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母鸡会下软壳蛋
母鸡为什么会下软壳蛋? 200分
鸡下软皮蛋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钙、磷或维生素D3,钙是形成蛋壳和骨骼的主要成分。磷约有80%同钙一起构成骨骼和蛋壳,其余的分配在全身组织中,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
在炎热的夏季,如果蛋鸡不喂小苏打也可引起软皮蛋。蛋鸡的饲料中应含有足量的贝壳粉、磷酸氢钙、石灰石、骨粉或蛋壳粉等。同时,应让鸡多晒太阳,多运动,以促进钙质吸收和消化。此外,蛋鸡运动不足、饮水不够、惊吓、肠道发炎等均能影响钙质吸收,饲料中虽然有足量的钙质,仍然产软皮蛋或薄皮蛋。
当鸡舍平均温度超过26℃时,可在饲料中添加0.1%的小苏打(碳酸氢钠);当环境温度达到30℃,相对溼度达到80%,可在日粮中加小苏打0.25%。在加喂小苏打时,食盐可减少用量。此外,饲料中缺乏砂粒,也是鸡下软皮蛋的重要原因。砂粒不但可促进钙质等的吸收,加厚蛋皮,同时,砂粒也可将食物、贝壳及微量元素等磨碎为乳汁状,而促进吸收,促进鸡只的生长,不下软皮蛋,多产蛋。不但蛋鸡需要砂粒,肉鸡也同珐需要砂粒。
鸡为什么会下软壳蛋
(1)日粮中含钙量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或缺乏阳光或维生素D。产蛋鸡每天需要钙3-4克,低于这个水平,则钙量不足而生软壳蛋。饲料中钙磷比例应为2:1或3:2,当饲喂糠麸类饲料过多时,由于磷过多,则钙磷平衡失调而影响钙的吸收。阳光或维生素D缺乏时,则影响钙的吸收,表现为持续性下软壳蛋。
(2)饲喂方法问题,一般舍饲和笼养的鸡早上喂精饲料,由于胃肠空,吸收钙量较多,而上午形成的蛋于下午产出,所以下午产的蛋壳较厚。青绿饲料一般在中午或下午饲喂,由于夜间休息,采食量相应较少,则钙量吸收亦随之减少,其形成的蛋于第二天早上产出,所以早上产的蛋壳较薄。
(3)鸡舍气温过高,鸡采食量减少,钙吸收量相应减少,易产软壳蛋。
(4)鸡舍污脏潮溼,产生氨过多,通风不良,导致鸡氨中毒,引起产软壳蛋。
(5)鸡受了惊吓,扰乱了神经机能和内分泌腺功能,使蛋的钙形成发生障碍,或蛋排出过快,从而生软壳蛋。惊吓解除后蛋很快恢复正常。
(6)母鸡受伤或有病,扰乱了钙的代谢,从而生软壳蛋。
(7)前殖吸虫病初期产软壳蛋,后期则排卵壳碎片或流出类似石灰水憨的液体。
鸡产软壳蛋般均属饲养管理上的失误,所以应该注意保持鸡舍清洁干爽,空气清新,保持安静,按实际需要补喂优质骨粉和新鲜青绿饲料,便可及时解决。如属前殖吸虫病引起者,则按该病治疗,用小胶管插入食道灌服四氯化碳2-3亳升,初期效果显著。
我家的鸡为什么会生软壳蛋,应该怎么办
那是鸡没营养了.给它吃点糯米.就可以了.
母鸡为什么会下软壳蛋?
