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草油酸有什么作用
黄花草油酸的作用:能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的含量,分解甘油三酯,清理血管壁上的垃圾,疏通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血压,改善脂肪肝和经前综合症。
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不能自行合成,只能从外界获取。黄三叶油酸由月见草油和植物甾醇组成,具有降血脂的双重功效。
黄花草油酸可以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水平来降低血脂,而不影响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长期坚持服用,可以调节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水平,避免血脂升高。
扩展信息:黄花草油酸的组成:
黄花草油酸中含有一种罕见的γ-亚麻酸,具有明显的降低总胆固醇的作用,是亚油酸的163倍,还能清除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减少内源性总胆固醇的合成,减少β-脂蛋白的生成。
此外,γ-亚麻酸还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从根本上调节血脂。
参考:百度百科-黄花草油酸
蒲公英泡水治什么病
最近的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抗病毒、抗感染和抗肿瘤的作用...
蒲公英
英文名:Dandelion
拼音:蒲公英
。科:菊科别名:伤寒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蒲公英、傅红英(千金方)、蒲公草、蒲子草(唐本草)、傅红英(千金翼)、傅红英(本草图说)、地丁(本草)和金赞草(粟实本草)、奶草(本元)、残飞坠(本草简介)、黄狗头(植物名实考证)、蜈蚣、鬼灯草(本草方便方民间验方药集)、黄花草、谷谷定(江苏省药用植物志)、萝卜(四川省中药志)、三七(杭州市药用植物志)
花期-3月至8月
使用部位-花、叶和茎。可以改善消化不良和便秘。此外,叶具有改善湿疹、缓解皮炎和关节不适的血液净化作用,根具有抗炎作用,可治疗胆结石和风湿病。但是,最好不要在没有专业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花煎剂可以祛斑,可以说是非常有用的香药草。新鲜的蒲公英应选择叶子干净、略带香味的,干燥的蒲公英应选择灰绿色的。根长,单根或分枝,外皮黄褐色。叶有根,排列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有大头羽状或羽状,三角形裂片,全缘或有数个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细为柄,无毛者有纤细的绢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状毛。头部简单,末端,3.5cm左右;龙;总苞片是草质的,绿色,部分带红色或紫红色,在顶端有或没有角和白色的珠状毛;舌状花鲜黄色,顶端截顶,5齿,两性。瘦果倒披针形,卡其色或黄褐色,具纵棱和横瘤,中产量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顶端有喙,顶端有白色冠毛。早春和晚秋开花。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自全国各地。
药材
皱缩卷曲的团块有一根圆柱形的根,根长3-7厘米,褐色,根头部有细毛,叶片破碎。全叶倒披针形,深灰绿色或褐绿色,边缘较浅或有羽状切迹,基部延伸成柄状,下表面有明显主脉,有花。
性味功能: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腮腺炎、乳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囊炎、急性阑尾炎、尿路感染、盆腔炎、疔疮疖肿、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g,发酵酒1汤匙,混饭后服用。
3.痈疖: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紫花地丁各30克,水煎。
花语
蒲公英:它开着充满活力的黄色花朵,花语是不可阻挡的爱。
紫色蒲公英:一种淡紫色的蒲公英,其花语为‘传说中的紫色’,属性为黑暗。
带飞箭的蒲公英:名为飞箭的蒲公英,花语意为‘瞄准弹珠’,属风。
-
蒲公英茶
材料:75克干蒲公英和100克水。用小火煮一个小时。滤去茶渣,凉了再喝——p .地丁:清热解毒;搭配金银花:消痈消择;决明子:清热泻火。
蒲公英药性描述:甘寒清热,苦止泻,专精解毒消肿,是治疗乳痈的重要药物。也有利于祛湿。
蒲公英的功效:1。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其是清肝热,治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各种感染和化脓性疾病。2。消痈散结可治疗热毒结肌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房脓肿有很好的疗效,能解毒散结,催乳,可内服,也可外用。常与金银花配伍。此外,大黄和牡丹皮可用于治疗肠痈。
