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告诉我茄子叶斑病和褐斑病的区别吗?
你好!(晚上见面时用语)晚上好
叶枯病是由植物变黄,由绿变黄,以及外界侵染引起的。
叶斑病是真叶的损伤,刚开始是油浸,逐渐变成淡褐色的多边形到近圆形的斑点,边缘有锈黄色的油浸环,最后半透明,干了就断了。空气潮湿时,病斑溢出黄褐色的菌脓。
褐斑真菌病,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并逐渐蔓延到上部。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直径5-10mm,界限清楚。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片,使叶片变黄脱落,影响开花。
个人觉得上图是叶病斑[可爱]
仅供老师参考,请关注评价。
祝你万事如意,家庭幸福。欢迎关注,感谢评论。谢谢[可爱]
仅供参考,谢谢大家的评论和鼓励!
谢谢马老师[可爱]
用什么药可以防治罗汉果花叶病毒
罗汉果花叶病毒是由蚜虫引起的。控制蚜虫是关键。
马拉松乳剂、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溴氰菊酯乳剂、灭蚁灵乳剂、吡虫啉水溶剂可用于防治蚜虫。
罗汉果是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
罗汉果是攀援草本植物;根多年生,肥大,纺锤形或近球形;茎枝略粗,有沟纹,最初被黄褐色皮毛和黑色疣状腺鳞覆盖,背毛逐渐脱落,近无毛。叶柄长3至10厘米,被与分枝相同的毛被和腺鳞覆盖;叶片膜质,卵心形,三角卵形或宽卵圆形心形,长12-23厘米,宽5-17厘米,先端渐细或长渐细,基部心形,呈半圆形或近圆形,深2-3厘米,宽3-4厘米,边缘微波状。由于小静脉的延伸,它有小齿、命毛、绿叶、稀疏的毛和黑色的疣状腺鳞,毛发逐渐脱落变老。卷须稍粗壮,最初被短柔毛后逐渐无毛,2叉,同时在分叉点上下卷曲。
雌雄异株。雄花序为总状花序,花序轴上部有6 ~ 10粒花生,长7 ~ 13厘米,有类似花梗和花萼的短柔毛和黑色疣状腺鳞;花梗稍细,长5至15毫米;萼筒呈钟形,长4-5毫米,上部直径8毫米。喉部通常有三个长约3毫米的长方形膜状鳞片。萼裂片5枚,三角形,长约4.5毫米,基部宽3毫米,顶端有3条脉,脉略凸起。花冠黄色,黑色腺点状,裂片5,长圆形,长1-1.5厘米,宽7-8毫米,先端锐尖,常具5脉;雄蕊5枚,着生于近基部,基部彼此靠近,一枚分开,花丝基部膨大,被短柔毛,长约4毫米,花药1室,长约3毫米,花药S形。雌花单生或2 ~ 5朵簇生于总柄顶端,长6 ~ 8厘米,总柄粗壮;花萼和花冠比雄花大;退化雄蕊5枚,长2-2.5毫米,成对合生,1枚离生;子房长圆形,长10-12毫米,直径5-6毫米,基部钝圆,顶端稍缢缩,密被黄褐色细毛,花柱短而粗,长2.5毫米,柱头3,膨大,镰状2裂,长1.5毫米。
果实球形或长方形,长6-11厘米,直径4-8厘米。起初,它密被黄褐色细毛,并混有黑色腺鳞。长到老了就逐渐脱落,只在果梗处留下一圈细毛。果皮干燥后薄而脆。种子大多淡黄,近圆形或宽卵形,扁平,长15-18毫米,宽10-12毫米。基部呈钝角,顶部略窄,两侧中间略凹,四周有放射状凹槽,边缘有微波状檐。花期5-7月,果期7-9月。
罗汉果是一年生水果,生长周期短。每年清明节前后种植,中秋节前后能结出新果实。罗汉果的产量每年都不一样,高果期的幅度差在3000左右。一般情况下,一亩地有10000个罗汉果产量,粗略来说,一亩地有10000个罗汉果产量。
如何治疗黄瓜靶斑病
如发现病害,用20%硅氮烷·咪鲜胺1000-1200倍液均匀喷洒在患处,或用50克黄斑网均匀喷洒在叶片上,或用25克黄瓜靶斑网加15公斤水均匀喷洒在叶片上,均有效。建议对靶斑病严重的地块喷洒50克水。
目前黄瓜靶斑病严重,常用化学药剂难以有效防治。有三个主要原因:
1.靶斑病是由真菌和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单独防治真菌或细菌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2.靶斑病对目前常用的真菌制剂已经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
3.目前,链霉素作为细菌性疾病的代表,耐药性严重,而对细菌性疾病有特效的铜制剂往往不混用,不安全。
花生叶斑病用什么药
丙环唑防治花生叶斑病非常有效。
花生叶斑病的特效药有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戊唑醇·多菌灵、吡唑醚菌酯·戴森联、噻虫胺铜、氢氧化铜等。发病后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连续使用2-3次,即可控制病害。
花生叶斑病可分为花生黑斑病叶斑病和花生褐斑病叶斑病,分别由球形尾孢菌和蛛网膜尾孢菌引起。
叶斑病斑主要在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呈圆形或近圆形,大小为0.5毫米-8.0毫米,病斑膨大后合并成不规则的大斑块。叶柄、茎和花轴被侵染,病斑呈线状或椭圆形,暗褐色至深褐色,周围有时有淡黄色涝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