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种植到收获需要多少天?
目前,旱稻有三个品种,每个品种有不同的生长期。
1.陆稻502:平均生育期124天;
2.陆稻65:平均生育期138天;
3.陆稻297:平均生育期136天。
旱稻播种后,8至10天即可出苗。旱稻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到抽穗一般需要30天左右。结果期一般为25至50天。
旱稻,耐旱,是一种适合旱地种植的栽培稻,又称旱稻,泛指能适应在无边的旱地、坡地和干旱生态环境中生长的栽培稻,是旱稻的变种。
旱稻栽培技术
1.土地选择
选择土层丰富、质地疏松、向阳背风的酸性旱地作为苗床,尽可能选择向阳背风、土壤肥沃、水源条件便利的园地,或选择地下水位适宜、排水条件好的水田,避免使用冷浸田或碱性田。
2.苗床施肥
旱稻育秧的关键之一是对苗床土壤进行调酸、消毒和施肥。苗床施肥可分为春耕和去年秋耕两种。秋季苗床可在土壤耕层施农家肥、碎秸秆、过磷酸钙,保持土壤适当水分,使其成熟;春耕是指不进行苗床栽培,旱稻苗床专用肥可在播种前20 ~ 30天施入耕层,也可施入在此期间完全腐熟的农家肥。
3.种子处理
在选择旱稻品种时,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高产抗病的旱稻品种进行合理布局。浸泡前晒干种子,用咪鲜胺、氰戊菊酯、甲磺隆、咯菌腈等浸泡或包衣种子。浸泡时间为12小时。
4.播种
掌握播种量也是关系到能否培育出壮苗的重要环节。播种量根据苗的大小而定,小苗30公斤/亩,中苗20公斤/亩,大苗10公斤/亩。播种前要浇底水达到饱和。播种后覆土要平整,覆土深度推荐为1 cm。
5.苗床温度和湿度
从播种到苗期,重点是保温保湿。如果床土干燥,就要补水,浇一次就可以了。注意不要装水,保证秧苗整齐,温度保持在30℃,最高不超过35℃。幼苗一叶期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5℃以内。幼苗第二叶期,膜内温度不超过20℃,防止幼苗高温灼伤。幼苗三叶期,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晴天可揭膜通风,雨天或低温时应盖膜保苗。
6.害虫防治
甲霜灵、福美双、甲霜灵、恶霉灵或恶霉灵可在落针至1叶1心期间喷水,5 ~ 7天后可再次防治病田。种子盖好后,用专用除草剂(40%恶丙·丁草胺)除草,喷洒均匀,不要再喷。
根据田间杂草的发生类型,可选用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防除稗草、千金等一年生杂草,或选用金字塔二氯喹啉酸防除稗草和部分阔叶杂草。三叶一心苗或移栽前5-7天选择咪鲜胺、肟菌酯、戊唑醇或三环唑防治叶瘟,选择毒死蜱、噻虫嗪、阿维菌素或甲维盐、茚虫威防治螟虫。
旱稻的生长周期是多少天
旱稻的生长周期和管理:
苗木管理
旱稻播种后8-10天即可出苗。旱稻从播种到4叶,称为苗期。
出苗前管理
播种后一两天,可以浇适量的水,促进旱稻种子整齐发芽。
旱稻田杂草多,苗期有效防除杂草是旱稻高产的关键。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化学覆土可以有效控制旱田杂草的生长和蔓延。
出苗后管理
旱稻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种。对缺苗严重的地块,要及时补苗。可以选择阴雨天,采取移栽的方法,移密补稀。移植的秧苗要及时浇水,以促进成活。
分蘖期管理
是旱稻苗第四片完全叶形成至水稻穗分化开始的分蘖期。旱稻的大部分叶和根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稗草是危害旱稻的重要恶性杂草,旱稻的分蘖期也是稗草发生的高峰期,该时期的杂草茎叶处理可以有效抑制和控制稗草。
拔节期管理
旱稻分蘖盛期后,水稻植株从生根节以上的节间开始伸长,称为拔节期。
长穗期管理
旱稻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到抽穗通常需要30天左右的时间。
旱稻抽穗期,施肥要以苗为主。若孕穗期末期茎叶变黄,处于早衰状态,应追施适量速效肥。可以在旱稻抽穗前15-18天,雨后前后,每亩施尿素2-3公斤,也可以晴天叶面追肥,每亩尿素0.2公斤,磷酸二氢钾0.04公斤,喷水2-3升。
旱稻的穗期是稻瘟病的多发期,尤其是穗颈瘟发生严重时,导致旱稻出现大量白穗或瘪粒,影响产量。
结实期管理
结实期是指陆稻抽穗开花至籽粒成熟的时期。由于旱稻品种和栽培区域的气候条件不同,结实期一般在25 ~ 50天不等。
旱稻虽然抗旱性强,但在干旱天必须浇水,尤其是旱稻的需水敏感期。如果这个时期稻田干旱,很容易导致旱稻的谷粒增多。因此,如遇降水不足和田间干旱,应及时进行灌溉。
水稻从抽穗到成熟需要多少天
大约需要35-40天。
种植水稻的五个步骤:
1.育苗
先在一块地里培育幼苗,也就是常说的苗。农民在播种水稻种子后,大多会在土壤上撒一层稻壳灰;到了现代,专门的育秧中心用育秧箱让稻秧生长,好的稻秧是水稻栽培成功的关键。当幼苗长到八厘米左右时,就可以移植了。
2.移植
每隔一段时间小心地将秧苗插入稻田。传统的插秧方式会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在稻田上做标记。插秧的气候很重要,如大雨会损伤秧苗。
3.除草和虫害控制
幼苗生长时,要经常照料,杂草要连根拔起。优点也需要农药来消灭害虫。
4.施肥
育秧,长出第一根稻秆,就成了分蘖期。这段时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秧苗健康生长,促进日后稻米品质的饱满和数量。
5.灌溉和排水
由于水稻的比较,在旱稻的情况下,灌溉和排水的过程是不同的,但一般需要在移栽后、幼穗形成时、抽穗开花期加强水的灌溉。
早稻和晚稻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是旱稻
我国南方早稻播种一般在4月上旬,4月下旬插秧,7月中旬左右收割。我国南方晚稻播种一般在6月底7月初,7月中旬插秧,11月中旬收获。
旱稻,耐旱,是一种适合旱地种植的栽培稻,又称旱稻。泛指能适应在无边的旱地、坡地和干旱生态环境中生长的栽培稻,是水稻的变种。
确定早稻的播种期:气温稳定在12至14摄氏度时,是水稻发芽生长的最低温度。自然条件下,日平均温度高于日平均温度,夜间低于日平均温度。日平均气温10摄氏度和12摄氏度分别是粳稻和籼稻生长的最低温度。
早稻适宜播种期为:日平均气温连续三天在12摄氏度以上,长江流域适宜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升高,气温的降低,播种期要推迟。生产中要注意当时的天气预报,要抓冷尾暖头抢晴天播种。利用播种后阳光明媚、温暖的天气,让种子的根早早埋下。第二次冷空气来的时候,幼苗已经生根成苗,不会被低温冷害,导致烂种烂芽。
晚稻持续150 ~ 170天。早稻一般肚白大,硬粒少,米质疏松,品质差,晚稻品质较好。
旱稻种子发芽需要更多的氧气、更强的吸水性、更少的需水量,在15℃发芽比水稻快。芽鞘短,中间茎长,第一、二片完整叶大,对氯酸钾毒性强。旱稻根粗比例大,根发达,分布深。主根产生均匀的细根,根冠高,抗旱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