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造龙虾池
以淡水小龙虾池塘养殖为例:一般建议在水量充足、水质好、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塘,千万不要在沙土或土质松软的地方建池塘。池塘大小一般为5-10亩,水深1.5-2m,塘梗宽度在1.5m以上,有一定坡度。池塘内应设置浅水区和深水区,以及取水和排水设施。池塘里可以建一个大圆丘,供小龙虾挖洞、觅食、栖息,水中还可以种一些水生植物。也可以用石棉瓦或钙塑板围起来,防止小龙虾逃跑。
1.池塘养殖
1.淡水龙虾对池塘条件要求不高,但最好选择水量充足、水质好、排灌方便的地方,最好有连片的池塘。泳池周围的环境要相对安静。因为淡水小龙虾有打洞和掘洞的习性,所以池塘千万不要建在多沙或者松软的地方。
2.一般池塘大小为5-10亩,水深1.5-2m。如果池塘本身太大,不能分池,则应在池塘中间每隔20m左右加一道坎。池塘茎的宽度超过1.5m,并有一定的坡度。
3.池塘要有取水排水设施和防逃逸设施,一般用石棉瓦或钙塑板围起来,防止小龙虾逃逸。为了防止小杂鱼混入,水可以用60目筛网过滤。
4.池塘内分别设置浅水区和深水区,浅水区约占2/3,深水区水位可达1.5m以上,池塘内可建一个大圆丘,供小龙虾挖洞、觅食、栖息。
5.水中要成排种植水草,既能为小龙虾提供饵料,又能作为小龙虾的栖息地,还能改善水质。
2.稻田养殖
1.稻田养虾要选择水质好、保水性强、无污染、水量充足、排灌方便、水路三通、不淹水的田地。注意给矿车、运货车等留个垄。和一个农民喂食的平台。
2.用塑料薄膜、水泥板、石棉瓦或钙塑板在场地周围筑起防逃墙,将底座埋入土中约10-15cm,顶部高出田埂约50cm。每隔1.5米用木棍或竹竿支撑稳定的防逃围栏
3.稻田田埂内侧四周挖养虾沟,宽1.5m,深1m。如果田块面积较大,应在田块中间挖一条田沟,宽1m,深0.5m,养虾沟和田间沟的面积约占稻田总面积的20%。
4.山脊有3米多宽,1米高。在距田埂1米处,每隔3米钻一个1.5米高的桩,用竹子和瓜、豆、葫芦等搭起。被种植在山脊的边缘。藤蔓上架后,在炎热的夏天会起到遮阳的作用。
5.虾沟、田块应移植苦豆子、轮生红球藻、金鱼藻等沉水植物,水生植物覆盖度为30%,以散生、错落为宜,有利于虾沟水流畅通。
如何建造龙虾池
龙虾对池塘条件要求不严格,宜将池塘建在通风向阳、土壤保证水质、水源无污染的地方。池塘大小一般为3333 ~ 6667 (5 ~ 10亩),水深1.5m以上。
沙泥底部平坦,塘坝坡度比为1: 3 ~ 4。具有方便的取水、排水条件和防盗保护措施。作为龙虾的隐蔽栖息地,可以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或者放置一定数量的石头、砖块、瓦片等遮蔽物。
放养前,用生石灰清理池塘,杀死池塘中的有害鱼类和有害水生昆虫,避免敌人入侵。消毒3天后喂水,10天后用发酵腐熟的有机肥给水施肥,培养丰富的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充足的饵料。
扩展信息:池塘中的水要求水质新鲜,透明度为30-40cm,pH值为7-9,溶解氧大于4 mg/L,当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很低时,水质恶化,或在雷雨、闷热甚至阴天等恶劣天气时,就要减少或停止投喂。
天气过冷或过热时,可适当加深池水,防止极端温度出现,以稳定池底水温。6 ~ 8月高温季节,每5 ~ 7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20% ~ 30%。如果不方便换水,可以定期补充淡水。
龙虾比青虾、河蟹等水产品的抗病能力更强,但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防病不能掉以轻心。成虾或幼虾下塘前必须消毒,防止病原体带入池塘。
