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是哪一天?
中国的植树节是3月12日。
1.植树节是宣传和依法保护树木,组织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节、植树周、植树月,称为国际植树节。其目的是激发人们植树造林的热情,增强环保意识。中国的植树节在每年的3月12日。
2.1979年2月,正式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2020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明确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3.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美化家园,还可以起到扩大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这是一项惠及当代和后代的宏伟工程。
植树造林的作用:
1.水土保持。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生态重建,极其重要。植树造林可以治理沙化农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2.抵御风沙。
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风沙吹到哪里,农村就埋到哪里,城市就变成废墟。为了抵御沙尘暴的袭击,有必要建造防护林来减弱风力。一旦风遇到防护林,速度会降低70%~80%。如果多条林带按一定距离平行排列,种上草,风能吹来的沙就会减少。
3.经济建设。
植树造林可以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许多水果和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橡胶、新碳都是树的贡献。森林的用处真的很大。植树节是什么时候?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
植树节是宣传和依法保护树木,组织和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节、植树周、植树月,称为国际植树节。植树节的设立是为了鼓励人们种树,鼓励人们爱护树木,提醒人们关注树木。树木在人类生存和地球生态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设立中国植树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森林,种更多的树。每一棵大树的成长都对人类社会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2020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明确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植树节的主题是:
1.2009年植树节的主题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3.2010年植树节的主题是:和大树一起。
3.2011年植树节的主题是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4.2012年植树节的主题是: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和谐家园,植绿护绿创建省级文明示范城市。
5.2013年植树节的主题是:深入开展植树造林,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6.2014年植树节的主题是:拥抱春天,播种绿色。
7.2015年植树节的主题是:美化环境,清新空气。
8.2016年植树节的主题是:许下美好愿望,献上绿色爱心。
9.2017年植树节的主题是气候、人类和社会。2010年和2018年植树节的主题是履行植树义务,建设美丽中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植树节
中国的植树节是哪一天
中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
植树节是依法宣传保护树木,组织动员人民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的国际性节日。根据不同国家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植树节、植树周、植树月,称为国际植树节。
每年植树节的主题和口号都不一样,但植树节的目的是一样的。它呼吁人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也就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
中国植树节的会徽是绿色的,五棵树象征着森林。最后,还有中国植树节和3月12日的象征,提醒人们这一天的意义。
外国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美化家园,还可以起到扩大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这是一项造福当代和后代的宏伟工程。
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如印度,每年7月的第一周为植树节;朝鲜每年4月6日庆祝植树节;泰国将国庆节定为植树节;菲律宾九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植树节;意大利每年11月21日庆祝植树节。
美国各州都有植树节,但由于气候差异,全国没有统一的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庆祝植树节;10月12日是哥伦比亚每年的植树节;萨尔瓦多植树节和教师节在每年的6月21日一起举行。埃及每年九月至十一月庆祝植树节。中国的植树节是什么时候?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
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很多地方,都有加丁种树的习俗,就是谁生了孩子,就把胎盘埋在门外的地里,在那里种一棵树,表示希望孩子像树一样茁壮成长。
首届中国网络植树节公益活动旨在为公众参与造林扶贫搭建便捷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中国绿化、环保、扶贫的认知,动员全社会力量帮助西部、植树造林、保护地球。
树木银行,为了防止树木被建筑工程破坏,日本设立了树木银行。所有施工单位必须将现场挖出的带根树木及时存放在树库中。工程竣工后,单位必须及时将树木取出种植,保持原有绿化面积。
参与组织和机构捐赠的命名主题林将同时建立在中国网络植树节官方网站和实际种植现场,并永久命名。参赛个人、组织、机构捐赠的树木将全部在甘肃定西种植,由当地贫困家庭负责后期管护,产生的经济收益也归管护家庭所有,作为扶贫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