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怕涝还是怕旱 黄豆怕不怕水淹

大豆耐旱吗?它们是喜水还是喜旱的植物?

大豆耐旱吗?

大豆是耐旱的。大豆生长过程中,叶面积比较小,蒸腾作用小,需要的水分少,所以耐旱。

大豆耐热

大豆不耐热,一般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是40度。一旦温度超过40度,植株就会停止生长,产量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夏季气温较高时,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大豆喜水还是喜旱

大豆喜欢水,尤其是在其生长的几个关键阶段。为了获得好收成,你需要大量的水。比如开花结荚期,对水分和养分的要求比较高,这两个阶段一定要做好水肥管理。

大豆是耐旱还是耐水

大豆是耐旱作物,也需要更多的水分。它的抗旱性比玉米强,能忍受短期干旱,也怕涝。七月是雷雨。大豆一旦遭受渍水,容易因根系缺氧而引起根腐、叶腐、落花、落荚,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黄豆怕涝还是怕旱 黄豆怕不怕水淹

大豆播旱后两天遇40度高温会死吗

大豆播旱后两天遇40度高温可能会死。

快点给它浇水。

大豆(大豆)栽培技术

温度要求

大豆是喜温作物,发芽最低温度6℃,出苗最低温度8-10℃,幼苗在0.4℃的低温下略冻。大豆最适生长温度为日平均温度20-25℃,其中幼苗最适生长温度20-21℃,花芽分化期21-23℃,花期22-25℃,结荚灌浆期21-23℃,成熟期19-20℃。积温需要2400到3800℃。

深层施肥

施肥方法:一般将肥料种子分开,施于种子侧面4至5厘米,可调整化肥用量。磷酸二铵每亩施20公斤以上时,可分层施入:上层种肥深度5至7厘米,施肥量占1/3;基肥深度10 ~ 16cm,施肥量占2/3。或者在前一茬作物收获后,将发酵好的有机肥均匀地撒在地面上,然后用耙子将肥料耙入土中,将粪肥和土壤充分混合,然后深耕,耙好的瓶子细起垄,或者可以平种大豆。

精细播种

合理轮作:最好选择正确的留茬,不要称重,在留茬前种植。

精心整地:夏秋季节根据前茬翻耕,深度22至25厘米。操作时不得有大土块,不得有裸露的条块,扣要紧,不得重,不得漏。

土壤水分:整地后,播种时土壤含水量(干土重量%)应在22%左右,以保证种子能正常吸水发芽。

适时播种:只要含水量合适,就在小麦收获后播种夏大豆。最佳播种期为6月10日至25日,最迟不晚于7月初。

田疃管理

锄地中耕:

(1)在第一片复叶刈割前,到处都是锄头,以清苗,不伤苗,松土。(2)苗高10 cm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以免伤苗、压苗或漏草。(3)第二次中耕后10天左右,应进行第三次中耕,深松时要多施些土。

苗前除草:生产中最常用的广谱除草剂是普速和异恶草酮,对大豆田的多种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有效。用量:5%普什特水溶液,每公顷1.5-2公斤;48%广灭灵EC,每公顷2-2.5公斤。普斯特、苯磺隆、广灭灵在土壤中可长期存留,要特别注意对后茬作物的药害。

苗后除草:

(1)适合早出苗的除草剂:普速是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杂草刚出土时,一般不晚于大豆第二复叶期。出苗初期,普施特用量为:每公顷5%普施特水溶液1-1.5公斤,以不超过1.5公斤为宜。要选择降雨前后湿度大的天气,避开高温干燥的中午和大风天气。(2) 12% Napao净乳剂,用量为每公顷1-1.5公斤;15%的细草克,每公顷用量为0.75 ~ 1公斤;精草克乳油0.5%,克阔乐乳油24%,每公顷用量为0.33-0.75公斤。(3)适用于施药期出苗后期的除草剂一般在大豆2-3片叶阶段施药。春天土壤墒情好的时候,农药可以早一点施,一般用下限。春旱时可适当延迟施药,用量一般为上限。