用法: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要用于热毒疮痈。热毒内盛,目赤咽肿,口舌生疮。热毒溃疡、乳痈肿痛、疔疮内伤。c肺痈咳脓带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湿热发黄。
适应症:急性乳腺炎、淋巴结炎、疖、疖、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蒲公英的用法和用量:
口服:煎服,0.3 ~ L (2次大剂量);倾倒果汁或粉末。外用:捣固。
临床应用:1。对于烧伤并发感染:新鲜蒲公英捣碎,加少许75%酒精在患处。(《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5): 301) 2.治胃痛:蒲公英20-30克,丹参25-30克,白芍15-30克,甘草10-3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一个月为一疗程。(上海中医杂志1984 (2): 33) 3。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蒲公英30克,柴胡10克,郁金12克,川楝子6克,党参30克。用水煎服。(《新常用中草药手册》第33页)4。腮腺炎的治疗方法:将新鲜蒲公英30g捣碎,加入蛋清1个,搅拌均匀,加入冰糖适量,捣成糊状,外敷患处。每天换一次药。(《中医现代临床应用手册》1993;12) 1.急性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各12克,水煎。2.治疗乳腺炎、阑尾炎、疔疮: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各15克,穿山甲、当归、白芍各10克,水煎服,或用其鲜品捣碎外敷。3.红肿眼睛:蒲公英30g,黄芩10g,水煎,熏洗患眼。4.尿路感染:蒲公英30克,绵萆薢10克,蒲黄10克,木通10克,车前子10克,水煎。
注意事项: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禁用。1.过量和常规剂量后,偶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和轻度腹泻。大剂量(30g/kg)煎剂服用3天后,实验兔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混浊肿胀,肾小管变窄,其他变化不明显。小鼠和家兔的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尿中有少量管型和混浊的肾小管上皮细胞。2.过敏反应服用蒲公英煎剂和蒲公英酒冲剂后,个体会出现荨麻疹、瘙痒等过敏反应。静脉滴注蒲公英注射液后,偶有畏寒、脸色苍白、发绀或精神症状。3.药不正的主要原因是不区分寒热,不辨证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见到的感染多为热证,蒲公英一般无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发热,病程长,体质弱。笔者一般看到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患者出现厌食、倦怠、乏力、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受感染的病灶没有改善的迹象。如果单纯把蒲公英看成是抗菌消炎的,滥用就会有不良反应。
化学成分:蒲公英全草含有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粉、果胶等。药用植物蒲公英的根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醇、φ-蒲公英醇、蒲公英醇、β-香叶醇(βAmyrin)、豆甾醇、β-谷甾醇、胆碱和有机酸。叶子含有叶黄素、紫黄质、质体醌、维生素C 50 ~ 70毫克/100克和维生素D5约9毫克/100克这些花含有Arnidiol、叶黄素和黄黄素。花粉含有β-谷甾醇、5α-豆甾醇-7-烯-3β-醇、叶酸和维生素c。绿色花萼含有叶绿素。茎含有β-谷甾醇和β-香叶醇。本品还含有香豆雌酚、核黄素1.43 μ g/g、胡萝卜素7.7 ~ 8.8%。整株植物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甘油、蒲公英青霉素、菊粉、果胶和胆碱。
药理研究:1。抗菌:50%鲜草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杆菌有平板挖沟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2.抗真菌:水提液采用试管法稀释,1: 4对奥多恩小孢子菌、蚕豆、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3.抗肿瘤:腹腔注射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 ~ 40 mg/kg,皮下接种后11 ~ 20天对艾氏腹水癌小鼠有抗肿瘤作用,但接种后1 ~ 10天无效。其抗肿瘤作用与香菇多糖相似,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此外,本品还具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的作用。
