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十大腐植酸品牌
第一名:石家庄西星肥料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名:成都格尔盖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名:南京梁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梁宁)第五名:内蒙古五原县润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第六名:济南五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佳乐家)
第七名: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第八名:玉林市。
第十名:山东萨提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萨提亚士)
中国十大腐植酸品牌
心连心集团。2023年,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表彰为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心连心集团荣获中国腐植酸肥料十大品牌奖。腐殖酸是一种天然有机大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土壤中所占比例最大。
黄腐酸有机肥能追肥荷花吗
黄腐酸是腐植酸中分子量最小、活性最大的成分,是腐植酸有效成分中的精华。黄腐酸是腐植酸中分子量最小、活性最强的成分,是腐植酸有效成分中的精华。
根据溶解在溶剂中的可溶性腐植酸,可分为黄腐酸、棕色腐植酸和黑色腐植酸。从下图可以看出,黄腐酸的水溶性和活性最好!
黄腐酸是一种红棕色粉末状物质,可溶于水。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植物生长,在抗旱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提高植物抗逆性,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在农业生产的实际应用中,黄腐酸最稳定,效果最好。
特性黄腐酸分子量小,易被植物吸收利用;黄腐酸含有较多的官能团,比普通腐植酸具有更大的生理活性,对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更强。腐植酸不直接溶于水,需要转化成钾、钠等单价金属盐或铵盐才能溶于水。这些盐的水溶液变成碱性,而黄腐酸可以直接溶于水,其水溶液变成酸性。
黄腐酸对农田土壤、肥料和植物的影响:黄腐酸的特性: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直接效果: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间接作用:分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①物理功能: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开裂和侵蚀,增加土壤持水量,提高抗寒能力。使土壤变黑,有利于太阳能吸收。②化学作用:调节土壤PH值,增加土壤缓冲能力;改善和优化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和矿物质。提高有机肥的溶解性,减少肥料损失。使各种营养成分变成容易被植物吸收的状态。
可以加强植物对氮的吸收,减少磷的固定,将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储存在保护盒中,加速营养元素进入植物的过程,提高无机肥料的施用效果。因此,黄腐酸是植物营养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质的储存库。③生物功能:刺激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自然能力。
黄腐酸的六大特性是:有机肥的长效性、无机肥的速效性、生物肥的促进性、矿物肥的多样性、复合肥的全能性和灌溉施肥的方便性。黄腐酸的十大功能:活化土壤、增肥保湿、去板结、高抗重茬、抗逆性强、刺激发育、加速生长、提质降本、根系发达、环保。黄腐酸作用的详细解释
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黄腐酸属于腐殖质,能影响土壤的性质,促进形成更稳定的团粒结构,使土壤≥0.25mm的团粒含量增加10-20%,有机质含量增加10%,能保持土壤水分,增加通风,有利于作物生长。增强土壤保水性:黄腐酸是一种吸水能力很强的亲水胶体,最大吸水率可超过500%,从饱和大气中吸收的水的重量可达自身重量的两倍以上,远大于普通矿物胶体;黄腐酸抑制作物蒸腾,减缓土壤水分消耗,相应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强土壤肥力:黄腐酸本身是一种有机酸,不仅增加土壤中矿物质部分的溶解,提供土壤养分,而且通过络合作用增加养分的有效性。黄腐酸作为一种带正负电荷的有机胶体,可以吸附阴离子和阳离子,使这些养分保存在土壤中,不会随水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在沙地具有重要意义。调节土壤溶液的PH值:黄腐酸和黄腐酸盐转化成缓冲体系,起到调节土壤溶液PH值的作用。