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吡唑醚菌酯和醚菌酯有区别吗?
吡唑醚菌酯和醚菌酯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新型杀菌剂。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六个品种商业化,至少有七种化合物正在开发中。它们的化学结构都含有甲氧基丙烯酸酯基团或来源于甲氧基丙烯酸酯。在农业应用中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1)独特的作用机制。都是病原真菌的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细胞色素b和c,分子间电子传递抑制线粒体呼吸,干扰细胞供能,导致细胞死亡,从而起到杀菌作用。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的杀菌剂有很多,但苯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作用位点(细胞色素b)与以往所有杀菌剂不同,因此对已对甾醇抑制剂(如三唑类)、苯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2)广谱杀菌。它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病害(子囊菌、担子菌、卵菌和真菌)显示出良好的活性,如小麦白粉病、叶枯病、红斑病、网状叶斑病、黑穗病、稻瘟病、纹枯病、霜霉病和枯萎病等。,这对疫病的防治更为重要。
(3)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具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可用于茎叶喷施、水面喷药、种子处理等。
(4)选择性高,对农作物、人畜和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5)这些化合物不仅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而且对某些昆虫和植物中的电子传递也有抑制作用。因此,从苯氧基丙烯酸酯中开发农药和除草剂是可能的,并且有这方面的专利。
目前,有:
吡唑醚菌酯的产品名称为凯润,醚菌酯的产品名称为Tribe,这两家公司都属于巴斯夫公司。
嘧菌酯的商品名是阿米西达,还有一种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商品名是阿米妙寿,都是先正达。
二甲氧肟菌酯的产品名为茉莉酸甲酯,二甲氧肟菌酯戊唑醇的产品名为可爱,是
经过几年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使用,表明这种杀菌剂不仅是一种优良的病害防治产品,而且能显著改善果实品质,增加产量。
苄嘧磺隆和甲苯咪唑可以联合使用吗?
苄嘧磺隆和甲苯咪唑不能混合使用。
苄嘧菌酯主要用于葡萄黑痘病、霜霉病和白腐病的药物。是一种渗透性和局部全身活性好、持续时间长、高效、广谱、低毒、环保的复合灭菌剂,是一种绿色无公害产品。
主要成分:12.5%苯醚甲环唑
增效成分:20%嘧菌酯
水分散粒剂规格:10g
性能特征:
1.三唑类化合物杀菌。
2.杀菌谱广,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产量,保证品质。
3.它能有效预防各种蔬菜、水果和谷类作物的病害。
4.本产品主要用于防治梨黑星病、苹果斑点病、柑橘疮痂病、西瓜枯萎病、番茄早疫病、葡萄黑痘病、小麦纹枯病、全蚀病、花生叶斑病、网斑病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5.本品耐雨水性好,即使在雨季也能使用,仍能充分发挥功效。
用法:
1.粗糙枝孢菌:用3000-5000倍液,连续喷药2-3次,间隔7-14天。
2.番茄早疫病、草莓白粉病:用1500倍液喷洒。
3.柑橘疮痂病:用2000 ~ 2500倍液喷洒。
4.西瓜枯萎病:每亩用水分散颗粒50 ~ 80克,喷水。
注意:
使用时不要吸烟、吃东西或喝水,工作后要彻底清洗。
发病初期喷施效果最好,合理的施药间隔时间为5 ~ 7天。
下雨时不要喷药,喷完后6小时内再喷一次。
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吡虫啉可以搭配吗?
