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什么不能吃五谷杂粮豆类
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什么不能吃五谷杂粮豆类?
小麦、大麦、燕麦、黑麦、小黑麦、大米、荞麦、小米、玉米、高粱等谷类,以及豆类和杂粮如大豆、花生、绿豆、红豆、芸豆、心豆、豌豆等,被很多人标榜为健康食品。
但是对于我们自身免疫的患者来说,五谷杂粮和豆类容易引起肠漏综合征,加重病情。为了从根本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需要避免食用全谷物和豆类。
这是为什么呢?
全谷物和豆类是农作物的种子。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种子的使命是孕育下一代,在适宜的环境中生根发芽。很明显,全谷物和豆类不希望自己的种子被人和动物吃掉,于是进化出植物凝集素作为秘密武器。
全谷物和豆类含有高含量的植物凝集素(尤其是小麦、大豆和花生)。它们可以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而这种慢性毒性对每个人的影响是不同的。
有些人吃了五谷杂粮和豆类后,症状较轻,不易察觉。但有些人携带敏感基因,植物凝集素会造成肠道损伤,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患者是后一部分。
对于遗传易感人群,植物凝集素可破坏肠黏膜细胞,增加肠道通透性,导致肠漏综合征,是许多慢性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根源。肠漏综合征使许多本不该进入血液的大分子,如肠道内的蛋白质、脂肪、细菌、细菌毒素等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引发一系列异常的免疫反应,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
需要终身避免全谷物和豆类吗?
每种植物中都有不同种类的植物凝集素。小麦、大麦、燕麦、黑麦和小黑麦中含有的面筋蛋白是所有谷类中最具破坏性的植物凝集素。
面筋蛋白比其他五谷杂粮更臭名昭著,因为它不仅破坏肠道,导致肠漏综合征,而且与我们体内的许多组织蛋白具有相似的结构,可以误导我们的免疫系统,对我们自己的身体发动攻击,从而引发各种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要严格避免谷蛋白类食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小黑麦。
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初期,应该完全避免使用面筋蛋白,常见的酱油和调味料经常使用小麦作为配料,也是需要避免的。建议你在自己家里做饭,因为在外面吃饭不能保证100%无麸质。坚持几个月,等到自身免疫症状消失,病情稳定,就不再100%严格的忌面筋了。这个时候可以在外面吃,但是还是建议不要吃面食。
目前,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是否需要终身忌麸质,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专家认为,应终身避免谷蛋白,以避免肠漏综合征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复发。也有少数专家认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完全消失后,可以重新引入麸质食物。就个人而言,我相信大多数专家的意见:今后应始终避免面食。
其他杂粮,如大米、荞麦、小米、玉米、高粱、大豆、花生、绿豆、红豆、芸豆、鹰嘴豆、豌豆等,不要求完全避免。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偶尔吃一点也没什么大问题。但为了让肠道尽快恢复,建议不要吃。
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完全消失后,可以尝试少量引入。比如吃少量白米饭没问题,吃少量红豆沙也可以。
长期吃豆类对身体有害吗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经常吃豆类也是非常好的,可以保护身体健康。但是吃的时候有很多讲究,有些人真的是坚决不吃。谁不能经常吃?吃豆子有很多好处,但是你知道这些禁忌吗?
豆类的营养价值很高,而我们的传统饮食讲究五谷适宜养,失去豆类就是坏五谷有营养,但是没有豆类就会失衡。现代营养学也证明,只要坚持每天吃豆类,坚持两周,身体就能减少脂肪含量,提高免疫力,减少生病的几率。因此,许多营养学家呼吁用豆类代替一定量的肉类等动物性食物,这是解决城市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双重负担的最佳途径。
吃豆子有很多好处,但是你知道这些禁忌吗?让我们互相了解一下吧!
1.大豆
炒豆角炒豆角虽然好吃,但是温燥难消化。吃多了可能会引起食积、腹胀、口干、便秘,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但这种胰蛋白酶抑制剂会被高温分解破坏,所以要高温煮沸才能消化吸收。
大豆中的皂甙能促进人体内微量元素碘的排泄。长期过多食用豆制品会引起碘缺乏和单纯性甲状腺肿。儿童碘缺乏会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智力下降。豆制品富含钙,有利于补充人体钙。但如果血钙含量过高,会阻碍锌的吸收。儿童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饮食无味、厌食、影响记忆力,还容易感冒、肺炎、口腔溃疡、地图舌。所以孩子要注意合理营养,不宜长期吃豆制品。
2.绿豆:
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煮绿豆汤不能用明矾,否则会失去绿豆汤原有的香味和风味,破坏部分营养成分。
3.黑豆
炒菜容易伤脾,体质虚弱的人不宜食用。黑豆又硬又难消化。饱腹或消化功能差的人应少吃或不吃。另外,和食用大豆一样,禁止不仔细咀嚼就吞下整粒。
4.红小豆:
红小豆性质酸甜,有利于水路。多吃使人减肥,所以瘦、尿多的人不要吃。
5.扁豆:
小扁豆含有一种有毒蛋白质,豆荚上有溶血素和生物碱。这些物质必须在高温下销毁。如果加热不够,食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中毒症状。防止扁豆中毒的最好方法是加热,使其有毒物质完全分解。
6.芸豆:
芸豆也叫青豆。有些人炒四季豆是为了保持其颜色的绿色,而且经常在煮熟后促进下锅。这种未煮熟的四季豆含有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血凝素和溶血素,如果食用会引起中毒。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怕冷等。病程从几个小时到2-3天不等。其实四季豆只要炒透煮熟,其有毒物质就会被分解破坏。虽然高温烹饪会使其失去部分维生素,但只有将其由绿色烧至黄色,才能分解其有毒物质,真正有益健康。
虽然豆类有很多好处,但是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然可能会引起身体的一些疾病,所以要知道一些关于豆类的禁忌,但是特别是对于一些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还是要适当的吃,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
花生属于豆类吗?没有人应该吃花生
花生营养丰富。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吃花生。花生是一种食物,可能大部分人都这么认为。花生是生活中常用的零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另外,花生不是坚果。那么花生属于豆类吗?哪些人不应该吃花生?
