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选择品种
有些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不了解品种特性和品种,直接种植平菇,长期下去会导致产量和收入减少。因此,在选择平菇品种时,可以选择下平高1号、高杂1号、下油1号、福源1号等。
平菇种植
二、选择剧情
选择荫凉棚或半地下蘑菇棚、通风良好的废弃房屋等。,并选择容易排水、通风良好、远离粪堆等其他虫源的。
林下栽培平菇
三。营养配方
一般3月初会批量繁殖母种,3月底做原种,然后4月初培育,5月中旬装袋。
1.原始种子营养配方。
将0.5%尿素、87.5%棉籽壳、1%石膏、10%麦麸和1%蔗糖与水以1∶1.2的比例混合。
平菇栽培
2.栽培料配方。
配方一:过磷酸钙4公斤,棉籽壳200公斤,尿素0.6公斤,生石灰4公斤,水按1:1.5的比例混合。
配方2: 2%过磷酸钙、96%棉籽壳、2%生石灰,与水以1:1.5的比例混合
配方3: 1%过磷酸钙,1%石膏,96%棉籽壳,0.3%尿素,1。
平菇栽培
四。种植
1.装袋。建议用熟料装袋,料水比为1:1.5。混合均匀后,装入45cm * 22cm * 0.02cm的聚乙烯袋中,钻孔,放入烘箱中灭菌,保持中心温度100度10小时,然后自然冷却。
平菇种植
2.位置。如果是室外场地,要用敌百虫和多菌灵进行消毒。石灰水用于清洗配料后,应及时进行灭菌。应该注意控制温度。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用空调。栽培袋冷却后可以放在室内,单层排放在室内地面上。每三排应有50 cm的过道,每排间距应小于20 cm,带间距应小于5 cm。菌丝发育时,就可以用了。
平菇栽培
3.发展管理。菌丝长满后,用手指压袋,当表面有黄色水滴渗出时,蘑菇即可长出。此时墙体最多有三层,袋子之间要留有四厘米的空隙以便散热,每层用两根细竹竿隔开。
平菇栽培
4.结果实。要加强通风和湿度的管理,使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90%左右。如果湿度小于90%,可以喷水雾增加湿度。不要往菌袋上喷水。通风根据情况,评估长到两厘米左右的时候,可以直接喷水,温度不要超过31度。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要定时喷水,保证室内湿度,一天喷水五次。
平菇种植
5.覆盖土壤。土壤覆盖的森林栽培。发育三天后,剪去菌袋的1/2,间隔5厘米。未切割的一端应朝上,用土覆盖3/4。因为夏天光照强,如果遮阳效果不理想,可以用遮阳网,最好用南北方向三米行距的林地,这样蘑菇多,产量高。也可以用覆土立体栽培法。当菌袋发育完全后,可将一端打开,另一端留1/3做环切,去掉2/3的袋桶,剩下的1/3作为出菇端,可以南北方向放在地上。两排之间的距离是33厘米,每个袋子之间的距离是2.2厘米。中间覆盖着营养土。第一层铺好后,盖上4厘米的土。两端对齐后,向内侧收缩2厘米。南北方向每隔50厘米钻一个直径5厘米的洞,补充水分。这种方法出菇多,产量高。营养土的配方为:尿素3公斤,生石灰30公斤,每立方米土壤磷肥20公斤,高效氯氰菊酯400克,加水搅拌。
林下栽培平菇
五.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
平菇主要患黄斑病和褐斑病,需在清理干净后立即将患病的平菇移走,停止喷水,增加通风,并用1%漂白粉对过道墙壁进行消毒。对于病变织物,可使用50个。
主要害虫是蘑菇蚊。可以用皮肤泉、高效氯氰菊酯或乐果乳剂进行喷洒,也可以用一熏五绝点进行熏蒸。
平菇种植
不及物动词收获
平菇长到5cm的时候就可以采收了,采收后要将布料清洗干净,停水2天,再喷上水分促进出芽出菇,这样可以采收7次左右,从套袋到出菇管理,正常22天。
