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怎么发音
菱角的发音是[bí qi]。
荸荠又名马蹄、荸荠、黑芋、紫椴,属于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细长的匍匐根茎,匍匐根茎顶端生块茎,常见叶和荸荠。
荸荠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从西汉开始就有栽培。目前有20余种及部分变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江西、贵州等低洼地区,河北部分地区也有分布。
荸荠详解:
荸荠喜欢生在池塘里或水田里栽培。喜温、爱湿、怕冻,适宜在表土松软、底土坚实的壤土中生长。
栽培时要求有20-25 cm的耕层,既有利于鳞茎的生长发育,又能防止鳞茎钻深,个体发育大小均匀整齐,也有利于挖掘和采收。太粘的耕层不利于鳞茎的膨大,腐殖质太多,鳞茎含糖量降低,甜度差。适合在浅水中生长,从营养需求上来说,氮肥需要量少,磷肥需要量多。整个生长期都需要充足的光照。
菱角的发音是什么?
菱角,读作bí qí。m℅,首字母m,元音a,三个音调。
tí,声母t,韵母I,两个声调。
bí,首字母b,元音I,两个声调。
qí,声母q,韵母I,两个声调。
荸荠又名马蹄、荸荠、黑芋、紫椴,属于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扩展信息
一般地下膨大的鳞茎用于食用,可生吃、熟吃、熟吃,尤其是罐头,被称为清水马蹄。,是餐厅的主要调味品之一;也可以提取淀粉,莲藕菱角粉称为淀粉三。性寒滑,味甘凉,能益气和中。同时,地面以上的管状叶状茎有解渴退烧的作用。
荸荠是一种寒性食物,生长在地下沼泽或水田中。表皮上附着有很多细菌和寄生虫(如姜虫),不宜吃太多生食,需要清洁表皮,尤其是脾胃虚寒者。
菱角的拼音怎么读
菱角的拼音是bí qí。
荸荠不仅是一种水果,还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蔬菜。荸荠皮紫黑色,肉白色,味甜多汁,爽口可口,既可作为水果生吃,也可作为蔬菜生吃。
荸荠是一种膨大的球茎,其地下匍匐茎顶端有细长的匍匐根茎。因为形状很像马蹄铁,菱角在很多地方都叫马蹄铁。很多买菱角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只提马蹄。
食用荸荠
菱角可以生吃,但不建议。生吃的荸荠口感酥脆、香甜,可直接食用;但是菱角生长在土壤中,所以表皮含有大量的细菌,吃了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如果生吃荸荠,要注意荸荠肉不与荸荠皮直接接触,防止相互污染。
菱角性寒,不能大量食用。
如果吃菱角,要注意不要同时吃其他寒性食物,会加重身体的寒性。
百度百科-荸荠(莎草科荸荠)
荸荠怎么发音
荸荠发音:
匍匐根茎纤细。大多数秆丛生,直,细长,圆柱形,40-100厘米高,直径2-3毫米,灰绿色,光滑,无毛,有隔膜。干燥后,秆表面有节和许多纵向条纹。无叶,茎基部仅有2 ~ 3个叶鞘;鞘浅褐色,光滑,无毛,膜质,抱茎,鞘口斜,尖端尖锐,长7至15厘米。
小穗呈圆柱形,长2-4厘米,直径约3毫米,淡绿色。基部一鳞片中空无花,持小穗基部一周,有时有短鞘。其他鳞片均为花状,松散排列成瓦状,宽长方形,顶端圆形,长5-6毫米,宽4毫米,边缘有宽干膜,顶缘有窄干膜。更低的刚毛是7到8,比小坚果长一倍半;有倒钩;柱头2。小坚果扁圆形,长2毫米,宽1.2毫米,光滑,顶端黄色,表面细胞四至六边形;花柱基部扁平,狭长三角形,不海绵状,基部有不明显的环。戒指的质地和小坚果一样,只是颜色更浅。开花结果期为5-10月。
生长环境
荸荠喜温暖湿润,不耐霜冻。荸荠通常生长在浅水区。荸荠生长前期需要高温和长日照,如发芽最适温度为15-20℃,分蘖最适温度为25-30℃,生长期间土壤为沙壤土或腐殖质壤土,土层较浅,pH为6-7。
分布范围
在中国,分布于江苏、广东和海南。
生长习性
荸荠生长期为140-200天。鳞茎可在土中越冬,翌年春季顶芽产生短茎,茎基部产生细长须根,深入土中约20至30厘米,向上产生时状茎(管状茎),不断分蘖形成母株。侧芽抽出3 ~ 5个匍匐茎,侧芽伸长到10 ~ 15厘米时,顶芽将叶状茎拉到地面,形成30 ~ 40个新分蘖和次生分蘖,酷暑后停止分蘖(中国杭州9月下旬),后期在匍匐茎顶端形成新鳞茎。同时,在秋季低温短日照条件下,地上茎也停止生长,花茎从分株中心拔出,顶端形成的多花穗在白露前后达到盛开。小坚果灰棕色,倒卵形,从寒露到初霜成熟,通常很难发芽。
主要价值
荸荠是中国的特色蔬菜之一。通常与地下膨大的鳞茎一起食用,可生吃、熟吃、熟吃,特别适合做罐头,被称为水马蹄,是餐厅的主要调味品之一;也可以提取淀粉,莲藕菱角粉称为淀粉三。性寒滑,味甘凉,能益气和中。同时,地面以上的管状叶状茎有解渴退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