降低土壤盐分:黄腐酸络合、螯合土壤中金属阳离子形成的胶体结构及其孔隙(大于表面)可以吸附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降低土壤溶液中的盐分浓度。生理功能:黄腐酸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决定了其生理活性,从而在生命活动中起调节作用,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数量;黄腐酸中的羧基和酚羟基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提高肥料利用率黄腐酸含有羧基、酚羟基等官能团,具有很强的络合、螯合和表面吸附能力,可以减少铵态氮的损失;增加磷在土壤中的移动距离,抑制水溶性磷在土壤中的固定,将无效磷转化为有效磷,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黄腐酸能吸收和储存钾离子,增加有效钾的含量,特别是对钾肥。实验表明,黄腐酸可提高肥料中氮、磷、钾的利用率20%以上。一、对氮肥的增效作用黄腐酸的活性基团(包括羧基、羟基和部分含磷、氧、氮、硫的基团)一般是电子给体,容易与许多电子受体(多价金属离子、有机基团或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称为络合物或螯合物。比如黄腐酸-尿素其实是一种络合物(螯合物),可以使碳酸氢铵减少铵态氮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氧化降解的硝基黄腐酸能抑制尿酶活性,减少尿素挥发。在碳酸氢铵中添加黄腐酸,可以在6天内将碳酸氢铵的氮挥发率从13.1%降低到2.04%。在田间试验中,碳酸氢铵肥效维持20天以上,黄腐酸铵可达60天以上。在尿素中添加黄腐酸,特别是硝基黄腐酸,可生成尿素络合物,减缓尿素分解,延长肥效,减少损失,提高尿素利用率30%,后效15%以上。氮素利用率测定表明,添加黄腐酸后,利用率由30.1%提高到34.1%,氮素吸收量增加了10%。黄腐酸与氮结合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非常明显。当氮和黄腐酸充足时,植物可以合成更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所以植物的叶面积增加很快,更多的叶面积可以用于光合作用。对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健康有明显的效果。通常在施用后,叶色迅速变绿,生长加快。二、对磷肥的增效作用降解后的硝基黄腐酸能增加土壤中磷的移动距离,抑制土壤中水溶性磷的固定,将无效磷转化为有效磷,促进根系对磷的吸收。用黄腐酸保护水溶性磷肥或磷基复合肥减少磷的固定;促进磷的吸收,提高磷肥利用率。肥效试验表明,在过磷酸钙、碳酸氢盐或磷酸铵中添加10-20%的黄腐酸,可提高肥效10-20%,增加磷吸收28-39%。用放射性磷示踪试验测定磷肥利用率。添加黄腐酸后,磷肥利用率从15.4%提高到19.3%,即磷肥利用率提高了四分之一。黄腐酸和磷肥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储存和转移、细胞分裂、细胞膨大等过程。第三,对钾肥的增效作用,黄腐酸的酸性官能团可以吸收和储存钾离子,减少沙土和淋溶土中钾随水流失的量。黄腐酸能阻止钾在粘性土壤中的固定,增加交换性钾的数量。黄腐酸可以溶解含钾矿物,缓慢增加钾的释放,增加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黄腐酸还可以利用其生物活性,刺激和调节作物的生理代谢过程,增加30%以上的钾吸收。黄腐酸和钾结合能促进光合作用,明显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利用,并迅速转化为蛋白质,还能促进植物节约用水。第四,促进微量肥料的吸收,有效解决元素缺乏症黄腐酸螯合中的微量元素形成黄腐酸螯合物,具有高流动性,易被作物吸收,并转移到作物的元素缺乏部位,从而有效解决元素缺乏症问题。作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还需要铁、硼、锰、锌、钼、铜等微量元素,它们是作物体内各种酶的成分,对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有重要影响。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大多处于植物难以吸收的无效状态,给土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也容易被土壤固定。指出黄腐酸能与铁、锌等微量元素螯合形成溶解性好、易被植物吸收的黄腐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如黄腐酸-锌、黄腐酸-锰、黄腐酸-铁等。有利于根或叶的吸收,促进微量元素从根部向地上部移动。跟踪试验表明,黄腐酸铁从根部进入植株的量比硫酸亚铁多32%,黄腐酸铁在叶片中的移动量是硫酸亚铁的2倍,使叶绿素含量增加15 ~ 45%,有效解决了缺铁引起的叶片黄化。5.黄腐酸与单独培养基和微量元素组合的效应。水稻是喜硅作物。施用黄腐酸硅肥能使水稻早熟,提高抗病能力。能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它能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增强作物内部的通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会降低土壤中磷的稳定性;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有利于储藏和运输。