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辈出,群雄争霸,但是题主的问题是武将,那么社会我亮哥,放火我周哥,装病我懿叔等等这些文臣就不在列了,不过只算武将的话我觉得反而好排,下面皮蛋哥说一说我心目中的三国武将排行,当然这东西仁者见仁,大家理性讨论:
三国名将排行榜前十名,你认为排名前五位的是谁?
三国英雄辈出,群雄争霸,但是题主的问题是武将,那么社会我亮哥,放火我周哥,装病我懿叔等等这些文臣就不在列了,不过只算武将的话我觉得反而好排,下面皮蛋哥说一说我心目中的三国武将排行,当然这东西仁者见仁,大家理性讨论:
三国武将榜第五名:飞将军吕布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王允唆使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又被袁绍猜忌,依附张杨。后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等联络而进入兖州,占据濮阳,与曹操血战两年,曾使曹操数战不利,但最终被曹操击败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又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时而和好,时而相互攻伐。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被部下叛变,城破被俘,被处死。
历史上的吕布肯定没有三国演义那么神,但是吕布也算一代枭雄军事能力不错,但是政治头脑实在简单,四面受敌,最终被曹操擒杀,武将排行前五实至名归。
三国武将榜第四名:张辽
张辽,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张辽原为吕布部将,吕布败亡后投降曹操,深得曹操器重,张辽也一生战功赫赫,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新军叛乱。勇闯天柱山击灭陈兰、梅成。赤壁之战后长期镇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 ,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 。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凌统、甘宁等人,差点活捉孙权。张辽威震江东,“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
五子良将中张辽是唯一入选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的,名列第四略有委屈。
三国武将榜第三名:姜维
姜维字伯约,天水人。姜维原为魏国将领,诸葛亮北伐时,姜维投降蜀汉,被诸葛委以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互有胜负。蜀国黄皓专权,姜维和黄皓有嫌隙,不得已帅兵去沓中屯田避祸,后来司马昭伐蜀,退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但邓艾却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敕令姜维向魏军投降。姜维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诸葛亮秋风五丈原之后,魏延被杀,姜维成为蜀国唯一的军事家,《三国志》记载,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现在后人老说姜维连年征战,导致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但是蜀国国力实在弱小,不过一州之地,北伐还有一线生机,不北伐必死无疑。姜维以弱小国力连年北伐,和魏军作战互有胜负,也算不易。
魏国士兵在姜维死后剖开姜维的尸体,发现姜维的胆如斗大,姜伯约入选武将前三略有争议,但也差距不大。
三国武将榜第二名:邓艾
邓艾字士载,今河南新野人。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
一个将领一辈子只要打一个能让历史铭记的战役就可以了,而邓艾做到了这一点,
魏军被蜀军阻拦在险要之地剑阁,无法前进。阴平与剑阁相隔百余里,崇山峻岭,很难行走,蜀军也没有设防。邓艾从沓中出发,通过了阴平小道,直扑涪城。涪城守将马邈面对从天而降的魏军,不战而降。魏军从此迅速连下涪城、绵竹,逼近成都,刘禅投降,蜀汉亡。
邓艾一战成名,虽然好多人对此战有争议,归结于蜀国的愚蠢战术以及刘禅的投降,但是历史没有假设,一战灭一国,仅凭借此战邓艾就可入三国武将前三甲,排名第二略有争议。
三国武将榜第一名:关羽
关羽字云长,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之后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军事摩擦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但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麋芳、士仁都背弃关羽。同时,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兵败被杀。谥曰壮缪侯。
关羽网上被黑的太惨,实质上关羽武功赫赫,曹老板能看上而又不忍杀放过的人能是凡物?
三国志对关羽斩颜良有记载,曰: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这是何等的豪气和英雄,三国志中如此干净利落万军之战斩杀对方大将的就记载了两个,一个是关羽斩颜良,一个就是张辽斩杀乌桓单于蹋顿。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的襄樊之战: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古人写史是很讲究的,威震华夏这四个字可不是随随便便写的,襄樊之战于禁七军尽灭,庞德被杀,曹仁困守樊城,曹操派徐晃救援,相持不下,最后还是靠吕蒙背后插刀,魏吴两国主力联合出动,关羽虽败尤荣。
关羽位列第一当无争议。
哪十个人堪称三国演义中的十大猛将?
