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间距多少合适
春季大白菜亩产2500-3000棵,间距60厘米,间距35-45厘米;夏季每亩大白菜3500-5000棵,行距40-50厘米,株距33-40厘米;秋季早熟大白菜每亩2500-4000株,行距50厘米,株距33-50厘米,中晚熟大白菜每亩1800-2700株,行距60厘米,株距60厘米。
大白菜喜欢寒冷的气候,平均气温在18-20℃,日照充足时生长最好。它能在-2~-3℃安全越冬。25℃以上高温弱,易患病毒病,夏季只能培育少数耐热品种。大白菜发芽种子和绿色植株在15℃以下一定天数后完成春化,花芽分化始于幼苗尖端,而叶片分化停止。长日照高温条件下抽薹开花。但不同品种对长日照的要求明显不同。
扩展信息:
大白菜病虫害防治
1.蚜虫:10%烟碱(康和林)800-1000倍,25%阿克泰750-1500倍,3%啶虫脒(美孚龙)。
种植大白菜的距离是多少
春季每亩大白菜2500-3000棵,行距60厘米,株间距35-45厘米;夏季每亩大白菜3500-5000棵,行距40-50厘米,株距33-40厘米;秋季早熟大白菜每亩2500-4000株,行距50厘米,株距33-50厘米,中晚熟大白菜每亩1800-2700株,行距60厘米,株距60厘米。
栽培技术
1.间作:当有2-3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作。第二苗5-6片叶。7-8片叶子可以定苗。根据不同品种选择不同的行距,每个穴留一株壮苗。除草可以和间苗结合起来。
2.追肥:白菜成活后,可以开始追肥。每3-4天追肥15%腐熟的人粪尿一次,用量为每亩4-5担。根据天气和土壤的干湿状况,人的粪便和尿液应与水混合使用。当大白菜进入团棵期时,应增加肥料浓度。通常每5-7天要追30%腐熟的人粪尿一次,用量为每亩15-20吨,干菜或麻75-100公斤。
开始包芯后,需要再次追肥和施钾肥。每亩可施50%腐熟的人粪30-40担,开沟后可施草木灰100斤或硫酸钾10-15斤。这一次,菜农们叫心肥。植被植物封闭后,一般不再需要追肥。基肥不足时,可酌情行间施尿素。
3.中耕培土:为便于追肥,前期松土除草2-3遍。特别是长雨放晴后,炕地要及时耕作,促进根系生长。在莲座期中期,饼肥施于犁沟,将土壤培养成垄,垄高10-13 cm。起垄的目的主要是方便施肥浇水,减少病害。栽培结束后,应将粪肥倒入畦内,不要贴叶签。
把水倒进沟里,以免浸湿树桩。同时保持沟内空气流通,使株间空气湿度降低。这样可以减少软腐病的发生。
4.灌溉:大白菜苗期要轻浇勤浇,保持湿润。莲座期间歇灌溉,见干湿,适当练苗。成球时对含水量要求高,土壤干燥时可采用沟灌。灌溉应在傍晚或夜间地温降低后进行。
慢慢倒,避免填满边界。水渗入土壤后,剩余的水应尽快排出。确保沟里不积水,边上不积水,根部不缺水。一般来说,从团棵期结束到抽穗中期,保持土壤湿润是大白菜争取高产的关键之一。
5.捆叶覆盖:白菜是其生长发育的必然规律,不需要捆叶。但晚熟品种如遇严寒,为促进好结果,延缓收获供应,小雪后将外层叶片撩起,用稻草捆扎,覆盖一层稻草型农膜,既能保护心叶不受冻害,也能软化心叶。早熟品种不需要束叶和覆盖。
扩展信息
大白菜的主要病虫害是软腐病和斜纹夜蛾。
(1)软腐病
也叫烂青春痘。他们大多在心包期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外层叶片在阳光照射下下垂,但早晚仍会恢复。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病叶不再恢复,露出鳞茎。病变部位被水浸泡,病变组织变成褐色,腐烂发粘,有一股臭味。
防治方法:采取综合防治的原则。具体方法有:
1.实行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宜稻水轮作。不要施用有病的有机肥。需要翻太阳,控制病菌源头。
