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的国花
截至2021年5月,中国尚未确定国花。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地理、气候、花卉、民族、民俗差异很大。世界上大约有30,000种花,其中大约一半原产于中国。哪种花最能代表整个民族的精神,成为国花至今悬而未决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后,1984年,中国园艺学会提出评选中国十大传统名花的建议,后被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园林学会、园林杂志、上海电视台生活之友等评选。
22种栽培历史悠久、观赏价值极高、富有民族特色的名花入选。1986年11月20日至1987年4月5日,评选结束。经过国内外近15万人投票,国内各领域100多位专家、权威人士、知名人士评审,最终评选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
可能成为国花的花
1.牡丹:牡丹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把它作为国花,可以展现我们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康的现状。而且这种花还印在一元硬币的背面,足以说明我国人民对牡丹的喜爱。
2.梅花:80年代中国有一次国花评选,梅花得票最多。梅花在隆冬时节盛开,可以凸显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鸡蛋花可以戴在头上吗
可以。
鸡蛋花作为五树六花之一,被佛教寺庙广泛种植,故又称寺树或塔树。鸡蛋花是西双版纳热情的傣族人民招待客人的最佳特色菜。在热带旅游胜地夏威夷,人们喜欢将采摘下来的鸡蛋花串成花环作为装饰品佩戴,因此鸡蛋花是夏威夷的节日象征。
鸡蛋花的花语:它孕育着希望和复兴。新生鸡蛋花的花期是5月到10月。它没有神秘的传说,没有优雅的气质,高贵的姿态,却有着非常朴素的外表——五片花瓣组成了清新而充满希望的花语。
鸡蛋花代表什么
在中国西双版纳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鸡蛋花作为佛教寺庙中的五树六花之一被广泛种植,因此也被称为寺庙树或塔树。鸡蛋花是西双版纳热情的傣族人民招待客人的最佳特色菜。在热带旅游胜地夏威夷,人们喜欢将采摘下来的鸡蛋花串成花环作为装饰品佩戴,因此鸡蛋花是夏威夷的节日象征。
鸡蛋花夏季开花,清香淡雅;树叶落下后,光秃秃的树干自然弯曲,看起来很美。适合在庭院和草地种植,或盆栽。花的香味可以用来提取香料,或者晒干用来做饮料和药品,有祛湿的功效。木材呈白色,质轻而柔软,可用于制作乐器、餐具或家具。
鸡蛋花的花期是5月到10月。它没有神秘的传说,没有优雅的气质,没有高贵的芬芳,却有着非常朴素的外表——五片花瓣组成了清新而充满希望的花语。它就像生活一样简单平凡,所以总是能和人那么近,失去距离...
原来鸡蛋花就像。还是会有痕迹的。那些我们生命中所爱的人和事,都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心。虽然我们很平凡,但心中还是会有很多爱。这些爱溢出,变成淡黄色的花。他们并不耀眼,但绝不会被忽视。我们身边的大叶子,是朋友,是亲人,是爱人,总是伸着懒腰保护自己。鸡蛋花的花语是爱,平凡的生活,简单的爱...
鸡蛋花又称栀子花、蛋黄花、印度茉莉花、大季花。在中国西双版纳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鸡蛋花作为佛寺五树六花之一被广泛种植,故又称寺树或塔树。它的树形美丽奇形怪状,整个树干都含有乳汁。鸡蛋花是属于夹竹桃科的落叶灌木,是热带地区最美的多肉植物。在热带地区高度可达4-5米,是重要的园林植物。在北方只能盆栽观赏,一般在2米以下。鸡蛋花在温室栽培时,冬天会落叶,这是其耐寒性差的表现。但树叶脱落后,光秃秃的树干像盆景一样自然弯曲,也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
鸡蛋花的花语:它孕育着希望和复兴。新鸡蛋花鸡蛋花的花期为5-10月。它没有神秘的传说,没有优雅的气质,没有高贵的外表,却有着非常朴素的外表——简单平凡如生活,所以我们总能和人如此亲近,以至于失去了距离...
