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药[田基黄/茵陈/鸡骨草]用于乙肝转阴
以下是我自己收集的一些护肝茶,我通常自己喝:
[组成]30克(60克鲜)香茶菜。
【主治】①黄疸性肝炎,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恶寒发热,乏力,纳差,肝区隐痛,肝脾肿大,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滑。②急性胆囊炎。症状有恶寒发热,右上腹疼痛,右肩背部拖拉,口干口苦,恶心呕吐,或大便干燥,或腹泻黄疸。
[方法]按上述组成比例,增加10倍用量,研究未成功。每次用40 ~ 50克,放入暖水瓶中,倒入适量开水,加盖15分钟左右,勤饮代替茶水。一天一剂。
纯冬凌草
冬凌草茶的饮用方法不是直接冲泡,一般涉及四个步骤。冬凌草可以用茶壶或瓷杯清洗。茶叶放入毒瓷杯,大约需要瓷杯三分之一的容量。一般茶叶一次泡七次以上,泡的时间越长,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5-8秒,第六次12秒。。。一般不超过25秒。尽量在一个晚上完成,这样才能起到冬凌草的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0.5 ~ 1两(鲜2 ~ 3两)。
[急性暴发性肝炎]
冬凌草30克、马蹄根30克、车前根30克水煎。
[急性胆囊炎]
冬凌草30克,栀子9克,龙胆草9克,水煎。
[急性肠炎和痢疾]
冬凌草18克、黄连6克、黄柏9克水煎。
[风火红眼病(包括急性结膜炎)]
冬凌草9g,水煎,去渣,过滤,然后用药汤洗眼
冬凌草茶
冬凌草60%,鸡骨草15%,冬凌草15%。用于肝胆湿热,食欲不振,疏肝活血,抗病毒性肝炎。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利水消肿。可用于治疗肺热哮喘、扁平喉炎、咽喉炎、阑尾炎、盆腔炎、肝炎和肠炎。
鸡骨草:清热利湿,疏肝止痛,活血。用于急慢性肝炎,腹水变硬,小便刺痛。
夏枯草:清肝明目,祛风解毒,清热解毒。
田:清热利湿,化瘀消肿,用于急慢性肝炎。
香茶菜茶
溪黄草60%、紫草20%、白花蛇舌草10%、甘草10%
在我自己家里,我一般都是熬猪牙草和云芝糖浆(药店说加了云芝的效果和灵芝差不多,但是云芝便宜很多)。冬凌草太苦,我比较喜欢鸡骨草。
如果你是普通护士的话,还是熬糖水和汤比较好,因为这些药材比较凉,所以一周三次左右比较好,不然身体会比较虚弱。
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偏方有用吗?
[同志食谱]
张锡纯:我的妻子王,一辈子都不能吃药,连药味都不能吃。乙丑之秋,得黄疽之证。开了几种汤药让药吃好,而且是强迫吃的。吞下去的时候是吐啊吐,药全吐出来了。朋友张说可以配汤鲜麦苗。然后,取一把新鲜麦苗,并向其中加入15克滑石。服用后病情缓解,服用1剂后痊愈。
-[辩证公式]
1.热证沈雁南:湿是急性黄疸型肝炎最重要的病原体,所以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辅以解毒。尹田白贝汤是临床常用药。
茵陈30克、田基黄30克、白茅根30克、车前子30克、虎杖15克
如证属热重于湿,热毒炽盛,加十大功劳15克,板蓝根15克,大黄9克,黄芩9克;若湿重于热,则加半边莲30克、薏苡仁30克、茯苓20克;若胁痛明显,加川楝子6克,郁金15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陈国恩:自拟陈印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茵陈1250克、栀子10克、大黄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柴胡50克、茯苓10克、茯苓30克
其他临床经验表明,茵陈多食没有问题,疗效确切,需大剂量服用,成人不少于1000g,儿童不少于100g。
-吉林省名老中医经验选张琦:治疗重型肝炎,又称重型肝炎,黄疸进行性,体热,意识障碍。嗜睡初期,他(她)陷入昏睡状态,先是昏睡,然后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狂躁不安,最后转为昏迷或半昏迷,舌红。
茵陈50-100克、金银花15克、龙胆草50克、当归15克、败酱草25克、大黄50克、茯苓15克、白术20克、姜黄15克、甘草15克、丹参15克、25克
刘学文:90%黄疸在半个月内恢复正常,其他症状如饮食差、厌油、腹胀、恶心等在一个月内100%消失,而肝脏在一个月内缩小至正常,转氨酶下降至正常的占74%。
广金钱草50克茵陈50克板蓝根25克黄芩20克车前草芒硝15克(口服)枳壳20克木香15克焦三仙15克柴胡15克煎服,每日1剂。
