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所谓的五味子树到底是什么?
五味子是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属于木兰科。是个宝,树是优良的绿化树种。果实可用于医药、水果消费和饮料、酿酒和果汁保健。五味子,俗称花椒,负重籽,五味子,藤,五梅等。,有五味子之名是因为新修订的《本草》如《汤》中含有酸甜皮、苦核、全咸五味。
古代医书称之为气、玄、会,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中药的功效在于滋补强壮,药用价值极高。一般与硒结合制成养肝片,有护肝的作用。
五味子,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辛、甜、酸、苦、咸五味药性的果实,在只有一两种药味的中草药中独树一帜。这种五味五行的水果可以平衡五脏(心、肝、心、脾、肺、肾)。
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黄酮类、植物甾醇和木脂素(如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或五味子醇甲),具有很强的恢复作用。也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养精、养气、养神三大功效的药材,能益气强肝,提高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供给更多的氧气,创造和利用能量,提高记忆力和性耐力。在古代,俄罗斯猎人每次长途狩猎前都要服用五味子强身补气。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日:五味子酸咸于肝肾,硬于心肺,甘于宫中,益脾胃。具有益气补肾、敛肺止咳、止遗精止泻、益智安神、滋补强身的作用。它不仅能降低肝炎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还能改善人的视力和听力,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酿酒和果汁保健。
中草药: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五味子是一种传统中药,在中药中应用广泛。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被人们用来增进健康,增强免疫力,改善精神状态。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介绍五味子的功效和作用。
五味子具有抗氧化作用。抗氧化是目前的热门话题,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环境中,空气污染和食物中的自由基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中和自由基,减少其对身体的危害。这使得五味子成为一种理想的天然抗衰老剂。
五味子对心脑血管系统有益。它含有一些特殊成分,如五味子醇甲和酸性多糖,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增强心肌收缩力。因此,经常食用五味子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保护心脑健康。
五味子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含有五味子醇甲、香豆素等多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免疫细胞的产生和活性,提高人体对抗病毒和细菌的能力。因此,适当摄入五味子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等常见病。
五味子也被用来改善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五味子含有一些镇静剂和神经元调节剂,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睡眠质量。这使得五味子成为一种天然的镇静剂,广泛用于治疗失眠和情绪不稳定。
五味子还有其他作用。例如,它被认为具有抗肿瘤、抗癌和抗炎作用。五味子还能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促进食欲,增强肝功能。
五味子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中药,具有多种功能。有助于增进健康,增强免疫力,改善精神状态。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都不一样,所以在使用五味子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确定合适的用法和用量。记住,虽然中药有很多好处,但还是要慎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五味子到底是什么
