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能做底肥吗,用什么肥做底肥?
种植莴笋时,用什么肥做底肥?
种植莴笋时一般都是采用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
莴笋根系浅而密,多分布在20—30厘米的土层内,莴笋根部吸收能力强,如果种植的土壤瘠薄,会造成费用不良,茎部瘦小并且容易木质化,甚至提前抽苔开花。莴笋生长期需要氮素较多,整个生育期都不能缺氮,同时也需要适量的磷和钾才能满足要求。
农家肥是完全肥料,养分丰富齐全,不仅含有有机质、氮、磷、钾,还还有多种微量元素,农家肥含的有机质能改良土壤,促进土壤良好结构的形成。有机质中含有许多微生物,施用后能够增加投入的生物作用,促使各种肥料的分解转化,无论是底肥还是追肥,农家肥是比较好的。
一般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以上,不能使用没有腐熟的农家肥。追肥是以腐熟的人畜粪便为主,适当加入点速效肥尿素,这样种植出来的莴笋茎短、粗、肥大、细嫩、脆、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有机肥怎么使用?
有机肥怎么使用?
有机肥就是农家肥,这类肥料有粪尿肥、堆肥、沤肥、土杂肥、腐殖酸类肥和油饼类肥料。有机肥的施肥方法有基肥、种肥、追肥和叶面喷洒等方法使用。
一、基肥使用方法
基肥也叫“底肥”、“铺撒肥”。它的作用一方面是培肥和改良土壤,另一方面是不断地供给农作物的养分。一般来说,基肥的用量比较大,大约占总施肥量的50—70%,所用肥料以肥效稳长的有机肥料为主,如厩肥、堆肥、绿肥和肥土泥。也就是以有机肥料为主,钙镁磷肥、骨粉、油饼肥、钾肥等迟效性、半迟效性的肥料配合基肥施用,使其发挥较好的作用。
有机肥作基肥时要与土壤翻耕结合起来,通过翻耕多次犁耙,做到土与有机肥相融合。耕翻到播种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利用这个时间,可以施用半腐熟的有机肥料,如堆肥沤肥等,让这些半腐熟的有机肥料在土壤中逐渐腐烂分解,释放出有效养分供给农作物出苗生长吸收利用。耕翻到播种或者插秧时间短的,可以施用腐熟程度比较好或者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料,能在农作物出苗生长期间及时供给有效养分。
1、撒施法:在翻犁前将肥料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翻犁入土壤中,这种方法叫撒施。撒施是措用基肥最普遍的方法,凡是施肥量大或者是施用在撒播、密植、根系分布广的农作物土中,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但是要注意在撒施有机肥料时一定要均匀,做到土壤、肥相融合,防止集结成堆以免农作物生长不整齐不均匀,影响产量。
2、分层施肥法:结合耕翻土壤,把迟效性肥料或者粗肥施在中下层,上层施用速效性肥料或者精肥,做到各层中肥料均匀分布,使肥料适应农作物根系不断伸长对养分的吸收。
3、混合施肥法:将性质不同、作用不一的各种肥料混合起来施用,这种施肥方法叫混合施肥法。如有机肥料和化肥混合施用就很普遍。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按照农作物特点和土壤性质,调整基肥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比例,提高肥效,克服单独施有机肥料或者化学肥料所引起的不良作用。各种有机肥料也可以相互混合施用。如有机肥料与化学磷肥、钾肥混合,厩肥与泥肥、绿肥混合,厩肥、绿肥与人畜粪便混合,绿肥与石灰、磷肥混合使用等等。
4、条施、窝施法:条播作物如播种小麦的基肥除采用撒施法外,网络节约肥料用量,也可以结合整地作畦或者开厢、开沟条播。条播基肥是将肥料施在播种沟底,上面覆盖一层薄土,然后播种再覆盖泥土。窝施基肥是在整地、打窝、播种以后,把肥料均匀施在播种窝中,并且薄施一层细泥土,再进行播种覆盖泥土。玉米、大豆、油菜、果树等农作物的基肥多采用这种方法。条施和窝施的基肥,用量都比撒施方法少,由于集中施用,肥效比较高。
二、种肥施用方法
1、浸种法:用人尿、微量元素肥料、腐殖酸钠等稀薄溶液,将农作物种子浸泡一定的时间,然后取出播种。种子经过浸泡以后,发芽出苗比较整齐健壮,抗逆性增强,有利于增加产量。但是必须掌握好浸泡的浓度,浸泡的时间不要过长,防止损伤种子的生活力。浸泡种子的浓度,一般以万分之三到万分之五为好,浸泡时间以8—12个小时为好。
2、蘸秧根法:在水稻插秧时,每亩用10公斤菜籽饼粉肥,拌合细泥土1—2倍,在插秧时随蘸随插秧,效果比较显著。
3、盖种法:有些农作物如油菜、蔬菜在播种后用火土灰、钙镁磷肥少量(每亩大约100公斤火土灰、20公斤钙镁磷肥)盖在种子上,既能够供给幼苗养分,又能够保肥、保温作用,种子发芽出土又快又好。
三、追肥施用方法
1、撒施法:水稻、蔬菜等大田农作物和秧苗期的追肥,多采用撒施法。一般要求要与中耕除草和灌溉排水结合,并且力求撒施均匀。如基层大田农作物随着不整齐或者有缺窝断行情况,可以结合补苗补种进行局部重点施用,促使秧苗随着整齐。
2、条播作物如小麦,多采用条施法追肥。追肥时,可以先中耕除草,然后在行间开沟将肥料施入,并结合培土。红薯的夹边肥也采用这种方法。施肥深度要与农作物根系入土深度相适应。
3、窝施法:对玉米、红薯、甘蔗等农作物及幼龄果树和株距比较大的蔬菜,常常采用可孔开穴施追肥。对成年果树、桑、茶采用窝施法追肥,要根据树冠的大小和根系分布情况,沿树的周围挖窝施入肥料。
4、环施法:果树除采用全园撒施或者窝施法追肥外,还多采用环施方法追肥,就是在沿树干周围开环状沟,将追施的肥料均匀施在沟内,然后覆盖泥土,但是要注意开环状沟时不要过多的损根系,以免影响结果。
5、灌入法:用液体流质肥料如河泥、污水、粪尿等追肥时,可以结合灌溉水直接灌入农田,既能够稀释肥料的浓度,又可以节约劳动力。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具备完善的沟渠设施,以发挥施用的效果。
总结:有机肥的使用要与化学肥料配合使用才能够取长补短,满足农作物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养分需要,防止一时肥分过多和一时脱肥的情况。这是扩大农民长期以来科学施肥的经验总结。大部分有机肥料分解比较缓慢,肥效持久。而大部分化学肥料肥力快,但是肥效不持久。因此,有机肥料和化肥配合使用,更能显著提高产量。为了使同样多的肥料增产比较多质量好的农产品,一定要重视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两者施用后与土壤发生哪些作用?
