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成药,补血活血,补血不滞,活血不伤
文/文中药
人生有大志,然后大有作为。它充满了活力。
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可通而不伤。
尽管他在山野长大,但他不愿意默默无闻。
是鸡血藤。
世人只觉得鸡血藤适合反复打磨,比如做成手串,简单又有些精致。
其实鸡血藤还是一副良药。它能做什么?可以补血,促进血液循环。
像这样的葡萄藤很少。切开后,汁液流出。鸡血藤是个例外。真的很特别。鸡血藤的汁液是红色的,红色的汁液会沿着断口的图案一点一点渗出来。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鸡血藤一茎数十里,土人可得。如果你用刀切开它,汁液会像液体一样。
因为汁液看起来像人血,所以古人认为鸡血藤可以补血。至于为什么能促进血液循环,看看藤蔓吧。当它向上生长时,它喜欢到处爬。什么悬崖和树枝都可以成为它的攀爬对象。
鸡血藤作为藤药,进入体内后也会四处流窜。如果身体任何部位有瘀血,可以疏通血液,让气血随之运动。
《饮片新参》有全面的总结,说鸡血藤祛瘀,生血,通经络。
当归还能补血活血,与鸡血藤不同的是鸡血藤有疏通经络的作用。
补血、活血、通络是鸡血藤的三美,现在还有中成药鸡血藤颗粒。
有一种疼痛叫膝关节退行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膝盖用的太多,老化,膝盖没有足够的血液来滋养筋骨。因为虚所以疼,走一点就疼得厉害。会僵硬,无法屈伸,连蹲下这种简单的动作都会变得困难。有时候嘎吱嘎吱,好像家里的桌椅板凳用久了随时都会裂。桌子、椅子和长凳坏了。如何修复它们?在它们上面涂些胶水,把它们粘在一起。在人体内,需要补血。有了气血的滋养,膝盖磨损减少,疼痛没有了,也不僵硬了。
或者说,大家都见过冬天的树枝,冬天的树枝一折就干,一折就断。等到春天,几场春雨过后,在雨水的滋润下,树抽出新芽,它又会恢复弹性。
这是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什么样的痛苦?风湿性关节痛。只要在风中或下雨时感冒,关节就会疼得厉害。中医叫关节痛。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字,但是包含了三邪:风邪、寒邪、湿邪。当病原体入侵人体时,鸡血藤并不与之正面对抗,也不直接将病原体驱逐出去。而是补血,同时打通气血运行的通道,使气血流向关节。气血健康,即有千军万马,正气自然能驱走邪气。
也有人不是痛苦,而是麻木。好像有成千上万的昆虫和蚂蚁在皮肤上爬来爬去。使劲挤也没什么感觉,好像手脚都不是自己的。
中医对麻木的理解很简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气血不足,一种是由于经络不通,比如血瘀。血虚会补血,血瘀会活血,鸡血藤补血活血,也能疏通经络。是不是很聪明?
长时间大病之后,身体虚弱到短时间内无法造血,或者造血很少,血气损耗严重。你应该想到用鸡血藤。
鸡血藤可以调理便秘,排便特别困难。就算是用尽了,最终也会堵塞肛门,而且就算是用尽了,也会干的硬块,扑通一声掉进马桶里,还会使肛周开裂,引起出血。简而言之,大便干硬,俗称羊粪蛋,一般认为是气血津液不足所致。
面色苍白,如同枯萎的花朵,也是中医血虚的表现。鸡血藤可以让你一天比一天好看。
如果中成药很难买到,也可以用鸡血藤煮水,或者鸡蛋和鸡血藤30克一起煮,煮好后再吃鸡蛋喝汤。
头痛、胸痛、腹痛、胃痛、胁痛,介绍一种中成药
一般来说,世界上所有的疾病都要分虚实,疼痛也不例外。不足会痛,但也会痛。不足是耻辱,但它就是不起作用。中医所有的疼痛,似乎都不外乎这两种情况。
耻辱,荣誉是一个通用词。什么能给身体提供营养?当然是气血津液。苏文曾提到,脉涩,血虚则痛。就像当胃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它会饿得咕咕叫,而如果身体得不到气血津液的滋养,它也会痛苦地发出信号,提醒你花得太多了,该补了。
不通是因为邪气堵塞了经络,如风寒;比如痰湿。然后就是气困体内,或者瘀血困体内。古人很早以前就有过这方面的总结,说痛使不能,通则不痛。如果不行,就要用一些精兵开路迎山,遇水架桥,打通。
哪种医学能承担这一重任?
