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心腐病图片 水稻烂心病要打什么药

水稻下茎腐病怎么治

你好,应该是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你可以通过对比图片来检查和确认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症状。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现的一种水稻新病害。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西等南方稻区。轻症导致千粒重降低,水稻产量低,重者米粒绝收。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症状:水稻基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通常发生在水稻分蘖期。病株先在靠近土壤表面的叶鞘上产生浸满水的椭圆形或长梭形病斑,然后逐渐向上扩展成边缘褐色、中间白色的不规则大病斑。严重患病植物朱莉娅的心脏卷曲,然后变黄,就像蛀干害虫造成的枯萎幼苗一样。之后死芯植物的基部进一步变褐腐烂,容易被扯下,有难闻的气味。它的叶子从上到下变黄,直到整株枯死。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规律:病原菌能在病稻草和病稻堆上越冬,种子无细菌。次年越冬后的病原菌主要从茎基部伤口或根部伤口侵入,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缺少有机肥和钾肥,施氮肥时病害更严重;长期积水或淹水的田地病情严重;秋苗长势较弱,移栽时难以拔洗,造成根部伤口,有利于病菌的入侵,病情严重。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防治措施;

(1)不同水稻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应推广抗病品种以降低发病率。

(2)播种前用25% 2000倍EC溶液浸泡水稻种子1-2天,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加速发芽,对控制基本腐烂病的发生和危害有显著效果,还可治其他多种病害。

(3)病田应排干水分,采用干湿法,使水稻根部保持足够的氧气,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多施钾肥,有利于植物抗病。

(4)药物可选用1000单位的新植霉素3000倍溶液;或500倍的20%铜噻虫嗪和400倍的20%铜噻虫嗪;或用25%地枯隆500倍液和50%三氯异氰尿酸1500倍液喷雾,在水稻发病初期施药1次,每7天1次,连续使用3-4次。(注意:喷洒时最好将田间的水排干。)。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水稻心腐病图片 水稻烂心病要打什么药

水稻病虫害图片及其防治_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应该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是基于水稻种植的全过程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观。根据病虫害与水稻、有益生物、环境因素的辩证关系,因地制宜,合理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措施。经济有效地将病虫害控制在允许值以下,同时将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有害副作用降到最低,从而保证绿色无公害水稻的生产。

1.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寻求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一致性。在水稻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中,提倡选用抗虫品种,搞好病虫害防治和高产栽培,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等农业措施,使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高产技术协调统一。

2.保护和利用天敌。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天敌多的农药。

3.及时合理用药,并做好化学防治

(1)苗期:以猝倒病防治为主。当幼苗刚开始发黄倒伏,茎秆软烂长出白色或粉红色霉斑时,立即排干田间积水,用清水冲洗田间2-3次,再用1000倍的氰尿酸或50%的氰尿酸。旱地育苗抛秧应从一叶一心开始,每隔5-7天喷77%克杀得500倍液1次,防2-4次。立枯病发生后,每亩喷洒50%敌克松75克,77%克杀得75克,水90-100公斤。

(2)本田初、中期:以一叶期二化螟为重点,当疮痂率达到5-7%或初见枯心时,应撤5%杀虫双颗粒剂1 kg或喷二化螟30-40 g或毒死蜱40 g,发生后立即用稻瘟病叶瘟20 g防治。而防治周边田地,防治泥虫、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可以选择用水喷洒苏丹40克或福禄100-150克或稻螟40-50克。在圆茎拔节期,应重点防治叶瘟、闪电虫、纹枯病和粘虫,并加强田间检查,用药物防治叶瘟,及时控制其蔓延。当闪电虫受害株率达到10%以上时,粘虫数量达到100只以上,纹枯病发病率达到20%。防治药剂如下:每亩喷洒福禄100-150克或苏丹40克,水90公斤;将30克水稻纹枯病菌和90公斤水喷洒在水稻植株的中下部;将100-150克福禄与90公斤水混合,晚上喷洒,同时喷洒稻田周围的作物或杂草。