1.不适合吃花生的人
1.对花生过敏的人
对花生过敏的人如果吃了花生,会出现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呼吸困难。
花生虽然好,但是这些人不应该吃
2.高脂蛋白血症患者
高脂蛋白败血症的大部分原因是不合理的饮食结果造成的。花生脂肪和卡路里含量高。如果吃多了,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甚至危及生命。
3.胆囊切除术患者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对胆囊刺激最严重。胆囊一旦被切除,胆汁就无法储存,对花生等油料作物中的脂肪消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痛风患者
高脂饮食会对尿酸排泄产生一定影响,导致病情加重,所以痛风患者不要为了发病而吃,最好在痛风缓解后适量食用。
5.胃溃疡患者
花生是一种坚果类食物,不易消化吸收,胃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也要谨慎食用。
6.有创伤性瘀伤的病人
跌打损伤的患者也建议少吃花生,因为花生中含有一种促凝血因子,血瘀的人吃花生容易导致血瘀,加重肿痛症状。
2.花生属于豆类
花生不是坚果的一种吗?
不对!花生是豆类。
维基百科:
花生(学名:Arachishypogaea;中文:花生是双子叶纲豆科植物。又名花生、落花生、甜豆、豆粒、地松、长寿果、水果。客家话和粤西的叫番斗。台湾省叫土斗,常用来写土豆(中国大陆也有土豆这个词,但多数情况下是指马铃薯)。在中国早年和日本被称为长命果,俗称唐人豆或南京豆。
既然是豆子,问题就来了。所有的豆类都含有一定量的凝集素——豆类为防止自己被吃掉而产生的一种毒素——需要适当的处理才能去除(如长期高温蒸煮、发酵、出芽),花生也不例外。
花生中含有花生凝集素,但与其他凝集素不同,花生凝集素在高温下不易分解,不易被人体消化液消化。所以它们往往会完全进入你的肠道,甚至会骗过你的肠壁细胞,潜入血液。
2014年发表在《致癌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体摄入花生后,血液中会出现花生凝集素。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花生凝集素可以模拟内源性galectin-3的功能,从而促进癌细胞的扩散。该研究的作者表示,花生的摄入对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有负面影响。
此外,在体外试验中,花生凝集素能促进人大肠癌细胞的增殖。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些黄曲霉产生的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物质,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是目前已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品。
不幸的是,玉米和花生是最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两种作物。20世纪60年代,英国10万只火鸡的突然死亡与花生饲料有关。
发霉的花生肯定是不能吃的,但是那些外观很好的花生也可能存在黄曲霉素超标的问题。但有趣的是,适当的处理可以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花生酱的制作过程可以减少89%的黄曲霉毒素。160℃烘烤可降低51%,去皮可降低27%。
就黄曲霉素而言,想吃花生,选择优质花生酱就好。
花生过敏
在美国,每180个人中就有一个花生过敏患者。花生过敏的常见症状有瘙痒、荨麻疹、肿胀、湿疹、腹泻、哮喘、腹痛、低血压。严重者还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在西方国家,花生是最常见的导致过敏性死亡的食物。
对花生过敏的人一定不能吃花生。
但好消息是,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些肠道细菌可以抵抗花生过敏。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使用抗生素或在无菌箱中培养老鼠会使老鼠患花生过敏。如果在无菌箱中加入一些梭状芽孢杆菌,这些小鼠就不会出现花生过敏。值得指出的是,使用其他细菌,如类杆菌,没有这样的效果。
梭菌益生菌可能是治疗花生过敏的关键。
烹饪方法也是花生过敏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烤花生比煮花生或油炸花生更容易引起免疫反应。这可能是由于烘烤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过敏蛋白。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花生过敏患者比欧美少——他们喜欢烤花生,而我们经常吃水煮或油炸的花生。
花生中的脂肪问题
花生中46.8%的脂肪是单不饱和脂肪,有益健康。然而,33%的花生是ω-6脂肪酸,几乎没有ω-3脂肪酸。
摄入过量的ω-6脂肪酸与炎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ω-6脂肪酸需要ω-3脂肪酸来平衡。
相比之下,澳洲坚果就好多了,而且大部分都是单不饱和脂肪。
吃中药的时候能不能不吃豆类而吃花生
不能一概而论,给大豆和绿豆打分!《本草纲目》说:绿豆味甘寒,无毒...治百毒不侵的草、马、牛、石。民间熬制的绿豆汤也常被作为药物中毒的急救措施之一。所以绿豆和中药不能同吃,吃中药不能吃绿豆,以免解药的说法就流传下来了。绿豆本身就是中药,可以清热解毒。如果患有外感风热、痈肿毒、丹毒、暑邪侵袭等热病,在服用中药时可以照常服用绿豆汤,起到互补的作用。如果患有胃肠无力、四肢无力、畏寒怕冷、腰腿冷痛、腹泻等疾病,应禁食绿豆。否则不仅会降低药物疗效,还会加重病情。所以吃中药的时候能不能吃绿豆,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你的病寒热两虚,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