从小就喜欢看中国的四大名著,特别是《三国演义》,里面每一个故事情节,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对我印象深刻。对于题主所说的十大猛将,我个人有两种不同的排法,分为单纯武力值排名和有勇有谋的智勇双全型排名。
先来看看单纯的武力值排名,排名如下: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张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孙十夏侯。这是大众和自己比较认可的一种排法。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排法,但这种排法比较普遍和具有说服力。
另一种排法是根据不仅具有武力值还要兼顾一定的谋略,所谓的文武双全吧,这也是我认为的排名,排名如下:一赵二吕三关公,四典五张六黄忠,七马八许九孙十夏侯。把赵云排在第一,不仅是因为其具有超一流的武力值,一身争战天下,从无败绩。谋略虽比不了著名的谋士名臣,但其善于听从正确的良言和建议,能善于分辨好坏和忠奸。而且品行端正,从无恶迹和不良嗜好,一身光明磊落。把他排在第一实至名归。吕布武力值虽然三国第一,但却只是有勇无谋,不善于听从正确的建议和计谋,以至于最后被曹操所擒杀。虽然无谋,但有超出常人的武力值,三国第一勇将,故有资格排第二。关羽有勇有谋,而且有流传千古的情义忠诚。无可厚非的排第三。典韦出场不多,但有超群的武艺和对主子的忠诚,排第四。张飞虽然看上去脾气火爆,但粗中有细,并非莽夫。最著名的就是长板坡单枪匹马嚇退曹操百万大军。故排第五。黄忠以70高龄大战关羽百合不败,而且能百步穿杨,有情有义,排第六。马超虽不敢说有多少谋略,但其武力值却能勇冠三军,排第七。许褚谈不上有谋略,但武力超群,与马超不相伯仲,而且对主子曹操绝对忠诚,排第八。后面二位相较于以上几位表现一般,但胜过三国中其它名将,故排第九,第十位。
以上就是本人对于三国演义中十大猛将的排法,大家怎么看呢?
作为知百事通百理的今人?
《三国二十四名将》看看就行了,没必要太当真。
《三国二十四名将》是网上流传的一首打油诗,里面记录了三国时期的二十四个武将: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夏侯惇,夏侯渊),二张(张辽,张郃)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当然,《三国二十四名将》也有一些不同版本,主要区别是赵云和马超换了一个位次,把马超放在了第二位,赵云则到了第五,也有部分版本把邓艾换成了文鸯。
因为三国的故事以《三国演义》在民间流传最广,所以很多人都会把《三国二十四名将》当作《三国演义》里武将的排名,然而这个说法并无依据,而且这个排名明显和《三国演义》里的记录不符。
像庞德曾经和关羽战平,但是排名很低,而太史慈和张辽战平,排名却远高于张辽,颜良、文丑都击败过徐晃,排名却低于徐晃。更搞笑的是在《三国演义》里属于打酱油角色的张绣,连于禁都打不过,居然堂而皇之的上榜。
从张绣也能上榜看,《三国二十四名将》应该是综合了所有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而成。毕竟在评书里,张绣也能和赵云打上三百回合,自然有资格排进去。而这些民间故事版本众多,说法不一,有典韦击败过张飞的,有张飞击败过吕布的,甚至还有曹彰一人独占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等人不落下风的。
本来《三国演义》里武将武艺的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再混杂进其他民间故事,所以大家对《三国二十四名将》争议一直很大,因此看看就行,没必要太较真。
三国武将前十名你认为怎么排名?
这类的文章写得太多了,无论怎样都是会存在争议的。
今天排一个不同以往的,以《三国演义》为基础,以三国时期为限制(公元220年-280年),看看三国前十武将。
超一四将第一位:常山赵子龙
主要战绩:五六十合平文丑;三十合平许褚;三十合胜张郃。
赵云冲阵能力是全书最强的,即便是吕布、关羽也只难以望其项背,特别是在长坂坡打出名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是赵云冲阵就会特别的容易。
汉中救黄忠,进进出出无人可挡,张郃、徐晃不敢接战。
另外一点就是赵云的耐力极佳,似乎体力没有极限,所以,在同档次不分伯仲的情况下,如果一直要打出一个结果,相信没人熬得过赵云。
第二位:扶风马孟起
主要战绩:二百回合+平许褚;二百回合+平张飞;二十合胜张郃。
马超是枪将中少有以势为主的大将,虽然容貌俊美,却颇有气势,作战极为勇猛,身负血海深仇的马超可以说是天下无敌的。
通过对比张郃,本应在赵云之上,但是考虑到赵云是大战一夜,枪挑高览又杀透全军的情况下三十合击退张郃,难度要大得多,而马超又有被曹洪拼死挡住五十合的战例,故而屈居第二。
第三位:涿郡张翼德
主要战绩:两次战平吕布。
两平吕布,即便算上不属于三国时期的关羽、颜良等大将,张飞都是有资格问鼎吕布之下第一人的,但是赵云和马超并未与吕布有过交手是其一,其二,对比对战张郃,张飞的表现明显不如赵云和马超,因为张郃在兵势不利的情况下与张飞大战三五十合,见救军不到,突围而走。
所以,我们的张三爷只能排在第三。
第四位:谯郡许仲康
主要战绩:二十合平吕布;三十合平赵云;五十合平庞德;二百+平马超;一天平典韦。
许褚勇猛忠义,尤其气势惊人,曾震慑马超,但也是出了名的平局大师,对战超一流战绩最多,全部平手,而对一流大将也以平手居多,曾五十合战平徐晃,不明回合战平高览,故而排名第四。
一流六强第五位:琅琊诸葛尚
主要战绩:杀退师篡、邓忠联手两次。
后三国时期,姜维和邓艾成为了主旋律,而文鸯是最常被提起的大将,很多人甚至将文鸯抬高到比肩五虎的地位。
其实文鸯除了战平老年邓艾,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很多人拿其冲阵杀将说事,这一点我挺奇怪,为什么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杀五十余人被称作没战绩,文鸯就可以?