确实是缺钙,不过,偶尔生一次软蛋是缺钙了,买点儿钙片喂一下就可以。其实养鸡场里的鸡子都经常喂小石子。
鸡为什么下软壳蛋,鸡下软壳蛋怎么办
鸡下软壳蛋的原因现将各种异常的成因分述如下:1、饲料中制造蛋壳的矿物质不足,主要是缺乏钙和维生素D,或长期不断高产,饲料中钙质已不能满足鸡体合成蛋壳的需要。2、饲料搅拌不匀,搭配不合标准,或钙磷不按2:1的比例配,妨碍了钙的吸收。饲料中缺乏锰,影响了钙磷的代谢。3、由于霉菌毒素中毒,引起生殖道机能错乱,卵巢机能丧失或退化,从而使鸡产软壳蛋,或产蛋量降低或失去继续产蛋的能力。4、卵壳腺的机能异常,不能分泌足够的壳质以形成蛋壳。5、舍内温度过高,鸡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鸡采食的钙质数量不能满足鸡体形成蛋壳的需要。6、鸡患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等导致输卵管炎,以致产软壳蛋。7、母鸡在产蛋前受到惊吓,生殖系统神经机能受到干扰而发生紊乱,影响壳质的分泌。
防治措施
1、如果在一群中只有个别的鸡经常产软壳蛋,则可能是这遗传性质的,应予淘汰。2、如果在整个产蛋鸡中出现相当数量的软壳蛋时,说明饲料中缺钙,应在饲料中增加含钙丰富的矿物质,并添加少量鱼肝油以补充维生素D。3、炎热夏季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小苏打(碳酸氢钠)。4、让母鸡多晒太阳,多运动,以促进机体对钙质的吸收和消化。5、定期投喂抗菌药物预防大肠肝菌和沙门氏菌感染。6、母鸡产蛋时要安静,饲养员进鸡舍时,要轻手轻脚,不要穿色彩太鲜艳的衣服。
鸡下软壳蛋是什么原因?
那是因为缺钙
可以适当的喂骨粉或鱼粉
效果很好
母鸡生软壳鸡蛋怎么办?
鸡的饲料中只有两种补钙的方法,一个是补充贝壳粉,另外一个是补充碳郸钙,很便宜的,贝壳粉太贵,碳酸钙就是石灰石,你买点给鸡喂,很快就会好的,但注意不要加的太多,少加点,这两种补钙的效果是一样的
母鸡经常下软壳蛋怎么办,吃什么能解决以上问题?
缺钙
母鸡下软壳蛋是怎么回事
一、鸡为什么下软壳蛋?
1.饲料中缺乏制造蛋壳的矿物质,主要是钙或维生素D,或长期高产。饲料中的钙已不能满足鸡合成蛋壳的需要。
2.饲料混合不均匀,搭配不合标准,或者钙磷比例不是2:1,阻碍钙的吸收。饲料中锰的缺乏影响钙和磷的代谢。
3.环境温度太高。当温度超过30℃时,鸡的食欲下降,鸡的钙摄入量相对减少。鸡体内的钙量不能满足蛋壳的需要。
4.鸡舍小、脏、潮,鸡的密度过大,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使钙、磷不能正常输送到蛋壳供给部。
5.蛋壳腺功能异常,不能分泌足够的壳质。
6.应激,母鸡下蛋前受到惊吓,生殖系统神经功能紊乱紊乱,影响壳质分离。
7.由于霉菌毒素中毒,造成生殖道功能障碍、卵巢功能丧失或退化,使鸡产生软壳蛋,或降低产蛋量或丧失继续产蛋的能力。严重的鸡去除这种毒素后不能完全恢复。
8.疾病原因,是治疗疾病所用的药物引起的。
9.缺水对养分吸收很重要。缺水超过24小时,就有生软壳蛋的可能。超过48小时,产卵基本停止。
10.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是缺乏饲养沙粒,沙粒具有维持鸡胃和帮助消化的功能。此外,疾病的发生、剂量、短期接种也会产生软壳蛋。
二、鸡下软壳蛋怎么解决?