以上是平菇夏季的种植方案,种植户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这个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希望平菇会有好的产量
蘑菇的施肥很重要,蘑菇种植一般用什么肥料有效
追肥的目的是为菌丝繁殖和子实体成熟提供养分。所以采摘2-3批蘑菇就可以了。放入一个足够大的容器中,然后将去掉塑料袋的菇棒放入液体中,一般浸泡2-3天后取出,放回出菇处,并调节好该处的温度、湿度、光照、氧气含量,使其保持生长。浸泡后生产的食用菌质量不如以前,正常情况下也不提前使用。
制作栽培种或袋时,在培养基中加入少量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镁等物质,以平衡和补充栽培料中营养供给不足或从菌丝体开始。其实这就是施肥,就是施底肥。
在生长中后期,由于培养基中养分消耗过多,子实体衰退严重,明显影响蘑菇的产量和品质。在生产中后期,菇蕾稀少、小、易开伞的时候,我们适当补充碳氮营养,施肥后立即显现生长效益。玉米芯栽培平菇的方法可以参考如下:玉米芯平菇可以根据季节温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栽培方法,如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半发酵料栽培、熟料栽培等。根据模式不同,可分为床栽、菇砖栽培、袋栽等。
培养基的配方与室内栽培蘑菇的配方相同。可以采用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室外二次发酵法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无需燃料加热,降低了生产成本。方法是用砖块和石头做垫墩,高20厘米左右。菌丝播完后3天内要封闭大棚,并进行保温保湿,保证菌丝的萌发和生长。3天后,晚上可以适当通风,15天左右就可以覆土,均匀覆盖材料表面。
再过一周左右,就可以看到出菇开始了。当然,出菇时间和管理有关系。如果菌丝体管理得好的话,吃饱后5-7天就开始出菇了。空气干燥,管理不太好。可能需要20天左右才能开始结果。这些都很正常。
任栋食用菌直播熟料平菇成功率怎么会高
这个不难吗?
1.合理选择品种
夏季选用高温品种,初秋和春季选用高温品系,秋冬季节选用低温品系。
低温子实体分化的最高温度小于22℃,最适温度在10℃~ 17℃之间,如薛梅黑平旺。
嗜温子实体分化的最高温度小于28℃,最适温度范围为20℃ ~ 24℃。
高温子实体分化温度在30℃以上,最适温度范围为24℃ ~ 28℃。如薛梅文光大黑平、薛梅惠平和文光平菇。
二。菌株的制备
平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母种的年龄为7-8天,棉籽壳原种的年龄为25-30天,棉籽壳栽培种的年龄为20-25天,从播种到出菇在料袋中的时间为30-35天。因此,菇农在栽培前,要计算好时间,把握好时机,及时出种。
三。菌袋规格的选择
熟料菌袋生产工艺复杂,袋膜容易因多次移动而损坏。另外,培养料经过高温熟化后容易被细菌污染,所以袋膜要有一定的厚度。通常低压聚乙烯袋膜厚度在3丝左右,管膜太厚,既不经济也无必要。如果太薄,容易造成损伤,导致污染率增加。管袋的宽度和长度的选择取决于季节。一般在夏季和初秋,选择3根线为宜,宽度20-20—22cm×长度40cm×厚度,这样可以防止袋子大,积温高,不易出菇。中秋、深秋适宜选择22-25 cm× 50 cm× 3丝,袋大,营养充足,结果期长。牡丹江薛梅食用菌研究所邮购门市部。
第四,常见公式
