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表层土壤变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良
1。大棚表层土壤变红,主要是由于大棚蔬菜过量施肥,化肥残留堆积,造成土壤盐渍化,使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盐、无机盐残留在表层土壤中,造成大棚土壤板结、盐碱化。因此,土壤表面会出现一层紫红色的物质。
2.改进措施:
(1)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粮菜轮作、大棚菜稻轮作;夏季,尤其是雨季,将大棚顶膜去掉,让自然雨水冲刷沥滤盐分。
(2)平衡配方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多施有机肥、鸡粪、猪粪,秸秆还田,少施化肥;尽量少施含盐量高的有机肥和含氯化肥。
(3)铲除大棚土壤顶部2-3 cm的土壤,换上肥沃的土壤,改良土壤去盐;改善土壤结构,活化土壤,有利于大棚蔬菜侧根的延伸,增强蔬菜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提高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
扩展信息:
大棚种菜,pH值在6-700.5之间。高和7.5为碱性土壤,低和6为酸性土壤。碱性和酸性土壤会抑制作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导致作物根系无法有效呼吸,土壤中的有益菌群无法存活,根系的形成受到抑制,导致作物生长缓慢,产量降低。
施用大量粉碎沤制的农作物秸秆和大量有机肥作为基肥,再辅以EMTM原液等商品有益菌肥,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农作物高产。
浇水后表土变红是怎么回事
你是哪里人?
应该和你所在地区的土壤质量有关
如果山东的温室土壤
变红了?
15-08-18 金诚农业& # 160; + 注意献花& # 40;0) 收藏品
众所周知,温室种植一段时间后,有时土壤会长绿苔,然后严重变红,会严重影响长期种植的作物产量和品质。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别急,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
我们来看看温室里土壤变红的几张照片。



温室土壤变红表现在浇水后土壤上长出类似苔藓的东西,当土壤表面干燥时,土壤表面有混有红色物质的晶体。经查阅相关资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土壤酸化:长期施用化肥使土壤pH值在3.0-6之间,导致土壤酸化,土壤中的铁、锰、锌等离子体溶解并聚集在土壤表面。土壤干燥后,铁锰等离子体被氧化生成红斑。这土壤是酸性的。
2.土壤盐碱化:土壤底层或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表层土壤中积累的过程。这种土壤通常呈碱性,pH值为8.0-10。
3.土壤富营养化:土壤盐离子在土壤表面聚集,使土壤表面养分过高,适合一些藻类生存。当土壤表面干燥时,藻类死亡,藻渣呈现红色。
1.土壤酸化:长期施用化肥使土壤pH值在3.0-6之间,导致土壤酸化,土壤中的铁、锰、锌等离子体溶解并聚集在土壤表面。土壤干燥后,铁锰等离子体被氧化生成红斑。这土壤是酸性的。
2.土壤盐碱化:土壤底层或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表层土壤中积累的过程。这种土壤通常呈碱性,pH值为8.0-10。
3.土壤富营养化:土壤盐离子在土壤表面聚集,使土壤表面养分过高,适合一些藻类生存。当土壤表面干燥时,藻类死亡,藻渣呈现红色。
要调节土壤酸碱度,合理使用化肥,建议使用有机肥
化肥太多
过多的化肥
请测量哈萨克斯坦土壤的pH值
你当地的农业技术中心。
1.土壤酸化:有些地方,最初的土壤是碱性土壤。长期施用化肥使土壤pH值在3.0-6之间,导致土壤酸化,土壤中的铁、锰、锌等离子体溶解并聚集在土壤表面。土壤干燥后,铁锰等离子体被氧化生成红斑。这土壤是酸性的。
2.土壤盐碱化:土壤底层或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表层土壤中积累的过程。这种土壤通常呈碱性,pH值为8.0-10。
3.土壤富营养化:土壤盐离子在土壤表面聚集,使土壤表面养分过高,适合一些藻类生存。当土壤表面干燥时,藻类死亡,藻渣呈现红色。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田间管理不当,导致土壤板结和过度蒸发导致盐离子在土壤表面积累,造成土壤表面盐浓度高和富营养化。在肥料试验中,山东部分地区为酸性土壤(沂源、招远、栖霞、莱州等。)和部分碱性土壤地区(肥城、武城、任平县等)。)都在温室土壤里。
为了缓解和改变土壤表面发红的现象,一般采取以下四种措施:
1.减少土壤蒸发:滴灌或破犁底(即土壤深耕),或夏季揭掉大棚塑料薄膜,减少蒸发,减少土壤盐离子的溶解和蒸发,减少盐离子向土壤表面的移动。
2.调节土壤pH值:酸性土壤,施泰因堡金聚德水溶性肥料,提高土壤pH值。
3.调节离子溶解度:通过添加一些螯合剂,增加土壤离子的溶解度。在灌溉条件下,盐离子随水向土壤深层移动,减少了盐离子在土壤表面的聚集。
4.合理施肥:有机肥、菌肥、微生物肥结合,改善土壤理化环境。
提高红壤肥力的方法
土壤板结肥力的下降对种粮农民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土壤板结是由于土壤表面有机质缺乏,结构不良,使土壤表面坚硬龟裂,并伴有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的危害非常大。优良的土壤会导致幼苗无法生长,从而导致减产。
文章图片1
面对土壤肥力下降,许多人选择过度使用化肥来增加肥力。这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土壤板结的原因与过量使用化肥有关。在有机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土壤中缺少腐殖质,导致板结。造成土壤板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恢复土壤肥力和消除土壤板结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使用以下五种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土壤恢复的时间。
1.秸秆还田
文章图片2
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最基本、最彻底的方法。农作物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这三种物质富含有机碳,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秸秆逐年还田是改善土壤板结、增加土壤渗透性的有效手段。
2.种植或间作豆科植物
图片3
豆科植物,尤其是大豆的根瘤是优良的生物肥料。根瘤菌在根瘤中通过生物固氮作用产生的氨是氮肥的来源。所以可以减少化肥的投入,把大豆秸秆压在土里,也会事半功倍。
3.种植紫云英
文章图片4
紫云英是一种像大豆一样有根瘤的植物。不同的是,紫云英更适合冬季休闲季节在稻田种植。种植水稻前,将紫云英翻耕入土,每亩可减少40%的化肥用量,同时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口感。
4.使用微生物肥料
文章图片5前三种方法,除了根瘤菌产生的氮肥,都是用翻耕植物入土。秸秆在土壤中的降解需要微生物,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大大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从而提高降解速度。如遇种植问题,可在云种植平台咨询专家,云种植平台是全球最大的农业科技问答网站。种植养殖专家上万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在2分钟内得到解答。
5.深耕土壤
文章图片6
当耕深远大于30cm时,可以改善耕层结构,从而防止土壤板结。深耕具有翻土、松土、拌土、碎土的作用,合理的深耕能显著促进增产。但翻耕的深度不能太大,以免翻出土壤深处的沙石,把表层的沃土翻入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