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栽培与管理技术 芝麻栽培技术要点

芝麻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芝麻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芝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芝麻栽培技术要点

芝麻又名芝麻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铁、钙、芝麻酚等物质,是制作糕点和特色食品不可缺少的配料。芝麻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秀食用油。

芝麻是一种温暖的作物,七月是秋天播种芝麻的最佳时间。芝麻适宜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种植。全生育期一般85~95天,亩产80~100公斤。

有黑芝麻,也有白芝麻。黑芝麻的产量比白芝麻高,但含油量不如白芝麻。目前主要种植的芝麻品种有东芝8号和东芝10号,两个品种都是白芝麻,平均亩产80斤,高产的可以达到100斤以上。全生育期90天左右,以上两个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还有当地的农家品种黑芝麻,籽色黑而亮,香味浓郁。一般亩产100公斤左右,全生育期95天左右。

芝麻应与大豆、玉米、花生轮作,不连作,减少病害。

芝麻籽小,每亩耗籽300g。播种前要做好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每亩要用20担农田土壤杂肥。酸性较重的土壤应每亩施石灰50~100公斤,调节土壤酸碱度,以利于芝麻的正常生长。晴天播种,防止雨后土壤板结。为了使播种均匀,一般采用用烧泥灰拌种的方法,即将种子拌入细泥或烧泥灰中拌匀,采用条播法。播种后,脚下踏实,不收土。

出苗后要进行2-3次间苗,第一次间苗要在一对真叶中进行,幼苗要固定在3-4对真叶中。间伐时,小苗要移,大苗要留,弱苗要移,壮苗要留。育苗密度:分枝品种每亩10000株左右,单杆品种每亩15000株左右。

定苗后应及时中耕除草2~3次,结合清沟养土达到松土、除杂草、防倒伏的要求。在现蕾期,芝麻应施用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0公斤加水,盛花期用0.3%磷酸二氢钾作根外追肥,对增加粒重和含油量,提高产量有较好的效果。

芝麻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炭疽病、白粉病,可用多菌灵、硫菌灵、代森锰锌防治,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蚜虫、夜蛾科,可用毒死蜱、吡虫啉防治。

当芝麻果实由青绿色变成黄色时,意味着种子成熟,可以收割了。采收时,在靠近地面5厘米处剪下,捆成捆,每3捆放入一个支架中,竖立起来暴露。大部分果实破碎时,进行脱粒,然后进行烘干。一般三遍就可以清洗干净了。

芝麻栽培管理要点

1.整地施肥前一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抢种,犁地前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标准氮肥1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硫酸钾10公斤。深翻15 ~ 20 cm为宜,耙平耙细。

二。化学药剂拌种播种前,每亩用5g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胶悬剂,加水调成糊状,与种子混合均匀,晾干后播种。

三、适时播种芝麻种子应在6月底前播种,每亩用种量500克。芝麻要播足水分,水分不足的要播足水分。芝麻不宜复种,植株矮小,荚果减少,病害加重,产量很低。所以一般提倡四年两茬轮作制。芝麻播种后,应及时施加适当的压力,以提高保墒能力,利于出苗。

第四,精心管理。查苗补苗。芝麻出苗后,如果缺苗,要及时补种或补苗。

2.中耕除草。第一对真叶出现时,要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要浅;当长出两三对真叶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刚分枝时,进行第三次中耕;开花后期进行浅中耕。

3.当第一对真叶出现时,间苗,待长出2 ~ 3对真叶时定苗。每亩苗14000株左右,行距47厘米,株距10厘米。

4.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当芝麻苗高33厘米时,结合施肥,培土。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10 ~ 15公斤,花期后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1 ~ 2次。

5.适合浇水。芝麻是不耐涝的作物。只要苗期含水量好,一般不浇水。开花结果期,雨量充足就不要浇水,注意排水。如遇干旱,适当浇水。在封顶期,如果秋季干旱少雨,要用水促进种子饱满,增加产量。

6.控制繁荣,防止衰落。如果芝麻种子往往长势旺盛,花期每亩喷洒50公斤水加2.5克缩节胺或壮株素。

7.害虫控制。拔节期用50%扑尔敏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7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芝麻角斑病或叶枯病;3龄前可用2.5%敌杀或20%甲硝唑1000倍液喷雾防治。三龄后,用混有毒饵的棉籽饼或麦麸引诱杀死地老虎,或人工杀死;喷洒40%氧化乐果1000倍即可防治蚜虫。

8.浇头促进成熟。芝麻开花。当下蒴果接近成熟时,在晴天用手或剪刀将仍在开花的芝麻上部顶端3厘米的花序除去,以集中营养供给已形成的蒴果,有利于早熟,提高产量和品质。