1.控制日粮钙磷水平:在可以考虑蛋鸡对钙磷的需求之前,蛋鸡日粮中钙和适宜磷的含量通常为1%和0.5%,蛋鸡在产蛋前1-2周饲喂鸡蛋浓缩液。这样,蛋鸡就有足够的时间储存骨钙,添加骨灰。母鸡应饲喂钙磷含量为3%的浓缩饲料。85%和0。5%,分别从开始到32周龄。32周龄后,可以根据食欲和产蛋量调整饮食中钙和磷的含量。
2.显示蛋鸡的有效营养水平:根据蛋鸡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提供优质全价饲料,根据蛋鸡的剩余体重、饲料量和产蛋量控制营养成分的组成。蛋鸡应饲喂高效浓缩饲料,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动能的供应会增加,这表明浓缩饲料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包括粗脂肪、必需氨基酸、钙、磷和维生素。此外,必须充分考虑营养元素,必须考虑锰和锌的组成。将浓缩饲料调至弱碱性有利于蛋壳生产,生产的浓缩饲料要保质保量,防止霉变和霉变。
3.蛋鸡舒适的自然环境:鸡舍内的温度和环境湿度对蛋壳影响较大,为保证温度和湿度的适宜性,一般规定畜舍内温度为13-25℃,空气湿度为65%。在高温自然环境下,给鸡喂苏打可以提高蛋壳的抗压强度,大大减少薄壳和软壳蛋的数量。反之,当平均气温低于5℃时,冷应激对蛋鸡的刺激会使其产生软壳蛋。因此,日粮中应适度增加浓缩蛋白和能量饲料,以提高蛋鸡的耐寒工作能力。保证鸡舍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安静,保证鸡舍内适当的自然通风,以保证畜舍内气体的新鲜度,降低畜舍内二氧化氮的浓度。一般进棚后感觉不呛鼻子就够了。严禁民工和小动物进入鸡舍,这会导致鸡及其加油,以防止现象的发生。蛋鸡转移前应在浓缩饲料和生活用水中添加电解质溶液和各种营养元素,以减少应激反应。
鸡的温度和环境湿度对蛋壳的影响很大。因此,请确保温度和湿度合适。一般谷仓温度13-25°C,湿度65%。在高温自然环境下,给母鸡喂食时加入苏打水,可以提高蛋壳的抗压强度,显著减少带壳蛋和软壳蛋的数量。相反,当平均温度低于5°C时,冷应激刺激蛋鸡产软壳蛋。因此,日粮中应添加浓缩蛋白和能量饲料,以提高蛋鸡的抗寒性。保证鸡舍及其周围环境干净安静,保证鸡舍内适当的自然通风,以保持畜舍内空气新鲜,降低二氧化氮浓度。一般情况下,进屋后不觉得呛就够了。
4.提高防疫水平,预防各种疾病:改善蛋鸡的饲养和护理方法外,做好疫病的预防和疾病的控制也是减少蛋鸡生产软皮蛋的合理对策。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有效的免疫、消毒和灭菌程序,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在饲养和生产中,需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对20日龄母鸡进行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掉蛋综合征的疫苗接种。防止蛋鸡在产蛋季节进行疫苗接种。鸡舍和生活用水应定期消毒灭菌,更换消毒剂的应用。
三、鸡蛋的营养价值?