对于有机肥是干的好还是湿的好,这要根据情况来衡量。
不管是农民自己沤制的农家肥,还是专业厂家制造的有机肥料,原则上是有水分控制的。比如有机肥料,国家标准的控制水分是不大于30%,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专业有机肥制造是需要一个流程的,首先是原料选择,然后是生产过程。在原料方面一般是根据当地的材料情况,有风化煤、醋糟、动物粪便等,将这些原料进行风化晒干,去除中间的杂质,再和一些专用生物菌剂对其中的菌类进行中和,再添加一些其它辅助原料进行生产,形成粉剂或者颗粒状有机肥料。在生产过程中,是需要一些水分的,以便形成粒状,但又不能太湿,会使产成品因水分过大而透水。一般我们将水分控制在30%之内,这是国家标准许可的。
农民自制有机肥料,其水分不好控制,主要的质量标准在于将动物粪便充分腐熟,也就是使其中的虫卵要杀死,农民主要通过粪便与土等其它物质混合,密闭后通过太阳晒,使其内部发热,杀死虫卵,期间在翻动两次左右,使腐熟过程中产生的热气散发掉。特别是鸡粪中的有毒物质比较多,在沤制过程中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晒干,或者专用容器中进行腐熟为好。一般情况下,农民自制有机肥的水分也在30%左右,相比专业有机肥的水分略大。
不管是湿的还是干的有机肥,也不管是专业制造的还是农家肥,只要是充分腐熟过的,都是对土壤有利的。有机肥料在与土壤接触以后,还是会进行腐殖化的,有机肥与土壤中的菌类还要进行融合,以达到再一次的菌群平衡,重新对土壤进行调理,这个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质会大量增加,其中的矿物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分解和移动,土粒之间的结构也要变化,其最终会向团粒化发展,其中水分就会被储存在其中,所以不管是干的还是湿的有机肥料,都不会对土壤造成危害,只是在肥料运输中干的要比湿的更方便一些吧。
有机肥复合肥什么时候施?
有机复合肥一般指的是底粪。
应该在播种之前翻地打垄的时候深施肥。用土充分覆盖以免营养流失。
这样可以保证肥料的营养被农作物充分吸收的同时不烧苗。
如果在作物播种之后再进行施肥,很可能导致幼苗发黄烧死的结果。
如何合理搭配果树底肥?
我是种植苹果树的,底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肥,我们一般在秋天施用,这可以说是在全年的施肥当中最重要的一次,关于底肥的搭配也是特别重要的,另外除了底肥以外我们还要进行追肥,关于底肥和追肥我说一下我的看法。
不用底肥可不可行现在有人说可以不用基肥,只要供应给果树充足的养分,就不会影响果树的生长,这样做在短期内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不得不土壤和根系的问题,实践证明,没有好的土壤就不会有好的根系,也就不会长出好的果实,而施底肥最主要的就是有机肥,这是改良土壤的最好的办法,只有土壤中有机质多了,果树的根系才会好,单纯的补充其他养分可能获取短期的效益,但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底肥的搭配上面说过,底肥主要是以有机肥为主,这个有机肥的选择我是用的自己腐熟的农家肥,这个是最多的,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长期的给作物提供养分。
再就是要搭配生物菌肥,这个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和有机肥相配合,一起改善土壤结构,加快养分的转化吸收,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搭配起来比单施有机肥的效果要好很多。
第三就是要考虑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的搭配,这是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来决定的,因为秋天果树要进行养分储存,供应越冬和来年春天生长的需要,有机肥肥效比较慢,适量的添加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有利于养分的储存,但要注意化肥和菌肥之间不要直接混合。
追肥的选择。果树的追肥要根据果树的生长情况来决定追什么肥,要注意养分的均衡,例如苹果树的追肥要求三氮六磷八月钾,但是果树的树势不同,留果量不同等等也要考虑,可以适当的调整。
追肥不要选择肥效慢而长的,要求快而短,最好在施用后能够快速的补充养分的,肥效太慢的就失去了追肥的意义了。
我是农夫七哥,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欢迎留言指正。每天农技分享,欢迎点赞、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