二。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具体措施

1.疾病控制

(1)稻曲病:稻曲病只发生在穗部,通常发生在水稻发育至乳熟期,稻曲病的病原菌可侵染水稻花和幼颖。农业防治:多选择抗病品种,适当稀植,抛秧栽培一定要注意稀抛,培育健壮有效的穗;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施用量。化学防治:在水稻休眠期前7天左右,每亩喷施20%温曲灵50克,如长期阴雨,在抽穗初期再施一次,可有效控制稻曲病的发生。

(2)立枯丝核菌:其症状为苗黄、细、弱,幼芽幼根褐色、扭曲、腐烂,2-3叶期根暗白色,黄褐色坏死,茎褐色,软化腐烂,心叶下垂、萎缩,全株枯黄、褐色。农业防治:选择背风向阳、土壤通透性好、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育苗地;碱性土壤注意用硫磺或壮苗剂调酸,不要用尿素做基肥;播种密度要适中,不要太密,也不要太稀化控:苗期喷施立枯灵、广枯灵、禾枯灵、3%苗灵或40%苗冰清。

(3)恶苗病:有症状的病苗变淡黄色,长得细长,一般比健康苗高1/3左右。叶鞘生长狭长,根系发育不良,根毛减少。分蘖减少。农业控制:包衣种子;选择好育苗地,注意苗田肥水管理;用每棒5公斤25% Spock EC(2毫升)在水中浸泡种子48小时,然后取出并用清水加速发芽。防病效果达95%以上。农药防治:苗期发病时,每亩用30-40公斤水喷洒3片抗枯宁片和2片斯派克片,防治效果达90%以上。也可以用恶霉灵控制。

2.害虫防治

f1)二化螟和二化螟:幼虫主要危害水稻。新孵化的幼虫聚集在叶鞘中造成损害,导致穗枯萎,在抽穗期出现白穗,在成熟期损害植株。农业防治:晚稻收割后,进行冬耕冬种,不留板田过冬。春季化蛹高峰期,即一般在3月中旬前,适当提早浇透水浸泡幼虫和卵。化学防治:可选用威克达EC 4000倍、解毒EC 1500倍、博达EC 1500倍、康丁可溶性粒剂5000倍、威远高甲维盐微乳剂6000倍、木樨苗微乳剂3000倍、木樨苗微乳剂3000倍、威远乙酰甲胺磷乳剂1000倍均匀喷洒。

(2)稻纵卷叶螟:幼虫吐丝,将叶片卷成管状的昆虫苞片,在那里吃叶肉,使表皮留下白色条纹。严重时,整个田地枯萎发白,影响水稻植株生长,不结满果实。农业防治:化学防治:4000倍维卡乳油、6000倍威远高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000倍精维卡乳油、3000倍防蛀微乳剂、5000倍康丁可溶性粒剂、1500倍博达乳油、1000倍何岸乳油可均匀喷洒。

(3)稻飞虱:成虫和若虫在稻株下部取食危害较大。用吮吸口器刺入水稻植株组织吸取养分;开始时,受害的稻茎表面出现许多不规则的长褐色斑点,严重时稻茎下部变成黑褐色,导致倒伏死亡。农业防控:科学用水、浅水灌溉、适时晒太阳、合理施肥,避免水稻秧苗过快生长,抑制稻飞虱的生长繁殖;保护和利用天敌。化学防治:农药选用25%毒死蜱可湿性粉剂30-50克/亩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克/亩混50公斤水喷雾。

(作者:150038黑龙江省香坊农场种子公司)

