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冬虫夏草
您好,冬虫夏草种植技术
一、培养条件
人工栽培冬虫夏草主要是准备菌种和虫种,最大的难点是虫种来源。目前昆虫主要依靠野生采集,这种昆虫的人工繁殖还存在一定困难,制约了人工栽培。
1.菌株:
冬虫夏草的栽培首先要有优良的纯菌种。目前国内有很多品种。第一,一定要选择纯度高、无杂菌、不老化的菌株;二是要选择传染性强、生命力强的品种,能迅速侵染昆虫,得病死亡;第三,要选择适应性广的品种,尤其是对环境湿度变化和其他杂菌感染有一定抵抗力的品种。
2.昆虫:昆虫主要以蝙蝠蛾幼虫为冬虫夏草的寄主,也可以以家蚕和柞蚕为寄主。幼虫必须是活的、大的、肥胖的,数量取决于自己的养殖。一般它们每平方米需要1000克幼虫,一个母体,50升细沙。
3.环境:人工栽培冬虫夏草,不管海拔高低都可以,关键是温度。冬虫夏草是一种中低温真菌。菌丝生长和繁殖的适宜温度为5~32℃,最适温度为12~18℃,菌核和基质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25℃。只要能达到这个温度范围,就可以培养。
4.栽培季节:有自然温度,一年可种两次,春季3-5月,秋季9-11月。如果控制室内温度,一年四季都可以栽培,生长期可以缩短。充分利用自然温度,把握好养殖季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二。培养方法
培养冬虫夏草的方法有很多。一种是用昆虫培养冬虫夏草,另一种是用大米、PDA培养基或其他固体培养基直接培养草,其作用与冬虫夏草相同。
栽培时,可进行室内瓶栽、箱栽、床栽、露地栽培等。,并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任何方法。不管是哪种方法,都要先培养细菌和昆虫,这样昆虫在入土前就会被这种病毒菌液感染,入土后就会重病,所以不适合到处爬,有利于早死、快出苗、长势均匀。
菌虫的培养方法是用喷雾器将配制好的液体菌种喷洒在幼虫身上,或者将菌液喷洒在桑叶上,使幼虫食用后感染病菌,每次淋湿时喷洒量为一天两次。三天后,这种菌液就和幼虫体内被感染的病菌浸渍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在昏迷状态下培养幼虫。
1.瓶栽:瓶栽适合家庭栽培。普通罐头瓶子洗净后,先在瓶子里放2.5-3厘米的细沙,土壤含水量达到60%。然后将感染了菌液的幼虫放在上面,每瓶放两个幼虫为宜。要求两仔鱼不要靠近,腹面向下,细沙拉伸,上覆3cm细沙,略展平。
2.箱型栽培:箱型栽培也适合家庭栽培,大小木箱、木盆、塑料盆均可栽培。木箱底部和四周要有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流失。先铺上5-7cm厚的细沙,然后均匀的放上菌虫,每虫间距2-3cm,再用沙子覆盖3-5cm。木箱表面用塑料薄膜拱起,以保持水分。为了节省空间,木箱可以叠放。
3.床架栽培:床架栽培是一种大规模生产的发展模式。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室内和室外的架子栽培,节省空间。床架宽1m,根据自己房间设计用竹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cm,用于挡土。栽培时,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浇5-7厘米细沙。
4.露地种植:露地种植是指室外种植。室外栽培的关键是选择好场地。首先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侵蚀,做到能遮阳、排水、防旱、保暖、防止人畜踩踏的环境。栽培方式可以是平栽或畦栽;平地栽培是将一般平地、坡地、荒地的表土铲出,宽1米,长度不限,然后填入5厘米厚的沙子,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虫,再用塑料薄膜覆盖细沙外用。周围要有排水沟,上面要有树林或遮荫棚。垄作栽培:垄作可以避光高温,防旱保湿,适合广大农村地区栽培。垄作宽100cm,深50cm,还可以四周排水。栽培时,在边框上铺5cm厚的细沙,然后按描述放入细菌和昆虫,再在细沙上盖5cm。
三、冬虫夏草栽培后的管理技术非常简单,主要在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的管理。
1.温度:冬虫夏草要求温度高,一般是先低后高,但宁可温度太低,长得慢,也不能温度太高,不受影响。菌丝在12~18℃生长较好,温度低,生长趋势缓慢,但杂菌少,成活率高。一般零下40℃不会冻死,高于32℃就会死,女儿生长后期需要20~25℃有利生长。
