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粪是酸性有机肥还是碱性有机肥?
一般来说,鸡粪是一种酸性肥料。经充分发酵后,其pH值一般在6.8-7.0之间,是一种比较优质的有机肥,氮、磷(P2O5)、钾(K2O)含量分别约为1.63%、1.54%、0。必须说明的是,鸡粪在施用前必须充分腐熟,鸡粪中的寄生虫及其虫卵必须被杀死,才能称为有机肥。
韭菜就像肥料,肥料也基本一样。农家肥第一选择发酵腐熟彻底,第二不要用太多。像鸡粪,水可以浇,除了人粪,这种农家肥含有植物所需的氮,韭菜施肥后往往长得更好。
韭葱
其次最好的农家肥是猪粪和羊粪,发酵后均匀的撒在韭菜根部,长期不施肥也能长的很好。猪粪和羊粪可以在韭菜割下后施,鸡粪和用水浇灌的人粪可以在韭菜嫩叶长到五厘米时浇灌。
种了三五年,韭菜会越来越瘦。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把韭菜挖出来,松土平整土地,然后在沟底放底肥,比如猪粪。然后把韭菜的根掰开,重新种上。种植时,韭菜叶缠绕成球头状,防止水分蒸发。
韭菜
种植韭菜时,施基肥是必须的,但如果韭菜长势好,施基肥还是有好处的,这样后期少施化肥,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如果不施基肥,只要后期做到科学管理,合理施肥,韭菜也能长得又肥又嫩。
韭葱
种植韭菜最好使用充分腐熟的动物粪便。如果家里有沼气池,可以用发酵沼液或者腐熟饼肥。如果三者都没有,只能选择复合肥作为种植前的底肥,而草木灰可以在韭菜生长期间追肥时作为追肥。草木灰中有韭菜生长所必需的钾。地蛆只能在酸性土壤中生存,所以使用草木灰可以避免地蛆的出现,同时草木灰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韭菜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
韭菜
韭菜喜欢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应种植在土壤肥沃深厚、排水能力强的地方。种植韭菜前,应先施脚肥。底肥最好选择完全腐熟的农家肥,要注意使用完全腐熟的农家肥。使用未经打磨的农家肥,一是容易引起韭菜地蛆,二是不容易引起地蛆。
哪些肥料是酸性肥料
酸性肥料主要有:过磷酸钙、硫酸铵、磷酸一铵、硝酸铵、硝酸钙、硫酸铵、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铵等。农家肥中的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过磷酸钙、鸡粪、羊粪蛋都是很好的酸性肥料。即使是含有氨基酸和腐植酸的碧卡水溶肥,也是弱酸性的。
扩展信息:
化
土壤中的大量养分氮、磷、钾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需要施用含氮、磷、钾的肥料进行补充。除了氯以外,其他微量元素需要配合微肥施用。肥料通常是无机化合物。凡是只含有一种营养元素并有标注含量的化肥,就叫单元肥,如氮肥、磷肥、钾肥等。凡是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并能标明其含量的化学肥料,称为复合肥或混合肥料。等级是肥料质量的主要指标。指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比。
肥料农业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通常,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是扩大耕地面积或提高单位产量
。根据中国的国情,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不大。我国虽然还有很多未开垦的土地,但大多存在投资高、难度大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粮食增产的途径必然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施肥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投入。据粮农组织统计(仅供参考),化肥约占农作物总增产的40%~60%。中国可以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有机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有机肥料
有机肥:主要是指各种动植物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分解后形成的肥料(包括加工过的菜籽饼,无臭)。
有机肥含有大量的生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垃圾等物质。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而且肥效长,能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营养来源。
堆肥是以各种桔杆、落叶、草、动植物残体、人畜粪便为原料,掺入少量土壤制成的有机肥料。
堆肥和堆肥基本一样,只是在淹水的情况下发酵。
粪肥是指用秸秆垫料将猪、牛、马、羊、鸡、鸭等畜禽的粪便堆肥而成的肥料。
沼肥在密封的沼气池内,有机物分解产生的副产物包括沼液和残渣。
绿肥使用栽培或野生绿色植物作为肥料。如豆科绿豆、蚕豆、草木樨、田菁、苜蓿、苕子等。非豆科绿肥包括黑麦草、萝卜、葵花籽、满江红、水葫芦、水花生等。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料之一。农作物秸秆含有农作物必需的养分,如氮、磷、钾、钙、硫等。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元素被矿化,然后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返回土壤,被作物吸收利用。
饼肥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蓖麻饼、茶籽饼等。
泥肥是未受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等。
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过有益菌的人工纯培养技术和科学提炼,可以生产出各种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增肥增效。生物有机肥将是未来农业生产用肥的主要发展趋势。
无机肥料:
国外发达国家提倡有机农业,普遍反对施用化肥,要求施用有机肥。原因是施用化肥会造成污染,降低土壤肥力,加剧水土流失,增加能源消耗。但化肥对永久果树是必须的,因为果树吸收的矿质养分必须是无机形态,才能被果树利用。植物吸收这些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各种有机物质,供动物和人类使用。剩余的有机物还必须被腐生植物分解成无机物,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