谁有水稻生长过程的图片

水稻生长过程的图片如下: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片长而平,呈圆锥形。果实为大米,脱壳后称为稻谷或大米。近一半的世界人口,水稻可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米和非糯米。水稻生产的米粒称为稻谷或脱壳后的大米。大米除了可以食用,还可以作为酿酒、制糖的工业原料,稻壳、稻草也有很多用途。水稻属于禾本科,是一种极其古老的作物。根据考古发现,水稻在中国至少已经种植了7000年。世界上有两种栽培稻,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其中亚洲栽培稻种植面积大,遍布世界各地,故称为普通栽培稻。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南方至少是普通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水稻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进化和重塑,已经分化。中国学者丁颖(1957)根据中国栽培稻(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和相关古籍的研究,确定中国栽培稻可分为籼粳两个亚种,并根据品种的温光反应、需水量和胚乳淀粉特性,可分为籼粳亚种下的早、晚、水、陆、粘。

水稻病害图片

水稻条纹病毒

水稻条纹病毒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俗称水稻上的癌症。患病植株通常在孕穗期枯萎或在穗部畸形。拔节期后,旗叶下部出现黄绿色条纹,各类型水稻均未死亡,但抽穗异常,种子少。

苗期病心叶基部出现黄化和黄白斑,后扩展成与叶脉平行的黄色条纹,条纹保留

水稻条纹病毒中后期症状

保持绿色。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表现。糯、粳、长秆籼稻的心叶黄白,柔软,卷曲下垂,变得枯心。矮籼稻不死心,黄绿色条纹,分蘖减少,病株早死。病毒病引起的枯死苗与二化螟引起的枯死苗相似,但没有虫蛀孔,没有虫粪,不易拔起,与蝼蛄引起的枯死苗不同。分蘖期,下一片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斑,然后扩大形成不规则的黄白色条纹,老叶未发病。籼稻品种不枯萎,糯米品种一半枯萎。患病植株通常在孕穗期枯萎或在穗部畸形。拔节期后,旗叶下部出现黄绿色条纹。所有类型的水稻都没有死,只是抽穗不正常,所以种子很少。

这种病毒只通过病媒昆虫传播,不会通过其他途径传播。媒介昆虫主要是灰飞虱。一旦感染了水稻条纹病毒

,可通过卵子终身传播。至于灰飞虱,虽然能在自然界传播病毒,但作用不大。最短用药时间10分钟,周期4-23天,一般10-15天。病毒在蠕虫中繁殖,也可以通过卵传播。

该病毒感染50多种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小麦、大麦、燕麦、玉米、小米、黍、马利筋和狗尾草。但除水稻外,其他寄主对侵染循环影响不大。病毒以毒灰在苍蝇体内越冬,成为主要的初侵染源。在大小麦田越冬的若虫,出苗后在原麦田繁殖,然后移至早稻秧田或本田传播病毒繁殖。早稻收割后移至晚稻为害,晚稻收割后移回冬小麦。水稻从苗期到分蘖期易受病害影响。叶龄较长,潜伏期较长,随植物生长和抗性逐渐增加。

条纹病毒的发生与灰飞虱的发生和带毒虫率有直接关系。春天气温高,雨量少,虫口往往病重。稻麦双季稻区病害严重,大麦和双季稻区病害较轻。

控制方法

综合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采取切断病毒源、防虫防病的防治策略,严厉防治灰飞虱,控制条纹叶枯病。

具体措施

(1)调整水田耕作制度和作物布局。成片种植,防止灰飞虱在不同季节、不同成熟期和早、晚熟季节在作物间迁移传播病害。避免种植插花田,不要稻田和麦田交替种植。

(2)种植抗病品种。因地制宜地选择了中国91、徐稻2号、腐乳2号、燕京20号、铁桂丰。

(3)调整播期,移栽期避开灰飞虱的迁飞期。收割小麦和早稻时,应背对稻田和田间的稻苗,以减少灰飞虱的迁飞。加强管理,促进分蘖。

(4)防虫防病:抓好灰飞虱的防治:结合小麦穗期蚜虫的防治,开展灰飞虱的防治,清除田边、田边、沟边杂草,减少初期病毒媒介。

(5)用300克/升苯并噁唑10-15毫升和吡蚜酮混合叶面肥喷洒50-60公斤水。重病田需喷两次,间隔7-10天。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