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卡氏球菌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对某些病毒、真菌和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利胆、利尿、去苦味、健胃、轻度腹泻的作用。
采收:春夏开花前或刚开花后连根拔起,去土晒干。
加工:去除杂质,洗去泥土,切成段,晒干。将原料清洗干净,用清水洗净去除泥屑,取出摊开晾干,切1~1.5mm片,晒干,筛去灰屑。
储存:放在盒子或其他容器中,放在干燥的地方,防止霉变和虫蛀。
来源考证:出自唐本草;(1)唐本草:蒲公英有叶似菊苣,花黄色,汁白色,人人吐之。(2)简编:地丁,大江南北多处,别处也有,岭南无。小科布土地,分散而生。茎叶花絮似菊苣,但穗小,苗嫩,可食用。③新版《本草纲目》:蒲公英煎剂优于生用。煎的方法是每次100斤,用石臼捣碎,用铁锅加水煎。放入锅中水煎至7分钟,放入布袋中沥干清汁;每口大锅可以煮‘金’。煮十遍后,取清平面,放入大锅煎至粘稠。然后放在沙瓶中,用浓汤煮,待其汁如蜜,倒入盆中,用中护肤霜融化,搅拌均匀,晒干。大概一堂浓汁,一两片人皮膏可以做成糊状,切片。一百斤蒲公英能得七斤膏,是治疮火毒的良药。每种前药都要用一到两种草药,用两元代替,这是最简单最奇妙的方法。没有鲜草可以做干草,但干的时候不需要100斤,30斤可以熬膏,拿七斤。
卡包:其他
日本名字:ダンディラィィォンン
中文名:蒲公英。这些令牌不能在特殊召唤回合中用作祭品。
蒲公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这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通乳的作用,对治疗乳腺炎非常有效。无论是煎汤内服,还是捣碎外敷,都是有效的。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通便、退黄、利胆等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草纲目》中有一句话:蒲公英嫩苗是可以食用的,生吃对治疗传染病特别好。神农本草经、唐本草、中医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予高度评价。蒲公英营养价值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什么是一枝黄花油酸
一枝黄花油酸是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能与胆固醇竞争,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可以改善机体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同时降低胆固醇的含量。是天然的降脂食品。
黄花草油酸还能促进脂肪的代谢,防止脂肪在体内堆积,所以有降血脂减肥的功效。此外,黄花油酸还含有丰富的胆碱、卵磷脂等营养成分,能把人体内的胆固醇分解成胆汁酸排出体外。
扩展信息:
油酸提取自月见草,月见草属直立的两年至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粗直根;茎高70-150厘米,厚6-20毫米,不分枝或分枝,常密被柔毛,疏生长毛(毛基红色疱),茎枝上部常密混有短腺毛。
基生叶莲座状,倒披针形,先端尖或略钝,基部渐尖,向下延伸成翅,齿浅波状,自下而上远离,白色或红色,上部深绿色至鲜绿色,两侧长毛。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黄花草油酸
启功曹操油酸对降血脂有用吗?适用于什么疾病
启功曹操油酸有助于降低血脂和治疗高脂血症。
启功草油酸可以帮助游离脂肪酸顺利排出,激活体内脂肪酶活性,加速中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稳定消耗,进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同时,补充启功草油酸对自身血管功能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可以提高血管内壁细胞的活性,降低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降低血脂和尿酸的食品
1.马齿苋
为了降低血脂和尿酸,可以吃马齿苋,马齿苋是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和野菜。春天路边有很多蔬菜。你可以用它们来煮汤或炒菜。当然,凉拌也很好吃。有利尿作用,所以能降低尿酸和血脂。
第二,蒲公英
蒲公英也可以吃,降血脂,降尿酸。蒲公英是一种食物,也可以作为治疗一些疾病的药材。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还有消炎利尿的作用。常见的操作方法是煮汤,或者晒干,然后泡茶喝,比较适合高尿酸高血脂人群。
3.玉米须
玉米是很常见的食物,多吃玉米营养价值高。想做血酸酱可以吃玉米须,玉米须可以利尿消肿,加速体内尿酸的排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可以直接煮玉米须喝。
降血脂和尿酸可以通过食物来调节。当然,如果想要效果好,也可以选择一些降酸产品,比如菊苣、栀子茶等。本品主要由菊苣根和栀子组成,比较适合高尿酸人群。
当然痛风患者也可以用。能降低血脂和尿酸。使用时,每次服3-6口,然后用开水冲泡,三分钟后饮用。
以上内容请参考百度百科-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