5.适时采收芝麻叶开花20天左右时,叶片大多发黄脱落三分之二以上,蒴果黄褐色,下部已部分开裂,上部黄绿色。

芝麻追肥的时间和方法

苗期:由于底部施氮肥过多,秧苗会旺盛生长,形成高苗,所以芝麻苗通常只用一部分氮肥作为底肥。群众有& ldquo种子苗追肥& rdquo声明。当苗势差或苗大小相差较大时,可先施少量追肥,稀释腐熟的人粪或尿素。因为此时芝麻根系较浅,白天要浅量施肥。

现蕾期:这个阶段是花芽分化期,芝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齐头并进,此时追肥效果最好。追肥应以氮肥为主,辅以磷钾肥。缺硼地区应施硼肥。

花期:芝麻进入花期生长最快,该阶段吸收的养分占整个生长期的70% ~ 80%。为了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使芝麻生长旺盛,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增加花蒴数量,后期稳定生长而不早衰,使种子饱满饱满,需要再施花肥。此时,大量侧根已经开始形成,根系吸收能力增强,植物生长速度加快,对养分的需求也明显增加。施肥时用化肥比较方便,也可以用腐熟的饼肥、粪肥、粪肥等。

以上时期的施肥方法如下:条播时,沟施或点施距芝麻植株10 cm左右,施入10 cm深的土层中,以利于根系吸收,施完后覆土;据试验,每亩施用同样的肥料,浅施(10 ~ 13厘米)比深施(25厘米)增产11%左右。播种时,可将腐熟的饼肥或颗粒尿素与土壤混合施用,然后中耕松土覆盖肥料。天气干燥时,应在施用后喷水,以充分发挥肥效。

根外追肥也可在始花期至盛花期进行。方法如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用0.3% ~ 0.4%的磷酸二氢钾对叶片进行连续3次喷施,每次间隔5 ~ 6天,喷施后遇雨再喷施。

芝麻栽培与管理技术 芝麻栽培技术要点

芝麻的栽培技术

芝麻因其茎直立,遮荫面积小,常与矮生作物混种。比如与红薯、花生、大豆等作物混种或间作。一般在红薯地里每隔1-2行间作一行芝麻或每隔2-4行花生间作一行芝麻。芝麻比较耐旱,豆类比较耐湿。芝麻和豆类混作有利于抗旱防洪。1.播期夏芝麻适宜的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适宜播种期为7月上旬和中旬,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晚于7月下旬。

2.播种量:每亩播种400克,条播350克,播种250克。土壤肥力高、病虫害少、含水量高的田地少播种。

3.播种方式:有点播、播、钻三种。撒播是江淮地区的一种传统播种方式,适合抢墒播种。播种时种子撒播均匀,覆土浅,出苗快,但不利于田间管理。条播可以控制行距和株距,实行合理密植,便于间苗、中耕等田间管理,适合机械化作业。每穴播种5-7粒种子。无论哪种播种方式,浅播、匀播,深度都是2-3厘米。为了获得芝麻的优质高产,科学合理的施肥是关键。生产实践证明,芝麻施肥的关键是把握好时机和方法,要求苗肥早、芽肥巧、花肥重,注意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协调,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做到基肥、种肥和追肥相匹配,科学施肥芝麻,做到早长、稳长、不早衰。先说具体方法:

早施苗肥:芝麻籽小,往往底部施氮肥过多,使苗长势旺盛,形成高苗。因此,早株距、早定植相结合,早施一次以速效肥为主的苗肥,是芝麻早长、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苗期稀释腐熟的人粪或尿素比较好。一般在幼苗固定后,每亩追施尿素2 ~ 3公斤。干旱严重时应先施后追肥或用稀人粪尿稀释后再浇水。对于苗势差的,也要采取开专用饭的方法给苗施肥。芝麻追施苗肥应根据芝麻根系浅的特点,尽量浅施或主要施在根部。

芽肥的巧妙应用:芝麻的现蕾期正在进入花芽分化期,此时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旺盛。因此,施用好的芽肥对芝麻高产具有重要作用。总的来说,目前的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每公顷可分别施尿素75-150公斤,磷肥150-225公斤,钾肥75-150公斤。施肥时,条播可在距芝麻植株10厘米左右开沟成条或点施,施入10厘米深的土层中,以利于根系吸收,然后覆土;对于播种后的种子,可将腐熟的饼肥或颗粒尿素掺入细土中,充分混匀后撒播,然后中耕松土覆盖肥料。天气干燥时,应在施用后喷水,以充分发挥肥效。也可以用浇法,即每亩用尿素4 ~ 6公斤,水200公斤浇在芝麻上。此外,缺硼地区和缺硼土壤应酌情施用硼肥。

