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科西得三千能可以和丙环唑混用吗?
建议单独使用铜制剂
没有必要以如此复杂的方式使用它
三唑本身具有控制繁荣的效果。它可以抑制过度生长
如果不好混,可以用丙环唑和乙蒜素
应注意湿度控制和抑菌
可以通过控水、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和三唑类常用杀菌剂来控制过度生长和过度生长
氟酰胺、异菌脲和嘧菌酯组合。谢谢信任
铜喹啉和代森锰锌和苯醚甲环唑和春雷霉素可以混用吗?
喹啉铜和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和春雷霉素不能混合。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全身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产品特点: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安全性高的三唑类杀菌剂,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可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链格孢叶斑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和黑星病
。对子囊菌、担子菌和一些种传病原菌,包括链格孢菌属、枝孢菌属、尾孢菌属、枝孢菌属、枝孢菌属、枝孢菌属和枝孢菌属、白粉病、夏孢菌目等具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葡萄白腐病也有很好的效果。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保证品质。
合适的作物和安全性
西红柿、甜菜、香蕉、谷类作物、大米、大豆、园艺作物和各种蔬菜等。小麦和大麦的茎叶处理时(小麦高24 ~ 42cm),有时叶子会变色,但不影响产量。
要控制的对象
对子囊菌亚科、担子菌纲、半知真菌包括链格孢属、枝孢属、尾孢属、枝孢属、丝核菌属、夏孢目和一些传播的病原体种类具有持久的保护作用。同时对几种病原菌引起的甜菜褐斑病、小麦颖枯病、叶枯病、锈病、霉菌、苹果黑星病、马铃薯早疫病、花生叶斑病、网斑病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使用
主要用于叶面处理和种子处理。其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主要用于茎叶处理,用量为30 ~ 125g/hm2。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应用主要用于防治梨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番茄旱疫病、西瓜枯萎病、黑痘病和柑橘黑星病。
梨黑星病:发病初期,用10%水分散6000-7000倍颗粒溶液,或每100L水加入14.3-16.6g制剂(有效浓度为14.3-16.6mg/L)。病情严重时,可增加浓度。建议使用3000-5000倍液或每100L水中加入20-33g制剂(有效度为20-33mg/L),每7-14天连续喷洒2-3次。
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初期每100L水使用2500-3000倍液或33-40g(有效浓度33-40mg/L),病情严重时使用1500-2000倍液或50-66.7g(有效浓度50-66.7mg/L)制剂,间隔7-110。
柑橘疮痂病:每100升水喷洒2000-2500倍液或40-50克制剂(有效浓度40-50毫克/升)。
西瓜茎枯病:每亩50-80g制剂(有效成分5-8g)。
番茄早疫病:每100升水800-1200倍流量或83-125克(有效浓度83-125毫克/升)制剂,或每亩4.0-60克(有效成分4-6克)制剂。
预防措施
1.苯醚甲环唑不应与铜制剂混合。因为铜制剂会降低其杀菌能力,如果真的需要与铜制剂混合,苯醚甲环唑的用量要增加10%以上。虽然苯醚甲环唑被吸胀,但它可以通过传导组织运输到整个植株。但为了保证防治效果,喷洒时要用足水,要求整个果树喷洒均匀。
2.西瓜、草莓、辣椒每亩喷洒量50L。果树的喷洒量可以根据大小来定。大型果树喷洒量高,小型果树喷洒量最低。施药应在早晚气温低、无风时进行。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气温高于28℃,风速大于每秒5m时,应停止施药。
3.苯醚甲环唑虽然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但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应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因此施药时间宜早不宜迟,最好在发病初期喷施。苯醚甲环唑用于小麦拌种的剂量,苯醚甲环唑能与春雷霉素搭配吗
