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市树是什么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

西安市市树是什么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
最佳回答
刘医生
推荐于:
最佳回答

西安市的市树是国槐。国槐在西安市的种植历史悠久,1986年8月13日,经西安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确定国槐为西安市市树、石榴为西安市市花。

西安,“秦中自古帝王州”,建有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 半坡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仰韶文化的确立和探索,博物馆的建立与形成,古都西安的城市历史推进了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

走进半坡博物馆,时光流转,大约是回到了6000多年前。原始社会虽无法与现代社会相比,但在那个时候人类就已经有了灿烂的文明发展。

博物馆陈列展览面积约4500平方米,主要有土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三大部分。

其中,文物陈列和遗址大厅绝不能错过,二者结合一体,算得上是一次完整的历史穿越。

出土文物陈列主要是从遗址中所发掘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以石器类、骨器类和陶器类为主。

如石斧、石铲、石刀、刮削器、敲砸器、箭头、磨盘、纺纶、骨锥、骨刀、骨针、鱼钩、鱼叉、陶钵、陶盆、陶碗、陶罐、陶甑等,此外还有陶哨、人头、鸟头、兽头等艺术品和一些装饰品。

其中,陶器令人震撼。在6000多年前,人类就已经创造出大量的绚丽多彩陶制品,这一时期的文化被专家定为“彩陶文化”。

许多陶制品上的绘画图案十分有趣,而且神秘,令人捉摸不透,难以想象。有的是鱼、是鹿、是蛙,还有植物,同时还伴有令人匪夷所思的三角形,方格纹、编织纹等。

有专家推测,三角纹是由鱼纹图案变化而来,波折纹则是山或水的写意,如此说来,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人不仅懂得从生活中发现美,也掌握了对艺术展现的技巧。

其中,人面鱼纹盆和鱼纹彩陶盆堪称是半坡遗址的重大发现和文明精髓。现如今,人面网纹彩陶盆是半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人面鱼纹彩陶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面网纹盆和人面鱼纹盆是两件国宝,其名称乍看之下极为相似,二者各有特征。

人面鱼纹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以鱼纹和人面纹为主。关于这样的图案绘制,自其出土以来一直争议不断,主要有图腾说、神话说、祖先形象说、原始信仰说、面具说、摸鱼图像说、权力象征说、外星人形象说等,至今依然成谜,令其愈发神秘。

其中,最常见的是“图腾说”,寓意鱼是半坡先民的图腾,用来供奉膜拜,但很快被质疑或推翻。

而在半坡博物馆的人面网纹陶盆,以人面为主,没有鱼的图案存在。

人面网纹陶盆已经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代表,自1958年半坡建馆后,就一直存放在这里。它是半坡博物馆所有的一级文物中,是最拔尖的一个,据悉因其珍贵性而从没出过该馆。

人面网纹陶盆从学术价值上带来很多信息,可以研究当时人类生存和其精神状态,是当时生活的一个切面

当时的人们不仅有了超高的彩陶的制作工艺,且图案也显露出社会分工出现明确化,整体是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但这两个陶盆在当时并不是拿来盛放食物和水的,它原是盖在瓮棺上的盖子,瓮棺是用来埋葬夭折的儿童的。

在遗址大厅处,可以见到许多瓮棺,其底部或用作棺盖的彩陶盆上大多都有个小孔,寓意供灵魂出入的通道。

半坡时期的瓮棺主要用来埋葬夭折儿童,而成年和少年则直接被埋入土坑墓中。如今已发掘出土的250座墓葬中,成人墓174座,儿童瓮棺墓73座,幼儿土坑墓3座。

遗址大厅面积有3000平方米,是原始村落的一部分,主要是早期的房屋建筑和墓葬形制。在遗址大厅还有几个不大的展厅,其内陈列着几具人骨标本。

久远的仰韶文化,古老的母系制度,神秘的原始文物,西安半坡博物馆可以说是为我敞开了一扇“对西安重新认识”的窗户。

漫步其内,畅游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无疑是西安之旅不可错过的地方之一,是博物馆爱好者一定要打卡的胜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