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南北方是如何划分的以及为什么划分的
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和淮河。秦岭在中国的西部,分隔四川和甘肃两省,而淮河在中国的东部,分隔山东和江苏两省。在秦淮线上,线路两侧的气候、农作物、风俗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也是线路分为南北两部分的原因。
秦岭淮河线也是南北地理区分的标准。主要依据是沉淀、等温线等。由于秦岭淮河南北的降水、年平均气温、气候、地理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在文化上也不同。秦岭淮河线南北对比明显。因此,秦岭淮河线成为中国南北的天然地理分界线,从地理角度界定了其作为南北分界线的作用。
按秦岭来说,北是北,南是南。
因为秦岭是中国中部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可能是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秦岭的南北会有不同的气候,而且似乎生活在秦岭南北的人生活习惯明显不同,所以很久以来都是用秦岭来划分南北。如果把秦岭一分为二,就没有所谓的中部地区,只有南部和北部。
按照地域划分,有几种划分方式:1。四个地理分区:北、南、西北、青藏;2.六大地理分区: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3.七个地理分区:东北、东、北、中、南、西南和西北。更巧的是,秦淮河是我国1月中国0度等温线经过的区域,也是暖温带亚热带线。因此,秦岭-淮河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中国如何划分南北
中国通过秦岭山脉划分南北。
1.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陕西、河南。
2.南方地区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省、甘肃最南部、河南最南部。
3.南北分界点起于西秦岭,西接青藏高原,蜿蜒而下,经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六省,止于东海沿岸,全长约1666.28公里。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概念,已知最早的论述是由著名地理学家张提出的。
扩展信息:
南方和北方的特点:
1.我国北方气候处于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有些省份是产粮大省,如黑龙江(总产量最高)、吉林(单产最高)、河南、山东、辽宁等省份。
2.北部地区盛产温带水果,如苹果、梨、桃、杏、柿子、枣和葡萄。地方特产也很丰富,比如著名的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地瓜等等。
3.中国北方矿产资源丰富。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木材等资源,而华北地区有丰富的煤炭储量。
4.南方湖泊众多,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5.我国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大,雨季较长。每年5月,夏季风登陆华南沿海,雨季开始。6、7月夏季风向北加强,在长江和淮河之间形成准静态锋,雨云连续,主要影响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6.南部地区以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南北方如何划分
我国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南方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南方在地图下方。北方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在地图上,北方在地图的上方。
南部地区,西部是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分别是黄海、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的长度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
地处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黄海,约占全国的20%。
扩展信息:
行政区划
南方地区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
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陕西、河南。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南方地区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北方地区
南北方的定义是什么
南方:长江以南的省份,包括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
长江以北是省和直辖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北京、天津,十六省二市。
扩展信息长江干流自西向东贯穿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汇聚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和福建等八个省区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淮河的大部分水也通过大运河流入长江。
宜昌以上,长江干流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为金沙江,长3464公里。宜宾至宜昌段被称为川江,全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全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河口以下是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