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吡虫啉不能混合使用。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全身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产品特点: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安全性高的三唑类杀菌剂,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可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链格孢叶斑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和黑星病
。对子囊菌、担子菌和一些种传病原菌,包括链格孢菌属、枝孢菌属、尾孢菌属、枝孢菌属、枝孢菌属、枝孢菌属和枝孢菌属、白粉病、夏孢菌目等具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葡萄白腐病也有很好的效果。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保证品质。
合适的作物和安全性
西红柿、甜菜、香蕉、谷类作物、大米、大豆、园艺作物和各种蔬菜等。小麦和大麦的茎叶处理时(小麦高24 ~ 42cm),有时叶子会变色,但不影响产量。
要控制的对象
对子囊菌亚科、担子菌纲、半知真菌包括链格孢属、枝孢属、尾孢属、枝孢属、丝核菌属、夏孢目和一些传播的病原体种类具有持久的保护作用。同时对几种病原菌引起的甜菜褐斑病、小麦颖枯病、叶枯病、锈病、霉菌、苹果黑星病、马铃薯早疫病、花生叶斑病、网斑病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使用
主要用于叶面处理和种子处理。其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主要用于茎叶处理,用量为30 ~ 125g/hm2。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应用主要用于防治梨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番茄旱疫病、西瓜枯萎病、黑痘病和柑橘黑星病。
梨黑星病:发病初期,用10%水分散6000-7000倍颗粒溶液,或每100L水加入14.3-16.6g制剂(有效浓度为14.3-16.6mg/L)。病情严重时,可增加浓度。建议使用3000-5000倍液或每100L水中加入20-33g制剂(有效度为20-33mg/L),每7-14天连续喷洒2-3次。
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初期每100L水使用2500-3000倍液或33-40g(有效浓度33-40mg/L),病情严重时使用1500-2000倍液或50-66.7g(有效浓度50-66.7mg/L)制剂,间隔7-110。
葡萄黑痘病:50-66.7克(有效浓度50-66.7毫克/升)制剂加入1500-2000倍液体或每100升..
柑橘疮痂病:每100升水喷洒2000-2500倍液或40-50克制剂(有效浓度40-50毫克/升)。
西瓜茎枯病:每亩50-80g制剂(有效成分5-8g)。
番茄早疫病:每100升水800-1200倍流量或83-125克(有效浓度83-125毫克/升)制剂,或每亩4.0-60克(有效成分4-6克)制剂。
预防措施
1.苯醚甲环唑不应与铜制剂混合。因为铜制剂会降低其杀菌能力,如果真的需要与铜制剂混合,苯醚甲环唑的用量要增加10%以上。虽然苯醚甲环唑被吸胀,但它可以通过传导组织运输到整个植株。但为了保证防治效果,喷洒时要用足水,要求整个果树喷洒均匀。
2.西瓜、草莓、辣椒每亩喷洒量50L。果树的喷洒量可以根据大小来定。大型果树喷洒量高,小型果树喷洒量最低。施药应在早晚气温低、无风时进行。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气温高于28℃,风速大于每秒5m时,应停止施药。
3.苯醚甲环唑虽然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但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应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因此施药时间宜早不宜迟,最好在发病初期喷施。
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可以在果树上混用吗
回答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的主要功效是防止病原菌的入侵,减少植物病害数量和用药量。对农作物的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叶斑病、黑星病、轴腐病、褐斑病等病害有很强的防治效果。同时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积累,有助于提高作物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可以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在果树上。
1.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药效试验
1.功效:
(1)改善作物品质: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降低植物呼吸作用,增加碳水化合物积累。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积累,提高作物对病原菌的抗性。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作物抗逆性。如干旱、高温、冻害,提高座果率和重量。
(2)杀菌谱更广,杀菌活性更高:对西瓜、黄瓜、芒果、香蕉上的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叶斑病、黑星病、轴腐病、褐斑病等病害有较强的防治作用,同时还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2.作用机理: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保护叶片的渗透传导。
3.特点:作用迅速,持效期长,推荐剂量对作物安全。
二、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在果树上可以混用吗?
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可以在果树上混用,可以增强彼此的药效,增强防治效果。
1.用法:用量(用量/亩)2500-3500倍稀释后喷施,对柑橘树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使用注意事项:
(1)本品不宜与铜制剂混合,10℃以下和30℃以上不宜存放,建议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2)施药时应避免对周围蜜蜂的影响,禁止在开花植物花期、蚕房、桑园附近使用,禁止在河塘等水域清洗施药器具。
(3)使用本产品时,请穿戴防护服和手套,以免吸入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