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种稀好还是种密好 黄豆种植密了行吗

水田改旱田,种大豆好还是种玉米好,你有什么看法?

稻田变成旱田的时候最好种大豆。

近年来,政府一直在推广大豆的种植,财政补贴逐年增加。

大豆栽培技术

温度要求

大豆是喜温作物,发芽最低温度6℃,出苗最低温度8-10℃,幼苗在0.4℃的低温下略冻。大豆最适生长温度为日平均温度20-25℃,其中幼苗最适生长温度20-21℃,花芽分化期21-23℃,花期22-25℃,结荚灌浆期21-23℃,成熟期19-20℃。积温需要2400到3800℃。

深层施肥

施肥方法:一般将肥料种子分开,施于种子侧面4至5厘米,可调整化肥用量。磷酸二铵每亩施20公斤以上时,可分层施入:上层种肥深度5至7厘米,施肥量占1/3;基肥深度10 ~ 16cm,施肥量占2/3。或者在前一茬作物收获后,将发酵好的有机肥均匀地撒在地面上,然后用耙子将肥料耙入土中,使粪肥和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将土壤深翻,耙好的瓶子细起垄,或者将大豆平栽。

精细播种

合理轮作:最好选择正确的留茬,不要称重,在留茬前种植。

精心整地:夏秋季节根据前茬翻耕,深度22至25厘米。操作时不得有大土块,不得有裸露的条块,扣要紧,不得重,不得漏。

土壤水分:整地后,播种时土壤含水量(干土重量%)应在22%左右,以保证种子能正常吸水发芽。

适时播种:只要含水量合适,就在小麦收获后播种夏大豆。最佳播种期为6月10日至25日,最迟不晚于7月初。

田疃管理

锄地中耕:

(1)在第一片复叶刈割前,到处都是锄头,以清苗,不伤苗,松土。(2)苗高10 cm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以免伤苗、压苗或漏草。(3)第二次中耕后10天左右,应进行第三次中耕,深松时要多施些土。

苗前除草:生产中最常用的广谱除草剂是普速和异恶草酮,对大豆田的多种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有效。用量:5%普什特水溶液,每公顷1.5-2公斤;48%广灭灵EC,每公顷2-2.5公斤。普斯特、苯磺隆、广灭灵在土壤中可长期存留,要特别注意对后茬作物的药害。

苗后除草:

(1)适合早出苗的除草剂:普速是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杂草刚出土时,一般不晚于大豆第二复叶期。出苗初期,普施特用量为:每公顷5%普施特水溶液1-1.5公斤,以不超过1.5公斤为宜。要选择降雨前后湿度大的天气,避开高温干燥的中午和大风天气。(2) 12% Napao净乳剂,用量为每公顷1-1.5公斤;15%的细草克,每公顷用量为0.75 ~ 1公斤;精草克乳油0.5%,克阔乐乳油24%,每公顷用量为0.33-0.75公斤。(3)适用于施药期出苗后期的除草剂一般在大豆2-3片叶阶段施药。春天土壤墒情好的时候,农药可以早一点施,一般用下限。春旱时可适当延迟施药,用量一般为上限。

夏播技术

播前灌溉:对于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可在播种前进行一次灌溉,以利于播种后种子发芽。结合灌溉进行田间封闭除草。

播种期:夏季播种大豆非常重要,因为它的生长季节很短。播种及时,成苗率高,秧苗整齐健壮,茎秆粗壮。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在当时的局部和特定条件下,正确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使群体最大化发展,个体充分成长;充分利用光能和单位面积土壤肥力;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可以在垄上播种,可以增加播种面积,大豆口感更好。

秋播技术

整地:翻耕后将水田分厢,宽2至3米,行距3米,穴距0.33米。每穴2 ~ 3粒,密度每亩3万株左右。

适时播种:一般在8月10日前播种,每亩播种量8-10kg。

合理施肥:每亩用钙镁磷肥25公斤掺土杂肥500公斤作种衣肥;初花期视苗情,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结荚期每亩用2%过磷酸钙清液40-50公斤,每亩用0.05%钼酸铵稀释液30-40公斤,叶面喷施;或叶面喷施0.1%硼砂溶液,提高籽粒饱满度。

