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施肥高产,应注意什么肥料
豇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其豆荚中含有较多的纤维,是人们喜爱的豆科蔬菜之一。为了获得豇豆的高产,肥料管理是重中之重。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豇豆的高产施肥管理措施。
1.豇豆的高产要求及需肥规律
1.豇豆种植对环境的要求
豇豆对温度的要求:豇豆是一种耐热蔬菜,不同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为8~12℃,萌发期种子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营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开花结荚期最适温度为25~28℃。豇豆生长期耐高温,在35℃以上仍能正常生长、开花、结荚,但豇豆对低温敏感,在10℃以下生长会受到抑制。当温度低于5℃时,植物会在0℃时被冻死。豇豆的光照要求:大部分豇豆品种对日照要求不严格,但缩短日照时间有利于豇豆提早开花结荚,减少开花节。豇豆在开花结荚期,对光照的要求较多,以免造成落花落荚现象。豇豆对水分的要求:豇豆根系深,所以吸水能力强,但叶片蒸发少,所以比较耐旱。在生长期,如果土壤中水分较多,容易造成叶片黄化、落叶。积水严重时会造成烂根、死苗、落花落荚,也会影响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豇豆对土壤的要求:豇豆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但为了获得高产,最好选择有机质丰富、排水性能好的沙土进行种植。适宜的土壤pH值为6~7。2。豇豆的需肥特性
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每生产1000公斤豇豆,需要纯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4.5公斤,氧化钾9.5公斤(K2O)。由此可见,豇豆在生长期吸收的氮素最多,其次是钾肥和磷肥。在各个生长期,前期对养分的需求较少,进入生殖生长期后需求增加。在此期间,养分的吸收约占总养分需求的98%,对肥料的需求在结荚期最为明显,对氮、磷的需求占总需求量的65%~70%,对钾的需求占总需求量的近40%。
二。豇豆施肥注意事项
根据需肥规律,豇豆施肥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很多菜农认为豇豆属于豆科作物,固氮可以减少氮肥用量,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另外,在豇豆生长初期,根瘤菌尚未发育完全,固氮能力较弱。
因此,在营养生长初期,应适当补充氮肥,以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氮肥的补充可以以复合肥的形式与基肥一起施用。如果在追肥时施用,追肥应在开花结荚后进行。如果施得太早或含量太大,容易造成植株白长,影响豇豆开花结荚。此外,结荚后应施适量氮肥,防止植株早衰,影响二次结荚。
进入开花结荚阶段后,对养分的需求逐渐增加,豇豆的根瘤菌性能也逐渐增强,所以在这个阶段要添加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
豇豆从播种到收获大约需要70天,属于植物生长旺盛,生长期长的蔬菜作物。因此,整个生育期需要更多的肥料,尤其是磷钾肥。因此,施肥时应注意磷钾肥的供应。
三。豇豆不同时期的施肥
1.基础肥料
豇豆本身不耐肥。如果前茬作物施肥量大或土壤肥力好,可适当减少基肥施用量,否则应多施基肥。如果是早春栽培,由于此时地温较低,为了提高地温,可以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提高地温,促进豇豆根瘤菌的活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可以有效防止植株在中后期的雨季施肥。
基肥的施肥时间可结合最后一茬作物收获后,冬季土壤冻结前的深耕整地。建议中等肥力土壤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尿素5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8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耕的时候,耕的深度要在20厘米左右。犁地后,要把耙平,小心翼翼地种下一年。
2.表面处治