2.黄腐酸配合钙肥可以减少果实吸收,增加果实硬度,使果实耐贮,减少腐烂,增加Vc含量。3.黄腐酸配施镁肥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4.黄腐酸与硫磺结合可提高蛋白质含量,改善谷类作物品质,提高油料作物维生素A含量和含油量,改善水果、蔬菜、甜菜等品种品质,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5.黄腐酸结合锌以Zn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能很好地改变植物体内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大大提高抗旱、耐低温能力,促进枝叶健康生长;参与叶绿素的产生,阻止叶绿素的降解,形成碳水化合物。六、缓释增效农药的作用机理1。黄腐酸具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乳化分散农药;2.能与多种农药产生不同程度的氢键缔合或离子交换反应;3.黄腐酸作为一种粘度大、表面积大的胶体物质,可能对农药有很强的物理吸附作用。4.黄腐酸本身具有抗菌抗病作用,与杀菌剂合用相当于两种农药合用。5.使果实提前变色和成熟,类似于乙烯的催熟作用。6、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分化等方面的作用,类似于两种以上植物激素的作用。
防止土壤板结的十种方法
防止土壤板结的方法:
1.注意使用优质有机肥。
改善团粒结构,需要给土壤补充充足的有机质,在使用基肥时增加优质有机肥的用量。如粉碎的秸秆、玉米芯、花生壳等。,畜禽粪便中牛羊粪有机质含量高,是改良土壤板结的首选。
2.施用生物菌肥。
由于多年的种植,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积累,而有益微生物减少。施用生物菌肥后,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改良土壤。
3.选择土壤硬化改善产品。
选择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反应,增加土壤肥力。腐植酸土壤调理剂有利于植物吸收各种养分,可以控制土壤板结、沙化和盐碱化。
4.合理使用化肥。
土壤板结,不能形成团粒结构的原因是矿质元素过多,是不合理施肥造成的。因此,对于板结土壤,应以有机肥为主底肥,少施或不施化肥,中后期以吸收效率高的水溶性肥料为主追肥。
5.变漫灌为滴灌和渗灌。
利用农田节水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技术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土壤盐碱化,从而减少土壤板结。
6.适度耕作。
深松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时,可将深松层打破,改善耕层结构,防止土壤板结。
7.棚子里洗盐。
种植多年的蔬菜大棚,由于连年使用化肥,土壤盐分比较高,土壤容易板结。夏季空棚期灌水可以淋洗土壤中多余的盐分,降低土壤中的盐离子浓度。
8.干燥和冷冻。
对土壤进行干燥和冷冻,可以充分利用干湿交替和冻融交替对土壤结构形成的作用,固化土壤,防止板结。
9.彻底清除农田的残膜。
如果使用后不能彻底清除残膜,土壤中会残留大量的塑胶,不仅会形成有毒物质,还会破坏土壤结构。
10.调节土壤pH值..
酸性土壤施石灰,碱性土壤施石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疏松,防止表土结皮。
扩展信息:土壤变硬的原因:
1.农田土质太粘,耕层浅。粘土中含有较多的粘粒,平均耕层不到20cm,所以土壤中毛管孔隙较少,透气性、透水性、保暖性能较差。下雨或灌溉后,毛孔容易堵塞,导致土壤表面结皮。
2.有机肥严重短缺,秸秆还田量减少。土壤中有机质不足,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结构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酸度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
3.塑料产品投资过多。塑料薄膜和塑料袋没有清理干净,在土壤中不能完全分解,形成有害的块状物。我国每年随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的废塑料占填埋垃圾重量的3%-5%,其中大部分是塑料袋垃圾,施入土壤不易降解,造成土壤板结。
4.长期单一施用化肥。农家肥严重不足,重氮轻磷钾肥,土壤有机质下降,腐殖质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土壤板结、开裂。
5.镇压和耕作等农业措施导致了上层土壤结构的破坏。由于机械耕作过深的影响,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而每年施入土壤的肥料,只有一部分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其余被土壤固定,形成大量酸盐沉积,造成土壤板结。
6.有害物质的积累。有些地方地下水、工业废水、有毒物质高,长期使用灌溉造成有毒物质过量积累,造成表层土壤板结。
7.沙尘暴和暴雨引起的土壤侵蚀。遇到沙尘暴和暴雨后,表土中的细土颗粒被带走,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
参考:土壤硬化-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