当有机质分解形成的矿质元素和岩石土壤、空气、雨水中的矿质元素不能满足提高果树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的需要时,合理施用化肥是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的仿生栽培措施。一旦失去了这一措施的基础,果树的生长就会失去平衡,最终导致果树的减产和品质下降。土壤板结和水土流失现象不完全是由于施用化肥造成的,而主要是由于施用化肥后减少或不施用有机肥以及灌溉不当造成的。在有机质充分回归土壤的前提下,即使长期施用化肥,也不会因为破坏土壤结构而加剧水土流失。
关于化肥施用造成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一种是某些元素过量施用,如硝态氮会产生NO2-,可以通过减少过量施用或改善土壤结构来解决。二是尽量减少肥料生产中的有毒杂质,如肥料中的镉等有毒物质,需要在制造中消除。在化肥尤其是氮肥的施用上,能耗高,可以通过使用菌肥减少化肥用量来解决。
复合肥料
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产物少、物理性质好等优点,对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作物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如其养分比例总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和作物所需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是多样的。因此,使用前最好对土壤进行检测,了解田间土壤的质地和营养状况,同时也要注意与单位肥料配合施用,效果更佳。
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土壤元素缺乏的现象已经表现出来,现在农民开始更多地选择多元复合肥。
目前复合肥发展有三大趋势:第一是多品种专业化。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专用肥,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吸收肥料的多少来研制生产。农民在选择复合肥时,要根据不同的作物选择相应的专用肥。如果不专用,会违背作物吸收肥料的规律,使作物的增产潜力得不到发挥,同时也浪费了部分营养元素。二是多功能药用。通过农药和化肥结合,省去了拌种程序,一次性施用既能保证作物所需的养分,又能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可谓一举多得。第三是高浓度的长期效应。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高浓度长效复合肥越来越受到农民的欢迎。这种肥料的施用减少了施肥量,方便了耕作,省去了追肥的环节,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省工、省时、保质。
它应该和各种肥料一起使用
虽然现在大部分复合肥必须多样化,但仍然不能完全替代有机肥。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增加腐熟有机肥的施用量。复合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和养分利用率。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改良土壤,活化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还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使用一些生物有机肥,既可以避免传统有机肥生产的复杂过程,又可以提供大量有益微生物,活化土壤养分,减少连作障碍。
虽然有些专用复合肥已经根据作物的需肥特点和土壤的供肥特点确定了适宜的养分配比,但在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中,很难完全满足作物的实际生长要求,因此需要根据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使用一些简单的肥料。比如缺氮土壤,需要更多氮的叶菜要用一些氮肥,缺钾土壤,后期需要更多钾的西瓜要用一些钾肥。
掌握复合肥的特性并加以应用
复合肥作用时间长,适合做基肥。大量实验表明,无论是二元复合还是三元复合,基础应用都是最好的。这是因为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养分,作物生长前期对磷、钾特别敏感,需要磷、钾肥提早作为基肥施用。生产过程中,控释复合肥包膜造粒,肥效缓慢稳定,比单纯化肥分解慢,养分淋溶少,利用率高,适合作为基肥使用。一般每亩用量30到40公斤。苗期肥和中后期肥不要用复合肥,防止贪小便宜,虚度年华。
复合肥分解慢。对于播种时使用复合肥作基肥的作物,追肥时应根据不同作物需肥规律,及时补充可利用的氮肥,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
复合肥浓度变化很大,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浓度。目前大多数复合肥都是根据某一地区土壤类型的优良平均养分比例和大宗作物的需肥量来配制的。市场上有高、中、低浓度系列复合肥。一般低浓度总养分在25%-30%之间,中浓度在30%-40%之间,高浓度在40%以上。根据不同的地区、土壤和作物,选择经济高效的复合肥是十分必要的。经济作物一般用高浓度复合肥,品质优,残留少,利用率高。
复合肥浓度高,应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影响出苗,甚至烧苗烂根。播种时,种子应与复合肥穴施、条施相距5至10厘米左右,禁止与种子同穴直接施入,造成肥害。
用不同的原料,要注意营养成分的应用范围。不同品牌、不同浓度的复合肥使用的原料不同,生产中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类型选择使用。叶菜、水田不宜使用含硝酸盐的复合肥,盐碱地不宜施用;无氯作物或盐碱地不宜使用含氯化钾或氯离子的复合肥;水田和酸性土壤不宜施用含硫酸钾的复合肥。否则会降低肥效,甚至毒害作物。
复合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大量元素。氨易因地表施用或雨水流失而流失,磷、钾易被土壤固定,特别是磷在土壤中流动性小,施于地表时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也不利于根系深入。在干旱的情况下,肥料不能溶解,其肥效更差。因此,施用复合肥应尽可能避免在地表撒施,并深覆土。
适当使用复合肥会给我们带来好的效益。此外,在选择复合肥时,还要注意营养成分、包装、生产厂家,谨防上当受骗。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各种生物肥料发展迅速,年产量在几十万吨以上。这些生物肥料具有科技含量高、增产效果明显、无污染的特点。它们的生产和推广应用,对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有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针对生物肥料在生产、产品质量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江西农业大学高永胜教授,旨在提高农村群众对此类肥料的认识,更加正确、科学地使用这些肥料,促进我国生物肥料的健康发展。
记者:什么是生物肥料?它有哪几种?