五味子是五味子(Turcz)的干燥和成熟果实。)Baill。或华中五味子。木兰科植物。前者叫五味子,后者叫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干,去除果梗和杂质。唐等人的《新本草》所载五味皮肉皆酸甜,核质坚硬,皆咸,故名五味子。五味子分南、北两种。古代医书称之为气、玄、会,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能滋补强身,药用价值高,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五味子可分为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北五味子优于北五味子。五味子为不规则球形或扁圆形,直径5 ~ 8毫米,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油状,果肉柔软。有些表面是暗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1~2粒,肾形,褐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微胀气,有酸味;种子破碎后,芳香刺鼻,微苦。五味子的主产区有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五味子的颗粒更小。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干燥干瘪,果肉常紧贴种子。多年生落叶藤蔓植物。小枝是有明显皮孔的淡灰棕色。叶互生,宽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厘米,宽2-5厘米,顶端尖锐或渐尖,边缘有细齿;叶柄是淡粉色的。花单性,生于叶腋,花梗纤细柔软;花被片6-9,乳白色或者粉红色,芳香;雄蕊5;雌蕊群椭圆形,心皮17-40枚,在花托上呈叠瓦状排列。果实成熟时,为穗状聚合果。浆果成熟时呈球形、肉质和深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于海拔1 200-1 700米的沟壑、溪流、山坡。
五味子喜欢微酸性的腐殖土。野生植物生长在山区的混交林中,森林的边缘或峡谷中的灌木丛中,缠绕在其他树木周围生长。其耐旱性较差。在自然条件下,在排水良好、湿度均衡的肥沃土壤中生长最好。
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也分布在朝鲜和日本
药理学
1.对肝损伤的影响:五味子醇提取物能降低四氯化碳和硫代乙醇胺引起的实验动物丙氨酸转氨酶升高。γ-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具有抗肝损伤作用。[5]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五味子醇甲具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具有镇静的特点。五味子乙醇提取物(5-10mg/kg)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睡眠作用,对抗苯丙胺引起的小鼠兴奋,对抗咖啡因和尼古丁引起的小鼠惊厥。以10~100mg/kg剂量腹腔注射五味子醇甲,随剂量增加,小鼠自发活动减弱,10mg/kg腹腔注射拮抗咖啡因和苯丙胺对小鼠的兴奋作用。腹腔注射60~120mg/kg显著延长巴比妥钠和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对抗电击和戊四氮引起的抽搐。五味子醇甲具有广泛的中枢抑制作用和镇静作用。[5]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五味子有强心作用,其水和稀醇提取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管张力。汤剂体外实验对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对麻醉犬也有降压作用。[5]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可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5]。
5.抗菌作用: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有抑制作用。[5]
毒性
1.200mg/kg,每日1次,连续30天口服,对小鼠生长、血红蛋白含量及主要器官组织形态无明显影响。给两只狗服用10毫克/公斤的维生素B,每天一次,持续4周。他们的食物摄入量、体重、血象、肝功能(BSP和SGPT)、肾功能(NPN)和肝活检与给药前无显著差异。
2.五味子七种成分的急性毒性比较:将一批体重19-2g/kg的小鼠分为23组,每组3-10只。禁食后
五味子-中药饮片(2片)
24小时后,将不同剂量的五味子分别给予各组分一次,观察7天。70只18-22g小鼠,雌雄各半,每组10只,给予五味子15g/kg一次,观察72小时。各组动物反应良好,食欲正常,无动物死亡,提示五味子无明显毒副作用。
3.五味子挥发油的急性毒性: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口服五味子挥发油,观察3天。给药后小鼠活动减少,步态蹒跚,处于抑制状态,呼吸困难死亡。死亡集中在给药后24-36小时。根据简化概率单位法,五味子挥发油的半数致死量为8.75±2.41g/kg。
处理
五味子:筛去灰屑,去杂,入蒸笼蒸透,取出晒干。酒五味子:取洗净的五味子,加入黄酒,拌匀,放入缸中,密封,放入水中炖,待酒尽后取出晒干。此外,还用蜂蜜蒸和醋蒸,方法与酒蒸相同(五味子每百公斤用黄酒20公斤,或蜂蜜30公斤,或米醋15公斤)。炒:将洗净的五味子用文火炒至膨胀至紫褐色。论雷公的烤:凡(五味子)用铜刀切成两截,用蜂蜜蒸熟,但在果肉中浸泡一夜,烤熟。
临床应用
1.中药临床应用:中医认为五味子无毒。对咳喘、烦渴、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有疗效。对改善老年人心血不足、心气不足、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心悸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它通常用于:
(1)老年人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喘。
(2)老年自汗、盗汗、津伤、口渴、消渴、阴虚肾虚口干。
(3)老年人心虚、心悸、健忘、失眠。
2.西药临床应用:单用五味子或复方五味子治疗慢性肝炎,可明显降低或恢复正常Al T,可能是肝脏代谢的调节剂。用于止咳化痰。复方五味子治疗体虚型失眠。用于老年人延缓衰老,是治疗老年病的有效药物。
五味子图片20张
