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是一种什么植物
海带是一种藻类植物。
海带是一种大型的多年生食用藻类。孢子体大,褐色,扁平。分为叶、柄和固定器,固定器呈假根状。叶由表皮、皮层和髓组织组成,叶下部有孢子囊。它有一个粘液腔,能分泌滑溜溜的物质。fixator的树状分支,用于附着海底岩石,生长在水温较低的海水中。
海带的地理分布:
西北太平洋是海带的集中生长地,世界上大多数海带品种都分布在这里,其中经济价值最大的海带分布在鞑靼海峡西岸、彼得大帝湾和北海道。
经引种,海带广泛分布于韩国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在我国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沿海也有分布。易立海带又称鄂霍次克海带或鄂霍次克海带,广泛分布于俄国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
海带广泛分布于俄罗斯彼得大帝湾和日本北海道。海带广泛分布于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两地也是这种海带的特产区。
海带属于海鲜吗
不是,海带属于藻类。
中文名:海带
拉丁学名:海带
别名:白菜,昆布
命名:日本糖芥
领域:原生动物
传送门:动物
纲:褐藻门
目:昆布目。颜色:新鲜时为绿色,干燥后近乎黑色
怎么煮:加几滴醋
海带是生长在低温海水中的大型海洋褐藻,是一种食用海藻,可用于拌、烧、炖、焖等烹饪方法。海带,褐藻,海带科。孢子体大,褐色,扁平,有环纹,最长可达20 m,分叶、柄和固定器,固定器呈假根状。
叶由表皮、皮层和髓组成,叶下部有孢子囊。它有一个粘液腔,能分泌滑溜溜的物质。用来把岩石固定在海底的固定物的树状分支。生长在水温较低的海水中。我国北方沿海和浙闽沿海地区广泛种植,产量居世界第一。富含褐藻糖胶和碘,可用于食用和提取碘、褐藻糖胶、甘露醇等工业原料。它叶状的身体可以入药。
延伸资料:海带的叶子像宽带,尖端逐渐变窄,一般长2-5米,宽20-30厘米(海底生长的海带较小,长1-2米,宽15-20厘米)。叶片边缘薄而柔软,有波状褶皱,叶片基部为与固定器相连的短柱状叶柄。海带呈橄榄褐色,晒干后变成黑褐色和深褐色,上面撒有白色粉末。
干海带表面有白色粉末。结果是海带中含有的碘和甘露醇,尤其是甘露醇,以白色粉末的形式附着在海带表面,没有任何白色粉末的海带质量较差。其次,观察到海带为上品,叶宽大,深绿色或黄紫色,无枯黄叶。另外,海带加工装订后,要干净整洁,无霉变,手感不粘为佳。
海鲜,又称海鲜,是指用海洋动物制作的菜肴,包括鱼、虾、贝类等。虽然海带等海洋生物经常被烹饪成食物,但海鲜主要是烹饪给动物吃的。狭义来说,只有新鲜的海鲜才能称之为海鲜。海鲜可分为活海鲜和冷冻海鲜。
参考:百度百科-海带
海带是蔬菜吗?什么是海带
您好
海带属于蔬菜,蔬菜是指可以烹饪、烹调成食物的植物或菌类。
海带富含海带多糖。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三种多糖:岩藻多糖、岩藻多糖和岩藻多糖。还含有酸性多糖、岩藻多糖、岩藻多糖、半乳糖醛酸、层粘连蛋白、牛磺酸、双歧因子等活性成分。
海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褐藻,含有60多种营养成分。据测定,每100克含蛋白质8克、脂肪0.1克、胡萝卜素0.57毫克、维生素b 0.09毫克、VB1 0.36毫克、烟酸1.6毫克、钙1.177毫克、铁1.50毫克、磷2.16毫克,并含有丰富的海藻酸、纤维素、甘露醇和多种微量元素。海带热量低,蛋白质适中,矿物质含量丰富,是理想的天然海洋食品。
扩展信息:
分发:
西北太平洋是海带的集中生长地,世界上大多数海带品种都分布在这里,其中经济价值最大的海带分布在鞑靼海峡西岸、彼得大帝湾和日本北海道。经介绍,海带广泛分布于韩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在我国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沿海也有分布。
易立海带又称鄂霍次克海带或鄂霍次克海带,广泛分布于俄国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海带(也叫菊苣海带)广泛分布于俄罗斯的彼得大帝湾和日本的北海道。
海带广泛分布于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同时,两地也是这种海带的特产区,日本和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其自然分布的海带种类的多样性。因此,这两个国家都是天然海带的主要生产国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蔬菜(食用植物)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海带(褐藻)
海带属于什么
海带(学名:海带jaja)。集中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传入后广泛分布于我国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沿岸海域。海带呈褐色,扁平状。分为叶、柄和固定器,固定器呈假根状。叶片由表皮、皮层和髓部组成,有两条纵沟贯穿叶片中部,形成中间带。叶下部有一孢子囊,有粘液腔,能分泌滑滑物质。海带的生长主要受温度、光照、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影响。
中文学名
巨藻
海带目
拉丁学名
海带
别名。日本糖芥
领域:原生动物
门
动物界
种
海带。颜色
鲜绿色,干燥后近乎黑色
怎么煮
加几滴醋
储存
形态特征
藻体长而扁平。
生长习性
海带生于海边低潮线以下2米深的岩石上,人工养殖,生长在绳索或竹子上。
分布范围
海带属于亚寒带藻类,北太平洋特有,大西洋也有一些海带分布。海带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少量分布在南半球,一般生长在潮下带的海底岩石上。海带的生长主要受温度、光照、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