重施花肥:芝麻在花期生长最快,该阶段吸收的养分占整个生长期的70% ~ 80%。为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可延缓叶片衰老,使芝麻生长旺盛,积累更多光合产物,增加荚果数,后期生长稳定不早衰,种子饱满。同时,开花结荚期侧根已开始大量形成,根系吸收能力增强,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对养分的需求也明显增加。所以需要重新施花荚肥,分枝型品种一般在分枝出现时施,单茎型品种从现蕾到初花期施。一般外用0.4%磷酸二氢钾施肥,每亩用5-8公斤尿素配200公斤水,浇在芝麻上。沤制饼肥和人粪也可以使用。此外,根外追肥可在初花期至盛花期进行。方法是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在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间隔5-6天,喷施2-3次。1.间苗定苗:在3-4片真叶前定苗,间苗至合理密度。

2.中耕除草:从出苗到初花期应进行3-4次中耕,闭行后不进行中耕,有利于排水、防涝、防倒伏。

3.排灌:芝麻对土壤水分最敏感。它不仅怕涝,还能抗长期干旱,所以要注意排灌。

4.芝麻成熟后要及时收割储存。芝麻含油量高,不适合储存。因此,种子入库时含水量不能超过7%。疾病

1.芝麻立枯病

症状:芝麻立枯病是苗期常见的重要病害。发病初期,幼苗的茎上出现褐色斑点,然后向茎周围蔓延,最后茎缢缩成一条线,幼苗萎陷。病情较轻者仍可存活。患病的皮层变成褐色并萎缩。天气干燥或土壤缺水时,下部叶片枯萎死亡严重。

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属于半真菌亚科。传播途径和致病条件:病原菌以菌丝体或菌核的形式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次年年初成为传染源。低温阴雨天气容易生病。

防治方法:使用对WPA抗性强的品种,如阳新芝麻、临沂芝麻、黄县红芝麻、冠县芝麻、单县芝麻、博山四零白、双峰2中芝3号等。另外:(1)精细整地,高畦栽培;(2)用857福美双粉剂或257多福混剂和57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粒重5607。

2.芝麻红根腐病

症状主要是损害茎基部,茎基部出现褐色斑点,初期发病组织与健康组织界限不明显,后根外皮变褐腐烂,根皮剥开时内部发红,全株叶片逐渐枯萎,病株死亡。发生于湖北、河南芝麻种植区。

病原体未知。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该病多发生在土壤水分过多的低洼涝渍地区,或淹水后根系窒息引起根腐,生理机能衰弱,引起植物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在高垄或高旱地块种植芝麻。雨水及时排出,防止积水。

3.芝麻花叶病

症状:病株出现花叶、皱缩、茎扭曲、矮化,一般不结果或小籽薄。花和叶子膨胀后变黄。

传播途径及致病条件:病毒可通过汁液传播,通过蚜虫持久传播,不通过种子传播。可系统侵染大豆、心叶烟、三生烟等花叶病表现。当感染番茄和甜菜时,叶子会枯萎卷曲。不侵染芸豆、豇豆、绿豆、西瓜、曼陀罗、苋菜藜、假酸浆。该病毒不与西瓜花叶病毒、芜菁花叶病毒和马铃薯病毒的抗血清反应。

该病原暂称为芝麻花叶病毒,属于马铃薯>:病毒组。病毒颗粒呈线形。尺寸。病组织的细胞质或叶绿体中含有晶体状、风轮状和卷状的圆柱形内含物。

防治方法:(1)不与花生相邻种植或间作。(2)选择抗病毒病品种,如八卦、苏宣5号、湖北鄂芝1号、河南郑智1号、湘银55号、柳条青等。(3)注意芝麻蚜虫的防治。

4.芝麻叶枯病

症状也叫芝麻男。中国是1980年在广东发现的。感染植株矮化,叶片变小丛生,节间缩短,花柄伸长,花瓣变绿,柱头伸长,叶片生长,感染植株不能结果。损失率在39%左右。

这种病原体叫做类杆菌。在电子显微镜下,在患病植株的韧皮部筛细胞中可以看到大小不一的球形和椭圆形菌体。传播途径和致病条件根据印度的研究,该媒介是一种叶蝉。这种病菌危害其他种类的芝麻、芥菜和猪屎豆。该病的发生与叶蝉的数量、种群密度和播期有关。播期早,叶蝉密度大,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国外用甲拌磷或久效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配合喷洒异狄氏剂,可抑制病害蔓延;植物抗病品种,如印度的Te103、E1036、Si1002、Si2556。

5.芝麻细菌性角斑病

芝麻细菌性角斑病是由具有2 ~ 5条鞭毛的细菌引起的病害。叶、叶柄、茎、果梗、蒴果均被侵害。苗期即可发病,伤苗往往死于苗期。叶片上的病斑起初为水浸斑,逐渐扩大为褐色至灰褐色的多角形病斑,最后常呈暗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病灶常沿静脉串联成条状。湿的时候病斑上有细菌溢出,干了就造成穿孔。茎和叶柄上产生黑色条纹,后期病斑表面覆盖一层细菌胶分泌物干燥形成的薄膜。芝麻顶端被杀死后不能继续发育,蒴果病斑呈黑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患病蒴果中的种子通常是暗褐色的,枯萎的。