3%悬浮种衣剂用水稀释,一般100公斤种子需用水稀释至1-1.6升左右。播种前,必须给土壤施复合肥,然后松土。可以把肥料翻入土中,保证土壤疏松。种植小麦时,大部分人会使用农业机械,播种深度必须保持在3-5cm左右,有利于小麦发芽。小麦播种后,不必马上浇水,因为浇水后容易造成土壤龟裂,使小麦种子暴露在空气中。一般可以在入冬前用冻水浇一次。
1.苯醚甲环唑用于小麦拌种的剂量
1.使用时,3%悬浮种衣剂可用水稀释。一般100kg种子可将苯醚甲环唑稀释至1-1.6升左右。稀释后,苯醚甲环唑可以均匀地倒在小麦种子上,然后充分搅拌混合。小麦种植前用苯醚甲环唑拌种可以预防病害,在病害发生时提前减少危害,提高小麦产量。
2.播种前,一定要给土壤施复合肥,然后松土,让肥料变成土壤,这样可以保证地块的土壤疏松,也有利于播种后种子的呼吸。播种前必须用药物播种。种子可以用吡虫啉播种,然后在阴凉的地方干燥。
3.小麦播种时一般使用农业机械,播种深度在3-5cm左右,这样发芽率和时间会更好。小麦播种后,一般不需要浇水。浇水后,土壤很容易开裂,导致小麦种子暴露在空气中。一般在入冬前浇一次即可。
第二,苯醚甲环唑和春雷霉素可以搭配吗
1.苯醚甲环唑不能与春雷霉素配伍。苯醚甲环唑属于三唑类杀菌剂,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毒、广谱的杀菌剂,同时具有防治作用,可用于种子处理和叶面喷施。作用原理是通过干扰病原菌细胞的C14去甲基化,抑制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使固醇停留在细胞膜上,破坏膜的生理功能,导致真菌死亡。
2.苯醚甲环唑具有内吸传导性,对子囊菌、担子菌和一些种传病害具有非常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包括链格孢属、枝孢属、炭疽菌属、枝孢属、枝孢属。使用后2小时内可被作物吸收,渗透力强,向上传导。
3.该杀虫剂药效持久,耐雨水冲刷,叶片挥发少,即使在高温下也能表现出持久的杀菌活性。该药物剂型多样,安全性高,包括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悬浮种衣剂、乳油等剂型。
苄达唑和吡唑基酯可以与春雷霉素一起使用吗?
苄基吡唑酯是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复配的广谱杀菌剂。地诺康唑是一种三唑类全身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目前防治病害范围最广、最安全的杀菌剂,具有全身、保护和治疗作用。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剂和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治疗效果最好的灭菌剂。具有保护、治疗、根除、渗透、内吸和抗雨水侵蚀的作用,对真菌如真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主要特征
(1)杀菌谱广:苄基吡唑酯可有效防治早疫病、炭病、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立枯病、菌核病、流胶病、黑星病、褐斑病、叶斑病、茎枯病。
(2)防治彻底:苄基吡唑酯具有保护、预防、治疗、根除的作用,治疗更彻底,是目前最好的杀菌剂。
(3)良好的内吸性:喷施后,苯并噁唑能迅速被茎叶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可消除植物各个部位的病害。
(4)渗透性强:苄基吡唑基酯渗透性强。喷洒后,药剂可从叶面渗透到叶背,彻底杀死植物组织中的病菌,并具有隔叶治病的功效。
(5)提高抗病性:苄基吡唑酯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积累,提高作物对病原菌的抵抗力。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作物抗逆性。
3.农作物
可广泛用于小麦、玉米、棉花、水稻、马铃薯、花生、大豆、番茄、茄子、辣椒、草莓、豆角、黄瓜、西瓜、甜瓜、白菜、大葱、大蒜、苹果、梨、核桃、樱桃。
4.控制对象
可防治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锈病、黑星病、叶斑病、链格孢叶斑病、根腐病、炭病、枯萎病、褐斑病、褐斑病等真菌。具有预防、治疗和根除的作用。
5.如何使用它
(1)防治小麦、花生、玉米等作物的病害,如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黑星病等。,可在发病初期使用,每亩使用30%苯达唑悬浮剂1500-2000粒。
(2)防治黄瓜、西瓜、丝瓜、甜瓜等作物的霜霉病、茎枯病、炭病、疫病等病害。发病初期,每亩可喷施30%苄吡唑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1-2次。
(3)防治柑桔、柚子、橙子等果树的一些病害,如焦枯病、溃疡病、黄斑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1500-2500倍的30%苯达唑悬浮剂喷施1-2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