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氟康唑主要有哪些疾病?
吡唑醚菌酯和噻呋酰胺是复合产品。前者对枯萎病、霜霉病、黑星病、白粉病等多种真菌性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活性,后者对白腐病、纹枯病、立枯病、芽腐病、叶斑病、黑星病、锈病、白叶枯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可以治愈哪些病害,注意事项
自从吡唑醚菌酯投放市场以来,这些药剂的作用,如广谱性、靶标病原菌多、免疫力强、提高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生长、抗衰老等,得到了大多数用户的验证和认可。
下面小编带你深入了解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1。广谱。
它对几乎所有种类的病害(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真菌类)显示出良好的活性,例如白粉病、叶枯病、红斑病、网斑病、小麦黑穗病、稻瘟病、纹枯病、霜霉病和枯萎病等。,这对疫病的防治更为重要。
2.具有保护和吸收作用,可用于茎叶喷施、水面喷药和种子处理。
3.选择性高,对农作物、人畜和有益生物无污染,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4.这些化合物不仅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而且对一些昆虫和植物中的电子传递也有抑制作用。因此,从苯氧基丙烯酸酯中开发农药和除草剂是可能的,并且有这方面的专利。
吡唑醚菌酯可以治疗霜霉病、疫病、锈病、白粉病、黑星病、褐斑病、立枯病、炭疽病、子囊菌、担子菌、一知半解的真菌和卵菌、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香蕉黑星病、叶斑病、晚疫病、白粉病、马铃薯?
吡唑醚菌酯1的注意事项。注意使用时机。吡唑醚菌酯的机理是抑制病原体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最终使病原体饿死。
正因为如此,细菌死得慢,药效当然也相对慢。
因此,这类药剂的使用时间必须提前,既要作为保护剂预防病害,又要在播种前、出苗后或种植前期充分发挥药剂的优势。
2.注意吡唑醚菌酯防效好,作用持久,但与其他靶向制剂相比还是略显不足。它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或组合使用。
3.注意使用频率。吡唑醚菌酯的作用位点比较单一,所以抗性启动较快。
使用时要控制使用频率,以免加速耐药性的产生。
4.注意药害的发生。渗透性强,让吡唑醚菌酯很好的附着在叶面,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和持效期,但要注意药害的发生。
特别是在作物的育苗期,在作物生长旺盛、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吡唑醚菌酯浓度过高存在一定的药害风险。
吡唑醚菌酯主要防治哪些病害
吡唑醚菌酯EC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菌核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用量为75 ~ 150g/hm & # 178;(换算成乳油的商品量为20-40ml/667m & # 178;)。
用水稀释后,在发病初期均匀喷洒,一般3-4次,每7天一次。防治香蕉黑星病和叶斑病的有效成分浓度为83.3-250毫克/公斤(稀释1000-3000倍),发病初期开始喷施,一般3次,每10天1次。喷洒的频率取决于具体情况。对黄瓜和香蕉安全,无药害发生。
扩展信息
提高杀菌剂效力的方法:
1.合理浓度
水剂和可湿性粉剂药物在喷洒前都需要用水稀释。不同浓度的杀菌剂都有要求,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混合,合理的配置浓度更有利于杀菌剂发挥效力。如果随意混合,浓度过高会对作物造成药害;浓度太低,达不到控制要求。
2.合适的喷洒时间
杀菌剂的喷洒时间直接关系到防治效果。过早喷洒杀菌剂会造成农药浪费,降低防治效果;太晚的病原体已经对农作物造成了伤害。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疾病的发生规律、预测和具体情况,及时用药。一般来说,杀菌剂的施药时间可选择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
3.提高用药质量
杀菌剂的用药质量包括用药数量、用药频率和用药质量。用药量要合适,用药过多会增加成本,造成药害,用药过少达不到防治效果,要根据具体情况增减。
给药频率取决于剩余时间和天气条件。一般10-15天喷一次,2-3次。如果涂抹后下雨,需要再喷一遍。提高用药质量的方法是将药物均匀细致地喷洒,喷洒到植物的茎叶各处。
4.警惕植物中毒
杀菌剂引起药害的原因很多,农药本身、不同作物敏感性、作物生长阶段、气候条件都会影响。一般来说,水溶性强的药物和作物在苗期和孕穗期、开花期更容易引起药害,如高温干旱、大雾、高湿等,需要谨慎处理。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杀菌剂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是什么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通过叶面喷施、水面喷洒农药、种子处理等方式对植物起到保护和治疗作用,具有良好的渗透和内治作用。可防治霜霉病、疫病、锈病、白粉病、黑星病、褐斑病、立枯病、炭疽病、叶斑病、早疫病、叶枯病、霜霉病等植物病害。它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几乎所有的真菌性疾病都显示出良好的活性。
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渗透和全身作用。可通过喷洒茎叶、水面施药、种子处理等方式使用。对作物、人、畜、有益生物具有高度选择性和安全性,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扩展内容:
1.吡唑醚菌酯应注意不要与碱性杀菌剂、乳油和硅酮混用。与其他化学品混合时注意浓度,并做好试验。
2.需要注意吡唑和叶面肥的混合。先溶解叶面肥,再倒吡唑,再倒其他东西。一般来说,在吡唑醚菌酯中加入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3.吡唑醚菌酯本身渗透性较高,不建议添加硅酮。
4.吡唑醚菌酯可以和芸苔素混用,但最好稀释2倍再混合。
5.吡唑醚菌酯可能不建议与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和氯溴化物等强氧化性农药混合。
以上内容请参考百度百科-吡唑醚菌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