如何建造一个龙虾养殖池。池塘深度0.8 ~ 1.5米,安装可调节排水管,并增加防逃设施。
2.池底以砂壤土为好,或在水泥底上铺10 ~ 15cm厚的中砂。
3.水池的墙是砖砌的,用水泥抹平,这样堤顶的屋檐就可以逃生。
4.框架嵌入池中,便于将遮阳网铺设成塑料薄膜棚。
5.池塘底部四周放置足够的竹筒和瓦筒,供虾躲藏,还搭起几块竹片作为饲料台。
6.池塘水面的三分之一要遮挡起来培养水葫芦,池底尽量种一些水生植物。同时要在池塘底部设置砖、石、竹筒等隐蔽物,供它们栖息、打洞。
扩展信息:
文化技术
1.虾苗放入池塘30分钟后,前期投喂熟黄豆打浆,辅以少量小杂鱼和螺肉,投喂量为虾重的6-8%,早晚分两次投喂。
2.根据食性,晚上约占日总消耗量的2/3,采取定点和池塘边泼水相结合的方式。中期水温高,投喂剧烈,投喂量10%。后期还可以投喂虾饵,也可以投喂杂鱼、豆粕、麦麸、蔬菜等一些配合饲料,各25%。每日投喂量随水温变化,可灵活控制。
3.加强水质管理,保证充足的溶解氧和淡水质量。
4.高温季节防止虾上浮,增加增氧机。
5.当水质太肥时,用生石灰杀死浮游生物,撒满池塘。
6.注意巡视池塘,清除敌方生物,青蛙,蛇。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龙虾
如何建造龙虾池
小龙虾水泥池人工繁殖技术
1.养殖池塘的准备:建几个池塘,每个池塘有一个面积。放养亲虾前,每平方米养殖池要用200克左右的生石灰彻底消毒,新建的水泥池要在消毒前脱碱。
水泥池的水深一般保持在50-60cm。人工巢穴是用石棉瓦和池底红砖搭建的。水泥池上方覆盖有遮光布。水池里养着水葫芦,覆盖了2/3的水面。配置相应的增氧设施。
2.亲虾的挑选:亲虾一般在6-8月份挑选,要求亲虾在40g/尾以上,体格健康,附肢完整,颜色鲜艳,体表无疾病或损伤。
3.亲虾放生:在放生亲虾之前,先在池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放在池边2-3分钟,如此反复2-3次,让亲虾吸收足够的水分后再慢慢放入池塘周围的水池中。每平方米亲虾40只,雌雄比例1:1。同时放养的亲虾规格要一样。
4.亲虾培育:亲虾养殖前,需要进行精养,补充虾营养,促进性腺发育。一般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动物(如鱼糜、鱼内脏、动物下脚料)和植物饲料(如豆粕、麸皮)喂养,动物饲料与植物饲料的比例为1:1或3:2。一般每天下午5点左右投喂一次,投喂率3-5%。
5.水质管理:养殖池3-5天换一次。如果虾池水质差,就要排干池水,清洗虾池。当水中缺氧时,及时启动增氧机进行增氧。
6.受精孵化:亲虾经过精养后,在9月水温达到18℃以上时交配,10月中旬产卵。水温18-20℃时,受精卵的孵化期为30-40天,水温25℃时,仅需15-20天。养殖池出现大量幼虾时,应及时收集。
7.虾苗培育:将收获的虾苗及时运输到虾苗培育池。虾苗培育池优选面积为20-40m2、水深为1m的水泥池,也可选择面积为1-3mu、坡比为1:2、水深为0.5-1m的土池。每亩施腐熟人畜粪便500公斤,培育天然饲料。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水花生、水葫芦等。)放入池塘供幼虾栖息、蜕壳、躲藏。
选择在晴朗的早晨或阴天放流幼虾,每平方米150-230只。放养后第一周喂豆浆,每天3-4次;第二周主要饲喂小鱼、小虾、螺蛳肉、蚯蚓、蚕蛹等动物饲料,与玉米、小麦、鲜嫩植物茎叶混合制成糊状饲料,早晚各饲喂一次,晚间饲喂总量的70%。前期日投喂量为每万只幼虾250-400克,之后为池塘中虾重的10%左右。栽培过程中每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每隔15天左右,每立方米水用20克生石灰调成泥浆,全池均匀撒一次。
经过25-30天的培育,5-8次蜕皮生长,幼虾体长可达3厘米。明年4月可将虾苗转移至土池进行常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