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庄稼容易被什么虫害?
一、农作物主要害虫种类。不同农作物发生的虫害种类是不相同的。如危害水稻的虫害主要有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蓟马、稻蝗、稻水象甲等;
危害小麦的主要害种有蚜虫、红蜘蛛、小麦黏虫、小麦吸浆虫等;
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条螟等;
危害大豆的主要害虫有大豆食心虫、豆荚螟、豆天蛾、豆杆黑潜蝇等;
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有棉铃虫、棉红铃虫、棉小造桥虫、棉蚜、红蜘蛛等
危害蔬菜的主要害虫是菜粉蝶、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黄曲条跳甲、美洲斑潜蝇、茄二十八星瓢虫、黄守瓜、白粉虱等;
危害果树的主要害虫有黄刺蛾、盗毒蛾、卷叶蛾、梨小食心虫、桃蛀螟等。
二、虫害防治适期。在虫害防治上一定要注意防治时期,一般在卵孵化盛期或低龄幼虫期防治。鳞翅目害虫如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菜粉蝶、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可在卵孵化盛期或低龄幼虫期选择甲维盐、阿维菌素、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螨类可以在低龄若虫期选择阿维菌素、哒螨灵、炔螨特、螺虫乙酯等药剂防治;蚜虫低龄若虫期选择吡蚜酮、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防治。
三防治时的注意事项。在防治时一定要根据农作物发生虫害的具体种类选择合适药剂防治,防治时一定要按农药标签来科学使用,不可随意增加用量,虫量大时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性,喷雾时要均匀一致。
广西水稻保险赔偿标准?
广西水稻保险理赔条款是在保险期间内,由于下列原因直接造成保险水稻的损失,且损失率达到起赔标准的,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一)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
(二)风灾、雹灾、冻灾、旱灾;
(三)稻水象甲、稻飞虱、稻瘟病。起赔标准:具体参照各地政府发文制定。如政府发文无具体起赔标准,由投保人、保险人双方协商确定,且具体标准应高于20%或等于20%,具体以保险单载明为准。
稻虾共养如何做到小龙虾食用安全?水稻还能打农药吗?
要想稻虾共养,能打农药吗?肯定不行,谁不知道农药有毒?
最好的办法是插秧的时候就养小龙虾。这时秧苗尚小,是不需要打农药的。
等到小龙虾可以出田了,就抓来拿到集市上去买,而这时也差不多要施肥撤药了,互不伤害。
田里种稻养虾,不失为农村致富的好方法,一举两得。
小龙虾很贱养,几乎不用什么管理就能养大。而城里人又喜欢吃,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刚开始,田里可以施些牛粪猪粪之类的。这些肥料对小龙虾没什么伤害,也是它们爱吃的美味。
我就看过农村人在稻田里养小龙虾,虾兵蟹将,成群结队,悠然自得,乐不思蜀。
当然,稻虾共养,一定要等到虾大了出田了才能撒农药,不然你就白养了!
你是农村的吗?你是怎么虾稻共养的?能否写来看看?谢谢?
水稻稻瘟病发生后,该怎么拯救?有没有什么特效药?
水稻稻瘟病发病之后,只能控制,而不能痊愈。特别是叶片上的病斑、穗轴已经出现病斑并且养分供给中断的情况下,只能是控制病情的蔓延,不能恢复水稻的正常功能。而且,也不要梦想有什么特效药,目前为止还不存在这类药剂。
稻瘟病主要是稻瘟病孢子对水稻侵染造成的病害,不同时期发病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品种对稻瘟病抗性也不同,不同的管理方式也会影响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
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和枝梗瘟,其中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的是穗颈瘟和枝梗瘟。穗颈瘟和枝梗瘟会在水稻的穗轴和枝梗部位形成坏死的病斑,造成养分供给的中断,从而出现稻穗整体不灌浆、灌浆停止以及部分枝梗不灌浆的情况,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重;而对于叶瘟来说,有的时候很容易和其他的病害混淆,而且水稻叶片出现胡麻斑病或者细菌性褐斑病的病斑,也很容易转变成叶瘟,只不过病斑并不是那么有特点而已。
水稻一旦发生稻瘟病,不管是叶瘟、穗颈瘟或者枝梗瘟,只能是控制病害的蔓延和扩散以及病害的程度,对于已经形成的病斑、穗轴上或者枝梗上的坏死点来说,是不能治愈的。即便是您多次喷施稻瘟病防治的药剂,这些伤口还是不能愈合,还是会继续持续着,只不过病害的情况会受到控制,不会再蔓延、扩散而已。并且,已经对产量和品质造成损失了,就不能在挽回了。
目前防治稻瘟病的药剂种类很多,进口的、国产的、化学制剂、生物制剂都有,但是没有哪一种药剂对稻瘟病有立竿见影的特效,也没有经销商宣传的那么神奇。所以,稻瘟病的防治要以“防为主、治为辅”的原则为主要的管理措施,提前施药、控制好水层以及科学的施用氮肥。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发现稻水象甲和潜叶蝇,怎么防治?
稻水象甲
成虫食害叶片,幼虫破坏根系,危害根部呈孔洞,使植株黄化枯萎。危害秧苗时,可将稻秧根部吃光。
防治方法:每亩用50%稻乐丰乳油500毫升兑水40~50公斤,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或3%甲基异硫磷颗粒剂防治。
潜叶蝇
一般在6月上旬发生,主要食取水稻叶肉,出现不规则白色,抓白色条纹的叶往上掳,叶面上有凸起地方看到幼虫或蛹。
防治方法:插秧前用40%乐果乳油喷雾,也可在返青后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