夏播技术

播前灌溉:对于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可在播种前进行一次灌溉,以利于播种后种子发芽。结合灌溉进行田间封闭除草。

播种期:夏季播种大豆非常重要,因为它的生长季节很短。播种及时,成苗率高,秧苗整齐健壮,茎秆粗壮。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在当时的局部和特定条件下,正确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使群体最大化发展,个体充分成长;充分利用光能和单位面积土壤肥力;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可以在垄上播种,可以增加播种面积,大豆口感更好。

秋播技术

整地:翻耕后将水田分厢,宽2至3米,行距3米,穴距0.33米。每穴2 ~ 3粒,密度每亩3万株左右。

适时播种:一般在8月10日前播种,每亩播种量8-10kg。

合理施肥:每亩用钙镁磷肥25公斤掺土杂肥500公斤作种衣肥;初花期视苗情,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结荚期每亩用2%过磷酸钙清液40-50公斤,每亩用0.05%钼酸铵稀释液30-40公斤,叶面喷施;或叶面喷施0.1%硼砂溶液,提高籽粒饱满度。

田间管理:播种时如遇高温,应先在车厢后部进行灌溉。如果播种后水分不足,可以在夜间浇水灌溉。在三叶期,幼苗应及时间隔和固定。一般定苗密度为每亩3 ~ 4万株,定苗后每亩应及时施尿素6 ~ 8公斤。适时中耕除草,一般2至3次中耕除草,也可培土。

当大豆种植得太干时会出现黄叶吗

当大豆种植得太干时会出现黄叶

1.品种间抗病性的差异。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差异较大。紫大豆品种往往抗病性强,发病率轻;白花大豆品种抗病性差,病害严重。

2.连作。连作田往往养分缺乏,特别是铁、锰、硼、钼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会严重阻碍大豆根系的正常生长和根瘤的形成,降低植物的固氮能力,导致地上部心叶变黄。该病自上而下发展,严重时病叶黄白,产生褐色坏死斑,甚至死亡。

3.细菌感染也是黄叶病的主要原因。如果病株根系生长不良,根系会严重变黑,茎基部腐烂。

夏大豆的需水规律是什么

夏大豆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有不同的反应。夏大豆的播种期处于旱季,土壤水分不足是种子萌发的限制因素,所以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早播极为重要。

大豆苗期怕涝。苗期土壤水分过多,茎节间伸长,幼苗黄萎病弱,产量不高。干旱也不利于夏大豆的生长。水分充足的地块,苗期一般不需要灌水。中耕保墒根据根系生长的特点,切断平行于地面生长的根系,促进其扎结,从而更好地利用深层土壤中的水分。

在分枝期,夏大豆根系生长迅速,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根系,地上部分比较小,比较耐旱。

从开花开始,营养体迅速生长,在结荚后期或灌浆前期达到高峰;同时,生殖生长也逐渐加快,干物质积累猛增。开花结荚期是夏大豆最需要水分的时期。花期遇干旱,无果花数量增加。开花结荚末期干旱会使单株荚数和粒数减少,直接影响产量。

在籽粒灌浆初期,营养生长几乎停止,逐渐转向旺盛的生殖生长阶段。植物的需水量在籽粒灌浆初期最迫切,以后逐渐减少,但对水分更敏感。灌浆前期干旱影响每荚粒数和粒重;籽粒鼓粒中后期干旱主要影响粒重。

成熟期短,天气变冷,耗水量减少,夏大豆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也在降低。

总之,从始花期到灌浆中期(50天左右)是夏大豆需水量最关键的时期。开花结荚期温度较高,需水较多,所以有农业谚语大豆结荚,抓鱼摸虾从种子萌发到苗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也较高,又处于旱季,所以土壤水分往往难以满足夏大豆生长的要求。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