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防什么病
戊唑醇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病害。能有效防治多种真菌性病害,如稻瘟病、白粉病、叶斑病等。戊唑醇的防治机理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进而破坏真菌细胞壁,从而达到杀菌效果。使用该杀菌剂时,应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戊唑醇肟酯治什么病,什么药不能混用
戊唑醇肟酯对植物的白粉病、枯萎病、早疫病、炭疽病、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褐斑病、黑星病和链格孢叶斑病有效。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的三唑类杀菌农药,一般不能与酸性或碱性药物混用。
1.戊唑醇肟菌酯怎么治疗
戊唑醇肟菌酯是一种与戊唑醇混配的复配杀菌剂。对子囊菌、真菌、担子菌、卵菌等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治疗范围:
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玉米叶斑病、灰斑病、苹果叶斑病、落叶病、炭疽病、褐斑病、轮纹病;辣椒炭疽病、白粉病、黑霉病、猝倒病等。
2.主要特点:杀菌谱广,处理彻底,对环境影响小,刺激作物生长。
3.常用剂型:75%水分散粒剂,30%,36%,42%,48%悬浮剂。
第二,不能和任何药物混用
1.一般这种复方杀菌剂不能与酸性或碱性药物混用。无机铜制剂如氢氧化铜和氧化亚铜,或碱性(波尔多液)和酸性农药(氢尿酸等。)不能混用。
2.搭配原则:肟菌酯为呼吸抑制剂,戊唑醇为三唑类药剂。与麦角固醇抑制剂混合后,具有持续时间长、渗透性强、传导性好、使用灵活等特点。
3.注意事项:本品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严禁用于养鱼等水产养殖水田。
戊唑醇的稀释倍数是多少
这要看你当地的抗性。75%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最早由拜耳公司推广,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商品名为那啶胺。
这种成分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和三唑的典型组合。先正达是第一个将这种组合应用于大米的公司。当时推广的产品是325 g/L苯菌灵嘧菌酯悬浮剂,商品名为阿米妙丰收。
戊唑醇属于三唑类,对稻曲病有很好的效果,而肟菌酯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稻曲病也有效果。
疾病控制主要看你局部的抵抗力。如果经常使用井冈霉素等,可使用三唑类杀菌剂进行防治。如果爱苗已经用了很多年,可以考虑改用安定。如果长期使用阿米韦和地西泮,可以改用全尖峰(thifluzamide)。
菌根霉酚酸酯可以和戊唑醇混用治疗葡萄病害吗
菌根霉酚酸酯(应该是戊唑醇)、中生菌根霉酚酸酯和菌根霉酚酸酯不宜混用。
戊唑醇肟菌酯是一种低毒内吸性杀菌剂,由肟菌酯和戊唑醇复配而成,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黄瓜、番茄、大白菜、水稻等真菌性病害。
行动
(1)杀菌谱广:该组合物可防治白粉病、枯萎病、早疫病、炭结合病、稻曲病、稻温病、纹枯病、褐斑病、黑星病、链格孢菌等真菌性病害。
(2)治疗彻底:该组合物由两种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杀菌剂组成,内吸性好,对多种病害有保护性治疗和根除作用。
(3)对环境影响小:两种农药均为低毒低残留杀菌剂,活性高,用量少,对人、畜、鱼、蜂等环境生物影响小。
(4)刺激作物生长:这种组合还可以调节作物对钙的吸收,防止生理性缺钙的发生,调节作物对氮、磷的吸收,使作物生长更健康,产量高,品质好。
使用
(1)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黑穗病等病害,用75%肟戊唑醇水13-15g/亩分散粒剂,加水30-50kg,每隔5-7天在水稻破土前和齐穗期喷施一次,效果较好。
(2)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等病害,30%戊唑醇悬浮剂36-45毫升/亩,加水30-50公斤,在小麦苗期、花期各喷施一次,可迅速控制上述病害的危害和蔓延。
(3)为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等病害,30%肟戊唑醇悬浮剂36-45毫升/亩,加水30-50公斤,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各喷施一次,可防治上述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4)防治苹果叶斑病、褐斑病、轮纹病等。发病初期,用4000-5000倍液喷洒75%水分散粒剂。
(5)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施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次,共喷施2-3次。
使用注意事项
肟菌胺对鱼、蜜蜂、蚕和其他动物有毒。使用时应尽量避免在蜂群、蚕房、桑园周围,同时应尽量避免污染水体。
注意事项:
接触这种药物时,要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穿防护服;用药时禁止吸烟和进食,用药后用肥皂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