1、蛋白质
鸡蛋含丰富的优质蛋白,每百克鸡蛋含12.7克蛋白质,两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大致相当于3两鱼或瘦肉的蛋白质。鸡蛋蛋白质的消化率在牛奶、猪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最高。
鸡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别丰富,而谷类和豆类都缺乏这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将鸡蛋与谷类或豆类食品混合食用,能提高后两者的生物利用率。
2、脂肪
鸡蛋每百克含脂肪11.6克,大多集中在蛋黄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多,脂肪呈乳融状,易被人体吸收。
3、其他微营养素
鸡蛋还有其它重要的微营养素,如钾、钠、镁、磷,特别是蛋黄中的铁质达7毫克/100克。婴儿食用蛋类,可以补充奶类中铁的匮乏。蛋中的磷很丰富,但钙相对不足,所以,将奶类与鸡蛋共同喂养婴儿就可营养互补。鸡蛋中维生素A、B2、B6、D、E及生物素的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蛋黄中,维生素A、D和E与脂肪溶解容易被机体吸收利用。不过,鸡蛋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少,应注意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配合食用。
我家的鸡为什么会生软壳蛋,应该怎么办
鸡生软壳蛋主要原因有三种,分别如下:
1、饲料缺乏钙、维生素D导致鸡产软壳蛋
对策:一般在产蛋鸡日粮中只加人1.5%-2.5%的钙,其余部分用贝壳碎片等来补充,这样可提高蛋壳强度,降低破蛋率。开放式鸡舍中通过鸡晒太阳能使鸡体内的7一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但密闭式鸡舍内就不能完成这种转化,必须从饲料中予以供应,产软壳蛋时,钙、维生素a、d一起补,效果更好。
2、鸡长期处于不利环境导致鸡产软壳蛋
对策:因为夏季鸡处在高温环境下,体热散发受阻,食欲减退,产蛋量减少,蛋壳变薄。所以应加强舍内通风,给鸡提供一个凉爽的环境来消除高温对鸡造成的影响(即热应激反应)。
3、出现其他应激反应导致鸡产软壳蛋
对策:防止应激反应除采取针对性措施外.应制定鸡舍管理程序,并严格付之实施。饲养管理人员要固定,操作时动作要轻、稳,尽员减少进出鸡舍的次数,保持鸡舍环境安静。并注意鸡舍周围环境条件变化,减少突然发生的事故。
鸡下软蛋该补什么:
在饲养过程中,普出现一定数量的软壳蛋薄壳蛋,特别是高峰前最严重,从而影响了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鸡的钙入量,没有达到产蛋期的正常需要,下面推出一种简便的预防方法,只是补充蛋壳粉、贝壳粉,就可达到明显的效果。
一、钙的选择
最好选择蛋壳粉,其次贝壳粉。因为蛋壳粉大小均匀,鸡喜欢吃。其它钙料大小不一,并影响啄食,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补钙的时间
一般选择下午至熄灯前部都可以。但最好选择下午的2-5点钟,因为上午鸡吸收的钙大部分储存在骨骼内,而下午或晚上吸收的钙,才直接用于当天蛋壳的形成,另外,下午2-5点钟也是鸡一天中的采食高峰,食欲是最强,吃的最快最多。
三、补钙数量
根据软皮薄皮所占的比例而定,一般的大群软皮和薄皮其比降失。鸡不愿意啄食为合适,如果蛋壳粗糙,突起的钙点,说明补钙过多。一般具体用量:100只鸡1斤左右为准。
四、补钙方法
可在每天下午2点以后,让鸡将料槽内饲料吃空,控半个小时料,然后将钙撒入槽内,如果定时喂料,可在下喂料前进行补钙,然后在喂料,这种方法试用多次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扩展资料
