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的功效和作用及其食用方法
茵陈的功效和作用及其食用方法
茵陈的功效和作用: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有治疗湿热黄疸、胆囊炎、排尿困难的作用,故非湿热所致的黄黄禁用茵陈,茵陈可治疗男性酒精性黄疸。(概要)
1.茵陈用于治疗疔疮、风病(此病为身上白块):茵陈两手,水桶五升水,七升水煮沸,先用皂角汤洗,再用此汤洗,更冷,隔天洗,否则,痛。(崔氏编《方耀》)
2.茵陈治风痒,皮肤肿痒:茵陈一两,荷叶半两。后两种口味都被砸成粉末。每次取一个钱,用冷蜂蜜水调一下,吃完再取。(生肌总录茵陈蒿散)
3.陈印治疗过的人,金玉其外,不会多语,四肢无力,容易睡觉,吐粘液:茵陈蒿,白鲜皮。两味粗筛。每次服用一个三钱毕和一杯水,煎至六分钟,吃前温服,每天三次。(《生肌总录》陈印汤)
4.陈印治疗感冒,黄疸和漆疮:陈印五钱。用水煎服。(湖南药理学)
5.茵陈用于治疗全身风痒引起的疥疮:茵陈不管用多少,都要用浓汁冲服。(钱进方)
6.用茵陈治眼热目赤:茵陈、车前子等分,煎汤,分次用细茶送服。
7.茵陈治急风症(按压:手脚不能自如伸展):用茵陈1斤,糯米1斤,面粉1斤,调匀,照常酿酒,每日饮用。
8.茵陈用于治疗全身黄疸:用茵陈一把,用生姜捣烂,每日揉胸四肢。
9.陈印治疗阳明病,但头出汗,身不出汗,药归颈,小便不利,水渴,瘀血在胃,体黄。茵陈六两,栀子十四片(碎),大黄两两(去皮)。取两升水于桶中,先煮茵陈,减六升,取二味于内,煮三升,分三份。尿有益,尿如皂角汁。(伤寒论,张仲景茵陈蒿汤)
10.陈印治黄,脉沉缓,肢冷,腰以上自汗:陈印二两,附子一片,干姜(炮)一片半。甘草(烤)一两。顶部粗糙,底部粗糙。分成四贴,水煎。(虞姬魏一陈印四逆汤)
11.陈印治疗男人的酒精黄疸:茵陈四个,栀子七个,蜗牛一个,用贝壳捣碎,用一大杯烧开的白酒,用果汁冲泡。(概要)
12.用艾草治热性黄疸:用艾草切汤。生食还可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尿。这个食谱叫做陈印汤。
茵陈蒿为菊科茵陈蒿或滨蒿的干燥地上部分。茵陈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胆囊炎、小便不利、风痒、疥疮、湿疮瘙痒、湿热发作。用栀子、大黄治阳黄,用附子、干姜治阴黄。
如何吃茵陈:
茵陈用法用量:煎服,3 & mdash& mdash五美元。外用:煎服,洗净。
茵陈禁忌症:发黄时勿服用,非湿热所致。
陈印附子干姜汤
功效:主治:因感冒药过盛而致的阴证,体色目黄,四肢皮肤冰冷,心下肿胀发硬,目倦,自蹲。眼睛发黄,四肢沉重,后背发凉,皮肤发凉,心口发胀发硬,一按就疼。眼睛睁不开,懒,有点出汗,排便不畅,脉紧细,按起来有虚的感觉,寒湿阴证发黄。
组成:附子(制,去皮脐)3元,炮姜(制)2元,茵陈1元2分,白术4分,豆蔻(面炖)1元,茯苓(去皮)3分,枳实(麸炒)半钱,半夏(汤浸7次)半钱。
用法:上(口)口。取1服,1.5杯水,加5片姜,煎至1杯,凉服,无论何时。
茜草艾茶
功效: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症见发热,纳差,乏力,皮肤油腻,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肝脾肿大,舌红苔黄,脉滑。
组成:茜草20g,艾草20g,山药20g,甘草15g,糖适量。
制备方法:将上述前四种成分的用量增加20倍,研磨成粉。每次使用50-mdash;& mdash70克,放入暖水瓶中,倒入适量开水,加盖20分钟,常饮代替茶水。饮用时取清汁,加适量糖。一天一剂。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消化不良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资料来源:急重症新处方
陈印汤
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伤寒头痛、风热疔疮。
成分:茵陈。
用法:切细,配汤食用;生吃也合适。
来源:方初《证本草》(卷七)引一位医生的心镜,名称见《本草纲目》卷十五。
茵陈饮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泻、热痢、寒渴、小便不利、湿热黄疸。窒息隔膜和恶心。
组合物:茵陈、炒栀子、泽泻、青皮、甘草和野菊花。
用法:水煎3-4分钟2分钟,时饮。对于热性腹泻,1剂即可治愈。