利用菇耳为食用菌提供全面的营养,有利于菌丝体的生长繁殖,达到适合平菇生长发育的碳氮比。这种配料方式降低了成本,产量提高了30%-40%。
二等种子配方:锯末:80斤麦麸:3斤玉米粉:2斤(或半斤糖)菇耳壮:0.16斤石膏:0.8斤
栽培种子配方:棉籽壳、锯末(或混合物):80公斤菇耳壮:0.18公斤石灰:是指1000公斤干料中加入2公斤含量为25%的多菌灵。如果场地污染严重,可以用0.1%的克霉灵或克霉增产灵代替多菌灵,防霉效果更好。
既然熟料栽培,为什么要添加多菌灵或柯美增产灵?因为多菌灵在高温下不会分解,会抑制菌丝生长过程中杂菌的生长。添加多菌灵对提高料袋中真菌生长的产量有很大的好处。最近有单位生产出效果好、低残留的发酵剂或抗性增强剂。
五.混合材料
根据选定的培养基配方比例,称取原料和清水,由于玉米芯或棉籽壳不易吸水,拌料时,含水量要适当高一些,将拌好的料堆起来,堆起来要和原料一样闷12-18小时。填料有两个优点:一是利用发酵的热量使培养料成熟软化;二是使材料中的水分吸收均匀,多余的水分自然流出。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用搅拌机对物料进行搅拌,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搅拌质量。
考虑到高温灭菌消耗了培养基中的一部分水分,装袋前的含水量应比原料或发酵料多一点,即以培养基有水渗出但不滴水为宜。
有些种植者混合发酵几天后称为发酵熟料。这样高温灭菌的时间可以稍微短一些,污染率也降低了。原理是一些容易被霉菌利用的营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被有益微生物分解利用。
不及物动词制袋材料
手动灌装时,边灌装边用手指按压。用手压时,袋壁只压四周,中间稍压,使周边紧中间松,两头紧中间松,适合菌丝生长。如果装得太紧,氧气不容易进入袋子,细菌生长缓慢;如果你包装得太松,就很难生产蘑菇。装袋后,将2cm厚、5cm长的棒子或玉米芯插入两端的料中,用干布将袋两端料膜内外擦干净并扎紧,准备灭菌。
七。消毒
装满材料的袋子依次放在锅里的架子上,中间留一点空隙,加水开始杀菌。刚开始加大火力,尽快升温到100℃;否则培养基容易变酸。保持8 ~ 10小时,待温度降至80℃时,慢慢开门,取出料袋,放入无菌室接种。
八。接木
只有当袋料内温度降至30℃时,才能进行接种。接种前,按常规消毒方法将房间消毒成无菌室。接种开始时,先用75%酒精擦洗手、接种工具和塑料袋,再用石炭酸复喷消毒一次。如果可能,接种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方。如果没有,尽量给两个人接种。一人将袋口打开,一人迅速翻出菌种,放入袋中,立即扎紧袋口,然后连接另一端。连接后,将培养袋在石灰粉上滚动一次,使石灰粉填满袋中的小孔,防止杂菌污染。一般籽块大小适合枣仁。同时,接种量要尽量大,使菌丝覆盖在材料表面的两端,防止杂菌的感染。
九。文化
将好菌的料袋移入培养室,夏季4 ~ 5层,冬季7 ~ 9层,室温25 ~ 28℃放菌,料内温度不能超过30℃。接种3 ~ 5天后菌丝开始吃,要检查杂菌。如发现污染,应立即清除。8 ~ 10天后,每天开窗通风,注意保暖。如果菌丝体根本卖不出去,那就是菌种问题,应该更换或者重新接种;如果菌丝吃得慢,那是培养料太湿或菌种衰退,要换上项圈,用无菌纸包好,便于通风。一般情况下,5-8天翻一次袋,改变料袋位置,有利于菌丝有序生长。一般30 ~ 35天后,菌丝彻底吃透料层,形成块状,这时蘑菇就准备生长了。
十、结果期管理
将装满菌丝的袋子移入棚内,在相对湿度为80% ~ 90%的条件下出菇。
出菇期是子实体形成和蘑菇生长的阶段。此时的管理与产量直接相关,其温度和湿度与结果期有明显区别。
