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鲤科鱼类
鲤科是鲤形目下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包括210属2010种。中国共有132属532种和亚种。此科鱼的特征是口部有须。有咽齿没脂鳍。鲤科一族在北美,非洲,欧亚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大的鲤鱼—巨暹罗鲤(Catlocarpio siamensis),可以长到3米长。在北美分支中的尖头叶唇鱼(Ptychocheilus lucius)单体记录为1.8米长,45千克。 与之相对的,有很多种类的体长不足5厘米。截至2008年,最小的淡水鱼名为Danionella translucida,发育成熟后体长仅为12毫米。鲤科的所有成员均为卵生,大部分不保护他们的卵。但是,有一些种类建鱼窝或护卵。鳑鲏类的鱼会将卵产于贝类体内,新生的小鱼直到有能力生存后才离开寄主。
本科鱼外观体型差异极大。一般为纺锤形或长形,侧扁或稍侧扁,口由前上颔骨与下颔骨组成,能伸缩。上下颔皆无齿,但由最后一对鳃之腹面特化成1至3行咽头齿,每行少于8枚齿,与头骨腹面的角质后垫形成咀嚼构造。通常具有1至2对须或无须。背鳍1枚,其前部有2至4根不分枝鳍条,腹鳍腹位,尾鳍叉形或深叉形。体被圆鳞,少数种类鳞片变小或退化。腹鳍基部一般均具有狭长腋鳞。
斑马鱼 4cm 中性~弱碱 25~28温和喜群泳黄金斑马
豹纹斑马 4~6cm 中性~弱碱 22~28温和喜群泳
白云山 4cm 中性~弱碱 22~26喜群泳,中上层水域回流
邮差鱼 5~6cm 弱酸性 22~28 活泼喜群泳
金 条 5cm 弱酸性 22~28 温和,可与小型鱼混养
樱桃灯 3~5cm 弱酸性 22~28 温和,雄鱼成鱼体色较红
四 间 5cm 弱酸性(pH6.5) 22~28 活泼,凶悍
绿四间 5cm 弱酸性(pH6.5) 20~28 活泼,凶悍
三角灯 4cm 弱酸性(pH5.5~6.0) 22~28 温和
玫瑰鲫 7~12cm 弱酸~中性 22~28活泼好动
红尾黑鲨 10~12cm 弱碱性(pH7.5) 22~27 温和
青苔鼠 10~12cm 弱碱性(pH7.3) 22~28 底栖性鱼类
泰国鲫 35~40cm 弱酸性(pH6.8) 22~28 活泼
锦 鲤 10~60cm 中性~偏碱(pH7.6)22~28 温和可混养 有很多品种
金 鱼 10~20cm 中性~偏碱性(pH7.2) 22~27 温和可混养
鲶科鱼类
鲶科是辐鳍鱼纲鲶形目的其中一科。该科下现存大约100个种。
尽管鲶科鱼类从欧洲到亚洲都有分布,但最常见于东南亚,在大部份中亚地区都找不到其踪迹。 其大致有两个分支,即温带欧亚分支和热带/亚热带南亚东南亚分支。
它们的背鳍上没有棘刺,缺少脂鳍,腹鳍也退化甚至消失了,而臀鳍却很长。 该科最大的物种是欧鲶。
红尾鸭嘴 70~100cm 弱酸性 22~28 食性粗野,宜大型水槽单独饲养
虎皮鸭嘴 70~100cm 弱酸性(pH6.5) 22~28 可与大型鱼混养
电 鲶 30cm 中性 22~28性情凶暴,绝不可混养
青铜鼠 7~9cm 弱酸~中性 24~27温和,理想混养鱼
咖啡鼠 5~7cm 中性~弱碱 22~26温和能混养
小精灵 4~6cm 弱酸 20~30温和能混养
琵琶鼠 60cm 碱性 22~28 成鱼粗暴,避免与小型鱼混养
豹 鼠 5cm 中性~弱碱 22~28温和可混养
老鼠鱼 6cm 弱酸性 20~26 温和易饲养
皇冠琵琶鼠20~30cm 碱性 20~26 夜行性鱼种,勿和小型鱼混养
直升机 10cm 弱酸 25~30 温和可混养
玻璃猫 7~10cm 弱碱 24~26 温和,宜饲养一群
倒游鲶 8~10cm 弱酸性 22~28 混养时,宜选择大型鱼类
成吉思汗100~150cm 中性水 24~28 强悍,宜与大型鱼混养
鲤科鱼类
