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豆播种后几天发芽
如果温度适宜,一般是5天左右。
适时播种
芸豆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播种。如果播种过早,开花期高温暴晒,容易导致落花落荚,严重锈病。播种太晚,生育期短,产量低。一般藤本芸豆应在6月底至7月初播种,矮生芸豆生长期短,几天后即可播种。
合理密植
芸豆生长前期温度较高,主蔓生长较快,节间较长,之后温度变低,侧枝发生较少。直播时可采用适当密植,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提高产量。一般行距60 cm,穴距20 cm左右,起垄播种,每穴2-4粒。
菜豆播种几天后发芽
菜豆,也称为青豆,是广泛种植在农村地区的食用豆科植物之一。芸豆富含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炒、腌、干的时候都很好吃。这是一种受欢迎的食物。
种植芸豆时,温度控制太低或太高都不好。最好控制在30℃左右,播种3-4天种子就会发芽。芸豆种子发芽需要吸收的水分一般不到种子量的50%。如果水太多,种子就会腐烂。疏松田里的土壤,使种子透气。如果在室外露天种植,如果芸豆播种时阴天下雨,最好推迟种植。如果温度低,种子很难发芽,如果被雨水浸泡,种子就会腐烂。
芸豆从播种到出苗需要多长时间?这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比如环境、土壤、气候等。正常情况下,芸豆3天左右就能发芽,6天左右出苗。
1。选择健康饱满的种子。芸豆的早出苗甚至出苗与种子密切相关。筛选颗粒饱满均匀,不受虫害影响的种子,用清水浸泡30分钟左右,晾干水分,然后播种,有利于芸豆快速发芽出苗。
2。播种环境与基肥管理。虽然芸豆是耐寒作物,但你不能选择太冷的天气播种。芸豆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摄氏度左右。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施氮肥或熟农家肥作为深耕的底肥。
3。播种的保温保湿管理。芸豆发芽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所以要尽可能避开雨季。一般来说,四月下旬是播种的最佳时间。芸豆幼苗喜欢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但浇水过多或土壤过湿,种子容易腐烂,所以一般芸豆播种后不需要浇水。播种后需要适当保温保湿,覆盖一层1 cm左右的细土。
芸豆的生长期是多少天
芸豆的生长期是120天,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5 ~ 25℃,开花结荚的适宜温度是20 ~ 25℃。芸豆营养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E、钙、磷、钠等。芸豆是我国杂豆出口中最重要的商品,约占各类杂豆的60%。芸豆在我国分布广泛,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十一个省区均有种植。根据芸豆的颜色,大致可以分为白、黑、红、黄、花五大类。其中,黑龙江省是中国生产芸豆数量最多的省份,年产量30万吨。品种多样,分布广泛,主要产奶芸豆、紫芸豆、白芸豆、红芸豆、黑芸豆等品种。内蒙古自治区产量仅次于黑龙江省,年产芸豆约12万吨,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主产黑芸豆、红芸豆、奶芸豆、白芸豆等品种。云南省以生产大白芸豆和大黑芸豆而闻名。
芸豆是中国主要的食用豆类。目前我国通常将芸豆作为辅助食品,消费量不大。近年来,由于出口量的增加,芸豆种植面积增加,各品种产量也随着国内外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
2.芸豆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什么?谷物的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每410毫克芸豆含蛋白质23.1克,脂肪7.3毫克,胡萝卜素0.8毫克,碳水化合物56.9克,钾1520毫克,镁193.5毫克,钙193.5毫克。从营养成分来看,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齐全,尤其是赖氨酸含量高。芸豆饱满肥美,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可煮可炖,是制作糕点、豆馅、甜汤、豆瓣酱的优质原料。
