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最吓人的画

蒙娜丽莎和达·芬奇是什么关系

案例一:《蒙娜丽莎》完成后,作品被留在了丽莎·德·佐贡的很多房子里。后来,另一个贵族请达芬奇为他的情妇画一幅肖像。这个被称为La Gioconda(意思是微笑的人)的女人,看起来非常像蒙娜丽莎。于是,懒惰的达芬奇把蒙娜丽莎的脸换成了《乔康达》。画完成后,贵族抛弃了拉乔康达,没有买这幅画。

回答2:她是佛罗伦萨一位富有的女性公民。当达芬奇第一次开始画她时,她只有24岁。据说不久前,蒙娜丽莎心爱的女儿刚刚去世,所以整天郁郁寡欢。为了唤起模特发自内心的微笑,画家给她画像,并请人在她身旁演奏音乐,导致美女在各方面的瞬间微笑,仿佛转瞬即逝。你看:蒙娜丽莎嘴角微皱,眉头舒展,脸上露出了刚刚能察觉的微笑。这笑容仿佛从她脸上掠过,表现出她内心的激动却又不失安详的表情,揭示出人物内心微妙的心理活动,让人遐想和着迷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最吓人的画

达芬奇为什么要画《蒙娜丽莎》

苏格兰报纸报道说,沃格特·吕尔森写了一本名为《蒙娜丽莎是谁?《询问她的身份》在德国出版后引起了轰动。这本书声称《蒙娜丽莎》中的女人是米兰公爵夫人,是不幸的达芬奇的知己和暗恋对象。在米兰,她遇到了当时为米兰宫廷作画的达芬奇,后来他们成了密友。他根据画作本身以及达芬奇同时代人的一些档案和日记,获得了《蒙娜丽莎》中的人物穿着丧服,不佩戴首饰的证据,这与达芬奇绘画期间米兰公爵夫人的死亡有关;此外,画中人穿的衣服上还印有Forza家族的标志,与米兰公爵夫人的背景相同。

一般认为,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佛罗伦萨商人弗朗西斯科·乔康多的妻子。

《蒙娜丽莎》和《达芬奇画像》在五官轮廓、发际线等细节上都一模一样,让人无法否认两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艺术史学家认为,《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在照镜子时画的。

贝尔实验室的莉莲·施瓦茨有一天突发奇想。她将蒙娜丽莎和达芬奇的自画像在电脑上重叠,发现他们的眼睛、发际线和鼻子的轮廓可以完全重叠。施瓦茨最后得出结论,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自画像。至于达芬奇为什么把自己画成一个永恒的女性形象,一种解释是他用这种方式含蓄地挑战了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男性的霸权话语。蒙娜丽莎是雌雄同体,是达芬奇心目中人性的理想组合。男女平等融合。从词源上看,古埃及的生殖男神叫阿蒙,生殖女神叫丽莎。如果你玩一个小小的变体游戏,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蒙娜丽莎。

在关于蒙娜丽莎原型的讨论中,最流行的观点是其原型是佛罗伦萨富商乔康多的妻子。

根据这份声明,在弗朗西斯科·德·佐贡多的要求下,达芬奇用四年时间为这位名叫丽莎·迪·格拉迪尼的女士画了这幅肖像。杰拉尔丁出生于1479年。达芬奇画这幅画的时候,她才24岁。有传言说她是一个叫莫迪西的绅士的情妇。

据《泰晤士报》报道,德国艺术史学家Seest经过多年研究后宣称,蒙娜丽莎的原型其实是传说中的意大利女人sforza。

斯福查成为Credi的模特时才25岁。她是米兰公爵的私生女。她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传奇人物,被称为悍妇。1462年,15岁的她嫁给了教皇西科尔特斯四世的侄子,彩礼给了福利和伊莫拉。她的第一任丈夫、情人、第二任丈夫相继遇害。1500年,斯福尔扎家族在与波吉亚家族的战斗中失利,城破后被囚禁一年。获释八年后,斯福查去世,享年46岁。

那不勒斯的卡罗·维斯教授认为,画中的蒙娜丽莎不是一个好女人,而是那不勒斯的高级妓女,达芬奇捕捉到了一个职业诱奸者的微笑。或许这种说法有其可信度,因为达芬奇在佛罗伦萨期间,的确是各种浪漫场合的常客。500年来,人们一直无法就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达成一致。不同的观众或者在不同的时间看起来感觉不一样。我觉得她有时候笑得很舒服很温柔,有时候看起来很严肃,有时候看起来略显悲伤,有时候甚至流露出嘲笑和调侃。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可能像在雕塑中那样与众不同。然而,在蒙娜丽莎的脸上,暗淡的阴影时隐时现,用面纱遮住了她的眼睛和嘴唇。但是,人的微笑主要体现在眼角和嘴角。但是达芬奇把这些部分画得很淡,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才有这种难以捉摸的神秘微笑。