田间管理:播种时如遇高温,应先在车厢后部进行灌溉。如果播种后水分不足,可以在夜间浇水灌溉。在三叶期,幼苗应及时间隔和固定。一般定苗密度为每亩3 ~ 4万株,定苗后每亩应及时施尿素6 ~ 8公斤。适时中耕除草,一般2至3次中耕除草,也可培土。

黄豆种稀好还是种密好 黄豆种植密了行吗

大豆播得稀怎么办

农村过去有一种说法,小麦是一行一行播的,大豆是一尺八,意思是小麦沿着沟播,大豆树间距8寸到1尺。这是过去小麦和大豆的传统种植距离。从科学角度讲,大豆植株的行距,也就是密度,与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干湿度、品种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大豆种植的稀植密度与生长发育、通风、光合作用和产量有关。

土质差的沙土排水性能好,腐殖质含量低,既不耐旱,也不保肥。为了实现大豆的稳产高产,必须在保肥保墒的条件下合理密植。一般情况下,行距30㎝左右,株距在20-25㎝之间比较合适。这样大豆正在生长,叶片重叠程度适中,光合作用处于一般状态,通气能力良好,生长状况正常,产量趋于最大化。

土壤性质一般,半沙半泥,含腐殖质一般,土壤肥力处于中等状态,保水保墒能力也处于中等水平。大豆播种时,密度不能像荒地那样密,否则生长发育差,茎叶重叠密度过大,通风透气差,光照强度弱,光合作用能力差,容易导致病害,产量低。一般来说,种植密度以行距35 ~ 40 ㎝、株距25 ~ 35 ㎝为宜。

土壤肥力相对肥沃的优良土地,保水保墒能力好,土壤腐殖质丰富,土壤肥力好,旱涝丰收。这样的土地条件,播大豆,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太稀或太密都会影响大豆的产量。过密时,在生长发育期间,茎叶相互碰撞,叶片重叠程度大,妨碍通风透气,容易引起病害,减少叶片的日照,降低光合能力,导致产量下降。播种过稀,满足了生长发育的需要,但降低了亩产有效株数和产量。通常稀植密度是行距要在40-50㎝,株距要在35-45㎝。

总之,大豆的播种密度取决于土壤的基本条件、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和播种时间。肥沃的地要稀播,贫瘠的地要密播,保墒好的地要稀播,保墒能力差的地要密播。如果夏播太晚,生育期有限,只靠增加密度,保证产量,夏播生育期太短,比如不到90天,不适合播种。

荒地种玉米好还是大豆好

荒地种玉米好。

玉米对肥力要求相对较低。

玉米栽培技术

1.土地选择

1.土地选择:种植玉米时,应选择排灌方便、管理方便、土壤肥沃、pH值为6.5-7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过酸、过粘、过贫瘠的土壤会让玉米长势不佳。肥沃的土壤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整地:选地后要进行深耕耙地,耕深一般要达到25cm以上,以满足平整、土质细、水分足、肥料高的整地质量要求。秸秆还田、绿肥地要割茬埋好。结合整地,在沟中施入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豆饼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为基肥条。为了便于灌溉和排水,畦灌应开沟,排水沟应结合整地进行修复。要求做到畦面平整顺直,沟渠相连,排灌通畅。

2.选择种子以加速发芽

1.选择品质好、抗病性强、产量高、适合当地种植的种子是高产稳产的基础。

2.加速发芽:播种前,种子应在阳光下晒干3至4小时。然后用温水浸泡加速发芽,水温控制在50-55℃15分钟左右。浸泡后,冷却6-8小时,用清水冲洗1-2次即可播种。

第三,播种技术

1.播期:玉米的播期需要根据玉米的用途和土地利用情况来确定。一般气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播种。平坝浅丘地区播种一般在3月中上旬;深山和中低山区一般宜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播种育苗,以缩短麦玉共生期,培育壮苗。

2.育苗:采用肥料球育苗或玉米专用育秧盘。保持营养土结构疏松,配合一定比例的全腐熟有机肥和少量过磷酸钙,避免添加尿素或碳酸氢铵,防止烂种。每个肥球或网格放一粒种子,苗数根据需要增加20%,以弥补缺失。播种后,用细土覆盖1-2厘米,用清水喷盖薄膜保温。