反观诸葛尚则不同,绝对称得上后三国时期第一战将。邓忠是邓艾的儿子,在弱冠之年大战姜维几十合,最后姜维还是用计夺了他的枪才勉强获胜,而邓艾与姜维、文鸯都处于伯仲之间。
诸葛尚一人对战邓忠加师篡,两度三五十合将二人杀败,实力明显要高过邓艾、姜维与文鸯。
对了,他的身份是诸葛亮的孙子。
第六位:河东徐公明
主要战绩:五十余合平许褚;参与车轮战庞德;八十合优势右臂少力的关羽。
徐晃是一流大将中的顶级,与超一流交手很多,每每当先出战,虽然二十合完败于颜良,但并非徐晃不堪,而是颜良太强,因为他的战败,曹军众将栗然,由此也可以看出曹营众将对徐晃实力的认可。
故而排在第六位。
第七位:河间张儁乂
主要战绩:三五十合平张飞。
张郃前期败仗很多,不仅速败于马超,还被赵云惊得不敢交手。但不能因此否定他的实力,后期三国人才逐渐凋零,成为了曹魏的中坚力量,蜀汉第一大将魏延对张郃始终有几分忌惮。
第八位:雁门张文远
主要战绩:战平张郃、太史慈。
张辽曾被关羽称为武艺不在其下,这是一种认可,也是关羽因为认可的一种自谦,张辽威震逍遥津,确实很出色,不过更多的是体现在带兵上。
能够战平与小霸王孙策不分伯仲的太史慈,标准的一流大将。
第九位:沛国曹子文
主要战绩:三合退刘封。
都说曹彰很勇猛,但是缺少战场斗将的战绩,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即便他“好为将”,毕竟也是曹操的亲儿子。
整体感觉上一流大将无疑。
第十位:义阳魏文长
主要战绩:十余合胜马岱。
魏延其实也缺少战绩,十余合击退马岱还被射了一箭。不过普遍认为他是五虎大将之下的蜀汉第一人,故而上榜。
很多人或许看不到这里就略过了,不过我还是需要说明一句,没有吕布、关羽等大将是因为他们不属于三国时代,三国是从曹丕接受刘协禅让开始的。
东吴各国的武将前十名是谁?