注:六味回阳饮(《证治宝鉴》卷四)。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陈印干姜饮料
功效:具有健脾和胃、利水退黄的作用。对慢性肝炎、脾虚湿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有一定疗效。
材料:茵陈15g,大枣4枚,干姜6g,红糖适量。
做法:茵陈、大枣、干姜、红糖同煎,吃大枣喝汤。
陈印玉米须茶
功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症见恶寒发热,右上腹疼痛,右肩背拖,口苦口干,舌质红杏,脉滑,有时伴有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②传染性肝炎。症状有恶寒发热、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恶油、肝区胀满、肝脾肿大、皮肤巩膜黄染、颜色鲜艳、小便黄等。
组成:玉米须30克,茵陈15克,蒲公英15克。
制备方法:将上述剂量增加10倍,粉末一起研磨。每次使用50-mdash;& mdash60克,置于保温瓶中,倒入开水,加盖20分钟,勤饮代茶。一天一剂。
禁忌症:低血糖、低血压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来源:食品中药和方便处方
茵陈苏叶汤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阳黄。一个脸上没有汗,但是很热的人。
成分:紫苏2元,艾草2元。
用法:水煎,加半杯酒,内服。
来源:不知道医疗的必要性。
陈印石膏汤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黄汗。
组成:石膏2元,茵陈1元,赤芍1元,黄芪1元,麦冬1元,豆豉少许,甘草(炒)5分。
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服。
资料来源:《简明医学》第二卷。
陈印绿茶
功效:清热利湿,通腑退黄。
主治:①急性黄疸型肝炎,目赤黄,色黄如橘皮,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数。②阻塞性黄疸,皮肤巩膜黄亮,皮肤瘙痒,大便干燥,色如泥,苔腻,脉滑。
组成:茵陈30克,生大黄6克,绿茶3克。
制备方法:将原方中前两味药的用量增加20倍,研磨成粗粉。每次使用30-mdash;& mdash50克,放入暖水瓶中,用开水浸泡10分钟,然后加入绿茶3 & mdash& mdash4克,然后盖上盖子5分钟,开始改喝茶。1 & mdash日常;& mdash2剂,10 & mdash& mdash十五天。
忌:黄疸持续时间长,身体、眼睛发黄、颜色暗沉者,寒温者禁用。
来源:凉茶治百病
陈印粉1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黄疸,体黄,皮肤多尘。
组成:栀子30克石膏90克四川大黄30克(制,微炒),瓜蒌30克(干),甘草30克(制),木通30克(制),茵陈30克
用法:将药敷上,捣成粉末。每次15克,水300毫升,葱白7寸,煎至150毫升,随时温服。
资料来源:《太平盛辉方》卷55
陈印粉2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自汗,脸脏,轻微头痛。
成分:香薷粉和茵陈。
用法:葱3根,5寸,姜3片,一起煎,趁热吃。
来源:有效卷10。
陈印粉3
功效:治完伤寒,余热在心里,睡不着。
组成:茵陈3分,犀牛角刨花半两,麦冬1两(去心),栀子3分,茯苓1两,赤芍3分,生地3分,甘草1分(炒微红,锉平)。
用法:上半部分散。每份4元,配1杯水,半毛钱姜,2-7片青竹叶。炒到6分,温着吃,不分时间。
资料来源:盛辉,第十二卷。
陈印粉4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伤寒4天,头痛、胸闷、关节痛、心干、口干。
组成:茵陈1两、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炒微红,锉平)、赤芍2两、防风2两(去芦头)、附子1两(爆碎,去脐带)。
方法:上半部分散。
用法:每次取4元,1杯水,加半分姜,煎至6分。无论何时,都要温暖。
资料来源:盛辉,第9卷。
陈印粉5
功效:使用时,提示患者气滞,头痛剧烈,心口灼热,面色黄黑,四肢沉重,不可睡眠。
组成:秦子1.2份、秦艽2份(去苗)、知母2份、板蓝根1份、白芍1份、川芒消2份、红薯根2份、川大黄3份(切丝,微炒)、茵陈2份、黄连1.2份(去须)、栀子2份。