哈佛大学神经学家利文斯通博士表示,蒙娜丽莎的微笑在闪烁,这与人类的视觉系统有关,而不是画中人的神秘表情。利文斯通博士是视觉神经活动方面的权威,主要研究眼睛和大脑对不同对比度和明暗的反应。利文斯通说:微笑在闪烁,因为观看者改变了眼睛的位置。她说,人眼有两个不同的部分接收图像。中央部分(也就是视网膜上的浅窝)负责区分颜色和仔细标记。注意浅坑外围的黑白、动作和阴影。根据利文斯通的说法,当人们看一张脸时,他们的大部分目光都集中在对方的眼睛上。如果人的中央视觉放在蒙娜丽莎的眼睛里,那么不太准确的周边视觉就会落在她的嘴上。因为周边视觉不注重细微差别,无形中突出了颧骨的阴影。这样,笑容的弧度就更大了。但是,当眼睛直视蒙娜丽莎的嘴时,中央视觉不会看到阴影。利文斯通说:如果你看她的嘴,你永远不会捕捉到她的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若隐若现,因为人们的目光在不断转移。利文斯通指出,如果你想临摹蒙娜丽莎,那么在描述嘴巴的时候,你应该把目光移开。1993年,加拿大艺术史学家苏珊·吉尔发表了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结果。她说,吸引无数观众的蒙娜丽莎的嘴唇,是男人的光背。这个论点既新颖又荒谬,但论据有力。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工程师和科学家莱昂纳多·达·芬奇是个极客。他喜欢穿着粉红色的外套,毫无顾忌地把胡子涂上五颜六色的颜色,还经常声称自己解剖过30多具尸体。他还是左撇子,习惯从右向左倒着写。其他人必须用镜子来阅读他写的东西。因此,借助镜子也是观众看图的一种方式。旋转90度后,镜中蒙娜丽莎抿着的嘴唇,恰好是一个线条清晰的壮汉的背影,以及左臂和肘角;况且,表现人体之美,呼唤人性的觉醒,既是大师的人生哲学,也是他的艺术观。

的确,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光线下欣赏这幅画,会得到不同的感受。那笑容时而温柔,时而安详严肃,时而略带伤感,时而又有几分讽刺和调侃。神秘的微笑揭示了人物神秘的精神活动。

几百年来,微笑的新定义层出不穷。比如笑起来不露白牙是因为原型优雅漂亮但不善言辞;原型因为心爱的女儿去世,抑郁不乐,难掩悲伤。更有甚者,蒙娜丽莎被推下了贵妇的宝座,原型被贬为妓女,于是带着嘲笑和调侃的笑容。

美国马里兰州的约瑟夫·鲍考斯基博士说,《蒙娜丽莎》根本没有笑。她的面部表情典型地表明她想隐藏她没有门牙。

法国里昂的脑外科医生让-雅克·康德特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刚刚中风。看,她半边脸的肌肉松弛,脸歪着,笑起来。

英国医生肯尼斯·基友博士认为蒙娜丽莎怀孕了。他的依据是,她的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皮肤鲜嫩,双手交叉放在腹部。性学家推测,蒙娜丽莎刚刚经历了高潮,所以她露出了一个让世界着迷的微笑。

蒙娜丽莎与达芬奇有关系吗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一幅著名油画。

展现了女性优雅宁静的典型形象,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方向。这部作品所反映的女性深刻而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女性美的审美观念和追求。

背景中的路、河、桥、山在达芬奇无界渐变着色法的笔触下与蒙娜丽莎的微笑融为一体,散发出梦幻而神秘的气息。

达芬奇是意大利画家、雕塑家、数学家、科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建筑师和植物学家。毕业于意大利理工学院。主要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帕兰蒂研究了佛罗伦萨的档案长达25年,得出的结论是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丽莎·格拉尔迪尼,她是达芬奇父亲的一个朋友的妻子,他是一个有五个孩子的家庭主妇。

扩展信息:

蒙娜丽莎的微笑之谜:2010年,法国科学家试图通过无创X射线荧光光谱法解开蒙娜丽莎微笑之谜。

他们发现,在创作这幅作品时,达芬奇使用了他独创的光晕绘画技术,也称为分层渲染。

这是一种绘画技巧,通过仔细地将一种色调融入另一种色调,使油画中僵硬的轮廓变得模糊或柔和。运用这种手法的画作,给人一种虚实模糊的感觉,使视觉中微妙的错觉效果达到极致,给观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根据这项研究,蒙娜丽莎难以捉摸的微笑是不同颜料混合后产生的微妙效果。油画由40层超薄油画颜料组成,厚度仅为2微米,约为一根头发的1/40。