高永胜:生物肥料是指一种含有大量活微生物的特殊肥料。这种肥料施入土壤后,大量活的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活跃地活动:有的可以在作物根部周围繁殖,起到自发固氮或联合固氮的作用;有些还能分解磷、钾矿物元素,供作物吸收或分泌生长激素,刺激作物生长。可以看出,生物肥料不是直接供给作物所需的养分,而是通过土壤中大量活的微生物的活跃活动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或者产生激素来刺激作物生长,这与其他有机肥和化肥有着本质的区别。
生物肥料种类很多,现在推广应用的主要有根瘤菌肥、固氮菌肥、解磷解钾菌肥、抗生素菌肥、菌肥。这些生物肥料有的含有单一的有效菌,有的是由固氮菌和解磷解钾菌混合而成的复合产品。
目前除了根瘤菌等少数肥料产品外,大部分都是复合生物肥料。
记者:生物肥料有哪些作用?
高永胜: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这是它的主要功能。比如各种固氮菌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解磷解钾菌肥可以溶解土壤中不溶性的磷和钾,增加土壤中磷(P)和钾(K)的来源。此外,生物肥料还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各种生物肥料施入土壤后能产生不同的生长激素,刺激作物生长。如5406放线菌生物肥不仅具有拮抗病原菌、防病壮菌的作用,还能分泌细胞分裂素,促进作物生长。真菌生物肥不仅能起到很强的辅助作物吸收磷、锌、铜等矿质元素的作用,还能增强作物的吸水性和保水性,提高作物抗旱性。因为生物肥料可以使和辅助作物吸收利用多种营养物质,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可以改变因施用化肥造成的瓜不香、果不甜、茶无味的现状,使农产品各项指标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
记者:生物肥能代替化肥吗?
高永胜:从生物肥料的作用方式可以知道,生物肥料并不能直接提供作物吸收的养分(包括氮、磷、钾和各种矿质元素),而是通过土壤中大量活的微生物的活跃活动来制造和协助作物吸收养分或产生生长激素来刺激作物生长,这与化学肥料的作用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生物肥料提供的肥效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因此,认为生物肥可以替代化肥的观点是一种误解,把生物肥神秘化,贴上高科技产品的标签是错误的,无限夸大其作用也是错误的。生物肥料和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应该相辅相成。而生物肥没有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生物肥的一些功能和生态效益是化肥所不具备或不可替代的。
记者:生物肥料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高永胜:好的生物肥料对有效活菌数、含水量、PH值、吸附剂颗粒细度、有机质含量、杂质率、有效保质期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按照我国NY 227-94农业行业标准,液体生物肥每毫升应含有5亿至15亿个活有效菌。固体生物肥每克含1-3亿个活菌,适宜的含水量为20%-35%。吸附剂的细度在0.18 mm左右,吸附剂越细,吸附的细菌越有效。ph为5.5 ~ 7.5,杂菌率低于15% ~ 20%,不含致病菌和寄生虫,有效保存期不少于6个月。
目前,随着生物肥料的发展,生物肥料生产中存在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工艺落后、使用不合格菌种生产、有效菌含量低、杂菌超标等现象。此外,一些厂家在生物肥料中添加了不适量的化肥或其他添加剂,使肥料中的化肥氮、磷、钾含量过高,导致有效细菌死亡,失去了生物肥料的功能。因此,在选择生物肥料时应注意产品质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以免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记者:如何正确使用生物肥料?
高永胜: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是发挥生物肥料作用的重要保证。应根据不同作物和当地土壤条件选择不同的生物肥料。生物肥料常用于拌种、基肥和追肥等。在使用方式上,生物肥可以叶面喷施,根部沾施。总之,生物肥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专用肥料。农民在施用中要不断总结经验,讲究方法,使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