用法:上半部细散。每份3元,而且是新的,不管什么时候。过了一会儿,他吃了米粥喝了半大杯,又吃了一碗葱茶。感觉腹部微微转动,额头似乎微微湿润,就是从衣服套里取汗,汗就好了。
资料来源:盛辉第16卷。
黄葵陈印粉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黄汗黄疸。
成分:黄芪、赤芍、茵陈、石膏、麦冬、豆豉和甘草。
用法:上(口)口。用水煮开,吃之前服用。
来源:《兴源》卷五。
陈印荷叶茶
功效:清利湿热、风痒、皮疹;皮肤又肿又痒。
材料:茵陈5克,荷叶3克,绿茶3克。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饮用至淡即可。
资料来源:生记总录。
茵陈的功效和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胆汁淤积。研究表明,茵陈蒿能促进胆汁分泌,利胆,从而有助于溶解胆固醇,预防胆结石等胆道疾病。
2.清热利湿。茵陈蒿属于微寒中药材,所以有退热作用,所以适合体内湿热的人食用。
3.降压作用。药理研究表明,茵陈蒿还具有降压和镇静作用,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其6,7-二甲氧基香豆素有关。
4.增强免疫力。研究表明,茵陈蒿还能促进白细胞的分裂,从而增加白细胞的数量,从而提高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
茵陈蒿的功效与作用
5茵陈蒿驱虫
茵陈蒿挥发油对蚯蚓、猪蛔虫和人蛔虫有一定的麻醉作用,能使蠕虫麻痹并排出体外,故可用于驱蛔虫。
6。茵陈怎么吃茵陈可以用来做茵陈枣汤药膳、茵陈蜜茶、凉拌茵陈、茵陈炒肉丝等菜肴。
陈印大枣汤做法:首先取适量清水,加入20克陈印,煮3枚大枣。煮15分钟后,取出陈印,加入荷包蛋煮2分钟。
功效:陈印大枣汤是一种很有营养价值的养生汤,具有补气补血、健脾和胃的作用。
冷拌茵陈做法:茵陈嫩茎叶250g,糖适量,香油适量。茵陈去杂,沸水锅焯透,捞出洗净,挤干水分,切碎装盘,加入精盐、味精、糖、香油,食用时拌匀。
功效:此菜绿香,甘甜爽口,有利尿退黄,祛风明目的功效。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疥疮、视物模糊、夜盲等症。
茵陈蜂蜜茶做法:茵陈10g,蜂蜜适量。将茵陈用凉开水浸泡一会儿,然后捞出凉开水,加入蜂蜜和开水,浸泡饮用。
功效:此法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有一定疗效。
茵陈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
茵陈具有清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
茵陈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20多种氨基酸,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春天吃茵陈还能起到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和其他野菜一样,春天吃茵陈蒿的方法也很多,可以蒸,凉拌,或者煮粥的时候直接把茵陈蒿放锅里煮,茵陈蒿粥味道鲜美。
扩展信息:
生理特征
1.茵陈蒿:多卷曲成球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被白色绒毛,柔软如丝绒。茎较小,长1.5~62.5px,直径0.1~5px,除去表面的白毛后可见明显的纵纹。易碎易断。叶具柄;展平后的叶片分裂成一至三片羽状,长1 ~ 75px,宽约25px。小裂片卵形或稍倒披针形,条状,具锐尖的先端。气息清香,味道微苦。
2.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 ~ 2,500 px,直径2 ~ 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向条纹和柔毛;重量轻,易碎,横截面白色。叶紧密,或更多落叶;下部叶羽状深裂二至三次,具条状或细长裂片,两侧密被白毛,味香微苦。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茵陈(中药)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茵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