防治方法:防治该病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请特别注意以下环节:

(1)种子消毒。用热药或温汤浸种可消除种子上的病原菌,减少初侵染源。种子可在48 ~ 53℃温水中浸泡30分钟,或在200倍硫酸铜溶液中浸泡30分钟,或在5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溶液中浸泡15分钟,或在1500倍20%喹唑醇可湿性粉剂溶液中浸泡15分钟。恒温热药浸种法比常规温汤浸种法效果好。

(2)注意寻找抗病品种或抗病单株,选择高产抗病的良种。

(3)加强管理,抓好栽培和防病。配方施肥;科学治水,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低湿度;打扫田地,收集生病的树叶并烧掉。

(4)及时喷药,防治病害。在发病频繁的地区,应在病害出现前喷洒1 ~ 2次,在发病初期连续喷洒阻断病心。药剂可以是石灰当量比为1∶1∶100的波尔多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或77%杀菌剂悬浮剂800倍液,或20%喹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47%。

害虫

有黑地老虎、刺蛾、斜纹夜蛾、金龟子、萤火虫等。,每亩喷洒80%敌敌畏乳剂100毫升或90%敌百虫晶体150克,加水75公斤。

芝麻栽培技术的要点是什么

(1)细沟

畦宽33厘米,畦高20厘米,畦宽1-1.2米,畦宽以方便为宜。

(2)及时播种

在畦埂上挖浅沟,沟距(行距)33厘米。播种时,可将芝麻与少量干细土混合后播种。

(3)化学除草

播种三天后,用50公斤水稀释60毫升60%轩尼诗乳油,均匀喷洒在畦边,可减少杂草生长。

(4)间种幼苗

十多天后,待其长出2-3片叶子后,每隔5-6天间作一次,使株距在22-24厘米之间,每亩种植8000-10000株。适当的株距有利于其分枝。

(5)科学施肥

一是施足基肥,每亩施农家肥1500斤。待长出3 ~ 4片真叶后,涂抹人粪便1 ~ 2次。开花结果期是芝麻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需肥高峰期。每亩追施硫酸铵10 ~ 15公斤,每隔5 ~ 7天叶面喷施0.4%磷酸二氢钾和0.2%硼砂的混合溶液1次,连续喷施2次。

(6)病虫害防治

芝麻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和炭疽病。害虫有蚜虫、绿盲蝽等。芝麻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和幼根;芝麻炭疽病从出苗到成熟均可发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洒500次即可。如果蚜虫、绿盲蝽为害严重,用1000 ~ 2000倍液喷洒40%水胺硫磷乳油,从上到下彻底渗透。

(7)适时打顶

盛果期后,当主茎顶端叶片丛生,几乎停止生长时,在阳光明媚的早晨摘除顶芽。

(8)适时收获

芝麻黄熟了就可以收割了。

如何种植芝麻

芝麻是一种温暖的作物,七月是秋天播种芝麻的最佳时间。芝麻适宜在土壤松软、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种植。全生育期一般85天,亩产80天100公斤。

芝麻要和大豆、玉米、花生轮作,不要连作,这样可以减轻病害。

芝麻籽小,每亩耗籽300g。播种前要做好精准整地,施足基肥。通常每亩要用20担农田土壤杂肥。在酸性较重的土壤上施50至100公斤石灰,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以利于芝麻种子的正常生长。晴天播种,避免雨后土壤板结。为了使播种均匀,通常采用用烧泥灰拌种的方法,即将种子拌入细泥或烧泥灰中拌匀,采用条播法。播种后,脚下踏实,不覆土。

出苗后要套种2 ~ 3次,第一次套种在一对真叶期,3 ~ 4对真叶期定苗,小苗去大留,弱苗去壮留。育苗密度:分枝型品种每亩1万株左右,单杆型品种每亩1株左右。大约五万株。

定苗后应及时中耕除草1 ~ 3次,并结合清垄培土,做到土壤松软,消除杂草,避免倒伏恳求。芝麻在蕾期要施芽肥。通常每亩施尿素10公斤,随水浇,盛花期用0%。3浓度磷酸二氢钾根外强制施肥对增加粒重、含油量和产量有较好的效果。

芝麻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白粉病,可用多菌灵、硫菌灵、代森锰锌防治。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蚜虫、夜蛾科等。,并可通过毒蝉和吡虫啉农药控制。

当芝麻果实由青绿色变成黄色时,意味着种子成熟,可以收割了。引文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