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包括贡山粗榧、三尖杉、柏木、闽江柏、福建柏等。
1.贡山粗榧
贡山三尖杉高20米,树皮光滑,呈紫色;树枝下垂。叶薄革质,两排排列,披针形,顶端尖,顶部深绿色,底部有气孔,中脉明显绿色,柄短;种子倒卵状椭圆形。分布在云南西北部。
2.蓖麻粗榧
三尖杉是灌木,高4米,树皮灰褐色;叶坚硬,条状,展开两排,排列紧密,顶部深绿色,底部有白色气孔,略拱起,中脉稍明显或中下部明显;种子倒卵球形,卵球形或近球形。分布于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
3.雪松
雪松(高达35米)树皮呈红(灰)褐色,幼时光滑,老时纵向;分枝斜开展,小枝互生,两排;两对鳞片交叉相对,形成一个结;球果长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成熟时为红棕色。分布在云南。
4.复叶槭
复叶槭(高达57米,东亚第一大树)树皮红褐色;有鳞状叶的小枝是平的,排列成一个平面;鳞片呈菱形,顶端尖锐,背面有腺点。小枝上面的叶子是绿色的,略带光泽,下面的叶子是白色的粉末。球果呈长方形或卵圆形。分布在台湾省。
5.岷江的雪松
岷江雪松(高达30米);枝叶茂密,枝斜,不下垂,圆柱形(二年生枝有紫褐色、灰色紫褐色或红褐色,三年生枝有鳞屑脱落);鳞片交叉相对,排列成整齐的四行,呈斜方形;球果近球形或稍长。分布在四川。
6.福建柏
树皮紫棕色的常绿乔木(高达17米);小枝扁平,排列成一个平面;鳞状叶对生,楔形,倒披针形;成熟时,球果接近球形,呈褐色。分布于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
从2021年9月开始,香樟不再是国家保护植物了吧?
答:不完全准确。古樟树仍受法律保护。2021年8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2021年9月7日公布并实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香樟没有被列入新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这意味着香樟已经从神坛上跌落,不再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之前的农村生活,不会再有你因为修几根樟树枝被判刑的日子了(前提是单子没改)。
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
棕熊(包括马熊)、小熊猫、黑貂、黄喉水貂和水獭(所有物种)、小爪水獭、马鹿(包括白腰鹿)、水鹿、驼鹿、黑斑羚、藏原羚
鹅喉羚、瞪羚、羚羊、盘羊、岩羊、海南兔
山兔、塔里木兔、大松鼠、针鼹、蝾螈、虎纹蛙、云南鳖、太平洋鳖
贵州的蝾螈、寒冷天气的蝾螈、棱皮龟、红颈蝾螈和鹈鹕(所有物种)。黑琴鸡,刘雷鸟,摇滚雷鸟
雪鸡、血雉、红腹雉、藏雉、蓝雉
原鸡、勺鸡、白冠雉鸡、锦鸡(所有物种)灰鹤
乌鸦杜鹃(所有种类)猫头鹰,灰喉针尾雨燕,冠雨燕,橙胸咬鹃
黑胸蜂虎、绿喉蜂虎、犀鸟科、白腹黑啄木鸟和阔嘴鸟。蓝耳翠鸟和黑嘴凤头燕鸥(所有种类)
铜翅雉、沙丘鹤、乌鸫、镰仓鸡、鸳鸯
新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单公布了
没错,前不久,国宝大熊猫。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珍禽异兽、奇花异草正在回归。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向社会发布。新调整的目录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55种40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4种4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01种36类。
调整后的目录主要有三个变化:
1.调整了18种野生植物的保护级别
广西刺桐、乌梅、云南松、云南松、毛叶皂荚等5种原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将原有的樟子松、伯乐树、莼菜等13种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降为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2.新增野生植物268种和32种
在1999年公布的目录基础上,增加了兜兰、铁皮石斛、金钟柏等1类21种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郁金香、兰花、水稻分别有247种和31种,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3.删除了35种野生植物
由于分布广、数量多、种群稳定、分类地位变化等原因,名录中删除了3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和3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我国是野生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就有36000多种,其中特有的就有15000-18000种,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近50%。如银杉、珙桐、白山冷杉、中国粗榧等都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
自1999年《目录》发布以来,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濒危野生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濒危程度有所减轻。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过度利用,一些野生植物濒临灭绝。
以上内容参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公布新增野生植物32大类26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