芸豆还具有重要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是滋补和食疗佳品。据中国古代医书记载,芸豆味甘、温,性温,有温中降气、益胃止呕、补肾益气的作用。现代医学分析也表明,芸豆种子中含有植物血凝素,可提高化疗和放疗治疗肿瘤的疗效;芸豆还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排毒的作用。芸豆也是难得的高钾高镁低钠食物。
3.种植芸豆如何选地整地虽然芸豆更耐瘠薄干旱,但要达到高产高效,应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疏松的平川或平岗地,土壤pH值6.0~7.5,避开低洼易涝地。豆科作物的残茬上禁止种植芸豆,小麦、玉米、马铃薯、亚麻的残茬适用于前茬。芸豆子叶出土时,幼芽顶土能力较弱,需要精心整地。最好在秋季深耕整平地面,深耕深松基础好的地块可在秋季耙平(捡茬),耙深12~15cm,然后耙平、耙薄,再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如果没有深松或深松基础,需要深松或深松15~18cm,深松深度25~30cm,然后整地播种。
4.如何对待芸豆播种前的种子选择适宜熟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芸豆作为主要种植品种。品种选好后,种子经过精挑细选,可以机械选,也可以人工选。选择籽粒饱满有光泽的种子,剔除病斑、碎粒、杂粮。对精心挑选的种子进行处理。人工播种,可在播种前2~3天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种子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杀灭种子表面的炭疽病。将种子用温水(40℃)浸泡3~4小时后,在25~28℃下24小时可使种子发芽,胚根可破种皮(即吐白),然后放生。机械播种的种子可在播种前1-2天用占种子重量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以防止根腐病。
5.种植芸豆时如何防治地下害虫和根腐病对于蛴螬、蛴螬等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播种前每公顷使用50%辛硫磷颗粒剂22.5公斤,细土450公斤,混合均匀后施入播种后的土壤中。辛硫磷在深色土壤中可有效杀虫60天左右,但应在暗处操作,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因为易光解。
为防止芸豆根腐病,播种前用50%多菌灵和50%付梅乳油混合细土10次,播种前撒于穴内。如果在芸豆生长过程中发现根部沤烂的病株,此时不要浇水,先培土,再用65%炭疽福美双500倍液和强力壮根剂2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150-250 g,每周1次,连续灌根2-3次,病株即可恢复生长。发病初期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500mL每分;或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穴500毫升。
6.芸豆播种技术芸豆适宜长播期,5厘米深度地温通过12℃即可春播;夏季播种,及时抢墒,清茬,前茬收获后播种。穴播和条播都可以。芸豆种植密度宜疏不宜密,密度过大倒伏严重,结荚率低。小芸豆一般播种量为30~45kg/hm2,中、大芸豆一般播种量为60~75kg/hm2。播种前施种肥时,注意种肥分离。种子肥料一般要施在种子下4~5cm处,以免灼伤种子。每穴播种3~4粒,深度4~5cm,最后覆土。7。芸豆的田间管理有哪些技术要点
(1)时间和成苗。芸豆出苗后,应及时进行间苗和定苗,间苗应在幼苗出现3 ~ 4片真叶时进行。一般每个穴留1~2株苗。
