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可以用人尿浇头吗?
生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不耐低温和霜冻,16℃以上开始发芽,幼苗生长适宜温度20~25℃,茎叶生长适宜温度25~28℃,15℃以下停止生长。而木渎、庄科、阿那黑等村委会的年气温基本都在15℃以上,最低的热谷地区非常适合生姜的生长,产量也比较高。
姜喜弱光,不耐强光。强光下,叶子容易枯萎。正如农业谚语所说,生姜暴露在刀下(新叶)相当于死亡。对日照长度的要求并不严格。
生姜喜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壤。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湿,干旱会造成茎叶枯萎,生长不良,高温高湿,排水不畅易致病害。对于三种元素的需求,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三。类型和品种
根茎节多而密,姜片多,呈两层或多层排列。代表品种有广东米伦细肉姜、我省玉溪黄姜、西畴细姜。另外,根据姜的皮色,又可分为白姜、紫姜、青姜(又称水姜)、姜黄。龙庆薯蓣生长中等,分枝多,属密植型。
四。栽培技术
(1)栽培制度和季节:生姜可网栽或间作,龙庆黄姜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在蚕场内种植。
间作可以在瓜类、豆类等高杆作物下种植,也可以在玉米行间间作,起到遮荫作用。
(2)选地、整地、施肥:生姜应避免连作,与水稻、葱、蒜、瓜、豆轮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生姜怕强光,要种在合适的阴凉处。生姜生长期长,产量高,肥料用量大。每亩农用肥料不低于3000公斤,施用人工硫酸钾20公斤或复合肥30公斤作为基肥,充分满足生姜的营养需求。边框一般做成高边框。
(3)选种播种:播种前要精选生姜种子,剔除发霉、腐烂、枯萎的姜片。种植生姜最好选择50-100克、带1-2个壮芽的生姜。过大块的姜也可以播种,但种子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开,也可以用手打开,但播种前要用草木灰或石灰对伤口进行消毒。播种前,最好用化学药品浸泡种子,以加速发芽。方法将生姜种子摊开晾干1 ~ 2天,然后用1:1:120的波尔多液浸泡10分钟。然后,取出籽姜后,用潮湿的沙子一层一层地叠起来,盖上薄膜,厚度约30-40厘米。保持温度在20-30℃,8-10天发芽,根据种子大小强弱播种。每亩用种量300-500斤。
一般生姜行多为开沟条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深10-12厘米。池中播种可按株距33厘米,池深7-8厘米进行。
挖好沟、塘后,把姜籽斜着放,芽朝一个方向排列,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土杂肥覆盖,厚度6-8cm,再盖一点土。
(4)田间管理:生姜排出后,如果土壤潮湿,不浇水也能发芽。如果土壤干燥,应该浇一次水,但不要浇太多。出苗后,应根据土壤水分和植株外观浇水。高温期应提倡早浇水,雨季应注意晚浇水。
生姜在生长期间,要进行多次中耕和强制施肥栽培。苗高15厘米左右时,要中耕除草栽培。追肥主要是人的粪便,土壤要耕3厘米。随着分蘖的增加,每棵苗都要强制施肥一次,培土厚度以不埋苗尖为度,用总汁培土3-4次,使原来的种植沟变成垄。土培可以抑制过度分蘖,使姜片肥大。
生姜怕强光,可与玉米套种或成行放豆,或搭起遮荫棚,插上树枝和艾草茎遮荫。
(5)虫害防治:虫害为玉米螟,病害主要为姜腐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根系,高温期病害严重。防治方法:轮作,选择无病生姜,防止病田的水流入灌溉。农药可为50%代森锌的800倍,每7-10天一次。
磷肥对生姜根部有没有伤害
一眨眼秋天就到了。9月份以后,生姜的生长进入了关键时期。在生姜生长的这个后期,如何管理好生姜,还需要追肥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为您介绍。
生姜在秋季生长时,温度适宜,光照不强,对生姜的生长非常有利。生姜的根系不同于其他作物。生姜根系较浅,吸收肥料和水分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生姜的施肥上,多采用大肥水的施肥方法,有弊端,影响生姜的膨大。少量的肥料要分多次施,一次施太多的肥料,容易使生姜因土壤中无机盐过多而影响其根系的活性。从以往种植生姜的经验来看,在生姜生长后期增加钾肥用量,可以明显提高生姜的产量和品质。生姜后期注意追肥是实现生姜高产稳产的关键时期。生姜底肥充足。经过反复追肥,经过整个夏秋生长,9月份姜的田已经封了,已经不适合追肥了。如果继续追肥,会造成河道根部受损,伤口会给各种病菌入侵提供有利机会,造成生姜感染等疾病。可能会对生姜的最终大丰收造成致命威胁。因此,生姜后期主要适宜施高钾肥,不要选择尿素、磷酸二铵等氮磷肥料较多的肥料。生姜在生长初期需要更多的氮磷肥。生姜生长后期,如果以施氮磷肥为主,生姜根系膨大缓慢,枝叶繁茂,营养生长超过生殖生长,不利于高产。生姜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约为3.5: 1: 5.5。在生姜三马分叉之前,生姜的营养主要是姜母,只有在6月中旬至7月才能适当施用氮肥和其他肥料。生姜后期追肥方法是8月中旬到10月,是生姜生长的高峰期。生姜由营养生长逐渐转变为生殖生长。九月以后追肥也叫壮姜肥。可与生姜高钾复合肥分次施入,每亩不宜过多。