3.移栽:移栽前应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晾完塑料薄膜的光脚1-2天,逐渐揭开薄膜1-2天。当幼苗有两片叶子和一颗心时,移植就开始了。禁止种植老苗和大苗。定植后用一勺两窝的清粪水浇定根水,适宜密度为3500 ~ 4000株/亩。后期可根据出苗情况及时疏苗补苗。

第四,肥料需求规律

1.玉米是高产作物,对肥料的需求较多,最需要氮、磷、钾。在整个生育期,吸收的氮最多,其次是钾,磷较少,其次是钙、镁、硫、硼、锌和锰。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在抽穗期施用更多含磷和钾的肥料,以促进更好的接穗。

2.玉米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基本原则。底肥优选有机肥,如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施肥量和方法要根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品种、密度等综合施用。

五.外地管理

1.定苗间苗:遵循去弱存强、保密疏、定向、保齐、保壮苗的原则。玉米苗在三叶期撒播,五叶时可根据株距定苗。要把病苗、弱苗、异株拔掉,留下壮苗;如遇缺苗、断垄,相邻区域留两棵补苗,浇足水,保证苗木成活。如果幼苗太多,可以通过补种来解决。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可进行1 ~ 2次中耕,配合施肥和适当的土壤栽培。中耕深度应做到苗旁浅、行间深、定苗前浅、定苗后深,并注意病虫害防治。

3.水肥管理:如苗期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溉,并以沟灌为宜。玉米怕涝。生长期多雨、潮湿、渍水时,应及时开深沟,将渍水排出,改善土壤通风条件。肥料操作为轻苗肥、重穗肥、补花粒肥。施肥方式为沟施或穴施,施完后覆土浇水,提高肥料利用率。

大豆采用哪种播种方式比较好?

播种方法: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大豆播种方法有:窄行密植播种法、等距穴播法、60 cm双行播种法、精量播种法、原垄播种、留茬播种、小麦套种、留茬种植等。

(1)窄行密植

缩垄增行、窄行密植是国内外积极采用的栽培方式。将60 ~ 70厘米的宽度改为40 ~ 50厘米的窄行距,一般可增产10% ~ 20%。从播种、中耕管理到收获都采用机械化作业。机耕,土壤墒情好,秧苗整齐均匀。窄行密植后,合理安排群体,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肥力,有效抑制杂草生长。

(2)等距穴播法

机械等距穴播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出苗后株距适宜,植株分布合理,个体生长均衡。群体均衡发展,荚果密集,一般比条播增产10%左右。

(3)60 cm双行播种

在深耕或耙平的基础上,采用机械平播,播后起垄结合中耕。优点是能及时播种,种子直接落入湿土,播种深度一致,种子分布均匀,出苗整齐,缺苗少垄,土壤疏松,精细管理使杂草少。

(4)精量播种法

在秋耙或秋起垄的基础上,清理残茬,用精量播种机或改良耙播种,单粒、双粒平播或垄作播种。可以做到均匀播种,播种深度适宜,保墒保苗,还可以集中施肥,不间苗。

(5)原垄播种

为了防止土壤水分流失,利用原有的垄茬进行播种。这种播种方式在抗旱保墒保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具有提高地温、消除杂草、利用前茬作物肥料、降低作业成本等优点。它主要用于干旱条件下。

(6)黄淮海地区夏播大豆

这种方法常用于夏季播种大豆。一般小麦收获后,应迅速整地,耕深15 ~ 16 cm。耕完后要把土耙一耙,犁一犁,这样就抢了播种的土。在劳动力不足、土壤干旱的情况下,一般采取收割小麦,耙清残茬,然后播种水稻。播种后再耙一遍,使土壤细而平,便于出苗。

(7)麦田套种

在夏季播种大豆的地区,大豆通常在小麦成熟和收获之前套种在小麦行中。一般在5月中下旬进行套种,用建筑镐开沟,在小麦行间播种,然后覆土镇压。

(8)带茬种植豆类

这种方法多用于湖南、广西、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种植的秋大豆。播种通常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适时早播更好。早稻或中稻收割前,应先把田里的水排掉,但不能太干。水稻收割后,豆类要在原茬上的穴中播种。一般每亩1万株左右,每穴2-3株。播种后第二天浇催芽水,浸泡5-6小时后,沥干水分。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