鸡蛋花又名栀子花、印度平原、番仔花,是夹竹桃科的热带落叶木本小乔木,因花瓣白色,花心微黄,很像蛋白包裹的蛋黄而得名。鸡蛋花有两种,一种叫黄鸡蛋花,因为花是黄色的,另一种叫红鸡蛋花,因为花是红色的。鸡蛋花有5瓣,花香浓郁,花期很长,5-10月。每年3、4月份,优雅端庄的鸡蛋花会陆续绽放,直到11、12月份。鸡蛋花的故乡远在美洲的墨西哥到委内瑞拉,如今却遍布全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公元1778年以前,史书中就有蛋花栽培的记载。按此计算,蛋花在中国定居已有数百年。这种花颜色鲜艳,颇似蛋黄,故又称鸡蛋花、蛋黄花。我国南方很多省份地处亚热带,夏季长,冬季日照短,非常适合蛋花的生长。城乡都种蛋花,绿化美化园林。这种树很少结果,但是扦插很容易成活,不需要播种繁殖。蛋花除了用于园林观赏,最重要的作用是泡茶。蛋花是黄色的,淡紫色的,肉质的,优雅的,简单干净的,非常可爱。从树上摘下蛋花,用开水浸泡。会很香很润滑。干鸡蛋花可以沏好茶。中国的国花是什么
国花是以自己特别著名的花为象征的花,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征。虽然没有写入宪法,但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感情,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1903年,清朝赦免牡丹为国花;1915年版《辞海》载:牡丹为中国国花;1929年,原国民政府将梅花定为国花。
牡丹小贴士
☆国色满酒,暗香染衣夜。牡丹的国色天香,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称道。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到了唐宋时期,牡丹的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唐代,牡丹更美,被誉为花王。春风以马蹄病为荣,我整天看长安花。这里的长安花是牡丹。明朝迁都北京,在极乐寺到处种植牡丹。清朝时,一位王子去极乐寺观赏牡丹,并题写为国花寺。可见,在清朝,牡丹被加冕为国花。
牡丹以其优雅、富贵、端庄的独特魅力,自古被尊为国之美、花中之王,成为中国的国花。
☆牡丹初名,名曰牡丹。直到秦汉时期才从芍药中分离出来。魏晋南北朝开始兴盛,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牡丹被誉为“富贵花”和“百两黄金”。它意味着吉祥的事物和幸福的花朵。牡丹还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象征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现实及其孜孜不倦的追求。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发展了牡丹种植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巢湖市举办第七届牡丹花会时,巢湖市市长夏指出:举办牡丹花会的目的是搭建文化平台,经济唱戏,科技唱戏。
☆为什么对哪一朵花能入选国花这么紧张?有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对花的热爱和花文化,还有其他的兴趣。一朵花一旦获得国花的光荣称号,它和相关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的发展都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各方对国花的主要看法
☆牡丹和梅花在文化意义上也是互不相同的。牡丹受欢迎,代表了普罗大众的欣赏品味。相比牡丹的群体欣赏品味,观赏梅花更多的是一种个体审美体验,因为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敏感的知识分子在主导。毫无疑问,梅花及其象征精神是历代知识分子赋予的。世道不好,就期望自己是梅花,并将梅花拟人化,甚至是梅妻和仙鹤。除了辛苦,普罗大众贫乏而有限的感官娱乐必然会指向一些色彩强烈的东西,比如牡丹,而审美意义上的梅花之薄,甚至未必能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选自方莉《国花中牡丹梅花之争》)
☆目前中国尚未决定是用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牡丹还是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梅花作为国花,中国有关方面对此犹豫不决。牡丹象征着高雅、典雅,不符合当前国家经济形势和政府倡导的节俭;梅花象征着坚毅和内向,与开放的国策略有不同。国花的不确定性背后,似乎是上述观念冲突在作祟。
参考(朝鲜日报为什么中国的国花不能定?)
关于国花评选的争议与质疑1986年11月20日,由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杂志编辑部、上海电视台生活之友栏目联合主办的中国十大传统花卉评选,评选结果为梅花、牡丹、菊花、兰花。因为这次中国名花评选活动形成了以陈俊宇教授为首的114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是全国评选,又因为结果是1987年得出的,所以常被称为1987年中国十大名花评选活动。
但也有人质疑,国花评选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公开公正的程序和标准,同时还要有全民的广泛参与。试想一下,如果像1986年那样,公众的参与热情根本没有被调动起来,十几亿公民只投了少得可怜的15万票,却想把这样一个没有广泛参与的评选结果作为一个全国公认的国民x向世界介绍,这样的评选活动是在凝聚还是在瓦解公众的爱国热情?