2.湿度:湿度管理是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的关键。虫体内的营养和湿度基本能满足其生长要求,不需要外来的营养和湿度。只需要外物就能保持虫体湿度不易干燥,所以随时保持沙子湿润为宜,含水量要达到60%。如果是干的,可以喷少量水保持湿润。
3.光照:冬虫夏草栽培不需要强光照,避光为好,发育后期以散射光为佳,但不能让阳光直射,尤其室外栽培宜采用荫林、人工荫棚、草莲覆盖。
4.空气:冬虫夏草菌丝体的生长阶段对空气并不重要。当基质即将出土时,应立即揭去塑料薄膜,增加空气以利于基质的生长,空气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5-95%左右,出土后10-20天即可生长成熟。4.在自然条件下采收加工,冬虫夏草的生长期一般为9个月。如果今年9-11月栽培,明年5-6月就能生长,或者3-4月室内栽培,当年9-10月就能生长。生长率决定了品种的性质和环境温度。冬虫夏草的成熟标准是基托高3-5cm,顶端会发育成子囊。
采收方法:用竹竿、木杆轻轻挖沙,挑出冬虫夏草,放入筐中。注意不要弄坏虫身和副座,更不要划伤虫身或副座。收获后用清水将沙子冲洗干净,及时放在阳光下晒干或晾干。
保存:冬虫夏草容易受潮,一定要充分干燥。干燥后应装入塑料袋或瓶子中密封,并以防潮的方式储存和销售。
如何种植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的种植方法如下:
1.培养时间
如果利用自然温度繁殖冬虫夏草,最好在每年的3-5月或秋季的9-11月种植。如果在温室中繁殖,
2.培养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以蛾幼虫为寄生虫。种植时应选择体型大、健康、肥胖的幼虫,具体数量根据栽培的冬虫夏草数量确定。冬虫夏草也要喷在蛾幼虫身上,使其迅速感染。
3.准备盒子
种植冬虫夏草时,可采用箱式栽培法。根据冬虫夏草的数量,准备大小合适的塑料盒或木箱,用塑料薄膜将盒子四周和底部包裹起来,避免水分流失。
4.种植在盒子里
盒子做好了,就可以种了。先在木箱里铺上5-7厘米厚的沙子,然后把感染的细菌和昆虫放在沙子上。还需要用3-5厘米厚的沙子覆盖细菌和昆虫。
覆土后,盒子也要盖上塑料薄膜,促进良好的保温保湿,只有环境适宜,虫草才能茂盛生长。木盒最好放在半阴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不要让它受到阳光直射。
5.维护和管理
冬虫夏草属于中低温真菌,培养前期温度最好控制在12-18℃,可促进冬虫夏草菌丝生长,待菌丝长出后再将温度调整到10-25℃,可促进菌核和子座的形成。
6.照明要求
在培养冬虫夏草的过程中,并不一定要有足够的日照。底基层发育期宜散射光,避免太阳跟在后面。夏天可以搭建成人工遮荫棚或者放在树下养护。
冬虫夏草的种植方法
又称冬虫夏草,是一种昆虫和草长在一起的奇怪的东西。冬天是虫,夏天是虫长草。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草是虫草菌的一种。它是如何成长的?夏天,昆虫把卵产在草的叶子上,然后随着叶子落到地上。一个月左右,它们孵化成幼虫,然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层里有一种冬虫夏草真菌的子囊孢子,它只攻击那些肥胖发育良好的幼虫。幼虫受到孢子攻击后,钻入地面的浅层。孢子在幼虫体内生长,幼虫的内脏慢慢消失,变成一个布满菌丝的身体,埋在土里。过了一个冬天,第二年春天来临时,菌丝开始生长,到了夏天,就从地里长出来,长成一株草。这样,幼虫的身体和草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
性味归经:甘、温。归肾、肺经。
功能主治:具有养肺阴、补肾阳、止咳化痰、抗癌、防衰老的功效。是平衡阴阳的产品,是人们使用最广泛的滋补品(男女老少皆可,不必忌食,对身体非常有益,补益精气,益肺益肾。而且性质温和,不像参加会议的人,有人参的好处。可用于肺结核、咯血、阳痿、遗精。如东宝肝泰、百令胶囊、金水宝等。此外,病后身体虚弱,多汗怕冷等。,而冬虫夏草可以和鸭、鸡、猪肉一起炖,有补虚扶弱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冬虫夏草有平喘作用。本品与丸粉混合,每次用量为5g-10g。
冬虫夏草是一种麦角类植物,其干燥体与菌丝基部相连,全长9-12厘米。虫体如三眠老蚕,体长3-6厘米,厚约0.4-0.7厘米。表面棕褐色,粗糙,背部有多条水平皱纹,腹部有8对足,中间有4对足明显。其特点如蚕体,轻脆,易断,断面白色,周围暗黄色,断面饱满。虫体头部的菌丝体呈杆状,弯曲,上部稍膨大,表面呈灰褐色或深褐色,长达4~8厘米,微臭,特别是虫体呈黄亮色,丰满肥大,断面黄白色,菌丝体短。