1.芽分化阶段。菌丝长满袋后,平菇开始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此时进料温度不宜超过25℃,一般以18 ~ 20℃为宜。要使空气相对湿度提高85% ~ 90%,就要有良好的通风和散射光刺激。并在袋口用粗铁丝耙平培养料表面,轻轻除去接种块周围的老菌丝,压平,换上直径约5cm的塑料编织绳圈,用干净的纸包好。
2.原始基期。即铰接菌丝形成的白色或淡黄色瘤样突起为原基。这个时候不要把包装纸揭下来,增加对地面和墙壁喷水的量和频率,也不要直接往料袋上喷水,否则原来的底座很容易死掉。
3.桑葚阶段。也就是说,形成了米状真菌芽胚芽。一般需要2 ~ 3天。这个时候浇水不适合控制相对湿度。
4.珊瑚阶段。这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时期。如果管理得好,结果率会高。否则低,甚至绝大多数死亡。(1)取下领子上的包装纸,保留领子,既保证通风良好,又使蘑菇长在领子里,营养集中,蘑菇多,大而厚,产量高。2、喷水保湿。掌握轻、勤、细的原则,不宜在菇体上多喷水,而应多向空间喷水。
5.延长期。子实体的菌丝体与蘑菇的柄明显不同。在此期间,每天喷水3 ~ 4次,喷菇尽量少,多喷间隔,晴天多喷,雨天少喷,每天开窗通风1 ~ 2小时,注意遮阴;否则蘑菇帽的颜色是黑色的,会影响品种。
6.成熟。成熟初期,可以直接在菇体上喷水,但不宜过多、过少、过稀、过勤。蘑菇后期不要喷水,收获前喷一次细水,保持菇盖鲜嫩。在孢子被排出之前收获它们。
7.间歇期。每次采收后,应及时清除死菇、烂菇、病菇和杂物,并停止喷水2 ~ 3天,使菌丝体充分恢复和积累营养。3 ~ 4天后喷洒平菇溶液一次,两小时后喷洒重水一次,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 ~ 90%,温度18 ~ 20℃,然后进行第二次潮菇管理。以此类推未来的每一种作物。
8.后期埋土出菇。将出菇桶两端清洗干净,去掉塑料袋,用水浸泡(最好配营养液),然后将出菇桶排成一排开沟,盖上1 ~ 2 cm厚的细湿土,再撒一点水盖膜。给沟渠浇水以保持湿度。蘑菇生产出来后,可以就地翻耕,拌入土壤中,提高肥力,增加产量。仍有疑问向薛梅食用菌研究所提出。
目前高产的平菇品种有哪些
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平菇品种有很多。目前主要有普及一号、新831、清风一号、江都109、花园802。这些品种对广大菇农有一定的影响,有些菇农往往因为偏爱某个品种而几年不换品种。这并不一定有利于实现平菇的高产,因为长期使用单一品种可能导致品种退化,如品种抗性和产量下降,从而影响蘑菇育种的效益。近年来,引进了许多平菇新品种。通过试验比较和实践验证,以下品种极具推广利用价值。①50596的菌丝生长温度为8℃ ~ 32℃,出菇温度为6℃ ~ 30℃,最适出菇温度为12℃ ~ 26℃。蘑菇丛生,灰白色,菌盖直径6-15厘米,菌柄长2-5厘米。香菇质量好,转潮快。但是低温季节容易导致茎秆变长。②南京1号菌丝生长温度为6℃ ~ 32℃,出菇温度为6℃ ~ 30℃,适宜出菇温度为8℃ ~ 25℃。子实体深灰色,低温时呈深灰色。子实体丛生或重叠,呈紧密的蘑菇状,直径5 ~ 10厘米,菌柄和盖组织厚,韧性强,品质好。(3)黑红研1号菌丝体的适宜温度为10℃ ~ 28℃,子实体的适宜生长温度为6℃ ~ 26℃。菇盖表面深灰黑色,丛生或重叠,柄短,菇质优良,耐水耐运输,产量高。④庆丰518子实体发育的适宜温度为8℃ ~ 25℃,子实体丛生或重叠,菇盖表面暗灰色,柄短,出菇集中,抗杂性强。⑤北海道3号菌丝发育最适温度为20℃ ~ 26℃,子实体发育生长最适温度为6℃ ~ 25℃,子实体重叠。菇盖表面呈褐色,菇褶紧密,菇盖厚,菇质好,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