一株,播种时可放2-3粒种子,防止种子发芽。
如何种植黄秋葵及其栽培技术
种植黄秋葵并不难。只要控制好合适的播种温度,种子用温水浸泡一夜,然后就可以埋在园子里了。如果是沙土,种子埋的深度大概是半寸,粘土需要埋到1寸。如果种植在一条直线上,每棵树之间应该至少相隔2英尺,因为成熟的黄秋葵的叶子有刚毛。如果种植过密,收割和养护都会被刚毛划伤,极其不舒服。虽然黄秋葵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如果能种在壤土上,生长和产量会有明显的不同。通常一家四口三四棵树就够了。
生长习性秋葵喜温、耐热、耐寒、抗冻。种子萌发、生长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 ~ 30℃,12℃以下萌发缓慢。开花结果期最适温度为26 ~ 28℃,月平均温度低于17℃,会影响开花结果,低于14℃的温度长势不好。黄秋葵喜光,不仅需要光照时间长,还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和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生长发育,座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黄秋葵耐旱、耐湿、耐涝。结果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果实发育。反之,植株长势差,果实品质差。
黄秋葵对土壤的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土层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避免连作,不宜选择果蔬作物作为前茬作物。肥料要求氮磷钾齐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太多的植株容易白长,延迟开花结果,氮肥不足的植株因长势不好而减产。
照顾秋葵最基本的就是勤浇水,尤其是炎热的夏天,每周浇水量不能少于1寸,最好是隔天浇一次。为了保持土壤水分,当植株长到半尺高时,需要在根部周围铺一层两寸左右厚的地膜,这样既能保持土壤水分,又能防杂草。黄秋葵长大后,最好在底部修剪一些叶子,方便清理地面和浇水施肥。
田间管理①套种:直播田出苗后,要及时套种,掌握早套种晚成苗的原则。心碎的时候进行第一次间苗,偶尔把病、弱、小苗去掉;当有2 ~ 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选择壮苗;实生3 ~ 4片叶时定苗,每穴留苗2 ~ 3株。②施肥:黄秋葵植株高大,结果多,充足的肥水是高产的关键。除了施足基肥外,生长期还要多次追肥。出苗后及时追施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6 ~ 8公斤;第二次施育苗肥,育苗或种植后开沟撒播,每亩施复合肥15-20公斤;幼苗的高度是30厘米。苗木进入结果期,应再次追肥,每亩施复合肥25 ~ 30公斤。在生长中后期,适当少追肥,分多次追肥,防止植株早衰。③浇水:一般移栽后7-10天浇水一次。酷暑时节正值秋葵收获高峰期,地表温度较高。浇水要在早上9点前和下午日落后进行,避免高温浇水损伤根系。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④中耕除草起垄:幼苗出土或定植后,要避免幼苗与杂草争夺肥水,及时中耕除草。每7 ~ 10天一次。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较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应中耕栽培。在关闭前对土壤进行耕作和培养,以防止植物倒伏。夏季多雨多风地区,最好在植物附近1米左右插上竹竿和树枝,防止倒伏。⑤植株调节:在植株生长初期,应及时去除侧枝,有利于主茎提前结果,提高产量。在生长初期,营养生长过于旺盛,也可采用拧叶柄的方法,将叶柄拧成弧形,控制营养生长;在生长中后期,应及时去除收获的幼嫩果实下方的老叶,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能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及时采摘种子可以促进幼苗成熟,有助于种子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秋葵是一种极度贪吃肥料的植物。如果养分不足,收成会不理想。当幼苗开始加速生长时,每周施钾含量高的肥料(即第三次肥料包装数较高)。这个时期,沙土特别需要施肥。植物长到三四尺后,磷含量高的肥料要每月施一次(肥料包装里第二个数字更高)。喜欢有机种植的可以用鱼肥或者腐熟的动物粪便。
在结果期,最需要注意的是随时检查植株上是否有臭虫。这种昆虫爱咬黄秋葵的豆荚,被咬的豆荚会长得扭曲难看。如果你看到这种虫子,你应该立即用手抓住它,然后把它全部杀死。
黄秋葵豆荚一定要在幼嫩的时候吃。因此,在结果的高峰期,每隔两三天就要在园中收割一次,大多数品种的豆荚长到3英寸左右时就要收割。豆荚长得很快,一不小心就会长得又大又肥,很难看。收割时,使用花剪刀或锋利的刀片,戴上手套,避免被豆荚表面密集的毛刺夹住。
秋葵一个坑种几粒种子
挖坑,先给脚底浇水,每个坑种2-3粒种子,覆土2-3厘米,每亩种2000个坑左右。
秋葵不是一年四季都能种的植物。低温不结荚,一般在4-6月播种。
秋葵喜温暖,怕冷,抗热性强。8℃以下停止生长。气温13℃,地温15℃左右,种子就能发芽。但种子萌发和生长期的最适温度为25~30℃。月平均气温低于17℃,影响开花结果;当夜温低于14℃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狭窄,花少花多。26~28℃,花多,座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也就是说,一般来说,清明节前后可以在露地播种,也就是4月份就可以开始播种,北方可以晚一点播种。播种后2-3月可收获幼荚,10月中旬可采收大部分。
黄秋葵喜温暖,怕霜冻。全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开花结果期应在各地温暖湿润的季节。露地栽培,南北方4-6月播种,7-10月收获。华北地区播种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北方寒冷地区常采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育苗,然后在早春晚霜后定植于田间。
黄秋葵适合种植在土层深厚、土层疏松肥沃的土地上。同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土肥2000公斤,饼肥100公斤。苗圃苗通常在3月底到4月中旬播种在阳光充足的苗床或日光温室中。苗床土按照菜园土、腐熟有机肥、细砂6: 3: 1的比例配制,密度为10平方厘米。由于黄秋葵种子外壳较硬,播种前要浸泡24小时,然后在25-30℃发芽4-5天,苗龄30-40天,即幼苗长到3-4片叶子时播种。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进行直播,行距15 * 40cm,每穴2-3粒。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4-6天播种。当幼苗长到两片叶子时,要进行间苗,每穴只留一株壮苗,4-5片叶子时就要定苗。
在花盆中种植几株秋葵
可以在直径为30-50 cm的花盆中种植一至两株秋葵,种子发芽后即可播种。播种后,你需要适当浇水。花盆放在温暖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强光照射,不要施肥。黄秋葵后期出苗后,可以给予足够的光照、水分和肥料,有利于黄秋葵的生长。一盆秋葵中可以种植一到两棵植物
黄秋葵为锦葵科黍属植物,其主要繁殖方式为播种,一般适合春夏季播种。黄秋葵根系比较发达,播种时要根据花盆的大小合理种植黄秋葵。一般一个直径30-50厘米的花盆可以播种1-2个黄秋葵。
黄秋葵食品种子吸水性能差,播种前需要加速发芽。播种前,挑选完好的优质种子,用清水浸泡10 ~ 12小时,浸泡后用湿布包裹。将湿布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适当浇水,一般5 ~ 8天后,种子出芽后即可播种。
黄秋葵适应性强,在疏松、透气、排水的土壤中种植,无需挑土。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消毒后再在土壤中播种。播种后覆盖一层细土,然后浇些水,为种子提供足够的水分,有利于种子发芽。
黄秋葵出苗后,在养护期间,需要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养护期间,也要给黄秋葵充足的光照和肥料,有利于黄秋葵的芽和枝的生长。在后期的养护中,要定期给黄秋葵喷药。一般15 ~ 30天喷一次即可,可防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