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灭蛞蝓的特效药
过去将5%的煤酚皂液(来苏水是医院消毒用水)、熟石灰和生石灰喷洒或撒在蟑螂的身体及其出没的地方,但煤酚皂液的特效药效短。人们用盐来预防和控制疾病。在国外,蜗牛灌肠剂(Meba)和丁基氧化锡(TBT0)等药物是用米糠和玉米粉混合,晚上涂在鼻涕虫身上,但这两种药物毒性大,不经济。
鼻涕虫:
蛞蝓[kuò yú](学名Agriolimax agrestisLinnaeus)是腹足纲、枝角类和蛞蝓科的统称。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称之为蜈蚣(不是蜈蚣),俗称蛞蝓,是一种软体动物,与一些蜗牛形成肺目。雌雄同体,看起来像一只没有壳的蜗牛,体表又湿又粘。在上面撒盐让它脱水死掉真的很有用。
生活习惯:
普通的蛞蝓就像没有壳的蜗牛。成虫伸直时长30 ~ 60毫米,宽4 ~ 6毫米。内壳长4毫米,宽2.3毫米。长梭形,柔软光滑,无壳,体表呈深黑色、深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触角有2对,暗黑色,下一对较短,约1毫米,称为前触角,具有感觉功能;上面一对长约4 mm,称为后天线,末端有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蛞蝓
蜗牛最怕什么农药
蜗牛最怕乙醛。
蜗牛最怕四乙醛或含四乙醛的灭螺剂。市面上常见的防治钉螺药物,如螺毒、灭蚁灵、灭螺药等,大多含有四乙醛。一句话:四乙醛这种药,可以说是目前最理想的防治钉螺的特效药。
蜗牛是杂食性、群居的软体动物,非常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他们有白天不睡觉,晚上出来的特点。它们不仅能吃树叶、花瓣、果实,还能吃地里庄稼的皮、枝、梗、芽,包括地里的杂草,这些都会成为它们的食物。蜗牛爬过庄稼的任何地方,都会分泌它们。
生活习惯
蜗牛喜欢钻入疏松的腐殖土中栖息,产卵,调节内部湿度,吸收一些养分,最长可达12小时。杂食和偏食并存。爱潮湿,怕泛滥。蜗牛在潮湿的夜晚吃潮湿的食物时胃口很好。但是洪水会窒息蜗牛。
小蜗牛一孵化,就爬着吃,不用妈妈照顾。当被敌人入侵时,它的头和脚缩进壳内,分泌粘液封住壳口;当外壳受损失效时,它能分泌一些物质来修复身体和外壳。
西瓜地里出现蜗牛瓜民该怎么办
蜗牛和普通害虫不一样,因为有硬壳保护,普通农药不容易杀死,所以需要专门的灭螺剂。蜗牛的生存能力非常强,一周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它喜欢以植物的叶片和花蕾为食,经常啃咬农作物的叶片,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而造成农作物减产。
可以用四乙醛灭螺颗粒,每袋用喷雾器喷1桶水;草木灰晚上把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施在瓜菜的茎叶上。如果茎叶干燥,可以先喷些清水使叶片湿润后再涂抹,这样蜗牛就不会爬在茎叶上咬了。采用化学方法,每亩用6%聚缩醛颗粒0.5公斤,拌细土或细砂15-20公斤,晚上在田间均匀撒施。
虫害严重时可喷洒有毒土壤或颗粒。四乙醛制剂成品外观呈淡蓝色,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对蜗牛很有吸引力。它是一种专门杀灭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的农药。手动捡起蜗牛。在地里干活的时候,蜗牛是捡来的,或者是被草和蔬菜引诱后捡来的,或者是专门人工捡来的。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只适合蜗牛)菜地杂草清理,堆放。将灭螺药剂(聚缩醛)和豆饼混合后撒在杂草下,诱杀。也可以手动杀死它们。当新鲜的草和菜叶堆在一起或扎在一起时,蜗牛会相互躲避,它们可以被捡起来销毁。
利用蜗牛的集中性,晚上可以放一些菜叶。可以喷适量的四乙醛、螺胺等强效药物。喷洒农药时尽量选择晴天。气温在15℃以下和35℃以上时,蜗牛的流动性变差,这也是喷蜗牛的有利时机。
如何彻底消灭蜗牛
首先是农业防治。
经常清理田地,及时养殖,破坏钉螺的栖息地和产卵场,减少虫源。秋冬深耕可将卵和越冬成虫翻至地表,晒死或被天敌吃掉。
手动捕获。早晨日出前或雨天,钉螺活动危害较大时,应及时对地面和植物进行人工捕捉。可在雨后或早晨捕捉,然后用小木棒敲落残留在葡萄树干上的蜗牛,按400克/亩的标准可立即将蜗牛毒死在地下。
第二,化学控制。
(1)在钉螺盛花期,傍晚在畦边均匀撒10%灭螺(聚缩醛)颗粒剂,或在田间撒6%灭螺剂混细土,或在植物较低的地面施颗粒剂,也可选用6%灭螺剂2号防治。每隔10 ~ 15天进行二次防治,可有效控制钉螺的危害。
(2)用灭虫剂防治:灭虫剂是一种新型农药,对蜗牛、蛞蝓等软体害虫有特效。具有较强的引诱、诱杀作用,对人畜毒性中等,对鱼类毒性低,胃毒性强。植物不吸收这种药物,所以它不会在植物体内积累,对植物是安全的。使用方法简单,低残留,无环境污染。可广泛用于防治园林花卉中的蜗牛和蛞蝓。杀虫机理:引诱蜗牛、蛞蝓等软体害虫进食,使其体内释放大量乙酰胆碱酯酶,破坏其体内的特殊粘液,最终导致其神经麻痹脱水而死亡。
制剂:6%甲萘威四乙醛颗粒剂(商品名:沃克星),其中四乙醛含量≥ 4.5%,甲萘威含量≥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