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几个月种一次姜?7月能种吗?
生姜的种植时间一般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低热河谷地区以3月上旬和中旬种植生姜为宜,7月份不宜种植生姜。
生姜原产于中国的热带地区和东印度。它喜欢温暖的大自然,根茎(姜块)的生长需要高温。它只能在16 ~ 18℃以上发芽,姜块在20 ~ 27℃迅速发育。月平均气温24 ~ 29℃,最适合根茎分生组织生长。它在15℃以下停止生长,在40℃发芽。但10℃以下,姜块容易腐烂。
生姜耐阴但不耐强光,对日照长度要求不严格。因此,种植时应搭建遮荫棚或利用间作作物适当遮荫,避免强烈阳光照射。
扩展信息
种植季节:春季播种,霜冻前收获。因为生姜性温,耐寒,耐霜冻,所以一定要在温暖无霜的季节栽培。在确定生姜的播种期时,应考虑以下条件:
1.根据发芽所需温度,10 cm地温稳定在16℃以上时播种;
2.根据生姜的生长习性,生姜生长需要135-150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生姜通常从4月中旬开始播种。播种过早,地温低,发芽慢,播种过晚,生育期缩短,产量降低。
生姜在萌芽期通过种植生姜来补充营养,苗期生长缓慢,需要的肥料较少。三枝以后需要大量养分,约占整个生长期吸收总量的88%。整个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是钾肥,其次是氮肥,磷肥较少。氮(N)、磷(P2O5)和钾(K2O)的吸收率为1:0.5:2。
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生产1000公斤生姜产品,需吸收氮5.76公斤,磷(p2o 5)2.54公斤,钾(K2O)11.47公斤。施肥要根据生姜需肥规律、土壤全养分和肥效,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平衡施肥的原则。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生姜
生姜什么时候采收
生姜采收与其他蔬菜不同,分为嫩姜采收、老姜采收、种植姜采收三种方法:
1.采摘嫩姜可作为新鲜蔬菜提前供应市场。一般来说,八月初开始收割。初摘的姜片鲜嫩,有淡淡的辣味,含水量高,不耐储藏。它们适用于腌制泡菜或制作劣质辣椒。它们味道鲜美,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2.生姜收获通常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进行。当地上植物开始枯萎,根茎完全膨大成熟时,采收生姜。此时收获的姜片产量高,辣味浓,耐贮运,作为调料或加工干姜片品质好。
但是收割必须在霜冻前完成,以防止冰冻和腐烂。采收要在晴天进行,植株要剪得均匀,然后挖姜块,把伤害降到最低。
3.种植生姜的采收一般在6月中下旬,地面植株长4-5片叶时进行。收割时,小心地除去植物根际的泥土,取出生姜,用泥土盖住根部。如果收获太晚,根重会受损,植物生长也会受到影响。
扩展信息:
收获前后的注意事项:
1.生姜在采收前应加以控制。如果湿度过高,采收后就很难保存。一般在初霜前收割,避免冻害。如果出土的土体过湿,应先晾干,晾干后再存放,但要注意避免强光照射。
2.收获后,姜块应储存在低温环境中。它们不应该放在田间,也不应该在雨天或雨后收割,这会影响储存时间。
3.除了以上两点,还应注意在储藏前把冻伤、干瘪、受伤、下雨的姜片挑出来,只留下大小整齐、无病害、品质好的,这样储藏时间才能更长久。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生姜
生姜一般是几个月种几个月收
非常感谢您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让我带你一起进入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生姜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3月上旬和中旬适宜低热河谷地区。已发芽或用塑料薄膜栽培的可适当提前。
生姜通常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收获。当地上植物开始枯萎,根茎完全膨大成熟时,采收生姜。此时收获的姜块产量高,辣味浓,耐贮运
1.种类
