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像一片秋海棠叶?中国应该是清末民初,中国地图像一片秋海棠叶。下面两张图:
2.民国时期,一些边境地区不再处于中央政府的实际控制之下。比如外蒙古,当时本质上是独立的。
3.中国现在实际控制的地方更像一只公鸡。
海棠的地图包括外蒙古,面积150平方公里,比现在的公鸡地图大很多。外蒙古脱离中国是俄国造成的,民国时期国力弱小的中国只能任人蹂躏!
冰心为什么说秋海棠叶是祖国
秋海棠叶是蒙古未分裂时中国领土的形状。冰心说这个比喻的时候,祖国的版图就跟海棠叶一样。
冰心给《儿童世界》写过两篇通讯后,南下踏上了美国之旅。无论是在旅途中还是在美国,她都会抽出时间给孩子们写一份时事通讯。她把自己一路上的经历,异国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都写了下来,发到早报的副刊上。
在这些简讯中,她告诉家乡的孩子们:当她在邮船约克郡号上离开可爱的海棠形祖国时,她的心是如何飞翔,如何哀痛!她在日本横滨参观时,看到侵华罪证作为胜利纪念品陈列在博物馆里。她心中的战士之血就像愤怒的泉源,她实在受不了这种人类对人类的压迫;
在那张安慰冰湖的可爱夕阳照中,她用低沉的声音告诉它,要把自己的爱和安慰带给遥远东方的祖国。她把自己的感情寄于山川,把思念祖国、故乡、亲人的简单而深刻的感情,用非常委婉、生动、清新、和谐的方式写出来,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那些与祖国结缘的篇章,更加精彩。
扩展信息: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冰心这个笔名取自一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冰心在《晨报》上发表了她的第一篇散文《第二十一次听证会的感想》和她的第一部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留学前后,他开始发表以《致青年读者》为总标题的一系列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在日本,她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并于1951年回国。1999年2月28日晚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誉为世纪老人。
参考:百度百科-冰心
海棠明明春天开花,为什么叫海棠"
海棠不是海棠的一种。苹果属属于蔷薇科。苹果属植物全世界有35种,分布于北温带,中国有25种,除华南外均有分布。秋海棠多为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的观赏花木(虽然也有很多品种食用价值很高)。其中许多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如秋海棠、垂丝海棠、瓠瓜和木瓜,俗称四种秋海棠,是温带重要的观赏树种。秋海棠学名秋海棠别名八月春科名秋海棠形态特征秋海棠为多年生草本或木本。茎是绿色的,节是肿胀多汁的。有些有根,有些有块茎。叶互生,圆形或侧边不等的斜心形。有些叶子的形状像象耳,红色或绿色,或有白色条纹,背面是红色的。一些叶子有突起。花顶生或腋生,聚伞花序,花白色、粉红色、红色。秋海棠有400多种,园艺品种近千个。有球根海棠、根茎海棠、纤维状海棠三大类。繁殖栽培要点根据类型不同有所不同,包括播种、扦插、分薯分根。更喜欢潮湿,夏天忌高温,温度高于32摄氏度的时候,长不好。开花前追肥,水量逐渐增加,开花后减少浇水。其中,有须根的四季秋海棠应在开花后修剪,以促进重新开花。栽培和花卉文化简史秋海棠四季起源于南美洲的巴西。1821年,柏林植物园在从巴西引进的植物的土壤中发现了秋海棠的原种四季海棠。1828年引入欧洲各地,1878年育种家成功进行种间杂交,形成了现代秋海棠的特征。从而形成秋海棠的多源杂种。秋海棠分布在除澳大利亚以外的从热带到亚热带的世界各地,中国也有一些关于秋海棠的传说和故事。据《蔡澜》杂志报道,古时候有一个女人思念她的心上人,但却永远无法相见。她经常在一堵墙下哭,眼泪滴到土里。她流泪的地方长了一株植物,开着迷人的花,颜色像女人的脸。正面绿叶,背面红叶的草在秋天开花,被称为断肠草。《本草纲目》也记载:相传此草是人在思维、喷血时所生,故又取名‘相思草’。人爱海棠,海棠的美真是赏心悦目。秋海棠可以在室内盆栽中看到,也可以种植在温暖地方的花坛或斑块中,形成绚丽的地被植物。有的观叶,有的观花,细细欣赏,魅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