2.高畦栽培有利于排水防涝,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3.合理灌溉施肥:及时施底肥和追肥,使幼苗生长旺盛,增强抗病能力。
4.及时清除病株:清除病株可以减少病菌来源,防止病菌传播。特别是灌水前,要及时检查处理。在洞上撒石灰杀菌。
5.注意防虫:避免造成伤口,防止病菌入侵。
6.抗病品种的选择:一般绿岗品种和杂交种抗病性强。
7.化学防治:可选用以下农药:每包农用链霉素加水100公斤或70%地松600倍灌根;也可以用20%龙可菌600次或47%加伦农800次,每天1次,共2-3次。
(2)、斜纹夜蛾
又名麻虫、荷叶虫。刚孵出的幼虫聚集在叶背,只留下上表皮和叶脉,受伤的叶片像屏风。幼虫长大后将叶片吃成槽口,严重时可吃光整片叶片,甚至咬掉幼茎。
防治方法:斜纹夜蛾为杂食性,发疹性强,生殖能力强,老熟幼虫抗药性强。所以要抓紧杀蛾杀蛹,清除卵块,及时控制1、2龄幼虫。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大白菜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大白菜
大白菜的株距和行距是什么
春季每亩大白菜2500-3000棵,行距60 cm,行距35-。夏季每亩大白菜3500-5000棵,行距40-50厘米,株距33-40厘米;秋季早熟大白菜每亩2500-4000株,行距50厘米,株距33-50厘米,中晚熟大白菜每亩1800-2700株,行距60厘米,株距60厘米。
大白菜喜欢寒冷的气候,平均气温在18-20℃,日照充足时生长最好。它能在-2~-3℃安全越冬。25℃以上高温弱,易患病毒病,夏季只能培育少数耐热品种。大白菜发芽种子和绿色植株在15℃以下一定天数后完成春化,花芽分化始于幼苗尖端,而叶片分化停止。长日照高温条件下抽薹开花。但不同品种对长日照的要求明显不同。
扩展信息:
大白菜病虫害防治
1.蚜虫:10%烟碱(康和林)800-1000倍,25%阿克泰750-1500倍,3%啶虫脒(美孚龙)。
种植大白菜的适宜间距和行距是多少
春季每亩大白菜2500-3000棵,行距60厘米,行距35-45厘米;夏季每亩大白菜3500-5000棵,行距40-50厘米,株距33-40厘米;秋季早熟大白菜每亩2500-4000株,行距50厘米,株距33-50厘米,中晚熟大白菜每亩1800-2700株,行距60厘米,株距60厘米。
大白菜喜欢寒冷的气候,平均气温在18-20℃,日照充足时生长最好。它能在-2~-3℃安全越冬。25℃以上高温弱,易患病毒病,夏季只能培育少数耐热品种。大白菜发芽种子和绿色植株在15℃以下一定天数后完成春化,花芽分化始于幼苗尖端,而叶片分化停止。长日照高温条件下抽薹开花。但不同品种对长日照的要求明显不同。
扩展信息:大白菜的害虫控制
1.蚜虫:10%烟碱(康和林)800-1000倍,25%阿克泰750-1500倍,3%啶虫脒(美孚隆)2000-3000倍。
2.菜青虫、跳甲和地下害虫:用2000倍溴氰菊酯和1000倍15%氯氰菊酯防治。
3.小菜蛾:50-100毫升/亩的5%锐劲特悬浮剂与60公斤水混合防治。生物农药如5%氯己定乳油2000倍,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4000-6000倍或2%阿维菌素3000-5000倍。此外,生物防治技术——性信息素可用于诱杀成虫。在小菜蛾发生初期,田间低种群密度诱杀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4.野生蛞蝓:瓦片、菜叶,或者绑着的茎杆或树枝放在田地中央。太阳出来后,它们经常躲在里面,可以集中清洗和捕杀。将蜗牛毒或洗必泰与米糠、豆糖、草等混合。,并把它们混合成杀锈毒饵。每亩用6%蓝雨青颗粒0.7公斤或3%米沃灵颗粒1-2公斤,粉碎后拌入细土5-7.5公斤,在温暖天气土壤表面干燥的傍晚撒在靠近受害植株的一排排根系之间。2-3天后,接触药物的野生蛞蝓分泌大量粘液而死亡。
参考:百度百科-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