饲料原因
1、缺钙:产蛋鸡需要大量的钙来形成蛋壳,日粮中缺钙会产薄壳蛋或软蛋。1只鸡每天采食50克-70克饲料,鸡对饲料中钙的利用率仅60%,单靠饲料中的钙是不够的。所以在鸡配合饲料中应添加3%-4%的贝壳粉以补充不足。
2、缺乏维生素D:即使日粮中钙磷充足,也会使钙、磷吸收和代谢作用产生障碍,导致蛋小、畸形、壳薄和软壳,产蛋量和孵化率下降等。所以,获得维生素D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让鸡多晒太阳,使皮肤和羽毛含有的7-脱氧胆固醇,经紫外线的照射后转化成维生素D3而被吸收利用。生产中一般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D3。用鱼肝油作为日粮中维生素D的补充剂和维生素D缺乏症治疗药物,可获得满意效果。
3、缺磷:磷对鸡的骨骼、蛋壳和体细胞的形成,以及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钙的利用有重要作用。尤其母鸡需要更多磷,因为蛋黄中含有较多的磷。鸡日粮中磷的需要量为0.6%,其中有效磷应含0.5%。所以饲料中须加1%-2%的骨粉或磷酸钙,以补充钙磷不足。
4、钙磷比例不当:不论是钙多磷少或是磷多钙少,对鸡的健康、生长和产蛋及蛋壳质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日粮中钙、磷比例应以6-8:1为宜。如二者比例不当,将导致产薄壳或软壳蛋。由于鸡蛋壳的钙化主要发生在头天晚间,所以应适当延长傍晚采食时间。因此,每天傍晚给鸡补喂贝壳碎粒或骨粉,能提高蛋壳质量。
5、饲料霉变:饲料因保管不善而发生霉变,喂鸡后致使鸡的肝脏、肾脏等被黄曲霉素侵害,从而破坏了维生素D在鸡体内的代谢,导致鸡的体重减轻,饲料报酬降低,抗病力差,产蛋量减少,蛋壳变软。因此,要妥善保管饲料,以防发潮霉变。
6、添加剂使用不当:合理使用添加剂,能提高产蛋率和蛋壳质量。但目前我国使用的各种饲料添加剂中所含成分大不相同,必须根据鸡群情况从中选择适合的添加剂,并掌握好合理用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产薄壳蛋原因
鸡为什么会下软皮蛋
鸡下软皮蛋原因:
1、生理性因素的影响;连续产蛋:母鸡在较长时间内连续产蛋,易导致生理机能衰退,常使蛋壳变薄或产软壳蛋。所以,提高饲料质量,增加动物蛋白质饲料,并常晒太阳,加强饲养管理,促使蛋鸡尽快恢复生理机能,才能确保鸡群正常产蛋。
2、管理因素;通风不良:鸡舍通风不良,造成氨气浓度过高,则引起呼吸性氨中毒,使鸡体内失去较多的二氧化碳,致使形成碳酸钙的碳酸根离子不足,影响对钙的吸收,从而引起产薄壳蛋。所以,鸡舍内要通风换气,及时清理粪便,防止氨气浓度过高。
3、饲料原因;在正常情况下,即营养充足(特别是矿物质)的情况下,蛋鸡不应该下软皮蛋或薄壳蛋,鸡下软皮蛋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钙、磷或维生素D3,钙是形成蛋壳和骨骼的主要成分。磷约有80%同钙一起构成骨骼和蛋壳,其余的分配在全身组织中,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
扩展资料
产薄壳蛋病因
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的鸡,蛋壳质量不同,如土种鸡蛋壳较厚,外来品种鸡蛋壳较薄,易破。所以,可用选种手段提高品种的蛋壳厚度,减少破蛋率。
2、产蛋时间:一般鸡场上午8时左右饲喂,白天血钙浓度高,蛋鸡在成蛋过程中钙的分泌量充足,所以一般下午产的蛋壳较厚。而上午10时前产的蛋通常是在夜间形成的,夜间母鸡多处在休息状态,采食量很少,血钙浓度较低,所以上午产的蛋一般蛋壳较薄。
3、年龄影响:一般较老的母鸡生的蛋较大,但蛋壳相应较薄。因此,一般蛋鸡喂养2年为宜。