曹魏前十:许褚,典韦,庞德,夏侯惇,张辽,张郃,徐晃,曹彰,夏侯渊,曹洪
第1:许褚
与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庞德等超级猛将均有交手,与徐晃、高览、高顺等一流猛将均有交手。单挑吕布,回合数较少,看不出端倪;围攻关羽,有收降关羽的上级要求,并未奋力死战;多次遭遇张飞,均非公平公正的单挑;除上述几次战例或多或少的吃了哑巴亏之外,许褚真的没有丢过人。马超不减吕布之勇,但是被许褚打到暗自心惊,亲口承认了许褚的勇猛。
第2:典韦
步战堪称无敌,但马战的战绩不如许褚出彩,斩杀战绩远不如许褚。除单挑许褚外,再无单挑超一流猛将的战绩。在超一流武将的行列中,典韦是唯一被小喽啰们群攻致死的。
第3:庞德
渭南之战,庞德落入陷马坑之后,一道白光就跳了出来,还连杀数将,并救走了被围攻的韩遂。南郑之战,在与张郃、夏侯渊、徐晃连番交手后,还能与许褚50合战平。抬梓决死战,死磕关羽150合,得到关羽的由衷赞叹,还通过诈败,射中关羽左臂,差点令其落马。
第4:夏侯惇
狠人一枚,曹营早期的第一猛将。单挑吕布十余合,追着高顺暴打,单眼诱敌关羽二十余里。拔矢啖睛的狠劲,可与刮骨疗毒相提并论。
第5:张辽
刀枪双绝。枪法战平了夏侯惇(回合数不明),上风凌统(50合);刀法战平了张郃(50合),战平了太史慈(近80合)。张辽在文丑面前落马,属于被暗箭偷袭,并非纯粹的武力差距。张辽善于冲阵突袭,阵斩踏顿、冲击孙权,是两大高光时刻。
第6:张郃
张郃之威名,在河北军团中仅次于颜良、文丑,在曹魏阵营中与张辽、徐晃齐名。官渡之战与张辽打平,但潼关之战被马超20合迅速击败,然而在巴西之战却能三次碰瓷张飞,甚至三五十合丝毫不落下风。张跑跑善于保命,不重虚名,能隐忍,熬到群雄落幕后,张郃曾坐上了天下第一的宝座。
第8.曹彰
黄须儿膂力过人,爱射猛虎。曹彰镇守北方,曹操可安枕无忧;曹彰持驰援汉中,曹操说“破刘备必矣”!曹彰三合大败刘封(徐晃十合战败刘封),数合斩杀吴兰,虽出场太少,但战绩斐然。
第7:徐晃
力量型猛将,战斧第一人,可单挑许褚50合,战平。铜雀台射箭比武,艺压群雄。大战沔水,单挑关羽(右臂少力)八十合,略显上风;关平恐关羽年老有失,火急鸣金。徐晃被颜良20合速败,有点拉低了下限。
第9:夏侯渊
箭术超群,骁勇善战,最善于千里奔袭,有虎步关右之威名,有西凉屏蔽之称号。平定汉中,夏侯渊使出拖刀计,将杨任斩杀;驰援历城,夏侯渊奔袭而来,在混战中将马超战退。
第10:曹洪
性如烈火,暴躁易怒。荥阳之战,曹洪将战马让与曹操,又背负曹操涉水逃命;潼关之战,曹洪再次救了曹操性命,并与马超恶战四五十合,不过最终气力不加,刀法也散乱起来。此外,曹洪还与截天夜叉何曼大战五十合,然后使出拖刀计,将其斩杀。
备注:曹仁,善于守城,武力单挑或厮杀非强项。高览,可与张郃齐名,但防守能力较差,被赵云一枪刺死。曹营其余诸将,例如文聘、臧霸,包括后期的徐质、王双、邓艾等,武力均达不到前十名的高度。
蜀汉前十:五虎,魏延,关平,周仓,李严,姜维五虎将的排名,实在太难了,众口难调,按照五人的巅峰战力,大概说一下粗浅见解吧。
第1:张飞
唯一单挑吕布百余合的超级猛将,唯一被吕布深深忌惮的超级猛将。十合刺死纪灵,三声喝退曹兵,武胜许褚,智胜张郃。此外,血拼马超,是演义中最为血脉贲张的单挑。可以说,张飞是三国第一猛人,并且一猛到底。
第2:关羽
吕布死后,正值壮年的关羽得到了赤兔马。在赤兔马强大的速度优势下,在青龙刀强大的力量冲击下,关羽的爆砍所向披靡,一刀砍死颜良,三刀砍死文丑。可惜在镇守荆州期间,娶妻生子,又忙于军务,武力生疏了,到了后期,差点被庞德拉下神坛。
第3:赵云
浑身都是胆,常胜将军。枪法第一,冲阵能力第一;箭术+10,青釭剑+15,耐久力+10。赵云最被人诟病之处,他只是60合战平文丑、30合战平许褚,此外再无与超级猛将的火拼恶战,但是他在体力严重损耗的情况下,单枪30合杀退张郃(带兵),实在恐怖。
第4:马超
马超不减吕布之勇,锦马超名不虚传,曹操、刘备两人的最高赞赏,已经不需要其他战例进行补充说明了。被许褚折断了枪杆,是马超唯一的减分项。
第5:黄忠