这样的中药其实有很多,比如元胡,比如白芷。这两种药合起来就是现在的元胡止痛片。很多人认为元胡止痛片只能治疗痛经,但实际上,它可以用于头痛、胸痛、腹痛、胃痛、胁痛等。所以你看不仅西医有止痛药,中医也有。但是中医说镇痛不是简单的帮你止痛,而是疏通血脉。延胡索和白芷
禁忌:阴虚气虚火旺者慎用,孕妇忌用。先说元胡吧。元胡被誉为千百种中药中最好的镇痛药,也就是说元胡可能不如其他药,但说到镇痛,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延胡索不仅能行气止痛,还能活血止痛。在古籍中已有记载,如:
本草正义说,能治内外气血未宣之症,疏郁散结,治肝、胃、胸、腹诸痛。《本草求真》说,不管血是不是气,元胡都能被这股力量吸收,所以他就能驾驭身体里所有的痛苦。
《本草纲目》对其评价较高,说元胡能治气滞于血,血滞于气,故专治全身各种疼痛,用之妙哉。
《本草纲目》中有三篇关于元胡止痛的医案:
据说明朝有个公主,第一次吃了一些荞麦面。宫里的神医用这种药催吐止泻,结果汤剂一吃就全吐出来了。只好邀请李时珍过来。李时珍诊脉后,看着妃子蜷缩在榻上,脸色苍白,眉头紧锁,立刻想起《雷公烘论》中的一句话,心痛不已,想赶紧找到元胡。也就是说,上腹痛,疼得厉害。马上去找远湖。有了远湖,就不用怕了。
果然,这种糯米被砸成了粉末。我一吃,大便就通畅了,不痛了。
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其实这个公主的胃脘痛只是吃了一顿饭而已。吃饭的时候生气真的很害人。祁机本身已经很乱了。如果再把米压下去,不就全堵了吗?所以中医常说,吃了不生气,吃了不生气。元胡的行气功能相当强大。虽然不大,但是很猛。它像一个东西,像一把锤子。当气机乱成一团的时候,元胡就会用锤子把它砍下来,把纠缠在一起的气机打散,让它起来。气理顺了,吃的东西就能顺肠而下,最后排出体外,局部郁结减轻,疼痛自然就停了。
还有一个老人。他怎么了?拉肚子,如果只是单纯的拉肚子就要停了,但是老人拉肚子还伴有难以忍受的腹痛。方圆十里的医生无法治愈它,他的家人已经在准备他的葬礼。李时珍去了之后,用元胡去粉,米汤给老人服用。不一会儿,疼痛减轻了一大半,经过一点调理,老人恢复得很快。还有一个人全身疼痛。医生看了之后,说是被风吹到了,说是体内有湿气。其实这个人的痛苦是因为气滞血瘀。
其次,延胡索可以活血止痛。
比如痛经。女性痛经与大川血瘀有关。然后就是摔伤导致的胸痛。摔伤看似是皮肤表面的伤,但实际上是内外俱伤,也就是说里面的经络也受伤了,不然怎么会擦伤呢?这就是当地的血瘀。瘀血引起的疼痛是刺痛。像针灸一样,疼痛的位置不会前后左右移动。这种情况下,就用糯米打成粉,吃了可以止痛。
说完袁虎,我们再来说说白芷。白芷是臣药,中医讲究君臣辅,臣药起辅助作用。白芷尤其擅长治疗头面部疼痛。据《本草纲目》记载,白芷可治鼻窦炎、鼻衄、牙痛、眉骨痛。中医也常把它作为引经药,把它的药性引入头部。服用元胡止痛片时,最好是用姜枣茶冲服。前者勇退敌军,后者粮草补给,止痛效果好,不易反复。
家庭用药清单推荐
上面这种家里常备,可以治疗皮肤病。其主要成分有红霉素、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等。这种药膏呈白色至黄色糊状。
该软膏可用于化脓性皮肤病如脓疱疮、溃疡面感染和寻常痤疮,如皮肤感染、口角炎、流鼻血、小外伤、轻度烧伤和蚊虫叮咬。使用时,取适量药膏涂于患处即可,每天两次。
这种药膏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是家里的常用药。一般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普通人都可以使用。
这是一种熟悉的胶囊,常用于缓解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等轻中度疼痛。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用法:口服。成人一次一粒,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注意事项:对其他NSAIDs过敏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禁用。
这种胶囊是一种对症药物。不宜长期或大量用于自我药疗。止痛不宜超过5天,退烧不宜超过3天。如果症状没有缓解,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上面的痔疮膏由卡波姆、植物油和多种草本精华组成,针管设计,胶体无色无味半透明。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痔疮症状,如内痔、外痔、混合痔、肉丸瘙痒、痔疮便血、痔疮疼痛、肉丸脱出。
该痔疮膏可用于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门脓肿等症状。把这个痔疮膏慢慢推到菊花不舒服的地方。用法:每天一次,每次一片。严重者每次一对,一天两次或遵医嘱。
此外,产品中添加了炉甘石成分,更有利于皮肤炎症的消除和表面创伤的恢复。正是采用了上述产品技术,并添加了多种有效成分,使得这款痔疮膏具有快速去除痔疮的优点。
上述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一种以板蓝根为主,辅以蔗糖和糊精的配方
本品常用于治疗肺胃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干燥,主要用于治疗温热毒邪引起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性肝炎等人群。还可用于治疗白喉、肺炎和口腔粘膜溃疡。
注意事项:扁桃体化脓或发热超过38.5℃的患者要去医院。如果服药3天症状没有缓解,就要去医院。
该喷雾剂的主要成分由瑞香狼毒、紫草、土槿皮、白鲜皮等组成。
这种喷剂主要用于各种脚气症状,如脚臭、脚痒、脚脱皮等。使用前,请先清洁皮肤,然后将适量产品涂于所需部位。
使用时请注意不要接触眼睛。它是一种全彩蜜丸,由龙竹、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组成。它尝起来很甜
传统上用于治疗舌血、祛瘀消痘,用于癌症、瘀血闭经、经期腹痛、产后恶露不绝的妇女。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使用时要小心!