鲤科是鲤形目下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包括210属2010种。中国共有132属532种和亚种。此科鱼的特征是口部有须。有咽齿没脂鳍。鲤科一族在北美,非洲,欧亚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大的鲤鱼—巨暹罗鲤(Catlocarpio siamensis),可以长到3米长。在北美分支中的尖头叶唇鱼(Ptychocheilus lucius)单体记录为1.8米长,45千克。 与之相对的,有很多种类的体长不足5厘米。截至2008年,最小的淡水鱼名为Danionella translucida,发育成熟后体长仅为12毫米。鲤科的所有成员均为卵生,大部分不保护他们的卵。但是,有一些种类建鱼窝或护卵。鳑鲏类的鱼会将卵产于贝类体内,新生的小鱼直到有能力生存后才离开寄主。
本科鱼外观体型差异极大。一般为纺锤形或长形,侧扁或稍侧扁,口由前上颔骨与下颔骨组成,能伸缩。上下颔皆无齿,但由最后一对鳃之腹面特化成1至3行咽头齿,每行少于8枚齿,与头骨腹面的角质后垫形成咀嚼构造。通常具有1至2对须或无须。背鳍1枚,其前部有2至4根不分枝鳍条,腹鳍腹位,尾鳍叉形或深叉形。体被圆鳞,少数种类鳞片变小或退化。腹鳍基部一般均具有狭长腋鳞。
斑马鱼 4cm 中性~弱碱 25~28温和喜群泳黄金斑马
豹纹斑马 4~6cm 中性~弱碱 22~28温和喜群泳
白云山 4cm 中性~弱碱 22~26喜群泳,中上层水域回流
邮差鱼 5~6cm 弱酸性 22~28 活泼喜群泳
金 条 5cm 弱酸性 22~28 温和,可与小型鱼混养
樱桃灯 3~5cm 弱酸性 22~28 温和,雄鱼成鱼体色较红
四 间 5cm 弱酸性(pH6.5) 22~28 活泼,凶悍
绿四间 5cm 弱酸性(pH6.5) 20~28 活泼,凶悍
三角灯 4cm 弱酸性(pH5.5~6.0) 22~28 温和
玫瑰鲫 7~12cm 弱酸~中性 22~28活泼好动
红尾黑鲨 10~12cm 弱碱性(pH7.5) 22~27 温和
青苔鼠 10~12cm 弱碱性(pH7.3) 22~28 底栖性鱼类
泰国鲫 35~40cm 弱酸性(pH6.8) 22~28 活泼
锦 鲤 10~60cm 中性~偏碱(pH7.6)22~28 温和可混养 有很多品种
金 鱼 10~20cm 中性~偏碱性(pH7.2) 22~27 温和可混养
鲶科鱼类
鲶科是辐鳍鱼纲鲶形目的其中一科。该科下现存大约100个种。
尽管鲶科鱼类从欧洲到亚洲都有分布,但最常见于东南亚,在大部份中亚地区都找不到其踪迹。 其大致有两个分支,即温带欧亚分支和热带/亚热带南亚东南亚分支。
它们的背鳍上没有棘刺,缺少脂鳍,腹鳍也退化甚至消失了,而臀鳍却很长。 该科最大的物种是欧鲶。
红尾鸭嘴 70~100cm 弱酸性 22~28 食性粗野,宜大型水槽单独饲养
虎皮鸭嘴 70~100cm 弱酸性(pH6.5) 22~28 可与大型鱼混养
电 鲶 30cm 中性 22~28性情凶暴,绝不可混养
青铜鼠 7~9cm 弱酸~中性 24~27温和,理想混养鱼
咖啡鼠 5~7cm 中性~弱碱 22~26温和能混养
小精灵 4~6cm 弱酸 20~30温和能混养
琵琶鼠 60cm 碱性 22~28 成鱼粗暴,避免与小型鱼混养
豹 鼠 5cm 中性~弱碱 22~28温和可混养
老鼠鱼 6cm 弱酸性 20~26 温和易饲养
皇冠琵琶鼠20~30cm 碱性 20~26 夜行性鱼种,勿和小型鱼混养
直升机 10cm 弱酸 25~30 温和可混养
玻璃猫 7~10cm 弱碱 24~26 温和,宜饲养一群
倒游鲶 8~10cm 弱酸性 22~28 混养时,宜选择大型鱼类
成吉思汗100~150cm 中性水 24~28 强悍,宜与大型鱼混养
攀鲈科鱼类
为一群淡水至咸淡水的中至小型鱼类。成员广布於非洲及南亚热带及亚热带,已确认的约有36种。攀鲈科(Anabantidae )在1831年由波拿巴(Charles Lucien Bonaparte,1803- 1857)建立。在中国观赏鱼市场上的攀鲈科鱼类并不常见,但在中国有不少鱼类资料上常错误的将同归属攀鲈亚目下的丝足鲈科(Osphronemidae)、沼口鱼科(Helostomatidae)鱼类列入攀鲈科,如常见的:斗鱼、招财鱼、蓝曼龙、珍珠马甲、接吻鱼等都不归属攀鲈科。
三斑斗鱼 5~10cm 弱酸性 20~26 凶暴而好斗
泰国斗鱼 5~8cm 弱酸性 24~30 凶暴而好斗 性格孤僻不适混养 偶尔有较温和者不赶小鱼 求偶期会筑泡泡巢
丽丽鱼 5cm 弱酸性 22~28 温和而胆小 (草莓丽丽) (樱桃丽丽)
珍珠马甲 10~1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