(2)中耕除草和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配以适量的磷肥和钾肥。施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开花前少施,开花后适量,结荚高峰期再施,多施磷钾肥,不施氮肥;另一种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分阶段追肥,分别在开花前和开花后追肥。
(3)灌溉。结合追肥施肥进行灌溉,一般在苗期和花期。
8.菜豆施肥技术菜豆宜分层施肥,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
(1)基肥:每公顷施腐熟优质农家肥15000~30000kg,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
(2)种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67.5 ~ 75.0公斤,尿素37.5 ~ 45.0公斤,硫酸钾37.5 ~ 40.5公斤。(3)追肥:在菜豆初花期或结荚期喷施1-2次叶面肥。
9.如何在芸豆生长期间适时浇水芸豆喜欢适度湿润的土壤条件,既不耐旱也不耐涝。生长期适宜的土壤湿度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70%,空气相对湿度为80%。苗期和拉蔓期应以生根开花为主。为了防止葡萄树白长,宜少浇水,勤栽培。花期对土壤水分最敏感。花期土壤干燥,落花率高,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因此,芸豆在成苗后要轻浇一次,直到第一层荚入土为止,要栽培2~3次。开花结荚时,结合追肥浇水一次,然后保持土壤干湿,即干花湿荚的浇水经验,增加荚果产量和品质。
10.如何预防菜豆的病虫害和鼠害?地老虎、水泡眼甲虫和菜豆蛀虫是菜豆常见的主要害虫。地老虎危害幼苗,成年泡甲危害花蕾和花朵,豆螟危害叶片和幼荚。苗期可统一杀灭地虫,用量为1袋/亩,保证一次整苗。花期用21%甲基除虫菊素3000倍液或30%甲基除虫菊素1000倍液在植株基部喷洒药液,防治斑蝥成虫。大豆食心虫进入花冠之前,对豆荚蕾期没有危害。每隔3~4天喷洒90%敌百虫或乐果800~1000次,共喷洒2~3次,效果较好。
芸豆病害主要有叶锈病、褐斑病、角斑病和枯萎病。前三种病害可用0.5%波尔多液或50%甲基硫菌灵500-800倍液处理,枯萎病可用75%百菌清1600倍液或70%地克松1500倍液处理。为了增产增收,必须加强灭鼠工作。
11.如何确定芸豆的适宜收获期及时收割,将谷物回仓是保证芸豆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芸豆(尤其是藤芸豆)荚熟期长,早晚不一致,收获早,影响籽粒饱满;收获期晚,因为炸荚或阴雨天导致产量损失。一般当80%的豆荚由绿变黄,种子变成固有的形状和颜色,种子含水量在40%左右时,就应该开始收割了。每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采收,防止炸荚造成损失。收割时,可将幼苗拔起,铺在干燥处,晒干,脱粒。
芸豆的一般采收质量标准:含水量14%以下,杂质0.5%以下,异色粒1%以下,不完善粒3%以下。
12.如何安全储存芸豆干芸豆种子入库前,要进行清洗分级,有病虫害的种子不能入库。芸豆种子入库前要用磷化铝熏蒸。如果仓库小,可以密封,可以在仓库里熏蒸。仓库大的话,要分批熏蒸入库。不同地方的气候条件不同,储藏种子的允许含水量也不同。在南方,其含水量不能超过11%;北方仓库通风良好,种子含水量允许在13%。
有机豆需要多少天才能收获
我国江南各地春夏秋均可种植豆类,生长期长;必须根据各个季节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豆类一般分为春种和夏秋种。春耕为2月下旬至3月下旬,育苗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收获为6月上旬至8月中旬,采种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夏秋播种时间为5月中旬至8月上旬,收获时间为7月上旬至10月下旬。
豆类是豇豆的一年生蔬菜。又名豇豆、豇豆、豇豆。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是我国北方广泛栽培的大众蔬菜之一,其受欢迎程度居各类蔬菜之首。
栽培技术
豆类的栽培要求