在豇豆生长发育过程中,水肥管理的总原则是控制结荚前的水肥供应,即避免植株过旺对开花结荚的影响;结荚后要加强水肥供应,追肥与浇水相结合,勤浇水以少量水为主,防止因施肥过早衰老,影响最终产量和品质。
由于豇豆前期对养分的需求较低,一般来说,如果基肥施足,结荚前期基本不需要追肥。结荚后,此时植株主要靠生殖生长,叶片和根系吸收的养分主要供给幼荚,而茎叶消耗的养分逐渐减少。
不仅如此,为了促进嫩荚的生长发育,茎叶中储存的营养元素也有相当一部分被输送到嫩荚中,所以植物的茎叶本身就处于营养缺乏的状态。因此,为了协调豇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此期间应注意追肥管理。一般在第一次收获后即可进行追肥作业,每亩追肥尿素5-10kg。之后嫩荚每两次追肥一次,追肥量与第一次追肥相同。
豇豆是一种无限生长的蔬菜。只要及时供应水肥,温度适宜,就能持续开花结荚。为延长杜家收获期,提高产量,可在结荚前5天左右浇水追肥,促进豇豆的水肥供应,对豇豆从基部向上继续开花结荚,从侧枝上抽芽或在收获的花序上继续开花结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豇豆的栽培管理相对简单,是结荚后管理的重要时期。只要做好这个时期的水肥管理,获得高产还是比较容易的。
如何掌握豇豆的施肥技术
豇豆是豆科植物,在我国栽培面积大,品种多。它营养丰富,嫩豆多肉、脆嫩,吃法多样。北方地区栽培的豇豆可在夏秋蔬菜淡季上市,成为调节八九月份淡季、增加花色品种的重要蔬菜。
豇豆根系比较发达,主根深50-80 cm,主根群分布在15-20 cm耕层。根系再生能力弱,侧根和须根比芸豆少,根系可形成根瘤,具有固氮作用。
豇豆对土壤适应性强,沙地、沙壤土、粘壤土、粘土均可栽培,尤其是中性土壤。太粘的土壤不利于根系和根瘤的发育。
豇豆从种植到收获大约需要3到4个月的时间。每1000kg商品蔬菜所需养分含量为:氮4.05kg,磷(p2o 5)2.53kg,钾(K2O)8.75kg,为高吸肥蔬菜,对磷钾肥敏感。苗期施底肥或磷肥,可提高植株的抗寒性和抗病性,促进根瘤形成,有利于侧蔓的萌发、开花和结荚。钾肥能促进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而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如碱解氮80mg/kg,磷(p2o 5)95mg/kg,钾(K2O)120mg/kg。如果预计亩产2000公斤,整个生育期有机肥施用量为1000-1500公斤,每亩需施化肥2.72-3.10 n。相当于每亩施硫酸铵35 ~ 43公斤,硫酸钾2.5公斤。另外,豇豆在豆科蔬菜中最容易营养生长过度,影响开花结荚,所以肥水管理要更严格。
在中国北方露地栽培的豇豆通常在4-6月播种,7-9月收获。我国南方栽培季节长,春夏秋均可播种。
以春季露地栽培的豇豆为例,介绍了豇豆不同生育期的施肥技术。
(1)施底肥。
豇豆喜肥但不耐肥,要施一定量的有机肥,以满足全生育期的需要。由于氮肥具有明显的促进营养生长的作用,基肥中不宜施入过多的氮肥,以防植株疯长,影响开花结荚。因此,在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上,在施基肥的基础上,应少施速效氮肥,重点施钾(磷)肥,以满足茎叶生长、花芽分化和结荚的需要。根据土壤肥力,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整地作畦时表土施硫酸钾2.5-5公斤。土壤肥力差的,酌情施磷肥。
(2)萌芽期至苗期应减少施肥,培育壮苗。
豇豆在长出2-3片复叶后开始分化花序原基。这期间秧苗还小,吸收的营养少,能抓到少量氮肥,主要蹲在中耕。在2 ~ 3叶真叶期可配合缓苗浇水,每亩可追施硫酸铵10 ~ 15公斤,促进幼苗健康生长。
(3)主要控制抽蔓期的施肥。
苗期后期,茎节伸长,进入拉藤阶段,期间主蔓迅速伸长,同时在基部节拉出侧蔓,根系迅速膨大形成根瘤,开始固氮。在此期间,应控制茎和叶的生长。肥水过多,特别是氮肥过多,开花节增多,花序数量减少,中下部形成空蔓。所以在拉藤期可以停止追肥,以防治为主,除非前期施肥不足,幼苗营养不良,这种情况下可以喷0.5%尿素。
(4)开花结荚期施肥应重点推广,防止早衰。
出芽前后要控制好肥水,幼苗要培育到第一个花序坐在豆荚上。此后,加强肥水管理,重点推广。因为在开花结荚期,茎叶继续生长,特别是结荚前期和中期,其生长量要达到总生长量的60%以上,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下蹲结束可以浇一次水,硫酸铵可以用水追一次,每亩20 ~ 25斤。之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隔1 ~ 2水轻施一次氮肥。如果土壤营养不良,叶子会增多,新根生长弱,须根会生锈,侧枝生长不良,花和荚的数量会减少。以后再增加肥和水就来不及了。收获高峰期过后,植株消耗大量养分,根瘤菌活性下降,植株生长缓慢。此外,由于高温的影响,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运转,容易早衰。需要继续追肥提高营养水平,叶面喷肥。喷洒0.3%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的混合物。