发热、大便干燥者,去木香,加黄10g对于湿重,有呕吐恶心,苔白腻,脉缓等症状者,去芒硝加半夏15克,广藿香15克。食欲不振、腹胀者,可加砂仁15克、陈皮15克、香附15克;持续肝脾肿大者加鳖甲50克、丹参25克;转氨酶高但未下降者,加五味子50克。
——一千个妙方第一卷钱钧:谷中治黄疸病,饮食已使他头晕,心中抑郁。
苦参(粉碎)60克,龙胆草(粉碎)30克,牛胆汁30克
加了蜂蜜,药丸大如梧桐树。每次服50粒,下空心生姜甘草汤。
——经验方汇编陈付争:视小儿黄疸为金。
取山里的薏苡根,彻底洗净,煎服,自愈。
-
2.实证:张仲景:茵陈蒿汤用于治疗谷疽寒热,久则头晕、焦虑、发黄。
茵陈18克,栀子14片,大黄6克
先将茵陈蒿用2000毫升水煮沸,减1200毫升,取2味,煮沸600毫升,去我,不同温度分三次服。尿要利,尿如皂角汁,色红。经过一夜的腹亏,黄从小就去了。
-金匮要略图金城:急性感染性黄疸肝炎,发热头痛,恶心恶油,食欲不振,口渴口苦,咽干,胃嘈杂,全身及眼轻度黄染,皮肤瘙痒,有时有粘汗,小便灼热,大便干燥或。用清肝解毒汤加减。
嫩艾叶30克、焦栀子9克、鲜腊肠草30克、金银花30克、板蓝根15克、连翘12克、葛根12克、酒大黄9克
若含量不满意,加9g焦神曲;大便干燥,加瓜蒌30克;胸腹闷者,加蒲川9克,枳壳9克
-老中医在京经验选(二)
赵学敏:加味吕范丸治疗男女黄疸。
皂矾240克(面粉、面包各500克,含皂矾,用火煨,以焦为度),苍术、厚朴(姜汁炒)240克,陈皮、甘草300克,川椒300克(去目)
作为结束,熟红枣1.5斤,去核桃1.5斤。每次服70 ~ 80粒,温酒吞服。刚开始觉得药很甜,但是一吃就觉得药很臭。120克大剂量的药可以治好一个人。
-
万倩斋:治黄疸的奇方,治阳黄,属湿热证。
满天星(连根洗净)约半盅,捣碎融化,猪肉(瘦人)120g水煮,汤和肉都可以吃,一两次就好了。
——新版《寿氏》万倩斋:治黄病的奇方,肝胆之热使人面色发黄,直至浑身包金,久而久之,腰足无力,行动倦怠。
桃、竹根(切断洗净)不限。先用酒分两三次服用,再用精肉煮两三次,即愈,每次30-60g。
-新版《寿氏清普君:治黄疸》。
红枣1000克水煮去皮去核,鸡胗10块烤熟,皂矾30克为最终粉末。2味:1碗米醋炒干后细磨,枣肉为丸,大如梧桐树。每次服30粒,用黄酒送服。
-
治疗乙型肝炎的处方
1。艾草30g,栀子6g,生大黄3g。热重加入柴胡6克、黄芩6克;恶心呕吐砂仁5克,广藿香5克;腹胀用厚朴35克、枳壳35克;食欲不振加焦三仙9克;尿黄和木通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2.茵陈30克,茜草18克,板蓝根15克,白茅根60克。便秘增加黄色;腹痛加郁金、元胡;呕吐加枳实;腹胀加枳壳厚朴。儿童剂量减少。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3.鲜蒲公英500克,水煎15天随时服用。4.赤小豆30克,田基黄30克。将田基黄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然后加入菜豆煮沸。一天三次喝茶。5.茶叶15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水煎,每日2次,连服2周。6.青黛4克,明矾2克,朱砂4克,全部磨细,分7包。每包加一个蛋清,每日一包,开水送服。7.取茵陈180克为粉末,制成蜜丸,每丸3克,每次1丸,每日3次。8.茶叶15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水煎,每日2次,连服2周。9.艾草8克,大枣10克,明矾0.3克,粳米30克,糖适量。茵陈、明矾同煮,加水25分钟,滤渣,用洗净的粳米、大枣煮粥,加糖调味。每日一剂,早晚两次,连续服用7天。10.大青叶20克,田基黄20克,茵陈20克,鸡蛋2个。将鸡蛋壳洗净,与大青叶、田基黄、茵陈一起放入锅中,加水400毫升,煮30分钟,滤出药渣。吃鸡蛋喝汤,每日一剂,早晚两次,连服7天。11.西瓜汁100毫升,蜂蜜10毫升,每日服用两三次。12.鲜蒲公英60克,鲜车前草60克,洗净捣碎,用纱布挤干,明矾粉1.2克先用温水洗净,1小时后服此药汁。13.红薯50克,积雪草50克,栀子10克,茵陈15克。用水煎服。每天一剂,分两次服用。
田鸡黄的功效
田:又名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有利胆、清热、化瘀、解毒的作用。适应症: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区疼痛。每日用量:干品15-30克,鲜品30-6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