另据报道,根据1994年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0440号提案,批准交给农业部办理,并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组织。同年3月,成立了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为名誉组长、贺康为组长的全国花卉评选领导小组,开展了全国花卉评选活动。经专家组讨论,确定中国国花评选条件如下:
(1)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影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2)花的姿态、色彩等特征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个性特征。
(3)应用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具有较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自中国花卉协会在全国各地组织并牵头开展国花大讨论以来,《中国花卉报》先后刊登了多位知名人士和普通民众就国花评选展开热烈讨论的消息。根据《中国花卉报》的公布,已被提名为中国国花候选品种的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荷花、桂花、中国水仙、石榴、腊梅、迎春、桃花、杜鹃花、君子兰、萱草、瑞香、紫薇、栀子。经过近十个月的讨论,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从31个省区市(包括深圳特区)上报的结果来看,赞成一国一花(牡丹)的省份有18个,占58.06%。赞成一国四花(牡丹、梅花、菊花、荷花)的省份有11个,占35.48%。2个省份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兰花换荷花,占6.45%。经过认真研究,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一致同意牡丹为我国国花。其他受欢迎的兰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是中国四大名花。这样,兰(春)、莲(夏)、菊(秋)、梅(冬)分为四季,牡丹是首席。国花与四季名花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更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富强、诚信、高尚的精神。上述遴选的结果和细节已由农业部按程序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期在1995年全国人大上获得批准和颁布。消息传出后,引起了陈俊宇院士等人的强烈愤慨,并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坚决反对将牡丹定为国花的决定。结果全国人大以分歧太大为由搁置了牡丹为国花的决定。至此,群众性国花评选活动告一
。
在1994年的这次评选中,全国两个牡丹基地——山东省洛阳市、菏泽市和中国花卉协会牡丹牡丹分会,联合十多个以牡丹为市花或生产、研究牡丹的省市代表,成立了全国牡丹评比办公室。洛阳市成立了由市长亲自挂帅,北京、Xi、陕西、山东、菏泽等地参加的领导小组。,共同成立了全国牡丹大赛办公室,四方游说,推动牡丹成为国花。
近年来,以牡丹为代言人的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四川彭州、江苏常熟等城市,专门成立了中国牡丹之旅旅游合作联盟,支持牡丹成为国花,并发表联合宣言,推动牡丹成为国花。
形成鲜明对比的两次会议2005年9月20日,中国园艺学会、北京风景园林学会和上海风景园林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国家花卉评选研讨会。大多数代表支持选择牡丹和梅花作为中国的双国花。但也有不同意见,主张一国一花。2005年秋,中国花卉协会在成都会议上建议将牡丹作为国花,并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希望在2006年全国两会上将牡丹作为国花。一些反对牡丹的专家学者强烈质疑。2006年1月,陈院士致函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领导,阐述一国两花的构想,并在中央领导传阅的内参上发表相关文章。
国花评选的价值意义
为什么一定要全国人大决定国花的评选?
国花的评选不会发生在战争动乱的年代,也不会发生在饥寒交迫的年代。国花的选择是一个繁荣的举动,这表明中国社会已经走向和平与繁荣。但是国花的评选一定要报人大吗?以此类推,今后国酒、国宴、国竹、国果、国草等所有郭品牌名称的评选,都必须报全国人大决定。全国人大不会变成行业评选委员会吗?而且国花显然不能和国旗、国徽、国歌相提并论,因为后者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象征,国花没有这样的象征意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其职权是立法、监督、任免等。显然,国花的评选超出了它的职权范围。
既然是评选郭名牌,就应该真实地反映尽可能多的人的利益。哪些具体的动植物品种能赢得郭名牌的光环,不应该由有关机构或专家首先决定,而只能由民间以适当的方式决定,因为这样的评选并不具有任何科研效应。这种选择不应从属于经济或其他目的,如发展旅游业等。——这也不同于前段时间的中国十大名山评选,十大名山评选真正承担了提升中国山地资源整体形象的责任。这时候适当考虑旅游也无可厚非。国树、国鸟、国花、十大名山都有不同的附加值。
中国社科院陶博士认为,国花具有国家名片的象征意义,评价标准的制定是一件事关方方面面关系和利益的大事,直接影响评选程序和结果的公正性。不能随意剥夺公众制定评选标准的话语权和投票权,随便授予中国林学会。
陈俊宇教授说:我认为这次国花的评选不应该按照这个程序来进行,因为国花完全是由普通人建立的,最后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就够了。国酒茅台,国球乒乓球也是成立的,世界各国的国花也是这样产生的。陈俊宇说,从法理和习俗的角度来看,挑选国花应该是私人的。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发表意见,最终的方案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按照陈俊宇的想法,挑选国花的第一步是预热国花计划。让方案为大家所知,引起大家的关注,引起大家对这件事的持续关注,这样才能有更多的观点发表。
第二,适时成立民间组织,制定计划和时间表,继续普及和宣传国花。第三,将研究过的方案(大多数人赞同的方案)交付全国人大常委会(人大常委会),最后由全国人大批准。
此外,20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个人或集体提出的让梅花成为国花的议案也不少。最多的时候,关山月、张文采先生等70多人联名提议让梅花成为国花,结果一无所获。
所以国花的评选虽然庄重,但其政治或经济意义非常有限,不适合用于政治活动。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对待,标准的确定和最终的结论应该尊重民众的意见。
[链接]:
国画精选-哪种花更能代表中国
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6D6/guohua.html[新中国国花第一人]
陈俊宇,梅花院士,1917年出生于安徽安庆。著名园丁、园艺教育家,国际园艺学会李品种国际注册权威,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蜡梅分会会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花研究室主任。中国提倡一国两花,梅花和牡丹花作为国花被选为中国第一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两院园林花卉领域唯一的候选人,被称为梅花院士。对梅花的起源、品种分类、引种驯化的研究尤为深入。著有《中国梅花研究》、《巴山蜀水梅花》、《园林花卉》、《中国十大名花》、《梅花与园林》、《中国梅花品种图》等论文。
【中国部分城市市花】
北京-菊花三明-杜鹃花
洛阳-漳州-水仙泉州-刺桐
杭州-桂花香港。天津-玫瑰武汉-梅花
徐州-魏紫福州。昆明-沈阳茶花-玫瑰
成都-木芙蓉长春-汕头-凤凰木东川-广玉兰
镇江-岳阳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