4、甲状腺机能失调:鸡体内甲状腺机能失调,会严重影响钙的吸收利用,从而产薄壳蛋或软壳蛋。喂3-5天甲状腺素片能很快使蛋壳变硬。
5、换羽:母鸡换羽期间生理变化较大,也会使蛋壳变薄,破蛋增加。因此在换羽期要用整粒大麦供鸡自由采食3-5天,可加速人工换羽,很快恢复产蛋并提高蛋壳质量。
管理因素
1、通风不良:鸡舍通风不良,造成氨气浓度过高,则引起呼吸性氨中毒,使鸡体内失去较多的二氧化碳,致使形成碳酸钙的碳酸根离子不足,影响对钙的吸收,从而引起产薄壳蛋。所以,鸡舍内要通风换气,及时清理粪便,防止氨气浓度过高。
2、鸡舍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蛋壳质量。气温高于32℃时,鸡体散热困难,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长期高温会破坏鸡体的营养平衡,引起代谢改变,使鸡的甲状腺机能下降,导致鸡体内钙量不足,易产薄壳或软壳蛋。
气温低于零下12℃时,鸡采食量会减少,蛋壳也会变薄。因此,夏季应通风降温,冬季要防寒保暖,使鸡舍内温度保持在15℃-25℃之间,并根据季节调整产蛋鸡日粮中能量、矿物质、蛋白质的浓度,来提高产蛋率和蛋壳质量。
饲料中添加0.5%-1.5%小苏打混合饲料,可提高蛋壳强度,大大减少薄、软壳蛋。冬季日粮中添加0.5%-1.0%辣椒粉,以使鸡增热,提高抗寒能力,同时增加供暖。
饲料原因
1、缺钙:产蛋鸡需要大量的钙来形成蛋壳,日粮中缺钙会产薄壳蛋或软蛋。1只鸡每天采食50克-70克饲料,鸡对饲料中钙的利用率仅60%,单靠饲料中的钙是不够的。所以在鸡配合饲料中应添加3%-4%的贝壳粉以补充不足。
2、缺乏维生素D:即使日粮中钙磷充足,也会使钙、磷吸收和代谢作用产生障碍,导致蛋小、畸形、壳薄和软壳,产蛋量和孵化率下降等。
所以,获得维生素D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让鸡多晒太阳,使皮肤和羽毛含有的7-脱氧胆固醇,经紫外线的照射后转化成维生素D3而被吸收利用。
生产中一般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D3。用鱼肝油作为日粮中维生素D的补充剂和维生素D缺乏症治疗药物,可获得满意效果。
3、缺磷:磷对鸡的骨骼、蛋壳和体细胞的形成,以及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钙的利用有重要作用。尤其母鸡需要更多磷,因为蛋黄中含有较多的磷。鸡日粮中磷的需要量为0.6%,其中有效磷应含0.5%。所以饲料中须加1%-2%的骨粉或磷酸钙,以补充钙磷不足。
4、钙磷比例不当:不论是钙多磷少或是磷多钙少,对鸡的健康、生长和产蛋及蛋壳质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日粮中钙、磷比例应以6-8:1为宜。
如二者比例不当,将导致产薄壳或软壳蛋。由于鸡蛋壳的钙化主要发生在头天晚间,所以应适当延长傍晚采食时间。因此,每天傍晚给鸡补喂贝壳碎粒或骨粉,能提高蛋壳质量。
5、饲料霉变:饲料因保管不善而发生霉变,喂鸡后致使鸡的肝脏、肾脏等被黄曲霉素侵害,从而破坏了维生素D在鸡体内的代谢,导致鸡的体重减轻,饲料报酬降低,抗病力差,产蛋量减少,蛋壳变软。因此,要妥善保管饲料,以防发潮霉变。
6、添加剂使用不当:合理使用添加剂,能提高产蛋率和蛋壳质量。但目前我国使用的各种饲料添加剂中所含成分大不相同,必须根据鸡群情况从中选择适合的添加剂,并掌握好合理用量。
管理
一、增加光照冬季昼短夜长,易造成光照不足,影响蛋鸡产蛋。为此,在早晨和晚上用灯光补充,平均每平方米用3瓦的灯为宜,保证每天光照14~16小时。
二、防寒保暖蛋鸡较适宜温度为21℃~23℃,低于这个温度就会耗料多、产蛋少。为此冬季门窗要用草帘遮围,有条件时可采用取暖设备或顶棚搭塑料薄膜,以保证鸡产蛋所需的温度。
三、精心饲喂冬季蛋鸡日粮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除了保证蛋鸡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外,还要注意补充多维素,适当增加切碎的胡萝卜和青料。晚上饲喂时间可适当延迟。要少喂勤添,保证产蛋鸡有足够的营养。
