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消毒灭菌的最佳方法
土壤消毒灭菌的最佳方法:太阳暴晒、冰雪覆盖、微波炉烘干、化学喷洒、开水烫。
1.阳光照射
土壤可以被阳光消毒。天气炎热晴朗时,将花土铺在水泥板上或全天光照的屋顶上,暴晒3-5天,以去除细菌或害虫。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将花土装入黑色塑料袋中进行暴晒,这样可以起到双重杀菌的效果。
2.冰雪覆盖
冬季对土壤进行绝对消毒时,可以在冰河期用锄头把地里的土壤全部挖出来,露出内层土壤,破坏病虫害的越冬场所,然后利用冰雪和冬季的低温消灭所有的虫卵和病菌。
3.用微波炉烘干花草
家里种植花草,可以用微波炉对土壤进行消毒,将土壤与清水混合,放入塑料袋中,打孔后放入微波炉中,加热5分钟,翻过来继续加热5分钟。注意微波炉专用塑料袋的类型。
4.农药喷雾
土壤面积较大时,可喷洒农药进行杀菌。首先,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多菌灵、百菌清或高锰酸钾等灭菌剂,用水稀释后喷洒在翻耕的土壤表面,去除害虫和病菌。如果担心效果不好,可以在喷洒后用塑料薄膜或塑料薄膜覆盖在土壤表面。
5.沸水烫伤
土壤可以用沸水烫消毒。首先将花土放入可以储水的容器中,然后将土疏松一次,再将沸腾的热水倒入土中,使其完全淹没土中,最后用木棍搅拌,使水和土混合均匀。使用前注意将烫伤的土壤沥干晾干。H3的八种土壤消毒方法。化学消毒法。简单的操作步骤是:(1)清理棚子。最后一茬作物后,将温室内所有植物残体清除,深埋或焚烧。(2)深挖土壤。当土壤含水量适宜时,翻深,深度约35厘米以上,将大土块拍成小块。(3)用药。有许多药物可供使用。如果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土壤施用1.5g,可预防根腐病、茎腐病、叶枯病、灰斑病等病害。也可以将浓度为2%左右的酒精(与水混合)喷洒在土壤上,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1-2周;或每平方米土壤喷施等量波尔多液2.5公斤,对黑斑病、斑点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有明显效果。
你也可以用熏蒸消毒温室。常用的熏蒸剂有:眠龙和氯化苦。熏蒸法是用土壤注射器或土壤消毒器将熏蒸剂注入土壤中,及时用薄膜覆盖土壤表面,使熏蒸剂的有毒气体在土壤中扩散,从而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化学消毒虽然应用广泛,但长期使用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环境污染,降低土壤肥力,所以要慎重对待,最好结合其他措施对土壤进行消毒。
2.太阳能消毒。太阳能消毒是最便宜也是最环保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夏季(7-8月)的高温,借助太阳能杀灭病虫害。消毒时,应消灭前茬作物的残株,彻底清扫大棚,然后深翻土壤(先施有机肥,每亩用2袋眉佳花红),再用大水将大棚土壤完全覆盖,然后在阳光下暴晒15-25天,使10厘米土壤内的土壤温度可高达50-60℃,可有效预防枯萎病、青枯病和软腐病。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消毒的有效土层仅在地表以下10-15厘米,对根系较深的作物防病效果较差。
3.热水消毒。这种方法是用锅炉等设备将水加热到75℃以上,然后将热水倒入土壤中,提高土壤温度进行消毒。消毒前要多施有机肥,然后把土壤深翻平整,再在地上铺设滴灌管,用质量好的塑料薄膜把地面封好,再通热水。供水量随土壤质量、室外温度和种植的作物而变化。一般来说,消毒范围在地下0-20厘米时,100公斤热水倒入1平方米土壤;消毒范围为0-30厘米时,将200公斤热水倒入1平方米的土壤中。该方法对防治土传病害、线虫和杂草效果显著,效果达95%以上。同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受季节影响,可以随时进行。
土壤消毒用什么药最好
播种或扦插前对苗圃土壤进行消毒,可以消除病菌,保证苗木安全。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如下:
(1)五氯硝基苯
每平方米苗圃地使用4g 75%五氯硝基苯和5g代森锌,然后与12kg细土混合。播种时在上面盖上盖子。对防治土传炭疽病、猝倒病、猝倒病、菌核病有特效。
(2)福尔马林
每平方米苗圃地均匀喷洒50毫升福尔马林和10公斤水,然后盖上草包或塑料薄膜,开盖10天左右,使气体挥发。两天后,就可以播种或扦插了。对立枯病、褐斑病、角斑病和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好。
(3)波尔多液
每平方米苗圃地喷洒2.5公斤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水的比例为1: 1: 100)和10克garesafen。当土壤稍干时,可以种植和切割。对防治黑斑病、斑点病、灰霉病、锈病、褐斑病、炭疽病有明显效果。
(4)多菌灵
多菌灵可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对子囊菌和真菌引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0%土壤消毒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混配1.5g,可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叶枯病、灰斑病等。也可制成毒土,按1∶20的比例撒在苗床上,可有效防治苗期病害。
(5)硫酸亚铁
用3%的溶液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0.5公斤化学溶液,可防治针叶树苗枯病、桃、李缩叶病,治疗缺铁引起的黄化症。
(6)代森铵消毒
代森锰锌杀菌力强,能渗透到植物体内,在植物体内分解后仍有一定的肥效。用50%水溶性代森锰锌350倍液,每平方米苗圃土壤浇3公斤稀释液,可防治黑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
土壤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1)农药消毒法在播种前后对土壤施用化学物质,以防止种传细菌和土传病害的传播。主要应用方法如下:
1)喷雾或灌药法:将药物用清水稀释到一定浓度,用喷雾器喷洒在土壤表面,或直接倒入土壤中,使药液渗入土壤深层,杀死土壤中的细菌。喷洒农药处理土壤适用于田间、苗圃营养土等。常用的消毒剂有鲁衡1号和鲁衡2号,防治苗木病害效果显著。
2)硫磺消毒法:将硝石灰、硫磺、锯末充分混合,具体用量为硝石灰100公斤/公顷,硫磺2-3公斤/公顷,锯末500-750公斤/公顷,均匀铺在土面上,用铁锹或耙子挖拌,然后用大水浇透,用塑料薄膜覆盖。这种方法最好在夏季使用,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达到充分杀灭土壤中病虫害的目的。
(二)物理消毒法1)日光消毒:方法是在温室或田间收获作物后,将田间老株连根拔起,多施有机肥,然后将地面翻平。7、8月份气温在35℃以上时,用透明吸热膜覆盖,可将土壤温度提高到50 ~ 60℃,密封15 ~ 20。这种方法多用于我国北方多年种植草莓、西瓜、花卉的大棚。近年来,这种方法也被用于南方设施的西瓜大棚消毒,灌溉后还能起到洗盐的作用。
2)蒸汽热力消毒:通过蒸汽锅炉加热,将蒸汽热能通过导管送入土壤,提高土壤温度,杀灭致病菌,从而达到防治土传疾病的目的。这种消毒方法需要复杂的设备,只适用于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和苗床小面积应用。
3)火消毒:在敞开的苗床中,将干木柴平铺在床面上点燃,既能消灭表土中的病菌、害虫和虫卵,又能在翻耕后增加一部分钾肥。
此外,还有毒土法、氰氨化钙土法、溴甲烷土法等消毒方法,可根据实际种植类型和具体栽培条件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