一味吃中药,寒湿没了,阳气足了,脾胃更好
文/温中药
人生有大志,然后大有作为。
■
知艾者有福。
你是从哪里知道艾草的?
是甜甜软软的艾草绿球,还是端午前挂的一抹绿?
不得不说,艾草真的太低调了,不争不抢,也不卑不亢。连诗人都忍不住赞美它:它无意风骚,它的名字为世人所知。
艾草又叫纯阳草,可见其阳气充足。明代大医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说,艾草取日,真热。所以你看艾草的能量是大自然赋予的,是大自然造出来给我们的,又怎么能辜负大自然的美好呢?
自古以来,艾草就是中医的良药,不辱使命,在祛寒除湿的道路上所向披靡。
寒湿的人最适合用艾草调理。除了艾灸,最好的用法是泡脚或开水外洗。
关于艾草的功效,《本草续志》中说:艾叶味苦辛,性温,熟热,纯阳,能恢复失落的元阳,疏通十二经脉,取三阴,调理气血,驱寒祛湿,暖宫。
具体来说:
1.艾草可以降虚火
复发性口腔溃疡和牙龈肿痛一般是体内虚火所致。坚持用艾草泡脚,可以把虚火引下来。
为什么这么说?
虚火不同于实火。真火是真的火气。虚火是由重寒引起的,它把阳气挡在外面。阳不得不离开他的家乡,远走他乡,这就是邪火。所到之处牙龈肿痛,口腔溃烂,都是上火的征兆。
实际上,并没有真的着火。记住,真火不会经常出现,虚火隔一段时间就来光顾。其实身体还是凉的。生活中有多少人都面临这种困扰,就是在上火的同时,特别怕冷,而艾草可以打破这种局面。
2.艾草可以调理湿疹
湿疹的出现和脾虚有很大关系。脾喜温恶寒,脾胃受寒,运化水湿功能降低,湿气外出,纷纷钻入毛孔,最后出现小疹子。
急性期可以用艾草开水冲洗患处,冲洗后再敷。缓解期坚持用艾草泡脚,可以慢慢驱散脾胃中的寒气。古人也把艾草、生姜、红枣放在一起煮水喝,但是因为艾草水的味道真的不太好,接受不了的朋友还是老老实实泡脚吧。
3.艾草可以去屑止痒
头皮屑也是个大问题,很影响个人形象。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头皮屑也是由于虚火引起的炎症,头皮水分不足,严重的会出现脱发。经常用艾草开水洗头,可以去屑止痒,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止脱发的作用。
4.艾草可以调节女性痛经
中医没道理就疼。不起作用是因为体内有寒气,阻滞了气血运行。至于经期有血块,也是寒性的,使血液凝固,使血液凝结。在活血化瘀的同时,最好搭配一些温阳散寒的药物,因为寒邪不去,很难完全融化瘀血。艾草很好。有一种中成药叫艾府暖宫丸,以艾草为主药。
5.艾草能把阳气带到体内,打通不通的经络。艾草有多厉害,能把十二经脉全部打通,这在中医里是罕见的。阳气充足,阳气所经过的道路四通八达,可以改善现在很多人面临的手脚冰凉、关节冰冷等问题。
6.如果不小心感冒了,有感冒的迹象,就抓一把艾草,再煮十分钟。煮好后,加点温水,直到身体微微出汗,体内的寒气也就差不多消散了。
艾草足浴常规用量为15-20g,浸泡时最好用木盆。足浴水不要超过脚踝。虽然能使人感到舒适和放松,但也不宜浸泡太久,20分钟左右,直到出汗为止,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