六十多岁高龄,骑着瘦弱不堪的劣质马,与骑乘赤兔马的壮年关羽力拼刀法,150合战平,被关羽由衷赞叹为“名不虚传”。黄忠神射无敌,至少+10。
但黄忠毕竟年老,身体周转不再灵活,被徐晃、张郃围困就难以突围;而且年老血衰,关羽挨了四箭都没事,黄忠被射中一次就失血而死。
第6:魏延
五虎之下第一人。斩杀王双,力战庞德(还射翻曹操),多次与张郃交手,还是演义中最知名的诈败王。张郃死后,魏延绝对是天下无敌。
第7:李严
刘璋麾下第一猛将。李严之武,可与张任之智相提并论。诸葛亮攻绵竹,黄忠与李严单挑五十合,竟然还没占到上风。诸葛亮鸣金,认为不宜力敌,只可智取。
第8:关平
深得关羽刀法之真传。与气势正盛、有备而来的庞德单挑30合,不分胜负;与徐晃交手两次,在战局失利的情况下轻松突围;保廖化突围,杀退曹仁。
第9:周仓
力大无穷,常年为关羽扛刀。刀法不输关平,在水中恶战庞德,将其生擒;护甲比较厚,单挑赵云,连中三枪而毫不在意。
第10:姜维
蜀汉后期的栋梁。刚出道的姜维,意气风发,与七旬赵云单挑,精神倍长;赵云大惊之下,对其枪法赞赏有加。姜维的武力在后期下滑严重,多次出现低级失误。
备注:关兴、张苞,蜀汉二代将领中的代表,但是未曾与前期猛将交过手。关兴曾被越吉元帅打下水,张苞也曾马失前蹄遇险,这二人的武力,与上一代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孙吴前十:文鸯,太史慈,孙策,甘宁,周泰,凌统,程普,黄盖,韩当,孙坚第1:文鸯
文鸯最初是魏将,后来投奔东吴,此后又归降司马昭,最后在西晋做大做强,严格意义上来讲,文鸯算西晋之臣。但文鸯最出彩的时刻,却属于东吴阵营。乐嘉城一战,文鸯把司马师的大营踹了个底朝天,司马师的眼珠都惊爆了,以致于很快就挂了。文鸯枪里加鞭,暴虐追击的数百员魏将,直接反杀五六次,打死数十位。
文鸯的这种表现,正是赵云七进长坂坡的历史原型,也远强于太史慈北海突围时的表现。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万人敌”,除了关张,就只有文鸯了。
第2:太史慈
东吴第一猛将,枪法战平孙策、张辽。但神亭岭大战时,太史慈全程不用弓箭,而且抢到了孙策的头盔,综合来讲,略胜一筹。
第3:孙策
夹死一将、喝死一将,被称为江东“小霸王”,但总感觉这个称呼是程普、韩当等人的奉承之语,因为这两将毕竟是三流武将。孙策的单挑战绩太单薄,还曾在乱战中被射中左腿,翻身落马;在遭遇三个门客行刺时,表现也不够理想。
第4:甘宁
精通诸般兵器,射死三人,还射翻了乐进;以大刀砍死四人,其中秒杀乐马延、张顗,这二将曾在长坂坡土坑血战时围攻赵云,并且存活下来;挥舞铁链能够抵挡箭雨,还打翻一人;提起双戟,与凌统悍然过招。甘宁精通水战、马战、攻城,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面型人才。
第5:周泰
两次救孙权,每次都是豁出命去了,尤其是濡须之战,在曹营猛将包括许褚等人的围攻下,救出孙权,又反身救出徐盛。周泰身上布满了疤痕,孙权赐其青罗伞盖,以表彰大功。
第6:凌统
与乐进50合战平,与张辽50合略显下风,孙权鸣金叫回。
第7:程普
孙坚四大将中武力最高的一位。汜水关之战,程普一矛刺死胡轸(华雄副将);平江东之战,程普酣战太史慈,30合战平。
第8:黄盖
忠勇老将,令人钦佩。黄盖的武力,与程普较为接近,在征讨荆州刘表时,黄盖三合杀败蔡瑁,一鞭打碎其护心镜。孙坚战死后,黄盖一合生擒黄祖,并因此换回了孙坚尸首。
第9:韩当
略次于程普、黄盖。讨伐刘表,韩当30合斩杀了荆州大将张虎。赤壁之战时,曾经大败蔡瑁,还斩杀了焦触(与马延、张顗同为土坑四将)。
第10:孙坚
本文一切基于三国演义,非历史!
孙坚被华雄打败,连夜奔逃,还搭上了祖茂。在与刘表的两次交战中,孙坚在混战中落败,都是要程普、黄盖等人死命保护,才能杀出重围。岘山之战,孙坚没有汇合诸将,就遭遇埋伏,被乱箭射死。
备注:东吴后期还出现了谢旌、李异、孙桓、朱桓等大将,但实力还是逊色很多。
最后补充一句,撂倒两位五虎将的马忠,并非武力突出,只是运气好,又能够把握机会,因此成了江东的英雄。不管如何,马忠有这种傲世三国的战绩,也是一员福将了!