夏秋豇豆的施肥技术与春季豇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后者由于天气炎热,吸收肥料和水分快。如果肥水不足,幼苗长势弱,容易枯萎,所以对肥水的要求相对集中,要防止脱水和施肥。
豇豆如何施肥
豇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蔬菜。种植户种豇豆的时候产量比较高,但是有的人种豇豆比别人种的差。分析主要是受精失败。那么豇豆怎么施肥呢?我们需要知道它的一些生长特征。豇豆对肥料的需求量很大,但耐肥性不是很好。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
种植前要选择一些透气性好的肥沃土壤,以免后期肥料积累过多,对豇豆造成伤害。豇豆生长时,对氮、磷、钾三种基础肥料的需求量比较大,钾肥是最后一种,要牢记。施基肥的时候,主要用一些腐熟的农家肥。根据土壤的贫瘠程度,自己控制用量。一般情况下,2500斤的重量是非常合适的,可以保证豇豆在生长的时候有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些基础肥料作为基础,豇豆的根瘤菌就会长得又好又快。但是,在豇豆开花结荚期,这些肥料可能存在一些不足。
有的人基础肥做的很好,这个时候可以放松一下。如果豇豆的生长速度慢下来,我们需要给它们加一些肥料。不要付出太多。如果营养过剩,豇豆就会过度生长。这个阶段的核心要求是控制土壤中的肥料用量。前面说过,豇豆不耐肥,需要施肥,但这个量很关键。如果出现短缺,一定要想办法控制,保证豇豆的正常生长,以后大幅度提高产量。
到了结荚关键阶段,需要补充氮、磷、钾,可以和浇水一起进行。这期间土壤一定要湿润,半个月左右给它们施肥一次,能有效帮助它们生长。这个时候别忘了农家肥,亩产1000斤左右。因为豇豆可以反复收割,所以我们也可以在结荚期给豇豆的叶片喷一些叶面肥,这样豇豆的生长速度会变快,产量也会增加。其实豇豆的成熟度和这些叶面肥有很大关系。要想收获更多,这些事情一定要做好,不是说乱用一些化肥。
豇豆如何施肥
豇豆是一年生豆科蔬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胡萝卜素,营养价值很高,在我国南北方广泛种植。豇豆对种植条件适应性好,可露天种植,也可保护地种植,四季均可上市。
1.科学施肥
(1)复施基肥:在正式移栽前一周,我们需要结合全厢,深施农家肥1000-1500斤,三元复合肥30-40斤。施肥时要保证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防止肥料灼伤根系和幼苗。
(2)轻施育秧肥:豇豆幼苗移栽成活开花前,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施育秧肥。如果苗弱,可以考虑移栽后7-10天施一次提苗肥,加尿素3-5斤,钾肥5-7斤。
(3)猛施结荚肥:结荚后要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第一批花枯萎后,要及时追施壮荚肥,每亩地追施尿素10-20公斤,钾肥10-15公斤。之后每隔7-10天追肥一次,共需追肥2-3次。
(4)补充施用叶面肥:豇豆进入采摘高峰后,要防病防虫相结合,喷施氨基酸、尿素等叶面肥。
2.水管理
豇豆播种后和移栽初期,要做好水分管理,满足豇豆发芽生长所需的水分。水的补充取决于土壤的含水量。如果天气干燥,土壤湿度低,要及时补水,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3.茶甲引藤
因为豇豆出笋快,长藤蔓,5-6片叶子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竹竿搭个架,高度2-2.5米。每个孔插一根竹竿,两根竹竿略向内倾斜,竹竿放在上交点处,形成一个人。豇豆茎藤缠绕能力不是很强,晴天中午和下午要选择人工藤蔓。
4.预算和封顶
合理修剪是获得豇豆高产的主要环节。当植株第一个花序的下枝长到3厘米长时,应及时除去,以促进主蔓的生长。在主蔓第一个花序以上的每个节的侧枝上留2-3片叶子后,及时摘核,促进侧枝上第一个花序的形成。
5.害虫防治
豇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生锈病,可使用多菌灵、苯醚甲环唑进行喷雾防治;结荚期害虫主要有蚜虫、红蜘蛛、二斑叶螨等。可通过喷洒10%吡虫啉和灭蚁灵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