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超高产小麦品种列表(河南第一优质小麦)
河南最超高产小麦品种有弄玉908、郑麦618、郑麦136、丰德20、周麦27、寸麦11。其中,弄玉908是河南省最好的小麦品种之一。弄玉908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安徽省淮河以北和江苏省均有种植。最佳播期为10月中旬,平均亩产598.5公斤,最高亩产758.7公斤。品质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
河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介绍
河南省超高产小麦品种最多的是弄玉908、郑麦618、郑麦136、丰德20、周麦27和存麦11。
弄玉908小麦
弄玉908是202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强筋小麦新品种。该小麦品种为半冬性,全生育期226-231天。
①植物类型
弄玉908小麦苗势强,根系发达,株型紧凑,冬前分蘖多,分蘖力强,拔节早,年后两极分化快。而且晚春抗寒性好,成穗率高,株高74 ~ 78 cm。
②抗倒伏性
弄玉908的茎秆粗壮有弹性,韧性强,抗倒伏性好,不易倒伏。圆锥花序呈长方形,为大穗型品种。一般亩产穗数37-41万,每穗粒数36粒左右,千粒重43-44粒。
③产量表现
弄玉908小麦平均亩产598.5公斤,最高产量758.7公斤,品质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
④栽培技术要点
弄玉908小麦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安徽省淮河以北和江苏省种植,最佳播种期为10月中旬。
郑麦618
郑麦618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胡卫国博士选育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品种权由河南福吉泰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买断。
该小麦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春季低温能力,株高76.4厘米,株型弹性适中,蜡质重,茎秆弹性好,抗倒伏。
郑麦618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的高抗赤霉病超高产小麦新品种。2019年郑麦618小麦播种2280亩,平均每千亩亩产808.63公斤,高产方平均亩产845.5公斤,均创下2019年河南省小麦高产纪录。
郑麦136
郑麦136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著名育种家吴正清选育的高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该小麦品种为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1天,平均株高83 cm,株型稍疏松,抗倒伏能力中等。
郑麦136小麦品种具有抗寒性好、分蘖力强、综合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2019年,郑麦136平均亩产1510.1斤,最高平均亩产1711斤,被誉为中国小麦第一。
丰德20
丰德寸麦20是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郑天存新选育的小麦新品种。
该小麦品种为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0-232天,平均株高70.7-75.8厘米,株型弹性适中,茎秆蜡质,弹性好,抗倒伏性好。
丰德村麦20是一个矮秆、大穗、抗灾、抗倒伏、抗病、超高产小麦新品种。2019年,丰德20平均亩产809.1公斤,创下河南省小麦产量最高纪录。2020年平均亩产855.2公斤,再次创下黄淮冬麦区千亩产量新纪录。
同时,丰德村麦20还打破了中国冬小麦最高产量纪录,适合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江苏等黄淮南部冬小麦主产区种植。
周麦27
周麦27是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
总的来说,周麦27小麦平均亩产550-589公斤,2014年最高亩产821.7公斤,创下我国小麦亩产最高纪录。
该品种虽已推广应用10年,但具有适应性好、抗倒伏抗病强、稳产超高产等突出优点。
目前,周麦27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增产潜力最大的小麦新品种,年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
郑麦369
郑麦36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新育成的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
这种小麦品种表现出很强的抗倒伏能力和对倒春寒的高抗性,大大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小麦的影响
郑麦369小麦全生育期229天,属半冬性品种,韧性强,抗倒伏性高。700亩连作,平均亩产1200 ~ 1300斤,最高亩产可达1500斤
经检测,郑麦369小麦为中强筋小麦品种,是生产优质饺子和馒头的首选品种,深受大型面粉加工企业的欢迎。
寸麦11号
寸麦11号是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郑天存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属半冬性品种。
寸麦11号全生育期229-233天,平均株高73 cm,柔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
而且,寸麦11号是一个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抗倒春寒能力强、矮秆大穗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寸麦11号生产种植,平均亩产819.5公斤,创下2018年河南省小麦单产纪录。
河南十大高产小麦品种
河南十大高产小麦品种分别是:樊麦8号、郑麦366、豫麦49-198、周麦16、百农艾康58、中麦1号、中新78、平安8号、平安8号。
1.樊麦8号小麦种子。