豆类处于发芽期,防止种子腐烂;在豆类开花期,土壤的水分状态尤为重要,土壤水分不足容易造成花荚脱落;豆类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较好的土壤环境富含有机质,pH值在6-7之间,土壤要有良好的排水性。日照环境要短,阳光充足。
整地
尽量选择两年以上没有种植豆科作物的田地种植豆类。种植场地应满足地势高、土层深、排水好、pH值要求。在种植前,应在土壤中施石灰以耕种土地,建造宽约90厘米、高2.5厘米的高畦,并挖排水沟以防止积水和根腐。种子的选择
豆子有很多种。种植前,你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当前的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豆类的种子要大而饱满,形状整齐,皮色均匀,光泽好,无病虫害。播种前应晾晒1-2天,并对种子进行消毒。种子消毒的方式是药物浸泡:将种子按10g高效生物肥对5g水的比例浸泡2小时,然后将浸泡后的种子与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可有效增强幼苗的抵抗力。
直立
架设应在豆类苗期进行,可采用人字形。架设步骤如下:每隔5米竖立一根柱子,在距离地面1.5米左右用铁丝将两根柱子连接起来,然后在两个对称的地方插入人字形的竹竿,并使交叉的部分处于铁丝的水平位置,用铁丝将交叉的竹竿扎紧。这种方法不仅方便易操作,而且性能优良,防虫效果好,有利于豆类的生长。
修剪
修剪是促进菜豆开花结荚的有效方法,能很好地调节菜豆的生长。为了使主藤健壮结实,要把主藤第一个花序以下的侧枝全部剪掉;主蔓第一花序以上的侧枝应留2-3片叶后去心,有利于侧枝第一花序的形成;当主蔓长到20-25节,长约3米时,应摘除顶芽,以调节营养,控制主蔓的生长,促进下面花芽的形成和生长。
施肥
豆子生长需要的肥料量比较大,对磷的要求也比较高。前期根据田间面积施有机肥为基础;尿素肥2.5kg/667 m2应在菜豆苗期分两次施入。菜豆开花结荚期要施肥三次,每次三元复合肥1 1 k/667 m2左右,其中氮磷钾含量要达到25%左右。
塑料薄膜覆盖
(1)品种选择:栽培广泛的豆类品种芝鉴28-2,可用于春季地膜覆盖栽培。
(2)播期:豆类播种的适宜下限温度为14℃,应在霜冻前后温度稳定过4℃时播种。豆类的播种方法可与芸豆(芸豆)相同,高垄低穴播种后地膜覆盖。行距65厘米,穴距18-25厘米,每亩播种4000-5000穴,每穴播种2-4粒,播种量2-3公斤。
(3)田间管理:主要注意抹去第一花序以下的侧芽,第一花序以上花芽的叶芽与混芽中的叶芽同时种植;中上部侧枝见花蕾后达到高峰。同时注意爬到架顶后及时顶主藤,刺激侧藤生长,侧藤看到花芽后仍会顶。
(4)采收:豆荚足够长后及时采收。延迟收获的种子膨胀,降低了商品质量,也影响了以后豆荚的生长。采摘时注意不要伤害其他花序、花蕾和藤蔓。
种植
移栽前应浇水、深耕、结合翻耕,施土杂肥5000-10000公斤,过磷酸钙50-75公斤或磷酸二铵50公斤,钾肥15-25公斤;合理密植,边种植边浇根水,及时喷施800倍新高脂膜,可防止病原菌侵染,提高苗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缩短缓苗期。
肥料和水管理
豆类应选择肥沃疏松、2-3年未种豆的壤土或砂壤土。播种前10天,施腐熟有机肥3500公斤667平方米,配合施博士迈氮磷钾复合肥,施肥后每隔4-5天翻耕一次,使肥土充分混合。
菜豆结荚期的管理
1.调整植物
豆子需要支架支撑,这是充分利用自然光制造养分,提高产值的农艺技术。当豆蔓被脚手架覆盖时,可以选择掐掉顶端的方法,促进侧枝的萌发和生长。对于生长旺盛的植物,减少氮肥的使用,喷洒植物调节剂,如矮壮素。及时清除下部的老叶、病叶或残叶,保证棚架通风透光。
2.喷洒叶面肥
进入6月份后,外界自然温度往往会出现30℃以上的高温,阳光充足,高温强光对结荚期的油豆角产值有不良影响。生产上常表现为落花落荚和早衰现象。喷施叶面肥后,可有效解决上述现象,明显提高架豆产值。博士迈硼肥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每10天喷施一次。
3.适时收获
一般开花后10天左右即可达到采收标准。收割时间通常在清晨或黄昏左右,此时气温较低。采摘时不要伤到花芽,扭伤豆梗,以免影响后期产值。采摘下来的豆子有规律地装在竹篮里,盖上被子保持湿润和新鲜,及时在农贸市场或集市上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