四、注意饮水冬季要按时给蛋鸡以足够的温水,以保证鸡对水分的需求,最好给鸡饮大蒜水。大蒜不但能健脾胃,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能增强蛋鸡的抗病能力,对鸡瘟、感冒、肠道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五、注意通风冬季,鸡群多为封闭式饲养,舍内通风不良,易受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硫醇等有害气体的侵袭,直接影响蛋鸡的健康,还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所以要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
注意正确处理通风换气与保暖的关系,每天要及时扫除粪便,并根据风力大小,确定开窗通气的时间,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给蛋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无黄蛋
或称小形蛋、小蛋,蛋形很小。这种蛋与正常蛋大小相差很悬殊,只相当于鸽蛋、雀蛋那么大,约为一般蛋的1/10,开头有的过长或过圆,也有正常的,通常缺少蛋黄。
鸡生这种蛋,农村认为是不祥之兆。其实是由于异物如脱落的黏膜组织、小的凝血块(由于排卵时卵泡出血所致);
肠道中的蠕虫(有时也会偶然向上移行而达于输卵管)等落入输卵管内,刺激输卵管的蛋白分泌部和子宫,分泌出蛋白和蛋壳,包裹在异物的周围,于是形成了一个没卵黄的无黄蛋,这不是种疾病而仅仅是偶然的巧合。
无黄蛋通常是小蛋,而小蛋不一定是无黄的,有时发现小蛋内蛋白包着一部分蛋黄,这种有蛋黄的小蛋是由于卵黄成熟脱落时,母鸡受惊乱飞,以致成熟的卵黄一部分落于腹腔内;
而另一部分落于输卵管,这样小量的卵子碎块也和正常的卵子一亲,能够刺激输卵管分泌蛋白,因而形成子有少量蛋黄的小蛋。如果经常生这种很少的异常蛋,可能是由于输卵狭窄或阻塞的关系。
双黄蛋
在一个鸡蛋中有两个蛋黄的叫双黄蛋,在一个鸡蛋中有三个蛋黄的三黄蛋。
生双黄蛋很普遍,一只母鸡有时会在同窝蛋内生下几个双黄蛋,不过鸡群中一般只有很少内只母鸡全生双黄蛋。
三黄蛋
三黄蛋则极少见。出现这种异常蛋的原因是卵巢的定时机能失常(在正常情况下鸡在26小时间隔期内卵巢释放出一个卵黄)。
母鸡一次排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卵子或成熟时间过近,排卵后在输卵管内相遇被蛋白包在一起,因而形成双黄蛋或三黄蛋。
初产母鸡生双黄蛋的比率比老母鸡高一些,这是因为初产母鸡体质强健,生活力旺盛,排卵能力强。在早产的小母鸡中也容易产多黄蛋,因为小鸡鸡性器官过未完全成熟,不能完全控制正常排卵。
此外,喂给蛋白质饲料过多,卵巢内的卵子发育略述,有二个或三个蛋黄同时落入输卵管内也会形成。双黄蛋因较通常的蛋大一些,所以容易引起输卵管破裂、肛门撕裂、或引起啄蛋癖的发生。
多膜蛋
壳膜一般仅二层,但也有三、四层的,这是由于第一次壳膜组成后,又退回壳膜分泌部,壳膜再度分泌,而形成了多膜蛋。
血斑蛋
鸡蛋打开后,在蛋黄上有血块的叫血斑蛋,这是由于母鸡的排卵巢血管微破,血液流入蛋中,蛋黄上被染有血丝。也有是遗传性质的。
饲料中如果缺乏维生素K,也会发生。如果肛门出血,则所生的蛋,蛋壳上附有血斑。有时蛋黄也有血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蛋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异常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