樊麦8号为半冬性中熟品种,匍匐苗,耐寒,分蘖率高。株高73 cm,更抗倒伏;株型略松,叶片大,穗层整齐,穗大而均匀,成熟发黄为好。平均亩产穗数39.5万,穗粒数37.4,千粒重43.5克:高抗叶锈病,中抗条锈病和叶枯病。适宜在河南省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南方稻茬麦区除外)。
2.郑麦366小麦种子。
半冬性多穗早熟强筋小麦品种。优点是冬季抗寒耐旱性好,株型紧凑,茎秆短,抗倒伏性好,穗层整齐,成穗率高,生产协调。该品种的缺点是对纹枯病高度敏感,春季发育快,抗倒春寒能力弱。目前在河南中部、北部和南部均有种植。2010年,全省种植面积约800万亩,位居第二。
3.豫麦49-198小麦种子。
是半冬性多穗中熟品种。其特点是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好,但抗病性弱。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北部和西部。2010年全省种植面积约640万亩,排名第三。
4.周麦16号小麦种子。
是半冬性中熟品种,穗大。优点是苗壮,冬季抗寒性好,茎短抗倒伏,穗层整齐,增产潜力大,适用范围广,缺点是易受叶锈病和黑星病影响。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北部。2010年全省种植面积约540万亩,排名第四。
5.百农艾康58小麦种子。
百农艾康58是半冬性中熟品种,具有产量高、耐寒、苗期长势强等优点,是普通百姓的抗冻品种。茎秆坚韧,有弹性,具有抗倒伏能力强的优点;高抗条锈病、白粉病、茎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黑星病;2013年获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适宜早播密植,广泛适用于河南高中肥田种植。
6.中麦1号小麦种子。
中麦1号是半冬性中熟品种,分蘖力强,抗寒性好。春季极化缓慢,旗叶宽大隆起,外观细腻,功能期长;株型紧凑,茎粗壮,抗倒伏性好;产量高,稳定性好,熟性好,黄化。适宜在河南省中高肥力地区(南方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种植。
7.中新78小麦种子。
中新78为半冬性多穗中晚熟品种,半匍匐苗,叶片狭长,长势强,冬季抗寒性好,分蘖能力强;春季返青晚,起床慢,起床后发育快,抽穗早,穗层较厚;成株期株型疏松,叶片小而向上,穗下节长,株间通风良好。适宜在河南省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南方稻茬麦区除外)。
8.平安8号小麦种子。
国审平安8号由豫麦2号与周麦13号杂交后代育成,属半冬性中穗品种,半匍匐型苗,叶片短而深绿色,分蘖能力强,抗倒春寒能力强。2011年,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实际验收亩产730.5公斤,平均亩产650多公斤,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部河南省中高水肥地块种植早中熟作物。
9.新麦26号小麦种子。
新麦26号是中熟多穗小麦新品种,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研究新成果。其主要特点之一是强筋高产,不仅符合国际强筋小麦的主要指标,而且具有突出的稳产性和高产性。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部河南(除信阳、南阳外)高中水肥地块种植早中熟作物。
10.徐克一号小麦种子
徐克1号苗半匍匐,生长健壮,冬季抗寒性好,春季生长平稳,抗倒春寒能力强。经过多年多点实验论证,各地均无明显冻害。株高和株型适中,旗叶抬起,穗下节间长,基部节间短,茎壁厚,茎干硬,弹性好,抗倒伏性强。
河南最超高产小麦品种
河南最超高产小麦品种有郑麦618、丰德存麦20、存麦11、郑麦136、中新78、中麦1号、新麦26和弄玉949。
郑麦618为半冬性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29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略早。丰德寸麦20为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0 ~ 233天,平均相当于对照品种周麦18的成熟期。
丰德村麦20号幼苗半直立,苗期叶片长,分蘖能力一般。春季拔节晚,两极分化慢,抽穗晚,苗脚笨拙,抗倒春寒性好。株高73.5 ~ 77.2 cm,株型中等弹性,茎粗、细、弹性中等,抗倒伏能力一般。
郑麦136为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30-233天,平均比对照品种周麦18略早。幼苗匍匐,苗期叶片窄,苗势强,分蘖能力强,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起床拔节较晚,极化快,春末抗寒能力一般。
小麦
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总称,其代表物种是普通小麦,一种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的谷类作物。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部用于食用,只有六分之一左右用作饲料。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
头号小麦品种
头号小麦品种是大耳朵之冠。
大穗冠型品种为武农981,由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虞照育成。审定公布的每穗粒数为54.4粒,2022年河南省小麦每穗粒数在100粒以上。该品种适宜地区:河南、陕西、江苏、安徽。
注意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拔节期(清明节前后)每亩用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克、三唑酮50克,然后喷水50公斤防治纹枯病。后期注意防治蚜虫和红蜘蛛。
大穗小麦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
1.大穗小麦品种属于半冬性和春性品种。耳朵越大,弹性越强,容易冻伤。不要盲目追求大耳。
2.大穗型小麦品种短期早播易形成壮苗,春季会失肥早衰。小麦没有两次繁荣。高产栽培要适时晚播。
3.大穗型小麦品种抗寒性中等,适时早播易受冻播和冻害。播种期应在10月中旬,每株总分蘖数为3-5个越冬。
4.大穗小麦品种产量表现不稳定。应该种在亩产500-600公斤的地块里。不适宜在水稻后的中低产田、麦田种植。
5.大穗型小麦品种幼穗对低温敏感,成穗率低,每株1-2穗。高产栽培要保证足够的亩产穗数,亩产穗数要在30-40万。最好以主茎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