达芬奇利用这种手法,在蒙娜丽莎的嘴角周围产生了略显模糊的阴影和光晕,营造出若隐若现的效果,让人隐约觉得她在微笑,但再看时,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蒙娜丽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永恒的谜题

达芬奇为什么要画《蒙娜丽莎》

根据瓦萨里的记载,《蒙娜丽莎》画中的人是佛罗伦萨银行家弗朗西斯科·杰列。她出生于1479年,达芬奇在1503年画了她,当时丽莎24岁。画中人的主要表情是微笑,被世人称为神秘的微笑。

银行家焦孔多以丰厚的报酬请达芬奇为妻子作画。当这位女士出现在画家面前时,她穿着豪华的服装,留着时髦的发型。她身材丰满,眉毛齐整,脸颊绯红,脖子和胳膊上戴着珍贵的珠宝,全身都充满了美丽却奢侈的贵族气息。弯弯的眉毛下,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当她把目光定格在这位著名的画家身上时,一个智慧无限的苏格拉底头像映入眼帘,脸上长着银白色的胡须,看上去像是一个临时的神,与她整天看到的庸俗商人大相径庭。一瞬间发自内心的微笑,让她的脸看起来容光焕发,迷人,羞涩又调皮,仿佛逝去的青春又回来了。模特灵魂的神秘立刻被观察力敏锐的画家捕捉到了。我同意立即开始工作。达芬奇向蒙娜丽莎点头示意。

为了维持丽莎的微笑,画家用他睿智的头脑给她讲述了精彩快乐的故事,并邀请了各种小丑、钢琴家、街头艺人为妻子表演,以此来唤醒这个抑郁、冷漠、困倦的年轻女子。丽莎坐下后,把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做了一个年轻女人的手势。画家注意到她裸露的脖子和丰满的双手不幸被金银首饰占据。画家对丽莎说,如果你妻子不反对,我想不加任何装饰地描绘脖子和手臂。这是你最纯粹的美。请摘下所有象征财富的饰品,让我来描述所有属于你的美好。于是丽莎迅速褪去了所有的饰品。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没有任何装饰,自然品味的年轻女子。

《蒙娜丽莎》让达芬奇想起了他的继母阿格皮纳。有一次,画家深情地向年轻女子倾诉自己的人生经历,似乎从丽莎的身影中看到了继母的形象。当他谈到他24岁时母亲的去世时,他的声音充满了怜悯和悲伤。丽莎说,我也24岁了,我让你想起了她。丽莎成了阿格比娜的神秘化身。所以列奥纳多在画丽莎的时候,是带着真挚纯洁的感情画的,他用对母亲和爱人的双重感情来画这个人的肖像。不仅如此,他还把她描述成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一种人类世界的欢乐和光明。他想用画笔把自己的美好和经历传达给所有人。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上帝走下神坛,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为这个新时代的象征,载入史册。

关于蒙娜丽莎的一些历史:

1.从1503年到1507年,达芬奇开始画蒙娜丽莎。这幅画一直跟随他到他死后几年,画像被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买走。从那时起,它一直为法国王室所有,直到1805年拿破仑将它珍藏在卢浮宫。这幅画就像一个活生生的外星人,其非凡的魅力和奇闻轶事令人惊叹,甚至难以置信。

第二,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得到蒙娜丽莎时,把它挂在家训堂里,命令女儿整天模仿画中的微笑。经过多年的努力,公主们终于惟妙惟肖地模仿出了神秘的微笑。

第三,拿破仑拥有蒙娜丽莎时,喜欢把它挂在卧室里。他每天早晚都要一个人看很多遍,有时能在画面前站上一天半,看得入迷,什么都忘了。

第四,1951年,《蒙娜丽莎》在西班牙展出。西班牙国家元首佛朗哥亲自在机场捧着这幅画,20万马德里市民装扮成堂吉诃德载歌载舞。

5.1954年我去英国时,丘吉尔首相派了6架飞机和300名空姐把蒙娜丽莎从巴黎带到伦敦。法方破例允许丘吉尔首相触摸手指三次,但规定手指必须反复清洗并严格消毒。

6.1963年6月,《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展出。有40,000多名保安,每个游客都必须通过六个检查站,接受各种仪器的检查。1974年5月,《蒙娜丽莎》在日本东京展出,每位参观者只允许站在画前9秒钟。

每年大约有700万人参观卢浮宫。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到1991年底,世界上已出版了200多种有关《蒙娜丽莎》的专著,同时还出版了无数其他出版物。

第八,世界各地发现了200多幅蒙娜丽莎的假画,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收集了4幅。她说,我真的很喜欢蒙娜丽莎,但它是个孤儿,所以我只能用赝品自娱自乐。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