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也叫龙眼。桂圆核有什么作用?
龙眼,又名龙眼,是无患子科龙眼的果实。它原产于中国,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名果之一。因龙眼八月成熟,故称八月桂月,又因龙眼形状圆,故又称桂圆。龙眼不仅外形赏心悦目,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100克果肉中含有81.4克水、1.2克蛋白质、0.1克脂肪、16.2克碳水化合物、0.2克粗纤维、13.0毫克钙、26.0毫克磷、0.4毫克铁、0.0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1.0毫克烟酸和60毫克抗坏血酸。所以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滋补佳品。清代名医王世雄称赞桂圆为果中佳品,老弱皆宜。桂圆味甘,性平。其主要功能是开胃健脾、养血安神、补虚增智。神农本草经上说能治五脏邪气,厌食,安神,杀虫,长期服能固魂,益智,益智,长生,开悟。古有归脾汤,用于治疗思虑过度,脾倦忧伤,健忘心悸,失眠自汗心悸,由桂圆肉50克,炒枣仁,炙黄芪,炙白术,茯苓,木香,人参各25克,炙甘草12.5克组成。没病的人可以补脾胃,助精神。桂圆可以鲜食、罐头、桂圆酱、冷冻桂圆或烘制桂圆干。因其果肉鲜嫩,色泽晶莹,汁液香甜,具有较高的滋补营养价值,是国际国内市场上最畅销的水果之一。明代宋珏《荔枝谱》中有对龙眼的描述:圆如珍珠,红如金丸,肉如玻璃,核如黑漆。养精、止渴、助肌、美色、润肤。各种效果无法一一列举。
龙眼的核能可以用来种植吗
可以。
将吃下的龙眼核清洗干净,去瓤。如果果肉不干净,水就容易发臭,种子也容易变坏。用清水泡七天,每天换淡水。浸泡七天后,龙眼核会裂开一条缝。此时可以播种,龙眼核的芽口朝上,然后在龙眼核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营养土,并喷水。
扩展信息:
龙眼栽培方法
1.春季可在2-3月种植,冬季可在10月下旬种植。种植密度,可用行距16m,株距4.5m,每亩种植19 ~ 20株。先挖一个1m深的种植坑,然后涂上河泥。田间土壤、烧过的土壤、腐熟的堆肥、过磷酸钙和草木灰应与表土混合。
种植后要充分灌溉,然后用细土覆盖,然后每天灌溉1-2次。种植深度和根颈应与地面齐平。
2.采用自然扁圆形整形,种植后第2 ~ 3年将茎干固定在地面1.2~1.3m处,3 ~ 4年培育5 ~ 7个主枝,最后去心。一年修剪三次,第一次花期修剪,主要是剪去病穗、遮荫枝和挡枝。果实采摘时进行第二次修剪,主要剪去短果枝、长枝、病枝、枯枝、荫枝。第三次冬季主要是剪去背阴枝、枯枝、病枝。
3.每年施一次基肥,追肥3-4次。第一次追肥在2月至3月,施粪肥和硫酸铵。第二次追肥在花萎凋后幼果期,约4-5月,以施氮肥为主,适当施磷钾肥。第三次追肥是6月下旬至7月上旬,以磷钾肥为主,氮肥次之。
第四次强制施肥在果实接近成熟时仍以氮肥为主。施肥方法是在离树干30cm处开沟施入。施肥可以结合中耕、除草、培土、排灌。
4.病虫害防治:荔枝香椿、褐金龟子、小灰蝶、绢螟、蝎蛉、龙眼干蛾、后黄卷叶螟、龙眼袋蛾:病害有鬼帚病、地衣病、橡胶病等,要注意防治。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桂圆
龙眼核和龙眼肉有什么区别
龙眼肉是龙眼开壳后里面的肉,益心脾,补气血,安神;龙眼核是吃了龙眼肉之后里面黑色的东西,有止血止痛,理气祛湿的功效。
龙眼核(仁)有毒吗
龙眼核无毒,主要是因为含有鞣质。龙眼核味微苦、涩、平;内部用于胃痛和疝气疼痛;外用治疗外伤出血、止血止痛、烧烫伤、刀伤出血等。龙眼核是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种子。
核心含有皂甙元和脂肪。种子含有三种氨基酸:2-氨基-4-甲基-5-己炔酸、2-氨基-4-羟甲基-5-己炔酸和2-氨基-4-羟基-6-庚炔酸。种子油含有二氢磷酸。
扩展信息:
龙眼常绿树,通常高约10米。有根。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布的苍白的皮孔。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长15-30cm,或更长;小叶4-5对,很少3、6对,叶柄通常小于5毫米长。
叶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15厘米,宽2.5-5厘米,尖端渐尖,有时稍钝,顶部深绿色有光泽,底部粉绿色,两侧无毛。花序大,多分枝,顶生和腋生,密被星状毛;花梗短。
萼片近革质,三角椭圆形,长约2.5毫米,两面被黄褐色绒毛和束状星状毛;萼片,花瓣各5片,花瓣乳白色,披针形,近等长于萼片,只有外面被微柔毛;雄蕊8,花丝糙硬毛。果实近球形,核果状,不裂,直径1.2-2.5厘米,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表稍粗糙,或具少数微凸的小瘤。
参考:百度百科-龙眼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