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尿素也称为羰基二胺、羧酰胺和尿素。它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也称为尿素(尿的谐音)。其化学式为CON2H4、CO(NH2)2或CN2H4O,国际通用药名为尿素。外观为白色结晶或粉末。它是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尿素在肝脏中合成,是哺乳动物排泄的含氮代谢物。这个代谢过程被称为尿素循环。尿素是第一种通过人工合成无机物得到的有机化合物。
尿素是一种中性速效肥料,含氮量高,缩二脲含量低,无色无味,无臭,易溶于水,施用方便,颗粒均匀,饱满圆润,粉尘少。
尿素,英文名:UREA,美国化学文摘(CAS)登记号:57-13-6,分子式:CON2H4或[CO(NH2)2],是一种白色晶体,含氮量约为46%,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按含氮量计算,1公斤尿素相当于1.35公斤硝酸铵、2.2公斤硫酸铵和90-100公斤新鲜人尿。尿素是中性肥料,对土壤没有影响,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氮肥。
尿素具有吸湿性,吸湿后会结块。所以要防潮,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尿素是农业上优质高效的中性氮肥。长期使用不会使土壤板结、板结。
化学肥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化学肥料有很多种。
(1)氮肥:即以氮养分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碳酸氢铵、尿素、硝酸铵、氨水、氯化铵、硫酸铵等。
(2)磷肥:即以磷养分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4)复合肥:即含有两种肥料和三种元素(氮、磷、钾)的二元复合肥和含有三种元素(氮、磷、钾)的三元复合肥。其中,混合肥料在全国迅速推广。后者是钙、镁和硫等肥料。
(6)对某些作物有益的肥料:如施于水稻的钢渣硅肥、施于豆科作物的钴肥、施于甘蔗和水果的农用稀土等。
扩展信息:
土壤中大量养分氮和磷。除了氯以外,其他微量元素需要配合微肥施用。肥料一般是无机化合物,只有尿素[CO(NH2)2]是有机化合物。
凡是只含有一种营养元素并有标注含量的肥料,都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等。凡是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并能标明其含量的化学肥料,称为复合肥或混合肥料。等级是肥料质量的主要指标。指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比。
根据化学性质,化肥可分为:
1.在化肥水溶液中,牧草吸收了过多的化肥阳离子,剩余的阴离子生成相应的酸,使溶液变酸。大多数铵盐和钾盐都属于这种肥料。
2.生理碱性肥料。如果牧草吸收利用的阴离子快于吸收利用的阳离子,土壤溶液中就会出现过量的阳离子,产生相应的碱性化合物,使溶液呈碱性,如硝酸钙、硝酸镁等。
3.生理中性肥料。草吸收阴离子和阳离子的速度大致相同,土壤溶液反应呈中性,如硝酸钾、硝酸铵和尿素。根据养分的组成,化肥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量元素等。化肥按用途可分为基肥和追肥。
此外,化肥还可分为速效肥、缓效肥和长效肥。土肥、叶面肥等。
肥料都是由不同的盐组成的。因此,长期大量施用这些由盐类组成的肥料,会使土壤溶液浓度升高,在肥料进入土壤时产生不同的渗透压。作物的根细胞不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反而会将细胞质中的水分倒入土壤溶液中,导致作物受到伤害。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焚烧农作物的幼苗
大量施用农药后,造成农药残留或深入地下水,也污染水源。近年来,大蒜的低价是由农药残留超标和外国买家取消收购造成的。我们自己吃的东西可能检测不出来,但是国内民众的认知度没有那么高,检测自己的成本太高。普通人买不起。
参考:百度百科-化肥
尿素的成分是什么
尿素的成分是甲酰胺。但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一些鱼类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含氮终产物。也是目前最高的氮肥。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易于储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破坏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含氮量高,施用后效果明显。可做基肥、追肥、根外追肥,深受农民喜爱。
但如果施用方法不正确,施用期不合适,利用率会明显下降,严重时利用率只有10% ~ 20%。农民不仅花了钱,还浪费了时间,却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甚至可能造成肥害,伤害庄稼。因此,正确、科学地施用尿素是十分必要的。
扩展信息:
尿素是纯氮肥,不含作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和钾。因此,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基础上,追肥时应平衡氮、磷、钾肥的施用。首先将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全部磷、钾肥和部分(30%左右)氮肥组合施入整块地面。
其余70%氮肥(可使用尿素)作为追肥施用,其中约60%在关键期和最大效率期追肥,约10%在后期追肥。只有氮、磷、钾合理搭配,科学施用,才能提高追肥尿素的利用率。
每种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都有特定的关键期(即作物对某些元素的吸收特别敏感的时期)。这个时期缺肥(氮、磷、钾)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即使将来施用足够的肥料,对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也无法逆转。
此外,还有一个最大效率期,即施肥的作物在此期间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作物对肥料的利用效率最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在作物的关键时期和最大效率时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达到高产优质。
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关键期和最大效率期,要区别对待,合理施用。如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氮素需求关键期在分蘖期和穗分化期,棉花在蕾铃期。小麦拔节期至孕穗期、水稻分蘖期至拔节期、玉米大喇叭口期、番茄结果期、甘蓝团棵期、向日葵蕾期和大豆初花期是氮效率最高的时期。
储存注意事项
1.如果尿素储存不当,容易吸潮结块,影响尿素原有质量,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农民正确储存尿素。使用前,尿素包装袋必须保持完好,运输时小心轻放,防止雨淋,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温度低于20度的地方。
2.如果大量存放,下部要垫20厘米左右的木方,上部与屋顶之间要留有50厘米以上的空隙,以利于通风和散湿,垛与垛之间要留有过道。以便于检查和通风。如果已经开封的尿素没有用完,必须及时封袋口,以备下一年使用。
3.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参考:百度百科-尿素
尿素肥料里有什么
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易于储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破坏小。是一种使用量大,含氮量最高的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于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土壤中无有害物质残留,长期施用无不良影响。畜牧业可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但造粒时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缩二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
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的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用作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时期尿素含量不宜过多或过浓。
尿素是一种有机氮肥,只有被土壤中的脲酶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应在作物需肥期前4 ~ 8天施入。
鉴别真假尿素的六种方法
1.看:真尿素是半透明的五色颗粒,大小一样。如果颗粒表面颜色过亮或过暗,或者有明显反光,可能是混入了杂质。这时候要小心买到假尿素。
2.检查:检查生产批号和包装的密封情况。真尿素是一般包装袋上有明确批号、正反面重叠的机封;假尿素包装上的生产批号不清楚或者没有,大多是用单线手工封口。
3.据说正规厂家生产的尿素一般在实际重量的1%以内;但假尿素与标准重量相差很大。
4.手感:真尿素颗粒大小一致,不易结块,手感更好;假尿素用手摸起来有灼烧感和刺痛感。
5.燃烧:纯尿素在炽热的木炭上迅速熔化,散发出白烟和氨的气味。如在木炭上剧烈燃烧、强光、冷笑;或者不能熔化,杂质肯定混在里面。
6.气味:正规厂家的尿素一般情况下没有挥发性气味,受潮或遇高温才会产生氨味;如果正常情况下挥发性气味强烈,说明尿素含有杂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尿素,百度百科-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