种下的生姜发芽后,所含的营养成分没有完全消耗,也没有腐烂,但仍可回收,称为采母姜或偷姜。生姜可以在新姜成熟时一起采收,也可以在生长期,幼苗高15厘米~ 18厘米,有4 ~ 5片叶子时分别采收。长江中下游从夏至到酷暑都有收获。采收方法是在种植的生姜上挖一些土,一手压住生姜植株的主茎和枝条,防止姜片晃动,另一手用狭长的小刀或竹签将种植的生姜挖出来。注意尽量少挖,伤根。收获后,立即培土和追肥,以促进生长。与播种时种植的生姜相比,复垦种植的生姜一般损失3% ~ 6%,很多也损失10% ~ 30%。
2.收获嫩姜
嫩姜采自江淮流域的白露,也是在初秋收获的。收获越早,产量越低。嫩姜组织细嫩,水分多,辣味少,产量低,每亩仅600公斤左右(1亩=667平方米)。
3.收获老姜
老姜一般在大部分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收。此时地下根茎已充分膨大,种子用的生姜也应在此时采收。江淮流域在初霜至初冬期间收获。一般亩产(1亩=667平方米)可达1000-2000斤,高产地块可达3000-5000斤。
4.留着种子
留作种子的生姜应是单株产量高、姜块大、无病虫害的老熟生姜。收割前半个月,10月下旬停止浇水,烤苗,挖出病姜,第一次霜冻来之前收割。在不被冻害的情况下,争取晚收,提高产量。晴天收土时,在距姜块2厘米至3厘米处,即与每根姜茎中央顶芽的上部,用剪刀将姜茎剪平,以免损伤顶芽,以免影响来年种植的生姜发芽。另外,还要把须根剪掉,把姜皮剥掉。收获后,它将被储存在地窖里。如遇下雨不能及时存放,可在室内晾晒,地面厚约30厘米,覆盖3厘米~ 6厘米的湿润细砂保温湿润,待天气转暖后再存放。
生姜播种方法
打碎姜籽
播种前,将发芽的生姜打碎成75-100克的小种子块,每个种子块上留一个肥胖的芽。结合姜籽的破碎情况,再次仔细挑选籽芽,去掉带有黑芽或褐色姜段的姜块。
倒底层水
生姜出苗慢,土壤缺水会影响出苗,所以要给脚底浇水,一般出苗前不浇水。
排出姜籽
底层水渗出后,种姜即可排出。有平播和竖播两种方法。平播时,把种块横放在沟里,保持芽的方向一致;当垂直播种时,所有的种子和芽都向上播种。
用土覆盖
播种时,用细土覆盖在姜芽和姜籽上,播种后用4厘米-5厘米厚的土覆盖。覆土过厚,地温低,发芽慢;如果覆土过薄,表土容易干燥,影响出苗。
播种量
每亩用种量400 -500斤。姜种得越大,出苗越早,苗越壮,产量越高。因此,种子块应该尽可能大。
种植密度
一般每亩保苗5500株左右
生姜的生长期为几个月
生姜的生长发育和姜块的形成始于生姜的萌发期,然后经历萌芽期、苗期、茎叶生长高峰期和根茎休眠期。发芽期:发芽期是从生姜发芽到第一片叶子发育。发芽期大约持续45-50天,生长依赖于生姜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发芽期最适温度为22-25℃,20℃以下发芽缓慢,28℃以上幼苗长势过旺且瘦弱。发芽期的管理中心是变温处理(前期20℃,中期28℃,后期22℃)。出苗后应及时喷施600倍天达-2116(抗旱壮苗专用型)药液,中耕除草松土,并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发根和芽的生长和健康,并注意防止冷害,减轻除草剂伤害和施肥。
苗期:从第一片叶子到两个侧枝,为苗期。苗期约60-70天,以主茎根系生长为主,生长适宜温度为22-28℃。这一时期主要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要插影草,适当遮荫,及时灌溉追肥,防止田间温度过高导致土壤干燥。还应喷施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2-3次,促进壮苗壮根,提高光合效率,加速营养生长。
茎、叶、根茎的生长高峰期:产品器官形成的主要时期是三马叉后出现大量分枝,叶面积迅速扩大,姜片迅速生长膨大。这一时期茎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9℃。生姜的生长发育需要较低的夜温和适宜的昼温,白天22-25℃,夜间18℃左右为佳。20℃以下生长缓慢,15℃以下停止生长。良好的光照、充沛的肥力,尤其是丰富的钾肥、湿润的土壤、通风有利于姜片的生长。期间要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与追肥结合2-3次,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或有机生物肥30-50公斤)。
同时要注意每10天左右喷一次天达-2116(地下根茎专用型)药液600倍,连续喷2-3次,提高姜片产量和质量。当立秋后天气变冷时,有必要去除遮荫草并改善田间的光照条件,以促进姜块的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