总之,本品能提高体力,缓解疲劳,提高智力和工作效率。随着老年人的衰老,肾精逐渐衰弱,体力下降,脑力下降。五味子通过补肾精来提高脑力,所以可以益智强身。实验研究表明,五味子对泌尿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因此,五味子是一种有利于延缓衰老的有效药物,可以治疗一些老年病。
有机酸包括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和琥珀酸。
它还含有游离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棕榈油酸和肉豆蔻酸。
3.治疗非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据102例观察,有效率为85.3%,其中基本治愈率(治愈有效)占76.4%。尤其对症状隐匿、肝气郁结、肝脾不和三型疗效更佳。五味子散能明显降低传染性肝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且起效快,无明显副作用,适用于多种类型。低酶型(300单位以下)病例基本治愈率可达84.2%,平均服药10.1天即可达到效果;高酶型(500单位以上)和中酶型(300~500单位)基本治愈率分别为71.4%和72%,平均服药时间分别为23.6天和25.2天。但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后,过早停药往往会出现反弹现象,所以疗程会因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原则上ALT恢复正常后服用2-4周为宜,以巩固疗效。少数情况下,服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下降到一定水平时稳定,或治疗效果不明显。如果加大剂量,仍可能使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
用法:将五味子烘干,研成粉末,过80-100目筛。成人每次1元,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也可制成蜜丸。[7]
4.急性肠道感染的治疗
取五味子10公斤,加水煎煮2-4小时,去渣,加红糖3公斤,浓缩成5000毫升。一般一天服两次,严重者服三次,每次50毫升。孩子要酌情减少。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33例(其中8例静脉注射氯霉素1-3次,3例注射四环素1-2次,1例注射激素,20例补液)。结果治愈29例,显效3例,死亡1例。21例中毒性消化不良(补液14例,氯霉素5例)除1例死亡外均治愈:10例急性肠炎(补液4例)治愈。服药后91.1%的病例在1~4天内出现发热。82.7%的患者在1~4天内大便呈阴性。五味子对急性肠道感染有清热发汗、生津止泻的作用,故可有效。[7]
5.治疗神经衰弱
可使失眠、头痛、头晕、目眩、心跳、遗精等症状消失或改善,从而恢复健康。根据73例观察结果,治愈43例(68.9%),好转13例(17.81%),中断16例(21.20%),无效1例(1.34%)。
制备及用量:取五味子40克,用50%酒精20毫升浸泡,每日摇匀一次,10天后过滤;将残余物浸泡在相同量的乙醇中10天,并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成人每次服用2.5毫升,每日三次,一个疗程总量不超过100毫升。也可将五味子用蒸馏酒浸泡一个月,制成40%酊剂,每次2.5毫升,水7.5毫升,每日两次,持续两周或一个月。[7]
6.潜伏型克山病的治疗
40%五味子酊,每日三次,每次30滴或2 ml。10天为一个疗程,可持续2~3个疗程。服药后多次烧开水。经过一个疗程的观察,8例患者(包括4例潜在型克山病确诊病例和4例疑似病例)的心跳、气短、头晕等自觉症状均有改善或消失。心律失常得到改善,心尖区杂音有一半得到改善,血压低者也有所恢复,但治疗后心脏边界和脉搏无明显改善。部分病例的心电图改变也恢复正常。经过一个月的治疗间隔,所有患者都可以参加一般的体力劳动,病情没有恶化。
另据报道,用五味子酊治疗1例绿脓杆菌性膀胱炎,12天后细菌学和临床症状达到痊愈标准。
夹竹桃汁,毒性很大吗?它能杀死多少人?我能说什么呢?
关于夹竹桃的毒性,不同的中医书籍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它有剧毒。有的只是说有毒。
而且夹竹桃的部位也不一样。毒性也不同。
其毒性对叶、皮、根有毒。新鲜树皮的毒性弱于叶强,干燥后花的毒性更弱。那么夹竹桃分泌的乳白色汁液中含有一种叫做夹竹桃素的有毒物质,误食可以中毒。
嗯嗯。
如果你指的是用来杀虫的夹竹桃汁。是由叶片组成的。
下面介绍一种制作夹竹桃杀虫汁的简单方法。
每15至25公斤水中加入0.5公斤夹竹桃叶,浸泡24小时。搓一搓,捣碎。直到液体呈现白色。然后加入0.3%皂液0.2公斤或0.15%生石灰水2.5 ~ 5公斤,得到夹竹桃杀虫剂。
嗯嗯。我个人认为。茎、叶、根浸泡或煎煮可制成简单的毒汁。
但是真的很难说会死多少钱。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中医书上提到的用法是。
内服:煎服,1-3分;调研结束,0.5 ~ 1分。外用:捣固。
禁忌症:孕妇不宜服用。不宜长期服用,过量服用会中毒。
所以我以为这个量会引起中毒。
嗯嗯。反正越重,死的可能性越大。而且长时间一点一点的服用也会要了你的命。
另外。附上夹竹桃中毒的症状。以及解毒方法。
中毒后初期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之后有心慌、脉搏不规则等心脏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流涎、头晕、嗜睡和四肢麻木。
严重者瞳孔散大,便血,嗜睡抽搐导致死亡。
夹竹桃中毒的解毒方法。
1.将甘草15克、绿豆30克加水煎煮,取人参2支、麦冬9克、五味子6克分两次服用,混合后分两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