冬虫夏草用开水浸泡时,虫体变肿变软,菌座颜色变为深褐色,虫体与菌座紧密连接,不脱落。浸液有轻微的气味。
由于冬虫夏草价格高、用量大、供不应求,一些不法商贩想尽办法制造假冬虫夏草。有的用蚕和竹笋制作假冬虫夏草,没有理化鉴别手段,一些鉴别能力很强的中药专家很难鉴别。
但是,只要你有很高的辨别能力,还是可以通过仔细观察来识别的。假冬虫夏草颜色比真冬虫夏草略黄,但不鲜艳。仔细看,黄色点状,有臭味,横切面白色,有黑斑和髓腔。其他外观和冬虫夏草完全一样。在沸水中浸泡10分钟后,假冬虫夏草会慢慢现出原形,黄色的胚芽脱落,假菌座也开始脱落,与虫身分离。有的虫子变成植物根、地蚕,有的变成僵蚕。菌座逐渐变成白色的黄花菜,深棕色完全褪去。浸泡过的开水逐渐变成淡黑色,略带粘性。希望用户注意识别,防止假虫草危害人民健康。
虫草可以人工种植吗
人工培养据说可以,但是成功率比较低。具体方法如下:
虫草可以用蚕体和虫草菌种培养。条件适宜的话,40-50天长出虫草荚果需要60天左右,到采收结束需要60天左右。如果在10平米的房间里进行立体架培,春秋两季各一次,每年可产出20-40公斤干虫草,每公斤最低可卖2000元。除去购买菌种和蚕的费用,每公斤能盈利1000元,年收入大概能有2-4万元。
1.主要原材料1。虫草菌种:蛹虫草的母种和原种可从专业科研单位或厂家购买直接使用,也可经检测后用于生产。2。活蚕:应选择生长健壮、长短粗细均匀的3-4岁蚕。可从蚕场、蚕农处购买,也可购买蚕种自行繁殖。
3。冬虫夏草专用防污剂:是一种用于种子生产和栽培的防污添加剂,主要用于培养基中,增强防污能力。
4。活蚕专用消毒剂:用于对活蚕进行消毒,防止其被细菌污染。
2.虫草菌种的生产。培养基的配制:大米90%,蚕蛹粉4%,蛋白胨2%,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维生素B10 110mg,虫草专用防污剂0.3% ~ 05%。蚕蛹粉是食用蚕蛹或蚕茧经纺丝后干燥或烘干而研磨成的粉末。
按上述培养基配方比例称取大米30-50g,放入厚度0.5mm以上、尺寸15cm× 25cm的聚丙烯塑料袋或广口瓶中,再称取蚕蛹粉1-2g放入装有大米的塑料袋(瓶)中,然后配制营养液,即混合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1等。称取营养液,加入装有大米和蚕蛹粉的塑料袋(瓶)中,密封塑料袋(瓶)口,浸泡预湿2-3小时,转移到普通铝(铁)锅、常压灭菌锅或高压灭菌器中,加入适量水灭菌,温度达到100℃时保持1-2小时,蒸成米块时停止加热,冷却后接种菌种。2。接种培养:将接种用物品、接种菌种、培养基等易造成污染的物品放入接种室,用常规方法或用气溶胶消毒剂消毒30分钟。接种时,用75%酒精等擦拭消毒冬虫夏草母种和原种表面。,然后用消毒过的接种钩或镊子将种子挖成手指大小的块,接种2-3粒种子。如果种子充足,种子量可以适当增加。接种后应尽快扎口,移入培养室遮光培养。最适温度18℃左右,培养1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发,2天左右开始进食。菌丝生长应在7 ~ 10天内停止。温度低时应升高,温度高于25℃时应降温或通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菌丝可在塑料袋(瓶)中生长约20 ~ 30天,生长的菌种可在较低温度的房间中使用或保存。
三。技术方法1。蚕体消毒:先将蚕体专用消毒剂按2%的用量溶于洁净的冷水中,反复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将活蚕放入消毒剂中,消毒,捞出,沥干,连同菌种一起移入培养室,接种培养。2。冬虫夏草的栽培方法:栽培时要按照接种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消毒,用消毒工具挖出菌种,铺在消毒后的塑料薄膜上,盖好,四周压紧。此法可采用平面法或架床培养法,保持温度在20 ~ 22℃10天左右,使虫草菌丝全部侵染虫体。当虫体开始板结时,可将蚕虫挑出来放入已消毒的塑料薄膜或塑料袋(瓶)中保湿培养,并根据生长情况,按常规虫草培养管理方法给予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温差。也可将灭菌后的蚕体与塑料袋(瓶)中的菌种混合,培养至被菌丝侵染。然后把它们挑出来,装在消过毒的塑料袋(瓶)里。待基质长出约7 ~ 8 cm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应防止子座与虫体分离,采收后的虫草应晒干或烘干后保存在密闭的塑料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