磷是肥料三要素之一,是一个物体内核中蛋白质、磷脂和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磷在作物的细胞分裂和淀粉向糖的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磷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加强根系的发育。对于禾本科作物,可以增加分蘖,增加种子,增加重量,减少颜色,提早成熟。对块茎类作物,可促进其膨大,增加淀粉含量,对瓜果类,可增加色、味、质。此外,磷还能提高作物抵御干旱、寒冷、倒伏和病虫害的能力,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赢得丰收,并能明显减少落花落果,提高结实率。
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可以用在生姜上吗
可以
生姜施肥
1.基肥,也叫基肥,就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农家肥、禽畜粪。基肥一般在播种和移栽前使用,主要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也有改良土壤和肥力的作用。
2.作物播种后,可以进行辅助追肥,更容易获得作物的高产。当生姜长到两个小叉时,可以补充肥料,从苗期开始改善生姜的生长条件。
磷酸二铵每亩20公斤可以追肥,下游也可以施。也可以用尿素+磷酸二氢钾追肥,但要注意每亩尿素用量在3公斤左右,磷酸二氢钾肥料要保持在3公斤左右。磷酸二氢钾的选择也有讲究。推荐选择里贝利燕窝粉磷酸二氢钾,这样长出来的生姜又好看又很肥。
3.有机肥料
当生姜进入初秋,它的生长达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这时候就要多施有机肥,让生姜高速发育。
不仅要施大量有机肥,还要用化肥辅助作业,比如上面说的磷酸二铵、氯化钾,要按比例、按一定量施,还要用水洗,促进肥料吸收。
生姜需要追肥吗?
生姜根茎在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较少,在旺长期对磷的吸收缓慢增加,对氮、钾的需求急剧增加,尤其是旺长期前期,对钾的需求最多,其次是氮肥;在旺盛生长中后期,氮的吸收量大于钾,钾的吸收量大于磷。因此,在生产中,根据生姜需肥规律进行配方施肥,适时追施氮肥,有助于增产。
生姜施肥可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分为有机肥、饼肥和化肥。播种前应配合整地施有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鸡粪5 ~ 8立方米,然后进行旋耕。饼肥、化肥集中沟施,即播种前将粉碎后的饼肥、化肥集中在播种沟内,一般每亩施饼肥75-1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或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25公斤。
除施足基肥外,追肥一般分三次进行。第一次追逐& ldquo壮秧肥& rdquo苗期植株生长量小,不需要多少肥料,但幼苗生长期长。为促进苗木生长,第一次追肥一般在苗木高30 cm左右,有1 ~ 2个分枝时进行。这个追肥主要是氮肥,每亩可以施20公斤硫酸铵或者磷酸二铵。如果播期过早,苗期长,施肥可以配合浇水进行2 ~ 3次,施肥量同上。
第二次追逐& ldquo转肥& rdquo立秋前后是生姜生长和吸收养分的转折点。此后,植物生长速度加快,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形成产品器官。因此,对肥料和水的需求在增加。为保证生姜高产,立秋前后结合姜田除草进行第二次追肥。这次追肥对发树和根茎的膨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追肥通常结合饼肥或农家肥与速效化肥。每亩用碎饼肥70-80公斤,腐熟鸡粪3-4立方米,复合肥50-10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50公斤。在姜苗一侧距植株基部15厘米处开施肥沟,将肥料撒在沟内与土壤混合均匀,然后在沟上覆土密封培土,最后浇水。
第三次追逐& ldquo庄蒋菲& rdquo9月上旬,当江苗有6-8个枝条时,也是根茎迅速膨大的时期,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第三次追肥,称为& ldquo庄蒋菲& rdquo。对于长势较弱或一般、土壤肥力较低的姜田,可在此阶段施速效肥,尤其是钾肥和氮肥,以保证根茎所需的养分。一般每亩施复合肥25 ~ 30公斤或硫酸铵、硫酸钾2.5公斤。对于土壤肥力较高、植株生长旺盛的姜田,应少施或不施氮肥,防止茎叶生长过快影响养分积累。
锌肥和硼肥通常可用作基肥或根外追肥。缺锌缺硼姜地作基肥时,一般每亩施硫酸锌1 ~ 2公斤,硼砂0.5 ~ 1公斤,与细土或有机肥混匀。播种时,施入播种沟中,与土壤混合均匀。追肥和叶面喷施,每亩可使用0.05%硼砂50 ~ 70l,分别在苗期、苗期和根茎膨大期喷施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